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整合于景观的建筑设计
48571300000023

第23章 建筑整合于景观结构的设计策略(3)

5.2.1.3 “核”的数量选择

一般认为,单一、清晰、明确的中心结构具有古典主义的特征。它往往具有重点突出、等级明确、层次清晰和稳定等品质。单一中心的景观结构是易于被人所接受和把握的。它有利于人们在景观中的定位,是一种具有较好的“可意象性”的结构。

而当若干个具有中心性的点要素并存时,每一个单个“核”的中心性就会有所削弱。多中心的结构具有另一种特质:弥散、匀质、易变、开放。柯林·罗在《拼贴城市》中将凡尔赛和哈德良离宫(Villa of Hadrian)做了比较:凡尔赛是在一个清楚的中心控制之下的,它“完整、统一、收敛”;而哈德良离宫则是一系列中心的并置,“它是不一致的、发散的,呈现出各部分生动的辩证关系。……一个是力求把所有东西都联系到某个单一的中心,纳入同一个系统……另一个则寻求许多目标……其主旨是离心的而非向心的,在许多层面上游移。”在当代建筑与城市中,多中心(乃至无中心)的形态已经越来越常见。这当然是与当代社会结构和人们的集体意识紧密相关的。但这种多中心的结构如果处理不当,会使人对于整体的景观结构失去清晰的认识,使人迷失于景观之中。中国当代许多城市中高层建筑布局存在的问题就是过于分散,彼此干扰,没有发挥集群效应,对于城市景观缺乏统领性,反而造成了景观结构的混乱。一般而言中心数量的确定要根据界域的大小、视觉包容度而定。

当由于种种原因而出现多个具有中心性的要素并置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核”的形式差异和等级差异来做出区分。此时若干并置的“核/中心”又可被视为一个结构系统中的若干节点。野口勇对于锥体形态十分喜爱,从其早年的“犁的纪念碑”(1933)、“游玩山丘”到后来的一系列游戏场的设计中都引入了锥体形态。而在其最终实际建成的日本札幌茅爱来沼泽公园中,竟然出现了4个不同的锥体形态:一座较为自然化的圆锥形山体、一座“游玩山丘”(其再现了“犁的纪念碑”的某些手法)、一座玻璃金字塔形态的建筑和一个名为“正四面体山丘”的雕塑/装置作品,分别作为大地工程(earth work)、建筑(architecture)和雕塑(sculpture),各自具有不同的尺度、材质和做法。每一个锥体都具有缘于其自身形态的中心性,而整体景观的中心则属于高度最高、范围最大和实体感最强的圆锥形山丘。

5.2.2 建筑顺应和强化既有的“核/中心”

当景观中既已存在控制性的“核/中心”要素,新加入的建筑就应当在形态上顺应乃至烘托和强化既有“核/中心”的首位控制性,以保留和强化既有的景观结构。如前文所述,建造于山顶的建筑往往强化了山峰在整体景观中的中心地位。中国传统的风景名胜区往往于主峰之顶建亭,其目的就未必是为了突出建筑本身的中心性,而是以建筑来强化主峰的中心性,亦即所谓的“点景”手法。

当景观中的中心性要素既已确立后,其余的建筑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控制自身的形式特异性,以使自身成为能够烘托既有“核/中心”的“基质”的一部分。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设计的武夷山庄位于武夷山大王峰的山麓区域。大王峰姿态雄奇,是武夷山的标志之一,在整体景观之中具有不容置疑的中心地位。武夷山庄与大王峰临近,建筑在形态上就呈现平伏离散的特点,化整为零的建筑体量以散布的方式在景观环境中存在,而并非过于集聚而形成一个硕大的簇状体量,建筑群落中也未出现具有突出的标志性的体量。换句话说,武夷山庄的建筑形态避免在整体景观中形成一个新的、凸显的、足以与大王峰争锋从而削弱其地位的人工化中心,而是以相对分散均质的方式保证大王峰这一景观中既有的中心的控制性地位。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更深刻、更全面而灵活地理解杨廷宝先生提出的:“宜土不宜洋,宜低不宜高,宜散不宜聚,宜隐不宜露”的设计原则。曾有业者提出对于这一原则的批判性认识。如果是在特定的景观结构中(例如中心弱化或中心缺失的景观),那么这种批判性的认识也是可以接受的。

另一种烘托与强化的策略是新加入的建筑对于既有的景观核呈现围合的态势。欧洲城镇聚落,教堂是先建造起来的,竖直高耸的体量在景观中确立起“核/中心”的地位,于是后来陆续聚集而来的居住建筑围绕教堂而建,进一步强化了中心化的景观结构,烘托了既有的“核”的中心地位。

此外,在建筑的形态组织和空间处理上建立起对于景观中既有的“核”的关照,也是一种整合策略。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设计的哈尔滨金上京博物馆,位于哈尔滨市南郊的白城村。

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此称帝,定国号为金。场址西南约三百米处,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墓冢,现残留的是13.7米高的土堆,凸起在当地旷远的大地上。而在场址东面,隔路相望的则是上京城的遗存,目前尚留城墙残迹,规模气势宏大。设计者在博物馆的总体布局上采用了三合院的形制,开口朝东,符合古代金制朝东向的惯例,而且面向上京城遗址,建立起两者在形态结构上的对话关系。而在庭院的西南角,建筑群打开一个缺口,从院内可远眺金太祖的墓冢。在此,与其说是历史,毋宁说是景观的结构决定了建筑的形态,景观中既有的中心在建筑中得到了关照和强化。

5.3 “群”的整合

建筑单体的聚集在景观中形成“群”。从结构分析的“点-线-面”模式来看,“群”是处在“面”或“块”的层面上,同时也与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相对应。而对于建筑单体,当我们不将它视为一个概念性的点,而具体地审视它的平面形态时,它就必须被视为有着界域和轮廓的块、面。因而在此对“群”的讨论,也涉及建筑单体形态的一些结构特征。

建筑与景观在“群”这一结构性层面的整合,主要是考察建筑“群”的形态受到景观形态的制约,以及建筑“群”与景观中其他要素的“群”的共存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建筑“群”的基本形态要素是群的范围、平面形状、边缘以及群及其组成要素的定向(包括走向与朝向),而其内在组成部分的相似性乃至同一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5.3.1 布局、范围与外廓

在具有特定结构的景观环境中生成的建筑群,其形态一般受到景观的实体、空间及其结构的制约。聚落地理学的研究揭示,建筑聚落形态大致包括三种类型:线形、圆形和集聚形。

这些基本的形态类型与特定的地段类型紧密相关。线形聚落一般出现在有明确方向和限制的地段,如峡谷、海岸、河道以及道路的沿侧。集簇形聚落通常出现于有中心的地段,如盆地、山丘等。而在开阔、无限定的大地景观中,聚落常常表现为自我封闭的圆形。这种建筑聚落形态和大地景观中的特定地段之间的联系被称为“缘地性(topology)”。

在景观环境中,建筑群的范围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内在发展动力,而且是由在整体的景观格局中确立允许建造范围,经过自身的要求与外界制约因素的相互调整与适应,在一定允许建造范围内,建筑群体的范围才能确定下来。

5.3.1.1 山地地段

郑炘教授的研究指出:建筑群体的发展趋势与山体地段的允许建造范围的形态特征相适合,是建筑与山地景观和谐共存的一个重要条件。建筑群体形态的发展趋势与所处山体地段的凸出或凹进程度有关。如果地段可以由长轴方向的部分椭圆来表示,那么建筑群体形态在较长之坡轴线的方向上有较大的发展余地,亦即凸出程度较大的山翼以及凹进较深的山坞使得建筑群体有可能在纵深的方向发展。如果地段凸出或凹进的程度较小,则可看做是短轴方向的部分椭圆,那么建筑群体有着横向发展的可能性。

至于外廓,其平面的形态可以看做是范围的进一步具体化,地段形态方面的影响也在建筑群的外廓上反映出来。在地段形态因素中,地段的边缘、地形的凹凸程度、坡度的缓急、坡轴线的走向、岸线的形状等为建筑群的范围提供了大致的规定,而与地段周边形态协调则是建筑群外廓形态的重要依据。

而在建筑群的走向与朝向方面,在山地地段,对于地形变化而言,等高线、坡轴线和坡缘线是主要的线性基准。人们对于山地建筑的研究总结出了一些规律。一般而言,坡面上的建筑的走向应该与等高线平行。凯文·林奇指出:“……人工构筑,不论是道路还是建筑,只要沿等高线布置,这种构筑与起伏的地形之间总有着一种流畅自然的视觉关系。这种构筑物的基层与地面融洽地相接,其走向加强着地形……当建筑的轴线与等高线斜交布置,当然就出现更糟糕的相互关系。”陕西安塞的一个村庄。可以看到山坡的等高线因为人们的垦殖活动而清晰可见,每一个四方院落的朝向都基本与其所处的等高线走向保持一致。建筑群落与大地景观的结构性整合表现得非常清晰。波特拉(César Portela)在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de Compostera)近郊设计的Finisterre墓地,岩石嶙峋的岸崖和宽广的海面所形成的壮丽而庄严的大地景观引发了建筑形态的生成。建筑的形态是一组(16个)长方体盒子,每一个盒子的立面为边长3.3m 的正方形,进深为5m,内部容纳12个墓穴。其摆放的方式是微微错落地沿着坡缘放置在向海面倾斜伸展的崖岸边,宛如是被潮水冲上海滩而留置在此。这样的排布方式使得每一个盒子的开口都能正对大海。长方体简洁、纯净、理性的形态较好的表达了墓地建筑所需要的静谧、安祥的气氛。

而若建筑群体沿纵向轴线展开,按上述原则定向有可能使建筑群体的纵向轴线与山体坡轴线处于同一竖直面内,这种状态对于建筑与山体的结合来说是最简明而有秩序性的。

而在坡地-平地交会转换地段,坡缘线是平地与坡地相交的边缘,这就意味着它是便于建造的地段的边界。相对于便于建造的平地地段而言,向上发展的坡地是一种形体上的倚靠,而向下发展的坡地则是一个开敞的、可鸟瞰的空间。对于建造在临近这个边缘的建筑,坡缘线一般是其群体发展走向的基准。同时它还包含着坡地扇面所面对的开敞空间这一方向(一般即是与坡缘相垂直的方向)作为建筑的朝向。

对于凹形谷地而言,一般主导性的方位就是凹型地段开口指向的方位;如果地段内凹较浅而开口处又很宽,对于规模较小的建筑群来说,其定向的可能性也就多一些,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群往往居地段之一隅,其定向可以直接参照邻近局部山体的形态,如可以与山坡的等高线方向一致,也可以与两侧山体前伸的部分发生关系。有些凹型地段,凹处不止一处,形态较为复杂,建筑的定向不仅仅要考虑与山体坡轴线的关系,而且还要顾及与开口处的关系,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开口的方向。

左侧狭长谷地中的建筑群体的范围和走向、朝向都以这个凹形空间的开口方向为基准。而右侧凸出的山翼之麓的建筑群体,其走向完全依循坡缘线的线形,朝向则指向坡缘线的垂直方向。

5.3.1.2 滨水地段

在滨水地段,建筑群体的发展趋势同样应当与地段的允许建造范围的形态特征相适合,以期获得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共存。对于景观中的水体而言,最重要的线性基准当然是岸线。

水体与水岸相接的岸线从形态上至少提示出两个主要的方向:沿岸线伸展的方向和与岸线垂直的方向(亦即水岸的纵深方向)。沿岸线伸展的方向意味着陆地与水面的相互展现;而岸线纵深的方向则意味着陆地向水面趋近。在相对于水岸纵深方向,滨水地段建筑展开的范围主要受到地段周边形态的制约,与山地相似。在面向水面方向,由于在水面上进行建筑营造的代价较大,一般情况下岸线就是建造范围的边界。因而建筑展开的范围受到岸线形态的制约,这是滨水地段建筑展开的范围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