书城建筑智能建筑中办公与通信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
48577000000043

第43章 办公自动化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5)

系统的任何对象都有安全功能,例如打印机、文件和文件目录等;系统采用单一网络,而且进网时只接受一个操作员资料和密码;系统提供将密码进行编码的功能,以保证密码安全。

(6)网络协议

系统必须支持TCP/IP工业标准网络协议,并与操作系统标准保持一致。

4)程序语言/编译程序

系统应提供的编译程序具有诊断、程序调整、程序最优化和跟踪程序执行的功能。系统允许已连接起来的程序段用不同的语言编写,包括为现有的系统编写可连接起来的程序。编译程序必须具有将源程序编入特定功能程序语言和编译程序系统;程序语言/编译程序系统允许从一个工作站到另一个工作站的网络连接无需重新编译,并提供接口。

5)程序开发辅助手段系统应提供以下程序开发辅助手段:

全屏幕文本编辑器;

程序生成程序和程序开发软件包;

交互调试程序;

为用户提供窗口图像屏幕设计,格式化程序及管理辅助手段;

标准程序库和子程序等等。

6)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

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应是一个集中和分散式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以便更好地应用系统,并可与BMS系统的实时数据库一起配合使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1)采用委托/重新运行技术保证所设计的系统高可靠地正常运行;

(2)可实现对BMS实时数据库的调用和控制功能;

(3)具有数据字典功能。

(4)数据库存储功能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同步性、存取控制功能及数据的独立性;通过应用程序接口(API)或网间连接器与其它关系数据库系统或非关系数据库系统形成接口界面。

具有使数据库服务台同步改进的功能,并且使其它数据库系统在不同网络环境下仍能保持一致;接受从图像扫描器或录音机所获得的图像和声音数据并以同样的格式将它们存储起来;具有存储、读和改进图像与声音数据的功能,也具有存储、读和改进非图像与声音数据的功能;可将外部的现场活动图像数据存入数据库及其设备内,反之也可调出这些现场活动图像数据;具有指定范围的用户友好询问功能,既可进行普通的关键词搜索询问,也可进行特殊的关键词搜索询问。这种询问功能可以在WINDOWS NT、PC-DOS、MS-DOS或微软窗口软件(VERSION3.1/95“视窗”)上运行;可选择的用户友好报告记录功能,可将操作系统所汇总的报告以文字、电子数据表和图形影像的形式显示并打印出来;报告功能可在WINDOWS NT、PC-DOS或微软窗口软件(VERSION3.1/95“视窗”)上运行;程序与主机语言程序开发工具形成界面接口;用户/服务器可在MS-WINDOWS,WINDOWS NT或UNIX环境下操作。

(5)数据库管理功能 自动恢复/重新启动功能;制作备份/存储功能;操作记录功能;数据库扩展与重构的组织功能;监控系统运作情况;存储器分配功能;磁盘输入/输出功能;特殊操作情况下使用中央处理单元(CPU);完成特殊操作情况下的统计功能;用存储于数据字典内的设定重新建立数据库 ;提供微调工具;不用操作员操作而扩展正在运行的数据库。

(6)数据库管理系统应支持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并提供在分布式数据系统状态下所需要的软件。

(7)数据库管理系统应支持在多处理和多磁盘操作情况下的并行多处理功能。

(8)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包括一个综合的用户特定子系统,子系统提供不同等级的特定范围,从全部到特定的行和列,它也可为操作员提供不同的数据库操作等级。

6.4.3基于网络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与关键技术

1.计算机硬件系统 实现办公自动化的重要基础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已经成熟并已现代化和商品化,现能为各种用户提供符合不同企业信息管理要求的信息处理与传输系统。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也已能适应上述事务型、管理型与辅助决策型3种不同功能模式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要求。适应于可交互操作的客户机和服务器体系结构的数据库及其分布式系统的联网运行,已成为信息系统发展的潮流。许多企事业开始将原已建立或正在建设的数据库加入到联网的行列,以求信息资源能在更大范围内共享,从而使信息系统建设的结构布局更为合理,更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处理要求。数据库联网及分布式网络系统的发展,必将为办公自动化增添新的光彩。

我国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以单台微机方式起步的,经历了集中式,现已发展到微机网络式以及客户机和服务器网络方式。作为当前发展主潮流的客户机和服务器模式,不但能满足事务型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需要,而且便于扩展,还可以进一步支持管理型和辅助决策办公自动化系统。部门服务器、企业服务器和多种型式的服务器与客户机通过计算机网络互联,构成服务企事业办公系统的计算机环境。

现以大型综合性智能建筑为例,其办公自动化硬件系统按功能与投资者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两大部分,即由房地产商投资兴建的事务型办公自动化系统,其中包括大楼的物业管理应用。另一部分是租赁者或购房者投资建设的,服务于自身特定需求的专用企业网及其办公自动化系统。显然,由用户投资兴建的专用系统的决策权属投资者。但房地产投资商需在机房、信息传输通道与出入口环境等方面提供便利。服务于大厦现代化办公与物业管理目标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任务是提供正常办公所必需的良好工作环境,属重要的基础性设施,也是智能大厦投入正常运行的必要前提。

1)需求分析

概括一般用户的普遍特征,计算机网络系统除必须满足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等一般要求外,尚应实现如下主要目标:

(1)建立建筑物内的主干网与二级网络;

(2)具有适应因特网的体系结构;

(3)提供良好的网络进出口通信环境;

(4)提供数据、语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传输能力;

(5)选用符合工业标准和遵循标准通信协议的产品,以便于互操作;

(6)具有技术升级能力;

(7)能提供集成网络管理能力等。

2)主干网设计的关键技术

(1)基于交换机制的计算机网络设计思想

将交换技术引入传统的局域网,利用端口带宽的独立性,提高整个局域网的带宽能力;交换机的端口均可并行,同时相互传送信息;交换式网络具有高度可扩充性和适应性,从而开创了局域网技术的新时代。

(2)主干网可升级

当前的主干网仍可采用廉价的100Mb/s快速交换式以太网,但随时可升级到千兆以太网。

交换式快速以太网解决了昔日共享式以太网存在的通道堵塞与碰撞等问题,其工作原理类似于一个多口网桥,具有星形拓扑结构、频带宽、低延时、易扩展、价格低廉与便于管理等一系列优点。根据智能建筑本身的特点与需求,考虑到我国当前的信息产业政策,高速交换式以太网是目前智能建筑主干网的最佳选择。

(3)第三层交换功能

通常,中小型企业内部的信息点往往比较集中,但在智能建筑中的企业数量较多,行业涉及的领域各不相同,自然将形成不同的业务子网。实际应用时,各子网内的数据流是大量的,但也经常需要通过广域网通信以满足业务需求,即需要跨越网络边界实现数据要求。传统的路由器很难满足上述要求,采用计算机网络第三层交换技术则是最佳选择。

(4)Web技术应用

计算机网络流量的高速增长,向传统的操作方式发起挑战,提出了建立内部浏览器的迫切要求。内部浏览器的建立,以其有价值的页面为用户提供快捷、准确获得内部信息的良好渠道,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网络负担,故是一种可以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

(5)主干冗余,确保可靠

主干网络是建立在其各个应用子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的,它是智能建筑网络的核心。保证主干网的安全与可靠运行是至关重要的,故均应利用冗余技术。当关键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保证备用设备能及时自动投入,以保证主干网络仍能正常运行。为此,经常采取如下冗余措施:设备与模块备份:主干交换机与关键模块的冗余度为2,互为备份;设备管理控制备份:主干交换机管理模块的冗余度为2,互为备份;交换矩阵备份:主干交换机交换矩阵的冗余度为2,互为备份;端口备份:接口模块设计应提供足够的备用端口;电源备份:主干网络交换机电源的冗余度为2,互为备份;线路备份:主干网络通信多数采用多膜光纤或单膜光纤,光缆的冗余度为2,互为备份。

某些重要建筑或重要部门还应采取服务器备份等措施。

(6)系统图设计

综合考虑智能大厦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需求,为实现上述功能目标,在该系统设计中,除利用上述关键技术外,尚需在子交换机选择与第三层交换设计思想方面做如下补充介绍。

3)子交换机

宜选用新一代具有先进的可堆叠能力的交换机。因可堆叠,故不必再通过网络端口进行通信。通过将多台交换机互联起来形成一个堆栈,这样可以全面提高性能和管理特性。

信息点信息点信息点

每台交换机的后部都有一个称为“互联端口”的内置连接器。通过一条交换机互联电缆可以将两台交换机背靠背地连接在一起。如果需要连接更多的交换机,可以将一个交换机互联模块插入到堆栈中任意一台交换机的高速模块插槽中,然后将堆栈中的其它交换机分别用交换机互联电缆与该模块连接起来。利用上述方法,可构成一台更大的虚拟交换机,其端口可达100个。交换机之间的连接,是通过高性能的交换机互联模块实现的。该模块一般可提供4条1Gb/s 链路,用于将交换机互相连接起来。这样既保证了交换机之间的无瓶颈高速通信,同时不必占用宝贵的快速以太网或千兆位以太网端口。概括起来,主要特点如下:

(1)多种可供选择的主干网连接方式:可选的高速模块支持快速以太网、光纤快速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和ATM等。

(2)互联端口:提供了与其它交换机的高速连接,消除了交换机之间的瓶颈,实现了堆叠在一起的交换机可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管理,并可同时共享同一个IP地址。

(3)10/100Mb/s自适应端口:能够自动调整速率以适应所连接的10BASE-T或100BASE-TX设备,而且所有的端口都具有全双工/半双工能力。

(4)先进的基于策略的管理:综合了多种特性,如支持快速IP、IGMP侦听、IEEE802.1p优先级处理和符合IEEE802.1Q标准的VLAN等。

(5)Web浏览器界面:设备管理工作简单,利用网络中任何工作站上的任何一种Web浏览器都可以,而且安全性不受任何影响。

(6)弹性端口缓冲:实现了在运行过程中为端口缓冲区分配内存,以便根据网络中的数据流量来优化性能。

(7)支持可恢复链路链接和扩展树:在网络在关键部位,可以防止由电缆和设备故障所引起的危害。

(8)智能化的流量管理(intelligent flow management,IFM):流量控制和数据流管理有助于防止重负载情况下的数据包丢失和性能下降。

(9)后备电源:具有可选的高可靠性冗余电源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或直流电(DC)电源系统。

4)第三层交换设计

网络的路由设计对于智能建筑中的高速网络是非常关键的。虚拟网络的划分,楼内高速交换主干网的建立以及公司内部因特网模式的广泛应用,必然导致对高性能路由能力的需求,即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来满足局域网内不断增长的路由需求。

第三层交换技术是一种很好的路由解决方案。由于第二层交换机技术无法解决当今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性能欠佳和可扩展性不足的问题,如对企业服务器的迅速增多的访问、在虚网(VLAN)间的低性能,以及新近出现的因特网和视频应用的不可预期传输模式与低延时的需求,所以发展第三层交换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所谓第三层交换技术,就是应该能够针对第三层的协议进行像第二层交换技术那样的快速转发,并应具有与第二层交换机相同的吞吐量和等待时间。一般第三层交换都使用ASIC加RISC技术实现快速硬件转发。在使用第三层交换机的情况下,不同虚网之间的访问通过高速交换机内部实现互联,不必再通过外部的路由器,且数据包的转发速率要比传统的路由器高出许多。

在核心节点上,通过主交换机中的第三层交换模块,实现第三层数据包由专用ASIC高速转发。

在核心/分布节点上,主交换机配置了多口100Base-FX第三层交换模块,通过FIREAISC芯片,使主交换机实现交换模块的目的。提供IP、IPX等多协议路由,支持多媒体服务(IGMP,PIM)以及先进的COS控制能力(RSVP,WFQ)。采用分布式路由设计,在核心节点都配备两个强大的第三层交换机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了中心路由的压力,使负载更为平衡,并利于今后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