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48573700000008

第8章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7)

罗伊把职业分为服务、商业交易、商业组织、技术、户外、科学、文化和演艺等八大职业组群,依其难易程度和责任要求的高低,分为高级专业及管理、一般专业及管理、半专业及管理、技术、半技术及非技术六个等级。这八大职业组群和六个专业等级,组成了一个职业分类系统。

3.霍兰德的职业个性理论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是美国着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他于1971年提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个性-工作适应性理论,并编制了霍兰德职业人格能力测验,该测验能帮助个体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与能力专长,进而作为个体在求职择业时进行决策的依据。

1)主要观点

霍兰德认为,生涯选择是个人人格在工作世界中的表露和延伸,某一类型的职业通常会吸引具有相同人格特质的人,而具有相同人格特质的人对许多生活事件的反应模式也是基本相似的,他们创造了具有某一特色的生活环境(也包括工作环境)。霍兰德认为,在同等条件下,人和环境的适配性或一致性将会增加个体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

霍兰德生涯理论的基础主要由4个基本假设组成:①大多数人的人格特质都可以归纳为六种类型,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管理型和常规型。②工作环境也有六种类型,其名称、性质与人格类型的分类一致。③人们都尽量寻找那些能突出自己特长、体现自己价值和能令自己愉快的职业,例如,一个现实型的人会尽力去寻找现实型的职业,其他几种人格类型和职业类型的匹配亦然。④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是职业环境类型和人格类型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知道自己的人格类型和职业类型,我们就可以预测自己的职业选择、工作变换、职业成就、教育及社会行为。

2)人格类型

(1)现实型

现实型的人喜欢从事户外工作或操作机器,而不喜欢在室内工作。这种人通常比较现实、身强体壮、擅长机械和体力劳动,他们会倾向于选择如下一些职业:制造、渔业、野生动物管理、技术贸易、机械、农业、技术、林业、特种工程师和军事工作等。有时候,现实型的人在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可能会存在困难。

(2)研究型

研究型的人喜欢从事那些与思想有关的研究活动,如数学、物理、生物和社会科学等,他们喜欢研究那些需要分析、思考的抽象问题。研究型的人通常具有如下特征:聪明、好奇、有学问、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具有数学和科学天赋,这一类型的人虽然常隶属于某一研究团体,但他们喜欢独立工作。以下人员就属于研究型的人: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学家、化学家、社会学家、工程设计师、物理学家和程序设计员等。

(3)艺术型

艺术型的人喜欢自我表达,喜欢在写作、音乐、艺术和戏剧等方面进行艺术创作。他们通常会尽力避免那些过度模式化的环境。他们喜欢将自己完全投注在自己所制定的项目中。这样的人通常善于表达,有直觉力,具有想像力和创造力,具有表演、写作、音乐创作和讲演等天赋。他们从事的职业主要有作家、艺术家、音乐家、诗人、漫画家、演员、戏剧导演、作曲家、乐队指挥和室内装潢等。

(4)社会型

社会型的人典型的表现是喜欢与人合作,积极关心他人的幸福,喜欢给人做培训或给大家传达信息,愿意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他们喜欢的工作环境是那些需要与人建立关系、与群体合作、与人相处以及通过谈话来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工作环境。社会型的人通常易合作、友好、仁慈、随和、机智、善解人意。他们偏好的主要职业有教学、社会工作、宗教、心理咨询和娱乐等。

(5)管理型

管理型的人喜欢领导和控制别人,或为了达到个人或组织的目的而去说服别人。他们追求高出平均水平的收入。他们喜欢利用权力,希望成就一番事业。这样的人多从商或从政。管理型的人通常精力充沛、自负、热情、自信,具有冒险精神,能控制形势,擅长表达和领导。他们大多会在政治或经济领域取得成就。适合这类人的职业主要有商业管理、律师、政治领袖、推销商、市场经理或销售经理、体育运动策划者、采购员、投资商、电视制片人和保险代理人等。

(6)常规型

典型的常规型的人喜欢规范化的工作或活动,他们希望确切地知道别人希望他们怎么样和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喜欢整洁有序。若把常规型的人放在领导者的位置会让他们感到不适应,他们更愿意在一个大的机构中处于从属地位、跟随大流。常规型的人大多具有细心、顺从、依赖、有序、有条理、有毅力、效率高等特征。他们多擅长文书或数据类工作,通常会在商业事务性的工作中取得成就。适合这一类人的典型职业有会计、银行出纳、图书管理员、秘书、档案文书、税务专家和计算机操作员等。

3)职业环境类型

(1)现实型的职业

通常是那些对物体、工具、机器、动物等进行操作的工作。从事现实型职业的人通常具有现实型的人格特质。他们大多是现实的、机械的,并具有传统的价值观,倾向于用简单、直接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也用他们的机械和技术能力来进行生产。

(2)研究型的职业

通常是指那些对物理学、生物学或文化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的职业。从事这一行业的人通常具有研究型的人格特质。他们大多是有学问、聪明的人,他们获取成就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证明他们的科学价值而达到,这样的人一般会以复杂、抽象的方式看待世界,并倾向于用理性和分析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3)艺术型的职业

通常指那些进行艺术、文学、音乐和戏剧创作的职业。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通常具有艺术型的人格特质。他们大多擅长表达、富有创造力、直觉能力强、不随大流、独立性强。他们通常以展示自己的艺术价值来获取成就,以复杂的和非传统的方式来看待世界,与他人交往更富于情感和表达。

(4)社会型的职业

主要是那些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教导、培训、发展、治疗或启发人的心智等。从事这类职业的人通常具有社会型的人格特质。他们通常乐于助人、善解人意、灵活而随和。他们获取成就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展示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达到,并常常以友好、合作的方式来与人相处。

(5)管理型的职业

主要是指那些通过控制、管理他人而达到个人或组织目标的职业。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通常具有管理型的人格特质。他们一般都具有领导和演说才能,通过展示自己的金钱、权力、地位等来获取成就,常常以权力、地位、责任等为标准来衡量外界事物,并通过控制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6)常规型的职业

通常是指那些对数据进行细致有序的系统处理的工作,如录入、档案管理、信息组织和工作机器操作等。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通常具有常规型的人格特质。他们通常整洁有序,擅长文书工作,一般会在适应性和依赖性的工作中获取成就。他们通常以传统的和依赖的态度来看待事物,并用认真、现实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4)霍兰德六种类型之间的关系

霍兰德以一个六边形形象地阐述了六个类型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六种类型占据了六边形的六个角,各角间相邻类型彼此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即相邻两种类型间有一定的共同特点。而相隔一角的类型之间一致性其次。相对角之间的类型一致性最弱,用虚线表示。如以社会型与现实型为例,社会型的人喜欢帮助别人,在团体中工作,看重人际间的互动;现实型的人则偏好用机器来工作,而不喜欢以人群为工作的对象。

霍兰德的类型论提出之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职业指导过程的分析、解释和诊断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理论被广泛用于心理测量工具的编制和应用,并激发了众多对其理论的研究工作与报告的产生。

4.弗鲁姆的择业动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V.H.Vroom)在1964年出版的《工作和激励》一书中,提出了解释员工行为激发程度的期望理论的基本公式:M=V×E。

其中M为动机强度,指积极性的激发程度,表明个体为了一定目标而努力的程度;V为效价,指个体对一定目标重要性的主观评价;E为期望值,指个体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也就是目标实现的概率。员工个体行为动机的强度取决于效价大小和期望值的高低。

弗鲁姆认为这一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个人的职业选择行为,具体化为择业动机理论。该理论的应用(即个人如何进行职业选择)分为两个步骤。

1)确定择业动机

用公式表示:择业动机=职业效价×职业概率

公式中,职业效价指择业者对某项职业价值的评价。职业效价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择业者的择业价值观;另一方面是择业者对某项具体职业要素(如兴趣、工资、发展空间、工作条件等)的评价。公式中职业概率是指择业者获得某项职业可能性的大小。职业概率大小通常取决于4个因素。

①某项职业的社会需求量。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职业概率同职业需求量呈正相关。

②择业者的竞争能力。择业者的竞争能力即择业者自身工作能力和求职就业能力越强,获得职业的可能性越大。

③竞争系数。竞争系数指谋求同一种职业的劳动者人数的多少。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竞争系数越大,职业概率越小。

④其他随机因素。择业动机公式表明,对择业者来说,某项职业的效价越高,获取该项职业的可能性越大,那么,择业者选择该项职业的意向或者倾向越大;反之,某项职业对择业者而言其效价越低,获取该项职业的可能性越小。

2)比较择业动机,确定选择的职业

择业者对其视野内的几种目标职业,分别进行价值评估和获取该项职业可能性的评价,然后通过比较,选择某项职业。

1.3.2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主要是指个体职业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个体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中,对职业的需要以及追求发展的方向和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只有充分认识到人在职业生涯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职业生涯阶段如何划分,各国专家学者有不同的划分理论和方法,主要可分为按年龄层次划分、按专业层次划分和按管理层次划分三种类型。

1.金斯伯格的职业意识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着名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先驱、职业心理学家金斯伯格(Eli Ginzberg),通过对人的童年到青少年阶段职业心理发展过程的研究,将个体职业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幻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3个阶段。

1)幻想期(4~11岁)

这一时期的儿童,已逐渐地获得了社会角色的直接印象,他们对自己经常看到或接触到的各类职业都感兴趣,并充满了新奇、好玩之感,幻想着长大要当什么。特别是他们在早期的游戏中,常常充分地运用各自的职业想像力,扮演他们各自所喜爱的角色。随着年龄的增长,游戏中所喜爱的角色,得到初步强化,他们开始在日常服饰搭配、语言行动上对这些角色进行模仿。如果这种模仿得到了成人和伙伴的赞许、肯定,那么他们的这种开始萌芽的职业意识会得到强化。

这一时期儿童职业心理发展总的特点是:①属于单纯的兴趣爱好与模仿;②不考虑自身的条件和能力水平;③不能形成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职业动机,完全处于幻想之中。

2)尝试期(11~17岁)

与早期单纯的模仿不同,11~17岁是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时期。随着他们生理迅速成长和变化,心理也在快速发展,以其独立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作为显着标志,他们开始憧憬自己美好的未来。

伴随着知识和能力的增长与增强,特别是获得一些社会生产、生活经验后,他们开始对职业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如能够比较客观地审视自己的条件、能力,注意社会职业声望、需要等。

金斯伯格还进一步把尝试期划分为4个阶段。

(1)兴趣阶段(11~12岁)

开始觉察社会不同职业之间的一些重要差异,并对自己较为关注的职业产生兴趣。

(2)能力阶段(12~14岁)

开始注意社会不同职业对人的能力要求,注意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某些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的差异,并自觉进行训练。

(3)价值观阶段(14~16岁)

开始注意了解各种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并运用这些价值审视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以便进行职业选择。

(4)综合阶段(16~17岁)

开始综合有关职业信息,并综合判断个体职业发展方向,缩小职业兴趣范围,把自己在前几个阶段中形成的职业价值判断和早期职业行动,转移到自己所初步确定的职业方向上来。

3)现实期

与尝试期青少年的职业心理不同,17岁以后是青少年向成人过渡和迈进的年龄阶段。个体开始步入社会劳动并实现就业。这一时期的个体能够客观地把自己的职业愿望同自己的主观条件、能力以及社会现实的职业需要密切联系和协调起来,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角色。他们对职业的认识已不再模糊不清,并形成了明确的、具体的、现实的职业生涯目标。客观性、现实性是这一时期青少年的最明显的特点。金斯伯格按职业心理的发展顺序将现实期也分为3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