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脂肪肝简便自疗
48572400000017

第17章 自我治疗(4)

在食疗、药膳防治高脂血症及其伴发的脂肪肝、原发性高血压等病症中,大枣奶茶、甘麦大枣饮、大枣粥、大枣绿豆汤均可随需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大枣一次不宜食入过多,多食则损脾脏,助湿热,对牙齿亦有害。中医认为,大枣因其甘温,凡属热证、实证的患者,症见胃脘胀满、湿盛痰热、胃酸过多、积滞、齿痛等均不宜食用。

大豆对脂肪肝有何食疗价值

我国历代医家特别重视大豆的药用保健价值,中医认为,大豆性味甘,平,归脾、肾、大肠经。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等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大豆及大豆制品均具有降低血胆固醇作用。大豆所含的脂肪酸为不饱和双烯脂肪酸,即亚油酸,占所含脂肪的55%以上;大豆还含有大量的豆固醇,几乎不含胆固醇,可以起到抑制机体吸收动物食品所含胆固醇的作用,协同不饱和脂肪酸与体内胆固醇结合转变为液态,随尿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胆固醇的含量,有助于高脂血症及其并发脂肪肝、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的康复。

用大豆及豆浆、豆腐脑、豆腐、腐竹、千张(百页)等豆制品制作的美味食品及药膳佳肴,物美价廉,品种繁多,都具有良好的降脂、降压、降糖和健身、美容、益寿作用。对中老年人来说,应用大豆防治高脂血症,更为可取的是服食豆浆、豆奶及豆腐、豆腐脑等爽口舒心的食品。将黄豆等煨煮至酥烂,每日食2次,每次25~50克,噙入口中,缓慢咀嚼后咽下,所发挥的降血脂功效同样是很好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家庭自制豆浆时,请勿随意丢弃豆渣。

因为豆渣不仅含有丰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的钙,对中老年人减缓骨质疏松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有好处,而且豆渣含热能低,纤维素多,在肠道具有吸附胆固醇的作用;还有,豆渣食后有饱腹感,对高脂血症、肥胖症及其伴发脂肪肝、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是较理想的治疗食品,并有较好的疗效。

为了使豆渣食之有味,可以将豆渣加入燕麦粉中,制成豆渣燕麦饼,松软可口。在食用大豆及其大豆制品时,要注意适量有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黄豆“多食壅气,生痰,咳嗽,令人身重”等。另有报道说,肾炎患者应少食毛豆(青嫩的黄豆),以防血清中非蛋白氮成分增加。黄豆属含高嘌呤食物,凡中老年痛风患者就不宜多吃,但经加工制作成豆腐后,嘌呤即大量流失,再经烹调成美味可口的菜肴,适量吃些是可以的。对于高脂血症、肥胖症并发脂肪肝,且兼有痛风症的患者,应适量食用大豆制品,如豆腐、豆腐脑等,以不诱发痛风症状为原则。

为什么说燕麦是防治脂肪肝的廉价食品

中医认为,燕麦性味甘、平,无毒,有益肝和脾、补虚止汗等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无论临床观察还是实验研究均证实,燕麦具有很好的降脂和抗脂肪肝作用。国内有学者报道,给家兔喂饲高脂饲料加燕麦粉,能明显抑制家兔血脂升高,明显减轻肝脏脂质沉积。并观察了给高脂大鼠喂食燕麦,能降低其肝脏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的含量,平均分别下降36.9%和13%。

燕麦降低肝中脂质而对肝重无明显影响,其降脂作用可能与所含不饱和亚油酸有关。进一步实验表明,燕麦精及其冲剂,对高脂小鼠肝脏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含量升高均有抑制作用,而燕麦淀粉则无抑制效果。燕麦精是燕麦降脂的活性成分,其冲剂的量减少至全燕麦的一半,降脂效果仍不低于全燕麦。

国外曾作短期观察,将莜麦食品分给26名受试者食用,3周内血清胆固醇由6.50毫摩尔/升降至5.78毫摩尔/升。由此可见,对高脂血症伴发脂肪肝、糖尿病的患者来说,经常、适量地以燕麦代替主食的一部分,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提及的另一种杂草,亦称雀麦,别名破关草、破管草,猎人采其熬作药箭,伤人肌肤,立能溃肿,是有热毒之品,这点不可不知。因此,购买燕麦,须到经国家政府部门核准的粮食管理部门或严把质量关的商业网点选用。

燕麦来源广泛,价格也较便宜,且有较好的降脂护肝作用,被群众称之为防治脂肪肝的廉价食品。

常食麦麸为何能防治脂肪肝

中医认为,麦麸性味甘、凉,无毒,归心、脾、肾经。具有养心益肾、健脾和血、清热调中等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麦麸是一种高纤维素食物,饮食中增加高纤维素食物,将增加胃肠的蠕动,可使脂肪及氮排泄增加,防止便秘并增加排便量。这在临床上很有意义,临床常见的“纤维素缺乏性”疾病,如高脂血症、肥胖症、脂肪肝、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症、冠状动脉疾病、结肠癌、痔疮、肠过敏综合征、老年性习惯性便秘等,常食麦麸及其制品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摄入高纤维素食物,能增加粪便中胆固醇的排出,而人体内胆固醇的主要分解代谢过程是通过粪便,所以可使血清胆固醇下降,减缓或减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据有关研究报道,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病因的动物药理实验证明,食用多种不同的纤维素食物,即使食用高脂肪饮食,也能减少脂肪肝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经短期观察,膳食纤维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

美国心脏病研究协会顾问、着名科学家、医学博士施罗德,面对高脂血症、肥胖症、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症、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向人们频频袭来的严峻现实问题,特别抱怨说:“只有美国的精制标准面粉是全小麦的72%;而欧洲的精制面粉就比较粗,因此也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他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才能摆脱上述疾病,他向全美国呼吁:“我们要求商业部门出售等级低一点的粗面粉,这些小麦制品至少应包含全麦的85%~90%,或更高。”施罗德讲的这番话,在防治高脂血症、肥胖症、脂肪肝等“富裕病”时,值得借鉴和采纳。

所谓出粉率为六五粉的精白富强粉,是指100千克小麦出65千克面粉,另外的35%(约35千克)的脱下物归入麸皮之中了。小麦加工出粉率在60%以下的称之为“特精粉”;一般标准粉的出粉率多为75%(即七五粉)、80%(即八O粉)。

从人体所需求的角度衡量,医学专家认为,面粉的精白度反映了所含营养素的不完全度,精白度愈高的面粉其营养价值相对愈低。目前,在我国很少见到八五粉、九O粉。面对这种市场供应情况和“富裕病”向人们直逼而来的严重状况,对于所有的人来说,定期、适量补充麦麸类食品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患有高脂血症、肥胖症、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富裕病”的人,更应坚持每周数日食麦麸、麦片及其制品所配伍的食品、药膳,以期缓解病情,标本兼治,达到康复痊愈的目的。

花生有何降脂功效

中医认为,落花生性味甘,平,入脾、肺经。有补中益气、润肺和胃等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提示,花生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花生所含脂肪酸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达80%以上,这类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临床观察发现,食用花生油,可使肝内的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能促使其排泄增强。花生油不仅能降低胆固醇,还能预防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临床应用含有可降低胆固醇成分的花生衣,加水煎煮后浓缩食用,结果表明,对冠心病、动脉硬化症、原发性高血压等,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胆固醇也较明显。

有资料报道,用花生外壳中的木质素,可制成一种既有甜味又不含糖的新兴药品——木糖醇,是糖尿病伴发脂肪肝患者的最好营养品之一。制药企业用花生壳水煎制成的降醇片,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功能,对高脂血症、肥胖症并发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花生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食品,作为一种干果,在保健作用中,可炒可煮,亦可加工成糕点、酱菜、糖果等食品;花生仁亦可以生食,或浸泡在香醋中并加适量红糖腌渍后服食。

在运用花生及其花生制品防治高脂血症、脂肪肝时,应注意有关事项。中医认为,花生较滋腻,凡体寒湿滞及肠滑便泄者不宜食用。花生含脂肪酸成分较多,故一次不宜食入过多,以防滑肠腹泻等;对胆囊切除的人来说,花生应慎食之,因为消化花生中的油脂需分泌大量胆汁,致使肝脏负担加重,日久就会发生隐性肝脏损伤,甚至引起其他相关疾病。还有一点要特别提醒的是绝对不要吃发霉的花生。霉变花生多是受了真菌包括有毒真菌的污染所致,其中以黄曲霉菌的污染最严重,它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为强致癌物质,经常吃霉变花生可引起肝癌。这一点,必须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魔芋能治疗脂肪肝吗

中医认为,魔芋性味辛,寒,有小毒。有化痰散积、行瘀消肿、攻毒解毒等功效。

现代营养学研究证实,魔芋所含的葡萄糖甘露聚糖是一种半纤维素,吸水性极强,吸水膨胀后可使体积增大50~80倍,形成体积很大的凝胶纤维状结构,可提高食物的黏滞度,延缓胃排空和食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并有降脂作用。

魔芋是含低热能、高膳食纤维的食品。张茂玉等用魔芋精粉添加制成的食品,对110名高血脂者进行了实验观察,发现魔芋精粉具有良好的降血脂和抗脂肪肝作用。

国内有学者报道,以2.5%、5%及10%三种魔芋精粉,分别喂养SD大鼠12周,同时以高胆固醇组和基础饲料组为对照。实验结果表明:4周末,5%和10%的魔芋精粉组血清胆固醇及10%魔芋精粉组肝脏胆固醇水平,均显着低于高胆固醇组;12周末,所有魔芋精粉组的血清胆固醇及10%魔芋精粉组肝脏胆固醇水平,均降至正常。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三个魔芋精粉组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12周末,5%和10%魔芋精粉组肝细胞脂肪变性近于消失。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有人进一步通过试验比较了5%的魔芋精粉、果胶、褐藻胶等抗脂肪肝的作用。结果表明:魔芋精粉组全肝组织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显着低于高脂组,也低于其他试验组。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形态计量分析显示,魔芋精粉和褐藻胶具有抗脂肪肝作用,且以魔芋精粉组抗脂肪肝效果较显着。

据国外报道,魔芋多糖抗脂肪肝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胆固醇经肝脏代谢后,部分转变成胆酸,胆酸排入肠道后被魔芋多糖吸附,胆酸再循环入肝的量减少有关。体外试验发现魔芋多糖能有效地抑制回肠和结肠黏膜对胆酸的主动吸收和运转,他推测魔芋多糖的降胆固醇机制之一是部分地阻断胆酸的肠肝循环,增加粪固醇排出量的结果。

魔芋因其具有奇特的保健和医疗功效,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被称为“魔力食品”而身价倍增。食用魔芋制品是我国南方人民早已有的习惯,四川省以魔芋块茎加工制成的魔芋豆腐、黑豆腐等多种菜肴,另有一番风味,几乎家喻户晓。据报道,魔芋已制成可供食用的精粉,并加工制成魔芋挂面、魔芋饼干、魔芋粉丝、魔芋脆片等各种食品,魔芋食品可望成为理想的高纤维素食品,这对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患者来说,真可谓是个福音。

魔芋加工成的食品还有明显的减肥作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伴发肥胖症、脂肪肝等疾病,十分适合食用魔芋保健食品。现代药理试验证实,魔芋温浸液可扩张末梢血管,降低血压,兴奋离体肠管。加上所含葡萄糖甘露聚糖能抑制饮食中过量胆固醇被人体吸收,可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减少高血压病的危害。

由此可见,魔芋是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脂肪肝患者的理想食物之一。但是,应注意“魔芋有小毒”,就魔芋全株而言,以根头毒性最大,故须经化学方法加工或用石灰水漂煮后,再烹调菜肴或制成食品,一般情况下,不宜多食。因此,在防治上述疾病过程中,需要食用魔芋时,在食用前必须经过去毒,具体方法如下:先将魔芋洗净,去皮,切成薄片,每0.5千克魔芋片用12%食用碱溶液1000毫升浸泡4小时(也可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浸泡1日),再用清水漂洗至无麻辣味即可。

魔芋去毒后,可供烹饪做菜,也可晒干成魔芋片,或磨成魔芋干粉。市场上已有加工好的魔芋粉,购买时需注意质量鉴定商标等。

若为药用,有学者提醒,切勿误服药渣,以免中毒。若不慎或误食引起中毒,其症状为:喉舌灼热、痒痛、肿大。此时须立即采取解毒法,饮服稀醋或鞣酸、浓茶、蛋清;或用食醋30~60克,加生姜汁少许,内服或含漱。亦可取防风60克,生姜30克,甘草15克,以四碗清水煎成两碗,先含漱一碗,后内服一碗,任用上述中的一法,均可奏效。

脂肪肝患者为何应常吃玉米

中医认为,玉米性味甘,平,归脾、胃、肾经。有健脾调中、开胃利胆、利湿降浊等功效。现代营养学研究资料表明,玉米营养很丰富。玉米主含糖类,并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其玉米油含量可达3.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