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脂肪肝简便自疗
48572400000013

第13章 自我调养(3)

在糖、脂肪、蛋白质这三类可供选择的生命能源中,惟有糖最经济、最安全。糖经过人体消化吸收后,很容易地转变成血液中的血糖,血糖可以顺利地通过屏障,成为脑组织在正常情况下几乎是惟一的能量来源,其余血糖可供红细胞等其他组织所用。糖供能的特点是它的适应性强,无论是在有氧条件下还是在缺氧条件下,都可通过不同的途径“燃烧”而提供能量。糖供能而且十分安全。糖在体内“燃烧”释能后,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很容易通过肺的呼吸功能排出体外。可见,糖是人体最主要、最经济、最安全的能源。

正常人体内的血糖保持动态平衡,是体内神经、激素及肝脏等调节的结果。在中枢神经支配下,使血糖升高的激素和使血糖降低的激素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使血糖维持正常浓度。使血糖升高的激素包括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素、糖皮质激素等。使血糖降低的激素只有一种,即胰岛素。

因此,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易出现高血糖甚至尿糖,即常见的糖尿病。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最重要的器官,它主要通过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异生作用来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确保全身各组织特别是大脑和红细胞的能量来源。因此,当肝被严重损害时,往往易出现空腹时头晕、眼花、心慌无力等低血糖症状。因此,肝病患者适当吃糖有保护肝脏的作用。但肝病患者不能过量吃糖,因为过多的糖在体内可转变为脂肪,而过多的脂肪在肝脏沉积又可能造成脂肪肝。

如果能够正常进食,体内并不缺乏热量,再过多地补充糖类就会带来害处。因为过多的糖在体内会发生转化,如果肝病患者有脂肪代谢障碍就会发生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的预后是很差的。过多地补充糖类,就会使多余的糖分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脂肪蓄积可使人发胖,更重要的是脂肪代谢障碍的肝炎患者容易诱发脂肪肝,引起血清转氨酶增高,加重肝脏病,甚至形成肝硬化。

脂肪肝患者为什么要多吃蔬菜和水果

源于自然的人类,与现在常吃的蔬菜与水果有漫长的历史。多吃些含有叶绿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利无弊。要实现合理膳食,必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许多种蔬菜与水果均对脂肪肝有显着的防治作用。

新鲜的蔬菜与水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蔬菜的种类繁多,不同品种的蔬菜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差别较大。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的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和一般水果,它们是人体必需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叶酸、无机盐(钙、磷、钾、镁、铁等)、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的主要或重要来源,亦是获取防治脂肪肝所需活性物质的来源。在日常膳食餐饮中重视蔬菜与水果的摄入,实际上就可以做到有效地控制脂肪肝的发生,甚至长久地防治脂肪肝。

有人认为,吃了水果就可以少吃或不吃蔬菜了。其实,水果与蔬菜的营养成分不尽相同。有些水果中的维生素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如新鲜蔬菜多,而在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果胶等物质上又比蔬菜多,两者是不能完全替代的。

有条件,每天都各吃一点或一定数量,可以发挥有益健康的互补作用。

脂肪肝患者为什么要坚持运动锻炼

适当的运动锻炼,增加体力消耗,避免养成久坐少动的习惯,控制体重增长,肥胖者可用各种方法减肥。除了急性黄疸型肝炎应卧床休息外(黄疸退后便可起床活动)。休息方式以动静结合为宜。可散步,活动四肢,做气功,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以改善各脏器的血液循环,增加肝脏血流量,改善肝脏对脂肪的代谢,有利于防止脂肪肝的发生。根据病情和体力,在肝炎的恢复期可以做些适当的家务事。劳动强度以不感到疲倦为准。一旦感到疲乏,即应停止作业,适当休息。只吃不动,只睡不干活,摄入多消耗少,人就容易肥胖。而肥胖又是脂肪肝的一个重要信号,所以预防脂肪肝一定要控制体重,切莫发胖,最好能定期测量体重。

脂肪肝患者为什么要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阻止病情发展。肥胖的人们容易发生脂肪肝。这是由于肥胖者一般都多食、少动,而且喜欢吃些甘甜油腻之品,很容易出现高脂血症和脂肪在肝脏积聚,形成脂肪肝。因此,要改掉以前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严格控制糖类及脂肪的摄入量,逐步养成荤素搭配、多素少荤的饮食习惯。同时还要加强运动,促使体内过多脂肪的消耗,努力将体重降到理想水平。

如何呵护脂肪肝并发症患者

肝炎治疗不当,在后期可并发脂肪肝。这是由于在肝炎急性期,过分地强调卧床休息及补充过多糖类,从而导致营养过剩,发展成脂肪肝。因此,人们要注意预防肝炎的发生;得了肝炎,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避免片面强调营养,导致脂肪肝。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肝,对于这类患者首先应积极治疗糖尿病,尤其是严格地进行饮食控制,适当参加运动锻炼。

有些患者当体重减轻后,糖尿病症状会减轻或消失,肝内过多的脂肪即可逐渐减少乃至恢复正常。在治疗过程中,也可适当地使用降糖、降脂、保肝的药物。

脂肪肝如何进行精神调养

精神,是指人们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精神调养主要是调养心神、舒畅情志等,保持人体的心理平衡,从而减缓疾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保证心理健康。

调养心神,首先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树立既来之则安之的观念,要努力“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灵枢·本脏》)。意识坚强者可多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增强抗病能力;意识脆弱者,多神怯气虚,抗病能力弱,易遭病邪侵害,更应注意精神调养,随时注意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病患者最怕恼怒及其他不良刺激,凡是爱生气的患者,大多可以加重病情;而沉闷郁积的结果,进一步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要解除不良刺激,可以采用宣泄法,如向熟人、亲朋好友有理智地讲述自己的心情,其他未患病的健康人,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可采用转移法,如外出云游、琴棋书画等。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弹琴瑟,调心神,和性情,节嗜欲”。又如吴师机《理瀹骈文》所说:“七情之病也,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因此,在郁闷的时候,可采用适当的情志调解方法,从而配合治疗,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使身体早日康复。

脂肪肝如何进行生活调养

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个养病的环境,生活上调养是不可缺少的。

肝病患者要注意休息是必要的,但并不意味着整日卧床休息。起居有时,避寒暑,劳逸结合。急性期宜卧床休息,恢复期要注意适当活动。更重要的是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因为劳则耗伤气血,会使肝脏生理功能负担过重,以致脏腑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使正气虚弱,病程延长。同时还要注意节欲保精,在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以及其他疾病的治疗中及初愈后,都不应过多进行性生活,这对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由于疾病的影响,体内常有一些代谢废物排出,尤其是夏季或剧烈活动,出汗比平常增多,皮肤上的油质与汗液、灰尘混在一起,形成污垢,阻塞汗腺的开口,使排汗不畅,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使细菌生长繁殖,特别是出汗较多时,更感黏腻不适,较长时间不洗澡的人,身上可散发出一种酸臭的气味,有时还会引起汗斑、毛囊炎、疖、痈、脓疱疹等皮肤病。因此,要注意经常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肝病患者还要经常换洗和晾晒衣服,并要注意不要在大汗时脱衣服;汗后及时换洗衣服;更不宜久穿紧身衣,要随天气的变化经常更换衣服。穿着舒适,有益健康。

要经常剪手指甲,勤洗手。劳累之时,脚宜用温水浸泡,冬天要注意保暖,有出血点时要注意及时治疗,保持大便通畅。注意室内外环境卫生,可用84消毒液点洒在室内,也可用卫生香点燃,以见紫烟缭绕,纷芳飘逸,清洁空气,香雅提神,有益于室内的环境卫生,但对于有慢性病的人,或对气味过敏者不宜使用。

肝病的病程有时会时间很长,有些人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或者有病乱投医,或者偏信所谓的单方验方,结果常常事与愿违。应当遵循医生的医嘱,过多过滥地服用某些药物,即使中毒以后也不晓得。有时为配一两味奇异的草药,不得不终日奔波,反倒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