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维果茨基
出生地:白俄罗斯戈梅利
生卒年:1896-1934年
历史评价
维果茨基(Vygotsky)是前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的心理学家,他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和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由于他在心理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而被誉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奠定了前苏联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不仅对前苏联,而且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一书是该学派的奠基之作。
维果茨基,1896年11月5日,出生于白俄罗斯的戈梅利,1934年6月11日,患肺病逝世于莫斯科,享年仅38岁。
维果茨基曾先后就读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沙尼雅夫斯基大学历史、哲学系。期间,他广泛涉猎心理学、语言学、哲学、艺术和其他有关社会科学的著述。1924年,应K。N。科尔尼洛夫之邀,维果茨基赴莫斯科心理研究所,开始其心理学方面的系统研究工作。从1924-1934年,在这短短的十年时间里,维果茨基与其学生和同事A。R。鲁利亚、A。列昂捷夫一起,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提出了社会文化历史学说。该理论认为,在人类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人的一切高级心理过程,包括言语、思维、逻辑记忆、随意注意等,都是在活动中发展和借助语言实现的。语言具有社会历史的根源,它最初在人的共同活动中形成,以后变成个体心理的工具。借助这个工具,人便能够思维并且随意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心理过程具有间接的性质。在该理论中,维果茨基还提出了人的各种高级心理机能是怎样在人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问题。他指出,人的活动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就在于人的活动是一种文明的活动,这种文明表现在人会制作和使用工具,工具越是高级,人的活动就越是朝着文明的方向发展。他把人的这种活动叫作文化活动。人的心理机能就是随着这种文化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这种发展的实质便是上述语言符号系统的掌握,从而使人在最初的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各种相应的新质的心理机能。不但这些心理机能各自发生质的变化,而且机能之间的。
相关链接
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相互关系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1925年,维果茨基针对行为主义与唯心主义心理学导致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危机,发表了《意识是行为心理学的问题》一文,明确提出“忽视意识问题就给自己堵塞了研究人的行为这一相当复杂问题的途径”。如果“把意识从科学心理学中排除出去,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维护旧的主观心理学中的二元论与唯灵论”。这是他后来之所以从事高级心理机能研究的中心思想。
1930-1931年,维果茨基撰写了《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一书,这是他创立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代表作。在该著述中,维果茨基论述了他关于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与中介结构的理论观点,以及他对高级心理机能进行研究的基本原则和途径。他把心理机能分为两种:一种是低级的心理机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另一种是高级的心理机能,以工具(词语或符号)为中介,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然而,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
——传世佳言——
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
中,这两种心理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
在维果茨基逝世后的几个月,他的最后一部著作《思维和言语》问世。在这部著作中,他首先肯定了J。皮亚杰在儿童的言语和思维的发展理论上的贡献,但是不同意皮亚杰关于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在皮亚杰看来,幼儿的言语大部分以自我为中心,即言语不是作为交际的手段,不执行沟通的功能。维果茨基的研究发现,自我中心言语在儿童活动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儿童活动过程中的困难与障碍是引起儿童自我中心言语的主要因素,它是为解决困难服务的,是形式上的外部言语与功能上的内部言语的结合。
维果茨基的著述比较多,达186种。除上述提及的之外,主要的著述还有:《心理学危机的含义》(1926年)、《儿童期高级注意形式的发展》(1929年)、《儿童心理发展问题》(1929-1934年)、《心理学讲义》(1932年)。1956年和1960年,前苏联先后出版了他的两本选集:《心理研究选集》和《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