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药有止血、止痛作用,但其效果只是暂时的。使用坐药的目的,主要是排便时减轻肛门的负担。为了发挥其最大疗效,就要在就寝前往肛门里送坐药。这样在睡觉时,坐药在肛门里溶解成液状,有效成分作用的区域可从肛门到直肠、乙状结肠,然后再回到肛门。因此早上起来排便时,患部症状得到某种程度的缓解,排便也就顺畅些,减轻了肛门的负担。可是很多患者不了解这种情况,认为坐药只是止痛、止血用的,排便后再往里送药,这就使坐药的效果减半。坐药的使用,每天只限1~2次。症状重的人在睡前和排便后各使用1次。症状不严重的人正确的用药方法是就寝前使用1次(夜间排便的人最好是早上起床后用药)。这时需要注意的是,将坐药插入肛门后,直到手指尖够不到时才能离开。肛门的周围都是肌肉,如果药物没到达位置而在半途中手就离开,坐药会滑出肛门外。
痔疮的保守疗法有哪些
痔疮的保守疗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内治法:是指采用内服药物治疗痔疮的方法。中医对痔疮的治疗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即在辨证论治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病因、病理、病位、不同的体质、年龄,进行不同的治疗。中医根据痔疮多属于湿热风燥火邪伤脉动血,以致气血瘀滞,结而成块的病机采用泻火凉血、清热润燥、祛风除湿、益气养血固脱的具体治则。有许多治疗痔疮的单方、验方,有很好的疗效,亦可辨证选用。
(2)栓剂:是指肛门局部给药的方法。此种方法比口服药物疗效更好,由于直肠局部给药直接作用于痔局部,发挥作用快、效果好,药物经直肠吸收后,可直接进入体循环而不经过肝脏解毒。这样既减少了肝脏对药物的破坏,又减少了药物对肝脏的刺激。同时直肠直接给药可避免胃酸和消化道酶对药物的破坏,也避免了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因此栓剂的应用正日趋广泛。常用的栓剂有很多种,如氯己定(洗必泰)痔疮栓,马应龙痔疮栓、化痔栓、红霉素栓、消炎痛栓等,以上栓剂各药店均有出售。栓剂对一期、二期、三期内痔有止血、止痛、收敛、消炎等作用,对全身症状和直肠炎也有治疗作用,可作为一种较为简便易行可靠的保守疗法。
(3)熏洗法:熏洗法(亦称坐浴法)是以中药煎汤熏洗肛门会阴部,通过热和药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流畅,达到肿消痛减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将药物水煎10分钟后,先用蒸气熏肛门局部,待水温适合时,再行肛门局部坐浴,中医主张辨证论治,辨证施药进行熏洗。主要代表方药有:①湿热生痔:治则以清热祛湿,方用《外科正宗》洗痔肿痛方,《医宗金鉴》祛毒汤等。常用药物有:黄连、黄柏、大黄、黄芩、地榆、槐角、苦参、朴硝、瓦松、川椒、马齿觅、防风、蒲公英、野菊花、银花等。②气滞血瘀:治则宜理气消肿,活血化瘀。方用《外科正宗》洗痔枳壳汤,活血散瘀汤等。常用药物有:枳壳、厚朴、木香、红花、川芎、归尾、赤芍、牡丹皮、刘寄奴、泽兰、郁金等。③风燥肿痒:治则宜祛风润燥,消肿止痒。方用《外科正宗》洗痔疮方、蛇床子汤等。常用药物有: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威灵仙、五倍子、白矾、艾叶、花椒、当归、苦胆、荆芥、防风等。
(4)药物涂敷疗法:是指将药物直接涂敷于患处的方法,适用于痔核脱出、肿痛不适,或因分泌物过多而引起的肛门瘙痒,或术后出血以及遗留创面等。
(5)针灸疗法:针灸治疗痔疮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医家的着作中记载了多种治疗痔疮的穴位和方法。常用的穴位有攒竹、燕口、龈交、白环俞、长强、承山等,主要适用于内痔出血、脱出、肿痛和肛门坠胀不适等症状,有独到的疗效。
(6)挑治疗法:是近年来我国医务工作者发掘整理出的治疗痔疮的民间方法。主要有痔点挑治、穴位挑治和区域挑治三种。挑治疗法虽不能使痔核消失,但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消炎、止血、止痛的功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保守疗法。
(7)扩肛疗法:各期内痔均可采用,对内痔合并绞窄引起疼痛、出血者效果较好。肛门失禁者、老人、产妇、腹泻及用过硬化剂疗法者不宜采用。该疗法的副作用主要有扩肛不当而引起肛门括约肌失禁,黏膜撕裂,黏膜下血肿及黏膜脱垂。
(8)自我按摩:主要方法是每日按摩尾骨尖的长强穴和做提肛运动,每日1~2次,每次30下,可适用于痔疮、肛门松弛、排便无力等。
痔疮治疗的主体是坚持保守疗法。另外,无论痔疮的手术技术怎样进步,都不可能对肛门毫无伤害。任何手术都不能保证100%的安全。尽可能避免手术,选择适当的保守治疗方法是最好的。所以根据痔疮的情况不同,无论患者多么希望,医师还是尽量避免手术,选择保守疗法。当然,要跟患者说清楚不做手术的原因,并对采取的保守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另一方面,也有的情况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医师劝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那是因为医师从患者的病情、现在的生活环境和今后的生活等方面考虑,认为“手术对患者更为有益”。其实,痔疮并不是非做手术不可的疾病。
友情提示:
痔疮用药物能不能根治
治痔疮的药主要包括栓剂和软膏等外用药和缓泻剂等内服药。
外用药的最大功能就是涂在肛门内侧表面,使大便通畅。症状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在晚上睡觉前和早上排便后一日用2次;症状比较轻时,通常只要在晚上用1次就行了。如果是肛裂或外痔疮等比较疼痛的情况下,不能使用栓剂,而应使用软膏。医院一般不开内服药,但实在是大便过硬的情况下,会开些缓泻剂。但一定要根据情况在最低限度内使用。
市场上也有许多治痔疮的药。但痔疮不是单靠药物就能治愈的。而且每个患者的症状不同,药的种类也各种各样,所以最好是由医师开处方。如果是用市场上买的药,应尽量选择不含激素的药性较弱的药。使用一段时间后要是没有什么药效,最好中止使用,与医师商量一下用别的药。
从长期的临床病例看,用药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很难根治。如:便秘容易产生肛裂、痔核,由于肛门部位血管丰富,本身容易淤血,便秘时排便的力量加大,增高的腹压会破坏中央静脉,容易形成血管瘤,而口服药一般只是调解排便,抹在肛门周围的消炎软膏仅对肛周皮肤炎和湿疹有效,因此,根治的最好方法还是进行手术。
痔疮栓有什么作用
痔疮栓是将药物制成栓剂,塞入肛门内,通过体温使栓剂溶解,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是肛肠科常用的一种剂型。其作用与所用药物有关,根据药物成分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一般的栓剂,如氯己定痔疮栓、化痔栓、消炎止痛栓、红霉素栓等,都具有消炎、止痛、止血的作用。
栓剂适用于多种肛管直肠疾病的治疗,尤其对肛窦炎、内痔出血等疗效较好,一般患者均可使用,但妊娠期妇女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或禁用。
使用栓剂时,可用栓剂包装盒内附带的工具顶在栓剂的尾部,将栓剂从肛门口顶入肛门内。常用的栓剂一般每次放置1~2枚,便后或睡前各放置一次。止痛栓在排便后或肛门疼痛时放入肛门内。
孕妇患痔疮为何宜保守治疗
怀孕妇女特别容易患痔疮。这是因为妊娠可引起腹压增高,随着子宫体逐渐增大,下腔静脉受压日益加重,特别是胎位不正时,压迫更为明显,直接影响直肠下端、肛管的静脉回流,致使痔静脉充血、扩张,从而诱发痔疮。
另一方面,怀孕期一般活动量较少,胃肠蠕动减慢,粪便在肠腔内停留时间较长,粪便内的水分被重吸收,引起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大便时干硬的粪便擦破痔黏膜而致出血,甚至使原有的痔核脱出于肛门外,嵌顿而致水肿、坏死,造成肛门剧烈疼痛、行走不便等一系列症状。
便秘较严重时,可选用麻仁润肠丸或地榆槐角丸;出血时可适当选用止血药物,如酚磺乙胺(止血敏)和维生素K、维生素C等;肿痛时可用中药祛毒汤等药物熏洗、坐浴,外用九华膏、四黄膏、痔疮膏等药物;并尽量避免久站、久坐,应适当休息,适当活动。
总之,妊娠后期妇女患痔后,一般不主张立刻手术治疗,可选用以上几种保守疗法,等到产后再行进一步治疗。这是因为产后随腹压的降低,静脉回流障碍的解除,体内孕激素含量的降低。痔核一般会在4个月内缩小或萎缩。此时若症状消失,可免手术之苦。若仍有痔核存在,再进行手术治疗,因这时痔核已较妊娠时明显变小。手术痛苦就会相对减小,疗程亦会明显缩短,所以应尽量避免妊娠期手术治疗。
孕妇患痔疮后如何治疗
痔疮的治疗总的来说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妊娠期一般主张先行保守治疗,如果症状进一步加重,形成嵌顿,患者痛苦难以忍受时才考虑手术治疗。这是因为产后随腹压的降低,静脉回流障碍的解除,体内孕激素含量降低,痔核一般会在4个月内缩小或萎缩,此时症状就随之减轻甚至消失,可免除手术之苦。在妊娠期手术可选择在妊娠安定的中期(20~30周)。痔疮治疗原则上应尽量采取非手术治疗,特别在孕早期,直肠刺激可引致流产、早产,避免手术所用的麻醉药和抗生素对胎儿会有不良影响。一般主张通过饮食调节、定期排便,药物治疗等方法改善症状。饮食上多进食蔬菜,橙、香蕉这类富含纤维的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孕妇若便秘较严重时可服用麻仁润肠丸或地榆槐角丸,肿痛时用中药熏洗,坐浴。可选用性质平和中药的栓剂和膏剂药物。生活上尽量避免久站久坐,应适当休息和活动。
痔疮手术前要做何准备
(1)手术禁忌证和适应证的选择:对①急性传染病;②肛门有急性炎症(除肛痈、血栓外痔);③急性湿症;④大便次数增多(术后容易感染);⑤高血压(坏死疗法、肛瘘手术时血压不超过140/90毫米汞柱,注射疗法不超过180/110毫米汞柱);⑥心脏病;⑦肺结核活动期;⑧严重贫血(纠正后可手术);⑨血液病(造血功能障碍);⑩肾炎等,上述疾患病情严重者应禁忌手术,适应选用中医内治疗法;如病情急需手术治疗,应行较简便手术或分期施行检查。检查可发现与疾病诊断是否符合,这对判定疗程、疗效、预后有密切关系。
(2)治疗计划:手术时间、疗法、疗程、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应针对性地定出防治措施。对患者要讲清治疗中的反应,如发热、坠胀感、疼痛、尿潴留等。对路远、外地患者、年老体弱者,应考虑住院治疗。
(3)术前必要检查项目:三大常规(血、尿、粪)、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X线胸透(特别是复杂性肛瘘患者),对可疑病变应做好病理组织检查准备。
(4)饮食:局麻不要禁食,但腰麻、鞍麻、骶麻当天应禁食。
(5)皮肤准备:肛臀部皮肤剃毛。
(6)术前用药:一般无须用药,若患者精神紧张,可用镇静药,如苯巴比妥钠0.03毫克或安定5毫克口服。
(7)灌肠:一般毋须灌肠,自行排空大便即可。住院患者在术前晚上,用温盐水或肥皂水500~1000毫升清洁灌肠,术前直肠有粪块堆积不能自行排空,尤其老年患者大便困难者可用开塞露1~2只塞肛,也可用50%甘油50~100毫升灌肠。
(8)麻醉:一般用局麻。比较大的肛瘘手术,用椎椎麻醉或鞍麻。
(9)手术体位:多数用侧卧位,也可用截石位或俯卧位。
(10)患者皮肤消毒:目前多用碘伏消毒,消毒应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右到左,涂揩2~3遍。
痔疮药物注射疗法的原理是什么
药物注射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内痔最常用的硬化萎缩疗法。即把药物注射至痔核的黏膜下静脉丛间隙,引起轻重不同化学炎症反应,从而使淋巴凝固,纤维组织增生,将曲张静脉包绕于瘢痕组织内。瘢痕组织挛缩,使静脉、动脉狭窄,阻断局部血液供应,使痔核萎缩,不再出血、脱出肛门外,达到治疗或减轻症状的目的。
药物注射后,痔核曲张之静脉周围24小时内即产生明显水肿,有急性和慢性炎细胞浸润,黏膜下层内纤维组织增多,而注射部位因有纤维组织变性,常可摸到硬结,并可保留2~4个月,痔核下部注射药物后,可使血管阻塞,引起血栓,使痔核缩小;而纤维组织则形成一纤维膜,包绕痔核,免受损伤,在痔核上部注射可阻塞痔核根部的静脉、动脉,使痔核萎缩,并使痔核与肌层粘连固定,不再脱出。
药物注射治疗痔疮的适应证是什么
药物注射治疗痔疮并不是万能的,总的来说,凡无并发症的内痔均可采用注射,具体适应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期内痔:是药物注射疗法的最佳适应证,注射后可较长时间无任何不适症状,达到完全治愈。
(2)二期内痔:痔核较小的,注射后基本可治愈,而痔核较大者或接近于三期内痔者,则效果较差,可减轻症状,使痔核缩小,不再脱出肛门外,出血可停止,但常有复发,此类痔疮,采用手术疗法为好。
(3)三期内痔:药物注射,属姑息疗法。痔疮症状较重,内痔长期脱出肛门外,且伴年老体弱,患有多种疾病,全身状况较差,难以耐受手术者;或长期出血,严重贫血者;或因种种原因暂时不能手术者,均可采用药物注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