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换个位置看世界,世界会无限宽大,换个角度看问题,是一种突破、一种解脱、一种超越、一种高层次的淡泊宁静。当人生的理想和追求不能实现时,不妨换个角度看人生。换个角度,给自己一个突破的心态,便会产生另一种哲学,另一种处事观。
换个角度,人生便会不同
有位哲人曾说:“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的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而产生的。”一样的人生,异样的心态,只因为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截然不同。
人生会遇到许多问题,我们总是会用自己的习惯的模式去思考和面对。其实,有时候只需要换个角度,甚至完全从反方向来看,一切都变得简单得多。背着太阳看到的是阴影,面向太阳看到的是光明。世界其实都不太变,我们自己改变,一切都变了。
一个男孩与年过古稀的爷爷争辩。爷爷得意洋洋地说:“太阳围着我转了80多年了,我还没有死。今后,它说不定还会围着我转二十年。”男孩说:“不对!是您围着太阳转了80多年。”爷爷大声说道:“什么?我围着太阳转?胡说八道!我每天坐在院子里,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明明是我不动,太阳动,你怎么说是我围着它转呢?”男孩说:“那不是太阳在动,是地球在动。您每天坐在地球上,围着太阳,旋转八万里呢!”爷爷惊奇地问:“你说地球会转?那我怎么没有从地球上跌下去?”男孩说:“那是因为地球有引力。”爷爷反驳道:“地球的引力?那它怎么没把月亮、星星引到地球上来?”“那是因为地球的引力也是有限的……”男孩尽自己所知,向爷爷解释着。最后,爷爷无话可说,只好叹气道:“我活了80多年,居然被太阳和地球骗了80多年。”男孩说:“它们没骗您,是您自己把它们看错了。”老人不解:“我怎么会看错呢?”“那是因为您站的角度不同。假如您不是站在地球上,而是站在太空的另一个星球上,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
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问题就在于我们怎样去看待它们。强者看待事物,不看消极的一面,只取积极的一面,他们把每一天都当成新生命的诞生而充满希望,尽管这一天有许多麻烦事等着他们。人生如同登山一样,角度不同,风景各异。有些事情看起来不可思议,换个角度也许就会迎刃而解。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人生的轨迹就会大不相同。
一个傍晚,有个美丽的少妇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船夫救起。船夫问道:“你年轻轻,为何寻短见?”“我结婚才两年,丈夫就遗弃了我,接着孩子又病死了。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船夫听后沉吟一会,然后说道:“两年前,你是怎样过日子的?”少妇说:“那时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没有”“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两年前去。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请上岸去吧。”话音刚落,少妇恍然大悟,她揉了揉眼睛,便离岸走了。从此,她没有再寻短见。少妇回心转意。是因为她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从而看到一种生的曙光。
看事情的心态和角度不同,就会得到迥然相异的结果。悲观的人想到自己只剩下百万元而担忧,乐观的人为自己还剩下一万元而庆幸。面对夕阳如血的黄昏,悲观者看到的只是一片悲凉凄迷之景,想到的是日薄西山,英雄末路的落寞;乐观者却能从中领略到一种博大恬适之美,想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豪放。面对残冬里的一株枯树,悲观者看到的只是它的满身伤痕和残枝败叶,想到的是它苟延残喘的风烛之年;乐观者却能感觉到残冬过后它再度绿遍天涯的生命之韵,想到“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辉煌景象。可见,对同一境遇,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们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有人说,风风雨雨是人生,酸酸甜甜是生活,这是因为“换个角度看问题”在起着微妙的效应。如果对人生用减法去看待,那么处处充满悲观,处处充满危机,充满压力:20岁的人,失去了童年;30岁的人,失去了浪漫;40岁的人,失去了青春;50岁的人,失去理想;60岁的人,失去健康;70岁的人,失去了盼头。但如果换个角度,用加法思考人生,那么,处处都充满着希望,充满着生机,充满着快乐:20岁的人,拥有青春;30岁的人,拥有才干;40岁的人,拥有成熟;50岁的人,拥有经验;60岁的人,拥有轻松;70岁的人,拥有悟彻。
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人能一帆风顺,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是难免的。对不同的生活际遇,我们应以乐观、豁达的态度来看待。得意时,淡然处之;失意时,泰然处之。有时候换个角度,我们会发现,人生原有另一番滋味,另一道风景。
幸福是一种角度
幸福是什么?它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只是一种角度而已,就像阳光,总有一个方向能照亮你的生活。
帝王有帝王的幸福,百姓有百姓的幸福。这就好比许多人喝一坛酒,有的人用金杯盏盛着喝;有的人用漂亮的瓷杯盛着喝;有的人干脆捧着大海碗豪饮:“好醇好香呀。”幸福的本质在于我们喝到了醇香的酒,而不是举起什么样的杯子。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幸福是一种对事物的获得或者观察后产生满意、愉悦、快乐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幸福不仅在于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它,更在于我们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它,善待它。
在当今社会中,很多人越来越焦虑,觉得这样不如意,那样不完美,更不知道成功是什么味道。他们的眼睛只能看到180度,在这之外,有他们看不见但存在的精彩。想看身后的风景,必须转身;想看人生的风景,就必须学会换一个角度。换一个角度,不只是时间,空间的转换,而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古人云:“择其善而从之。”总有一些未知的东西在某处等待着我们,换一个角度,人生就会多一点豁达、多一些理解、多一种幸福。
如果你是纳税人,请不要为税交得太多而发火,换个角度看,至少这意味着你有份稳定的收入。如果你刚刚开完派对,不要对着小山似的碗碟生气,换个角度看,至少这证明你有许多朋友。如果大清早你被闹钟吵醒,不要愤怒,换个角度看,丰富多彩的一天正等着你。如果老板总是像影子,严密地监视你工作,不要狂躁,换个角度看,谨慎小心地工作,犯错误的几率会降低。如果开割草机太累,擦洗窗子太麻烦,修理排水槽太脏,不要抱怨,换个角度看,这都是因为你自己有幢房子。如果你在停车场的角落里找到了最后一个车位,不要委屈,换个角度看,如果你再晚来一会儿,就没有地方停车了。如果所有的同学中只有你还是单身,不要郁闷,换个角度看,至少你是最自由,还有选择的机会。
王欢打电话跟朋友说,自己的工作不顺心,后悔选择了电子公司,每天对着一个个古怪的电子符号,一排排密密麻麻的电子接线板,特别枯燥乏味,这种机械式的工作让她感到彷徨。朋友对她说:“你此刻的心情我能体会,可是,你为什么不能换个角度去想?如果那稀奇古怪的电子符号是五线谱上的一个个美妙的音符,那密密麻麻的接线板是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令人捉摸不透的数字迷宫,也许你就根本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而且也没有时间后悔,因为你的时间已经完全被那美妙的音符和神秘的迷宫的魅力所俘获。”
“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很多时候,我们习惯用减法对待幸福,用加法对待痛苦。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用乘法使快乐翻倍,用除法消除痛苦。生活中常有痛苦的荆棘和不幸的泥潭,幸福只在于一种角度。遇到不幸时,换一个角度看,痛苦的酒糟就可能酿制出幸福的甘甜。幸福和痛苦,常常是一体的两面,一念之间的转换,体悟角度的不同,就呈现出近乎迥异的世界。
一个女人刚刚生下女儿,剖腹产,她感觉很委屈,因为她觉得生孩子很痛苦。她的哥哥对她说了这样一段话:“妹妹,你应该转变观念,寻找生完孩子的幸福:第一大幸福是母女平安健康,这方面的担心已经排除了,是件好事情;第二大幸福是原来你每天要带个好几斤重的‘肉球儿’和羊水走路睡觉,很麻烦,很累呀,现在就轻松多了;第三大幸福,你有悉心关照、耐心指导你的哥哥,还有温柔体贴的丈夫,这是你的运气;第四大幸福,女儿是小棉袄,你的冬天又多了一件御寒的衣服,温润你的心,很多人都在羡慕你;第五大幸福,你会有一个长长的产假,这是个很珍贵的时间宝库,我都恨不得能变个育龄妇女来享受这么长的产假;第六大幸福,你再造了一个你,这样,你就能一路感受你小时候的成长历程,这也叫‘自我生命的回头看’,是上天给你的机会。”女人听后,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同样是一缕暗香,鸟儿可能不会驻足,但蝶儿会为之狂舞;同样是一个巨浪,船儿可能会望而却步,海鸥却会破浪翱翔;同样是一棵枯树,悲观者看到了死亡,乐观者却看到了希望。换个角度比幸福,因为幸福不会跑来找你;换个角度看幸福,你会拥有自己的全部;换个角度,你会体会到别人的幸福;换个角度,你就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转换角度,我们就会多一些纯粹和简单,少一分世故与猜疑;多一些豁达和洒脱,少一分埋怨与指责,这样,我们就能笑看人生悲喜,就会有一颗快乐的心,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
让思路转个弯
一位这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禁止通行’的路牌不是要你停下,而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生活中,很多人常常一边抱怨人生的路越走越窄,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一边又因循守旧、不思改变,习惯在老路上继续走下去。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我们让思路转个弯,事情就会大不一样。举个例子,一块普通钢板5美元,做成钢马蹄掌10美元,做成钢针3350美元,做成钢表指针25万美元。只要我们改变对普通钢板的认识,让思路转个弯,将它打磨成钢表指针,那么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克教授做过一个实验。他拿一只敞口玻璃瓶,瓶底朝光亮一方,放进一只蜜蜂,蜜蜂在瓶中反复朝有光亮的方向飞,它左冲右突,努力了好多次,都没有飞出瓶子,可它就是不肯改变突围的方向,仍旧按原来的方向去冲撞着瓶壁。最后,它耗尽了气力,奄奄一息。然后,教授又放进了一只苍蝇,苍蝇也朝有光亮的方向飞,突围失败后,又朝各种不同方向尝试,结果最后终于从瓶口溜走了。教授说,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不经历失败的人,重要的是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要赶紧转过身去寻找另一条出路。有时候在问题面前,让思路转个弯,一切就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有时,我们的确无法改变生活中的一些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思路,只要我们放弃了盲目的执着,选择了理智的改变,往往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在碰壁的时候,不妨让思路转个弯,也许就会看到幸福和成功在向我们招手。
张磊刚刚进入不惑之年,本该是事业有成的时候,公司却倒闭了。他开始奔波于各种人才招聘会。一天,张磊发现一家刚成立的私企与他原来的专业很对口,便满怀期待地递上简历。没想到,招聘主管露出不屑:“我们要招的是本科或以上,年龄30岁以内,请对号入座。”张磊很想进这家企业,因为这家公司刚开始从事出口业务,有经验的外销人员稀少,他想,也许在这里可以找回以前的自信,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虽然被拒绝,但张磊没有马上离开,他细心地看了企业简介,并把相关的电话和地址记了下来。
回到家后,张磊想,如果想办法接近公司的老板,直接展示自身的潜能,就能绕过招聘主管的“阻截”,事情就会有转机。于是,张磊直接去了这家公司。到了楼下产品展销厅,他拿出原公司的名片,告诉现场销售员,他是来替国外客户找产品的,并提出所需要的数量、型号和技术要求,以及国际市场的行情和能接受的价格。销售员见他说得如此专业,又是个“大客户”,就带他去老板那儿“邀功”。当着老板的面,张磊把自己从业的经历、所拥有的销售网络等情况详细作了介绍,并说明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和想担当销售经理一职的愿望。老板越听越有兴趣,当即叫来了人事经理和主管市场的副总,现场对他进行了“测试”,结果张磊丰富的市场阅历让他们折服。最后,老板一锤定音:“这个销售经理就由你来当。我们业务上缺少的就是这种经验丰富的‘领头羊’。”在新的岗位上,张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施展管理方面的才能,带领下属把公司的产品成功地打入了国际市场。
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一根筋”“一条路走到黑”。面对从来没见过的难题,面对一大堆复杂、繁琐的工作,如果旧的思维、老的方法碰了壁,清楚地看到前面是个死胡同时,不要等,更不要怨天尤人,要及时将思路转弯,才有可能找到事情的切入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
人生处世如行路,我们不知道前进的路上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选择解决问题的视角。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看待世界的角度。让思路转个弯,穿过杂草,跨过荆棘,即为平川坦途;让思路转个弯,穿过乌云,冲过风暴即为如洗蓝空;让思路转个弯,穿过雨幕,熬过烈日,过后云淡风轻。
让思路转个弯,是一种大智慧,这种智慧具有“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力量。有了转弯的思路,生活会变得很简单,我们会拥有柳暗花明、海阔天空的“美景”,也会看见幸福的彼岸草丰水美,风细柳斜。
突破思维定势
思维是人类最为本质的特征,是我们进行一切活动的源头。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总体处于发展、变化的趋势中,但也会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是由一系列的思维定势构成的。
在生活和工作中,由于经常反复思考同类或类似的问题,我们往往会形成格式化、固定化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就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可能都是在过去某一阶段的经验总结,是经过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验证的“正确思维”。但是当事物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仍然固守“正确的”思维定势却行不通了,甚至要吃大亏。
思维定势一旦形成,我们的心智就会被蒙蔽,视野就得不到拓展,我们就很有可能被引入思维的死角里。而一旦进入这样的死角,正常的思维就会受到阻滞,我们就会好像被带入一个只有一面开窗的屋子,只能从一面看到大海,而不知其他三面还有冰川、森林和山峦。也就是说,思维定势会使我们囿于无形的框框之中,只是按照固定的程式去看待一切,去解决问题,这就像一位心理学家所说的:“只会使用锤子的人,总是把一切问题都看成是钉子。”
有这样一道测试题。一个工程师在公园里与一个老头下棋,正下到难分难解之时,跑来了一个小孩,小孩着急地对工程师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头问:“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工程师答道:“是我的儿子。”请问:这两个吵架的人与工程师是什么关系?
据说有人曾用这道题对100个人进行了测验,结果只有两人答对。你是不是已经从婚姻、抚养和血缘等角度开始推测他们之间的关系,感觉是不是很复杂?其实答案很简单:工程师是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她的丈夫,即小孩的爸爸;另一个是她的爸爸,即小孩的外公。为什么我们刚才把他们之间的关系想得很复杂呢?因为“工程师”“公园”“与老头下棋”这些描述,使我们从以往的经验判断出发,为工程师预先设定一个男性身份,这样就把简单的问题想得复杂了。
经验原本是很宝贵的东西,但如果不加分析,盲目地重复,就会过分地迷信经验,依赖经验,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经验就会变成枷锁,形成瓶颈。
章鱼是海洋里最聪明、最凶猛的动物之一。某电视台曾报道这样一则新闻:新西兰的水族馆,章鱼用两分钟半的时间开启瓶盖,并能吃到瓶子里的他最喜欢吃的螃蟹肉。章鱼捕捉贝类动物时,先隐藏在目标的旁边,耐心地注视着牡蛎紧闭的贝壳,就在贝壳开口的一刹那,章鱼立刻把石块投进去。牡蛎的两扇贝壳卡住石子就再也闭不上了。于是,章鱼就可以从容地将爪子伸过去,满满地把牡蛎的肉吃掉,之后还把牡蛎壳据为己有,躲在里面产卵。如此聪明的动物,却在渔民特别简单的方法面前,彻底失败。渔民把瓶子放到海底,章鱼误认为是贝壳类动物,便使劲往里钻。结果,渔民们捞起瓶子,便能轻而易举地捉住章鱼。章鱼之所以会被渔民抓住,原因就是它们重复成功经验而形成的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有利于常规思考,但对创新会起到阻碍作用。所以,要实现创新,就要努力打破思维定势。那么,怎样才能打破思维定势呢?
首先,保持警觉。思维定势是一种格式化的东西,具有隐蔽性、持续性、顽固性等特征。思维定势一旦形成,就会如影随形,紧紧地把我们粘住。因此,要打破思维定势,就要充分认识其危害,以使自己时时对它保持警觉。
其次,学会联想。世上的事物虽然各有所别,但又常常是相通相联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联想,克服思维上的障碍,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书圣王羲之,曾静观鹅掌拨水,领悟出写字的运笔之法;唐书法家怀素以狂草出名,据说他曾经观察空中闪电和千姿万状的夏云,夜闻嘉陵江水声,而后草书愈佳;张旭以草书闻名,相传他曾经看到公主与担夫争道,体会到字的结构要分清主次和讲究避让。
另外,独立思考。思维定势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十分复杂,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身感知受了他人感知的影响。美国学者所罗门·阿希通过调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类有许多不幸,其中有33%在于错误地遵从别人。因此,要打破思维定势,就要培养这样一种品质:独立思考。也就是说,作为思维的主体,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从众心理。唯有不跟风,不人云亦云,不盲目从众,才能突破思维定势,才能让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发挥。
不要墨守成规,用新的视角看问题
墨守成规,是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固执地按老一套办事。美国首位亿万富翁保罗·盖帝曾经说过:“墨守成规乃致富的绊脚石。真正成功的商人,身体里流着叛逆的血。”
很多时候,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产生的。因为事物都是多面性的,视角不同,所得到的结果就不同。所以,面对不同情况时,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要用不同的思路从更多角度分析问题,这样,才能从困惑中解脱,否则,只会白下工夫,徒增烦恼。
有这样一堵墙壁,由于在其与天花板相交的地方漏水,一到下雨的天,这堵墙壁的石灰粉便纷纷掉落,久而久之,这堵墙变得光秃秃的了。有一天,一只蜘蛛发现了这面墙的顶端有一个蜘蛛网,蜘蛛很想到那个网上,于是它顺着这堵墙的底端往上爬,但很快就掉了下来,他锲而不舍再次尝试,结果他还是没爬多远就掉了下来。蜘蛛在多次跌落后,仍回到了原地。其实,靠近这面墙的旁边那面墙并没有受到雨水的腐蚀,看上去保存完好,如果蜘蛛从那堵墙上去,再通过天花板,就可以轻松地爬到蜘蛛网上了。
与蜘蛛有相似遭遇的还有毛毛虫。一位科学家做了个实验:把所有的毛毛虫首尾相连,围着花盆边缘绕成一个圈,在圈外放了些食物。前面的毛毛虫开始向前爬动,其余的毛毛虫也一个跟着一个向前爬。可是没想到,它们沿着花盆边缘一圈一圈地爬了两天,仿佛不知疲倦,丝毫没有意识到圈外的食物,这样爬了许久后,这些毛毛虫最终精疲力竭,相继饿死了。
生活中,很多人做事就像那只蜘蛛和那群毛毛虫一样,服从于自己的惯性思维,视线总是停留在同一个角度,墨守成规,不知道重新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往往把简单的问题弄得非常复杂。其实,很多时候,当我们遇到瓶颈时,就应该放下惯性思维,运用智慧做出正确的判断,此路不通,另走他路,走出直线的误区,这样,才可以避免盲目操劳,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功。
有时候我们太习惯一些步骤和方法,常凭着习性做事。其实,如果我们重新思考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动机与目的,我们就会更有方向和目标。
一位经验丰富的拳击高手参加全国拳击比赛,他信心满满,认为自己一定可以夺得冠军。但是,在最后的决赛中,他遇到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双方竭尽全力出招攻击。中途,拳击高手意识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方招式中的破绽,对方的攻击却能够突破自己防守,有选择地打中自己。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这个拳击高手败在对方手下,没有得到冠军的奖杯。
他愤愤不平地找到自己的教练,将对方和他拳击的过程表演给教练看,并请求教练帮他找出对方招式中的破绽。他决心根据这些破绽,苦练出足以攻克对方的新招,在下次比赛时,打倒对方,夺回冠军的奖杯。
教练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条线,要他在不擦掉这道线的情况下,设法让这条线变短。拳击高手思考不出,只得无可奈何地放弃思考,向教练请教。教练在原来那道线的旁边,又画了一条更长的线。二者相比较,原先的那条线,看来变得短了许多。教练说道:“夺得冠军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如何攻击对方的弱点,正如地上的长短线一样,如果你不能在要求的情况下使这条线变短,你就要懂得放弃在这条线上做文章,寻找另一条更长的线。只要你自己变得更强,不停留在原来的技术上,不墨守成规,对方就会如原来的那条线一样,在相比之下变得短了。如何使自己更强,才是你需要苦练的根本。”拳击高手恍然大悟。
墨守成规,看似平和的词却透着尖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墨守成规不是好现象,也不是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托尔斯泰曾说过:“全世界的人都想改变别人,就是没人想改变自己。”也许你不能改变别人,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思维,不墨守成规,用新的视角看问题,生活就会向我们露出微笑的脸。
学会变通,给心灵设计一条弯道
俗话说:“变则通,通则久。”心灵坦直固然重要,但也需要一个弯道,以便在山重水复之时给我们打开柳暗花明的窗。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变通,在恰当的时候,走上心灵的弯道。
我们从小就懂得“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道理,它们无一不在说明坚持不懈能够带来成功,那些半途而废的行为让人唾弃,为人不齿。然而,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就是需要我们有“半途而废”的精神,这就是变通,也就是不能固守一成不变的东西,这也是我们应该掌握的改变固执的智慧。
固执是一个人的天性,即使一个脾气随和的人也有其固执的一面。固执的心态有时会让我们的思维囿于一角,使我们片面地看问题、做决断,这是对自己智慧的束缚。我们应以变通的心态迎接一切变化,不让固执赶走生命中不可多得的精彩,这样,才不至于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感情,避免出现心血付之东流的结局。
唐朝末年,黄巢率领起义军攻克唐朝都城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四川成都,纠集残部,并请沙陀李克用出兵攻打黄巢的起义军。唐军部署完毕后,企图出兵收复长安。凤翔一战,起义军将领尚让中敌埋伏之计,被唐军击败。这时,唐军声势浩大,乘胜进兵,直逼长安。黄巢见形势危急,召众将商议对策。众将分析了敌众我寡的形势,认为不宜硬拼。黄巢当即决定:部队全部退出长安,往东开拔。唐朝大军抵达长安,不见黄巢迎战,非常奇怪。先锋程宗楚下令攻城,气势汹汹地杀进长安城内,才发现黄巢的部队已全部撤走。唐军毫不费力地占领了长安,众将欣喜若狂,纵容士兵抢劫百姓财物。士兵纪律松弛,成天三五成群骚扰百姓。长安城内一片混乱。唐军将领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整日饮酒作乐,欢庆胜利。黄巢派人打听到城中情况,高兴地说:“敌人已入瓮中。”当天半夜时分,黄巢急令部队迅速回师长安。唐军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呼呼大睡。突然,“神兵天降”,起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长安城内,杀得毫无戒备的唐军尸横遍地。程宗楚从梦中醒来,只见起义军已冲杀进城,唐军大乱,无法指挥,最后他在乱军中被杀。
起义军因为懂得灵活变通,不以死守城市为作战方针,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采取主动放弃城市、灵活机动的方针,终于转败为胜。
变通能力需要以人的洞察力和行动力为武器,要时时与自身固执的心态作斗争。善于变通的人能够认识到什么是机会,并会及时采取行动抓住机会。
一个男人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大片的林场,每天驾车穿梭于林场中,他都万分欣喜地看着这些能给他带来大笔财富的树木。然而,一场无情的大火把一棵棵百年树木变成了焦木。他失魂落魄地走在街上,发现许多人排队购买木炭取暖。他灵机一动,把焦木加工成木炭销售,结果获得了大笔财产。这个聪明的男人在苦心经营的林场成为焦木时,没有盲目地执着于种树,而是利用焦木获得大量财富,是变通让他重获财富。
变通会使我们的生活从容淡定、渐入佳境,同时也会让我们的人生智慧丰盈、绝处逢生。贝尔不想因传递信息而长途奔波,于是他冲破思维定势,发明了电话;毕昇因看到刻字的繁琐,竹帛的繁重,于是他另辟蹊径,活字印刷术应运而生。他们因变通而名传千古,也为人类带来了福音。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科学家在研究光的衍射上所做出的贡献。众所周知,要观察到光的明显的衍射现象要求光源有同样的振动频率,当时这一方面的科学家们都在想方设法弄出两个频率一样的光源,但结果都十分不理想。而有一位科学家打破常规的考虑方法,用有两个洞的纸片放在光照的方向上,结果一束光被分为两束,频率完全一样。就这一张纸,改变了他的命运。从那以后,他在这方面的成就无人能及,变通就是他获得成功的法宝。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我们有时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努力,而是在随机应变中寻找求生的路;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我们不能否认执着对人生的推动作用,但也应看到,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灵活机动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要好得多。
一个人需要用变通去获得幸福,一个企业需要用变通去获得效益,一个民族需要用变通去谋求发展。掌握了变通之道,我们就会轻松地应对各种变化,在变化中寻找机会,在机会中抓住幸福。
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路不通换条路
“条条大路通罗马”,是着名的西方谚语。古罗马原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罗马帝国为了加强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据史料记载,罗马人共筑硬面公路8万公里,这些大道促进了帝国内部和对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从公元8世纪起,罗马成为西欧天主教的中心,各地教徒前往朝圣者络绎不绝。据说,当时从意大利半岛乃至欧洲的任何一条大道开始旅行,只要不停地走,最终都能抵达罗马。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喻为:达到同一目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从做事方面来讲,这句话的意思是让人不要一条路走到黑,要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许多的成功人士一生不败,关键就在于他们懂得“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进退之时,俯仰之间,都超人一等,让左右暗自佩服,以之为师。
学会“条条大路通罗马”之道不是“空头支票”,而是决定一个人能否从人群中挺立起来的关键因素;反之,不懂此道者,就会在许多重要时刻碰得头破血流,跌入失败之境。
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每条路都是我们的选择之一,所以,一旦这条路行不通,不要犹豫,立即换一条路。否则,不仅会浪费时间,还可能会耽误了大好的前程。
肖静是一名高中生,长得端庄秀丽。她的姐姐是一家外企的白领,收入颇高,工作环境也很好,这对肖静的影响很大。肖静也想跟姐姐一样成为外企的白领,过上小资生活。但是她的英语水平很差,单词总是记不住,语法也总是弄不懂。她把心思都放在了英语上,其他科目全部放弃。高考后,她的英语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其他科目的分数也惨不忍睹,她心中的白领梦也破碎了。
其实,生命中的很多障碍,都是由于过分的固执与愚昧所造成。在别人伸出援手之际,我们也要学会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因为只有我们自己也愿意伸出手来,别人才能帮得上我们。
一个村庄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一个和尚在寺院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的膝盖了。一个人划着船来到寺院,对和尚说:“和尚,赶快上来!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没的!”和尚说:“不,我深信佛祖会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过了不久,洪水淹过和尚的胸口。这时,一个人开着快艇过来,对和尚说:“和尚,快上来!不然你会被洪水淹死的!”和尚说:“不!我相信佛祖会来救我的。”一个小时后,洪水把寺院淹没了。和尚只好紧紧抓住洪水中的一块木头,一架直升机缓缓飞过来,飞行员丢下绳梯之后,大叫:“和尚,快上来!”和尚还是意志坚定地说:“不,佛祖会来救我的!”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和尚被淹死了。和尚上了天庭后,很生气地质问佛祖:“佛祖,我终生奉献自己,侍奉您,为什么您不肯救我?”佛祖说:“我救过你。第一次,我派了小船去救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小船危险;第二次,我派了一艘快艇去,你还是不上船;第三次,我派了一架直升机去救你,你还是不愿意接受。”
人类之所以是万物的灵长,是因为人类的思想是其他动物所无法比拟的,这里就不乏灵活、变换思路。有时候,我们需要执着,但不要太过执着,故事中的和尚就是过于执着,才最终丧命。
人生的道路不都是平坦的,一定会有风、有雨、有坎坷,即顺逆相间。面对问题和困境,逃避不是办法,迎面直击也不是个好办法,我们可以选择别的方法。直着走不行,就绕着走,绕着走不行,就反着走,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要的结果是到“罗马”,而不是怎样到“罗马”,以哪种方式到“罗马”。因此,该放弃时就要放弃,不要有丝毫的犹豫和留恋,要迅速地踏上另一条通向“罗马”的路。
生活中,我们做事情,看问题都要以不变应万变,在前进的道路上要像水一样,随时变换身形,也就是用完全随机的思维方式,走好自己的路,最后到达“罗马”。
绕道而行,更容易到达目的地
法国作家勒农曾经说过:“你不要着急!我们所走的路是一条盘旋曲折的山路,要拐许多弯,兜很多圈子。有时我们觉得好像背对着目标,其实,我们是越来越接近目标。”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见迷路的蜻蜓在开着门的房间里拼命地飞向玻璃窗,它看准了透过玻璃照进来的那一片光明,百折不挠地飞过去。它每次都碰到玻璃上,必须在上面挣扎好久,才恢复神智。然后它在房间里绕上一圈,再鼓起勇气,仍然朝玻璃飞去,当然,还是“碰壁而回”。其实,旁边的门是开着的,只因为那边看起来没有窗户亮,它就不想去试试那个门。
有时,我们为了达到目的,需要换个看来较为遥远、较为无望的方向,否则,我们就会永远在尝试与失败之间兜圈子,直到铩羽而归。百折不回的精神虽然可贵,但如果我们只能望见目标,而目标前面却是一片陡峭的山壁,没有可以攀援的路径,我们就要换一个方向,绕道而行。
绕道而行并不等于浪费精力,有时是一种智慧,一种明智的选择。看似平坦便捷的道路,有时会让我们失去很多本不该失去的东西,最短的路不一定就是最快的路,绕道而行,虽然延长了路程,多行一段路,或许可以更早地到达目的地。
绕道而行和“另辟蹊径”不是一个概念。另辟蹊径是放弃了原来的道路,意味着在新的路上重新开始,或者说别人采取很多方法没有达到目的,某个人放弃那些人的路子,而采取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达到了目的。绕道而行则不然,它不是一条路的终止,而是原来的人生道路的延续,只是出现了一个必要的曲折,绕了一个必要的弯。绕道而行的原因是避开一时间难以克服或者清除的障碍,目的是继续前进,只是迂回曲折了一下,心中的追求依然存在。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条直线,智慧的人能看到直中之曲和曲中之直,并不失时机地把握事物迂回发展的规律,通过迂回应变,达到既定的目标。
顺治元年(1644年),清王朝迁都北京以后,摄政王多尔衮便着手进行武力统一全国的战略部署。当时的军事形势是:农民军李自成部和张献忠部共有兵力40余万;刚建立起来的南明弘光政权,汇集江淮以南各镇兵力,也不下50万人,并雄踞长江天险;而清兵不过20万人。如果在辽阔的中原腹地同诸多对手作战,清军兵力明显不足。况且迁都之初,人心不稳,弄不好会造成顾此失彼的局面。
多尔衮审时度势,机智灵活地采取了以迂为直的策略,先怀柔南明,集中力量打击农民军。南明果然放松了对清兵的警惕,不但不再抵抗清兵,反而派使臣携带大量金银财物,到北京与清廷谈判,向清求和。这样一来,多尔衮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取得了主动地位。顺治元年7月,多尔衮对农民军的打击取得了很大进展,后方亦趋稳固。此时,多尔衮认为消灭明朝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发起了对南明的进攻。当清军在南方的高压政策和暴行受阻时,多尔衮又施以迂为直之术,派明朝降将、汉人大学士洪承畴招抚江南。顺治五年(1648年),多尔衮以他的谋略和气魄,基本上完成了大清的一统基业。
生活中,在一些暂时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面前,我们应该学会绕道而行,不能钻牛角尖,此路不通就换另外一条路。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我们转个身就会发现,原来我们身后也藏着机遇,只是当时我们赶路太急,忽略了那些美好的事物。
直与曲,最短与最慢,不是永恒不变的。面对壁立千仞的高山,直行最短,却最难。泰山十八盘告诉我们:绕道也能到达顶峰。虽然绕道增加了长度,但是也降低了难度。
当然,我们并不是否定走直道,毕竟两点之间直线最近。但如果这条直道太拥挤,就不要傻傻地等待,用慧眼寻找一条弯路也许会更好。同样,当现实与理想有冲突时,也不要忘记绕道而行。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不要急功近利,要冷静地思考,明智地选择,这样,在喧嚣中你就会发现,绕道的风景也很美,绕道的天空别样的蓝。
经验不是真理的代名词
生活中,有的人自以为经历的事情多,阅历丰富,往往会训斥别人:“我吃盐比你吃米多,过桥比你走路多。”常常以自己的经验去指导或教训他人,可效果却适得其反。要知道,人不是百科全书,在知识方面总有某方面的缺陷,有时个人的生活经验、见闻、经历等可以弥补某些知识的不足,可是迷信经验,就会对事物做出错误的判断。
明人冯梦龙在《警世通言》里有一段专讲宋神宗的宰相王安石与官拜翰林学士苏东坡的故事。一天,王安石突然心血来潮,要写一首关于菊花的诗,刚写了“昨夜秋风过园林,吹落黄花(即菊花)遍地金”两句诗后,就因事离开。苏东坡正好在这时来拜访王安石,王安石的书房掌管请他到书房等候。苏东坡久等无聊,便在书房内走动,他在桌上看见了王安石未写完的诗稿后,认为秋风吹落黄花的描写很荒唐,因为在他的见闻中,菊花开于深秋,最能耐寒,就是焦干枯烂了也不会落瓣。于是,他便在王安石的诗后面依韵补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提醒诗人仔细吟。”后来,苏东坡被贬到湖北黄州做团练副使,一个秋日,他闲来无事到后园去赏菊,发现菊花棚下满地铺金,这才知道黄州的菊花竟然有落英缤纷的现象,他这才醒悟到自己当初续写王安石的诗的错误。
不迷信自己的老经验,我们才能发觉到真正的真理和幸福。同样道理,我们也不能盲从别人的经验,因为适合别人的未必就适合自己。
一个村庄中有一条大江,生活在江边上的渔民经常会给过往的人讲这样一个故事。大江中有3种鱼。第一种鱼的形状像鲤鱼,身子比鲤鱼扁一些;第二种鱼的形状像一把匕首;第三种鱼有着滚圆的身子,身上长的不是鱼鳞,而是带小刺的皮。尽管这三种鱼形状各一,但当地的渔民捉它们时却用同一张网。渔民们把渔网像排球网一样拦在江中,第一种鱼的头小身子大,头钻过去后,身子就过不去了,就被渔民捉住了。其实,它只要往后一退,它就逃脱了,但是它没有,仍然往前挣。
第二种鱼在穿过网时会迅速地后退,但由于它的身子像一把匕首,两边的鱼鳍卡在了网上,也被渔民捉住了。其实,它只要继续向前就能穿网而过。第三种鱼在碰到网后,既不学第一种鱼,也不学第二种鱼,它不前进也不后退,它给自己拼命地打气,把自己打得圆鼓鼓的,结果漂到江面上,还是被渔民捉住了。
第二种鱼能清楚地看到第一种鱼的错误做法,却没有考虑到它的身体和第一种鱼的不同。第三种鱼综合考虑了第一种鱼和第二种鱼的错误原因,却不知道在别人身上总结的经验有时并不一定适合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故事中的3种鱼一样,常常被自己的、别人的老经验害得苦不堪言,却根本就不知道错在那里;常常能够清楚地看到别人的错误,却永远也找不出自己的弱点;常常因为看到别人出了问题想避免重蹈覆辙,结果却陷入了一个更致命和错误之中。
张衡进入股市前,听别人讲了不少惨痛割肉的经历,或捕获百元股的传奇故事。于是,他就认定自己炒股绝不割肉,就一定可以赚到大钱。可在实际操作中他发现,股票涨的多了,自己不舍得卖,跌下来了就更不愿卖。长期持股使他成了名副其实的股票涨跌运行电梯管理员。他的朋友甲发现他的毛病后认定:这样的炒股方法不可取,炒股票就一定要做好止损,而且是雷打不动。于是朋友甲的股票只要成交,第二天开盘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报单止损。朋友甲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以小的损失来避免深度套牢,可股票的走势经常是:刚一割肉止损,小幅回调后的股票就大幅拉升。朋友甲气得顿足捶胸,长吁短叹后悔不已。张衡的朋友乙看到他们二人炒股票的问题,决定要避免他们的缺点,暗想:“我不做短线也不做长线,要做中线。”可朋友乙定好自己的中线目标后,股票却与其玩起了捉迷藏,价格总在一个箱体中来回波动,就是不碰朋友乙的目标位,更不要说获利了。
其实,做其他事情和炒股一样,要想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永远不会,也不可能只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成功方式。向成功者学习经验,这是没有错的。但我们必须明白一点,切忌将别人成功的经验生搬硬套地运用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经验,经验并非是真理的代名词,它有时就像我们自己给自己编织的一张网,稍不小心,我们就会编织出一张无形的、危险的大网。所以,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的经验,我们都要抱着一种警惕的心态去接受它。
换位思考,体味幸福
换位思考,就是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从对方的立场看事情,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当我们做到这些的时候,就能更多地理解别人,宽容别人。
换位思考需要一点好奇心,但是许多人的换位思考却缺少了这一个要素。他们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别人的想法及感受,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去想别人“应该”有的想法和感受。当事情的后果不如他们所想象或期待时,他们也多半觉得委屈,觉得“好心没好报”。其实,这种换位思考并不是真的换位思考,而是以本位主义来了解别人的想法及感受,并非真正地为别人着想,因为它忽略了对方真正的想法及感受。这种做法缺乏了尊重,尊重别人的责任,尊重别人的能力,尊重别人的自主权。所谓的“好心办坏事”就是这种。
俄国“无政府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彼得·阿历克塞维奇·克鲁泡特金在《互助论:进化的一种因素》中写道:“只有互助性强的生物群才能生存,对人类而言,换位思考是互助的前提。”换位思考是人类经过长期博弈后总结出的黄金法则。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和果,就如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左手去伤右手一样。
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身份决定了思考角度的不同。或许我们和他人的思想会有冲突,但如果设身处地的为对方想一想,涌入内心的委屈、埋怨、愤怒便会消失。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是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的。因此,对他人的不满、失意、抱怨和伤痛,我们应进行换位思考,以一颗宽容的心去了解、关心他人。
一位培训师对一群博览会的志愿者进行培训。一次演习开始了,在“志愿者服务站”内,一群迷路的“游客”没好气地跑过来抱怨:“我们要去城隍庙,路上问了一个志愿者,他告诉我们往这边走,走了半天却兜到这里来了。”“你们到底怎么指路的?让我们白走了那么多冤枉路,要是再打车过去,岂不是又要花掉好几十块钱了。”
一个志愿者忍不住开口了:“那个志愿者是怎么跟您说的?会不会是您听错了?”身边的另一个志愿者立刻拉住了他,上前向游客道歉:“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误,请您原谅。您可以到对面公交车站上车,3站地就能到了。”游客依然很生气,嚷嚷道:“你们的服务太不周到了,我要投诉!”这时,站长迎了上来,欠了欠身解释道:“实在对不起,大热天的,让您走了那么多冤枉路,换作是我,也会很生气的。这里有一份公交地图,您带上用吧,以后我们一定会在工作中改进。”
培训师对站长的表现非常赞赏:“如果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无论是你还是你的同伴,不抱怨是首要的一条。其次,也不要试图解释,多余的解释只会挑起自己或游客的情绪。你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真诚地道歉。我最赞赏站长的地方,是他用到了‘换作是我’这样的词语,换位思考是良好沟通的第一步。”
理解是沟通的第一步,而换位思考就是最直接的理解方式。领导换位思考,就能重新认识下属,宽容待人,下属换位思考,就能重新认识领导,消除误解;老师换位思考,就能更加热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换位思考,就能更加尊敬老师;医生换位思考,就能感触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患者换位思考,就能感到医生的辛苦;交警换位思考,就能体谅司机的不易,司机换位思考,就能体会交警的苦衷。
学会换位思考,我们就不会面若冰霜地从那双乞求帮助的手旁走过,今天就会多一个果腹的乞丐;学会换位思考,我们就不会嘲笑路上的清洁工,我们就会多一分“劳动光荣”的思想;学会换位思考,我们就不会和朋友反目成仇;学会换位思考,我们会发现,世界是如此美丽,生活是如此幸福。
当然,换位思考也要有度。真理向前迈进一步,也会走向反面。换位思考也是一样,离开了应有的度,不分时间、对象与场合,一味地“换位”,就会变成“错位”。所以,我们在换位思考前,应该分清是非,划清界限,而不是盲目性的进行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