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志愿者之歌
48575100000024

第24章 条件保障·等待你发自内心笑容(2)

记得有首诗是这样写的:我们的时代并不缺少偶像和英雄,缺少的是偶像和英雄的标准;我们的生活并不缺乏色彩,缺乏的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和一种生命的价值,缺少的是有力地握手、持久的微笑和永远的感动。在我们眼里,司机师傅你们就是奥运时代的偶像和英雄,拥有着送人玫瑰、留手余香品德的你们给和谐社会增添了更灿烂的色彩。

在此衷心祝愿司机师傅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三节背后的支持——一切为了学生的交大后勤集团

如果把北京奥运比作一首歌,那一定是一首唯美的绝唱。为了这曲动人的歌,无数人在付出和奉献。

有的人走上台前,身体肌肤与奥运亲密接触,他们是运动员,是志愿者……

有的人留守幕后,日复一日辛勤劳作,无私奉献,却默默的不被他人知道……

背后的故事,委婉动人;

最美的英雄,后勤集团。

那一抹深沉的蓝色

交通运输学院、北区网球馆志愿者、黄婷婷

北京奥运会胜利闭幕了,千百万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人们共同创造了百年奥运史上的一个奇迹——北京奥运无与伦比!

就像一件华丽的外衣,奥运给中国增色,给北京增色。在这幅绚烂的奥运画幅中,最美的那一抹是生动的蓝。

跃动的蓝是志愿者的颜色,一位外国官员说:“北京奥运会上,志愿者们总是面带微笑,我难以想像中国政府在短时间里怎样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志愿者。

因为这些训练有素的志愿者,我在北京期间没有任何身处异乡和不方便的感觉。”志愿者们用自己灿烂的微笑作为北京最好的名片,赢得了世界的赞赏和尊重。

深沉的蓝是后勤人员的颜色。很少会有人注意到每天和我们志愿者一样披星戴月、坚守岗位的学校后勤集团工作人员,然而他们更值得我们年轻一代去学习和颂扬。如果把奥运比作一朵盛开的花,运动员、志愿者无疑是鲜亮的花朵,而后勤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绿叶。为了辛苦工作的学生志愿者都能洗上热水澡,我校后勤部门及时增加澡堂开放时间;为了让志愿者能在酷热的夏天好好休息,后勤在奥运期间保证宿舍通宵供电。伴着电扇吹来的习习凉风,志愿者们感受到了来自后勤集团暖暖的关爱。

奥运来了,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喜气洋洋,吮吸着阳光茁壮成长,似乎它们也要努力为奥运增色。一面面飘动的彩旗彰显着节日的喜庆,干净整洁的林阴路难得静谧,时而会有几个园丁、保洁工人忙碌工作的身影。每个结束工作的志愿者回到校园,都会像置身花园一样,心情舒畅,胜似自然的清新沁人心脾。

美好的奥运生活要归功于为之默默无闻付出的后勤人员,他们是最好的志愿者的平方。

感谢所有的交大后勤工作人员。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决定了奥运会的比赛不仅仅是赛场上看得见的竞争,场下的竞争更显人性。兵书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对后勤工作人员重要性的历史评价。他们最辛苦,总是走在大部队的前列;他们最劳累,总是比别人快一拍;他们最淡泊,总是“锁在深闺人未识”。交大后勤的有力保障让交大的志愿者成就了北京高校的绝唱。也许他们永远都不会走上前台,但军功章里有他们的一半;也许他们一直只是守护所有走上前台的奥运工作者,但国旗升起、国歌奏响的时候,他们的笑容和冠军的笑容同样甜美。交大后勤是志愿者心中永远的英雄!

第四节平安有你——为我护航的安保

“平安奥运”是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基础和保证,与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安全、和谐、有序的城市环境和社会氛围中举办奥运会,向世界展示北京当前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社会稳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既是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严峻考验,也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平安奥运”——关乎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平安奥运”——需要每个人的支持和参与;“平安奥运”——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光荣。

保卫工作与我们一路同行

媒体交通志愿者运行团队宣传组

2008年的夏天,北京的天空是清爽的蓝色,圆梦的北京与中国都沉浸在自豪和欣喜中。如果说奥运是一面光辉的旗帜,那么每一名志愿者都是吹起旗帜的风;如果奥运是一支激情的弓箭,那么每一名志愿者都是成就了弓箭的弓。

蓝色,清澈的眼眸,红色,热情的微笑。这一年夏天,无上的光荣和梦想,交融在平日的工作和奉献中,那么真切与珍贵。

奥运安保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硬仗。奥运会期间,我校有学生志愿者6400余人,残奥会有5000余人,同时接待京外四省志愿者300余人、中国香港及境外华人华侨全球志愿者100余人;提供山西支援奥运服务车队34辆大巴和中旅集团服务残奥交通保障车队27辆大巴的场地服务;同时交大体育馆是北京奥运会的排球训练馆……细细数来,交大是北京高校中少有的奥运任务如此繁重的大学,如何保障这么多志愿者、学校各奥运工作团队在奥运期间的安全,对交大保卫处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然而,保卫处102名年轻的保安勇敢地承担起这份重任,最终在校处两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实现安防“0”事故,圆满完成了奥运安保任务。

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学校各出入口都设置了严格的门禁。出入刷卡,进门登记,这些举措并不会让人觉得麻烦,而是让大家倍感安心。有了门口的严格把关,不必担心破坏分子的出入,也让在校学生感到在家一样的安全惬意。

然而各个门口的限制无疑增加了保卫处工作人员尤其是安保人员的负担,24小时的密切监视,不知疲倦地为学生服务着。有了保卫处的勤恳工作,为我们护航,为我们保驾,让温暖融入了每一个人的心里。

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我校担负的安保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情况复杂,这需要良好有序的组织和所有人员的全力配合。在保卫工作的进行中,也不乏让我们感动的故事。处长裴劲松自去年起一直患病未痊癒,但坚持和职工一道24小时值守;副处长徐民置生病发烧的女儿不顾,坚持每天7点上岗值守到晚上11点;吴刚同志从7月26日上岗直到奥运会结束,才抽出时间探望与自己家相隔不远的年迈的父母。奥运期间,他们身先士卒,坚持加班加点工作,人均加班300余小时,毫无怨言。这些精神感动着我们、教育着我们。在为我们保驾护航的道路上,他们任劳任怨的身影是我们最放心的地方;在为平安奥运服务的历程上,他们实拼实干的坚韧是我们最不凡的榜样。志愿奥运是我们志愿者的责任,也是每一名中国人的责任。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这样三个过程相辅相成,共同铸就了我们服务北京、志愿奥运的丰碑。

奥运会过去了,短暂的夏天迎来了秋日的凉风。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不会忘记这一次荣耀的经历,不论身在何处,我们都是志愿奉献工作中的一颗螺丝钉。

而在这些螺丝钉的身上,是一双双的手把它们扭上按紧,同时无微不至地提供安全保障。扬帆远航,总有安全一路相伴;振翅高飞,总有安全停在身旁。

与交大奥运安保人员的那些事儿

交通运输学院、媒体交通志愿者、胡莹

“同学你好,请刷卡或出示有效证件!”呵呵,又是这个声音!

今天,是奥运会服务的最后一天,我穿着奥运会志愿者服装,和我亲爱的战友们带着疲惫和欢笑一起下班,走到了我们东区的大门。又是这个声音挡住了我们的去路。他们穿着深蓝色的服装,拥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微笑,一样的宗旨。不同的仅仅是我们的工作岗位,他们就是我校的安保人员。现在已经非常晚了,他们依然在这等待着我们的回来,就像我们的守护神一样,等待着我们安全归来。我们冲他们出示了我们的证件,然后回以微笑。虽说我们给予他们的仅仅就是一个微笑,但我深刻地知道,这个微笑对他们来说是多大的肯定。

我现在还依然清晰地记得我第一次和他们打交道时候的情景。

那天是我的生日,可是我却独自一人,拖着硕大的箱子,背着个庞大的背包,顶着7月炙热的太阳,挤过历来就“人声鼎沸”北京西站,返回学校,参加志愿者的培训。记得回到学校时,正是正午十分,当时的我已经口干舌燥,心中就只有一个念头,就是“速回寝室”。

好不容易我带着希望的信念来到了东区的门口,一个声音却挡住了我的去路。

“同学!请刷卡或出示证件!”

听到这话的我,怒气就像按压了多年的活火山一样喷发而出,不管三七二十一冲着他就说:“你算什么呀?啊?我凭什么要拿呀?我在学校都待了一年了,现在还不让我进去啦啊!!”他面带微笑,继续说:“同学,请出示证件。”

面对他这态度,我更是愤怒,哪有这样的人呀!我的怒气更是大了,说:“你快给我让开,我要回寝室!”他依旧保持着那种微笑说:“同学,请刷卡!”也许是阳光太过毒烈了,大汗淋漓的我再也没有精力和他折腾了;也许他的微笑让我无奈。我只好在包里掏了好久,掏出卡,狠狠地对着刷卡机刷了一下,冲着他说:“行啦吧!”然后,拖着箱子,直直地瞪了他一眼,径直走了进去。

之后的日子,我便投入了志愿者服务的岗位之中,每天和同学们忙碌着,早已习惯了出示证件,渐渐地也忘却了开始与安保志愿者的摩擦。虽然内心对刷卡制度依然保持着不满,但是渐渐也习惯了,直到那件事的出现,让我改变了对安保措施的看法!

我的工作岗位是随车服务助理,这个工作是24小时工作制,也就是说,我们有早班也有夜班。虽说学校考虑到我们是女生,尽可能都把我们安排到早班,但是,随车服务助理的工作时间是非常随机的,连续工作12个小时对于我们来说是经常的事。开始工作的几天,我都没有遇到加班。但是,这天,我和我的一个同学,就遇到了。那天,我们工作到凌晨,带着恐惧的心情在“北京交通大学”站下了车。大路上空荡荡的,有的只是那高高的路灯,还偶尔从路边的废弃物中传出几声猫叫,这让我和同学一下子吓出冷汗来。我俩像受惊的野马一样,冲向学校的大门。这时,学校就像一个避风港,回到了那里,我们感觉自己好像就安全了。终于,在一阵狂奔之后,我们来到了校门口,我们冲着门房大叫:“开门!快开门!”这时,保安走了出来,说:“同学,马上给你们开!”他急速地给我们开门!我们平时看他总是那么不顺眼,但那一刻我们俩感觉就像见了救世主一样,所有的惧怕都不见了。进入大门之后,我俩就像回到安全带一样,心一下子放了下来。

一刹那我发现,原来我们所有赛会志愿者和交通志愿者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靠山,那就是学校。无论我们在哪儿,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危险,我们想到的就是“回到学校”。

是的,回学校就好了。学校就像一个安全的避风港,在这里,我们从来也没想过什么是危险。难道学校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就安全了吗?难道它是一个不需要任何保护就安全的地方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那一刻,我明白了,如果没有那一系列我们一直认为麻烦的安保措施,没有那些整天都得面对我们无数抱怨的安保志愿者,没有那些一直为我们保驾护航的保安们,我们就不会安心地回到学校,不会安心地去服务奥运!

大家都说,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而我们的微笑就来自于我们的安全,我们内心的安全来自于学校,学校的安全来自于我们所有的安保人员们。现在,奥运会已经结束,大家都说它是历史上最最成功的一次奥运会,它的成功有至少一半的功劳归于我们志愿者;但是,我想说,如果说奥运会的成功归于我们,那么,我们能够成功地参与奥运,能够把自己最美的微笑带到奥运会中去,所有的功劳就应该归于我们的安保人员们。没有他们的护航,我们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哪会全心地去服务?

所以,在这里,我要向所有的安保人员说:“谢谢你们,我们所有的安保人员!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的成功,当然也就没有我们这次成功的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