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月经病防治与调养
48565000000007

第7章 常见月经病(1)

34.常见的月经病有哪些?

常见的月经病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痛经、闭经、经行眩晕、经行泻泄、经行水肿、经行风疹块、经行乳房胀痛、经行头痛、经行身痛、经行情志异常、经行发热、经行吐血、经断前后诸证等。常见的月经病,也即月经期、量、色、质异常病证;经行伴发病证;经断前后病证三大类。

35.何谓月经先期?病因病机是什么?

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则十六七天一潮者,称为“月经先期”。如每次提前3~5天,或偶尔提前1次,下次仍按期而至者,均不作“月经先期”论。

本病发生的主要机制是冲任不固,引起冲任不固的原因有气虚、血热之不同。

(1)气虚不摄: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思虑伤脾等,致使中气不足,统摄无权,冲任不固,月经先期而下。

(2)阳盛血热:素体阳盛,或过食辛辣,热邪伏于冲任,迫血先期而下。

(3)肝经郁热:郁怒伤肝,郁久化火,下扰血海,迫血下行,致使月经先期而至。

(4)阴虚内热:素体阴虚或久病伤阴,失血过多,房劳损精,阴亏火旺,扰及冲任,血海不宁,经血先期而下。

36.如何辨证治疗月经先期?

月经先期的辨证应根据月经的量、色、质及临床见证等情况,辨别证之所属。月经量多、色淡、质稀者多属气虚;经量多、色紫红、质稠者多为血热;量或多或少,色或红或紫,胸胁小腹胀痛,嗳气频作,面红目赤者属肝郁化火;量少色红,骨蒸潮热者属阴虚火旺。

月经先期的治疗以清热与补虚为基本大法。但清热不宜用大苦大寒,以防寒凝滞血;补虚须佐理气之品,以免骤补滞气。

(1)气不摄血:月经先期,经来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体倦,心悸气短,小腹空坠,食少便溏。舌淡白,脉虚弱无力。治宜益气摄血调经。首选方药为归脾汤(《校注妇人良方》),人参(或党参)10~15克,黄芪20克,龙眼肉、酸枣仁各12克,白术、茯神、远志各10克,木香、当归、甘草各6克,生姜3片,大枣10枚。出血量多者可加仙鹤草30克,乌贼骨15克,阿胶(烊化)10克,以育阴止血;尿多便溏者加益智仁、补骨脂各10克,以止泻固脬;心悸者加柏子仁10克,五味子6克,以养心安神。此类患者平时可选服补中益气丸(浓缩),每日3次,每次8粒;或配服复方阿胶浆口服液,每日2次,每次1支。

(2)阳盛血热:经来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心胸烦躁,面红唇干,口渴冷饮,尿短赤,大便干燥。舌质红或降,苔黄而干,脉滑数。治宜清热凉血调经。首选方药为清经散(《傅青主女科》)。白芍、地骨皮各15克,茯苓、牡丹皮、青蒿、生地黄各10克,黄柏6克。经量过多者加白茅根、藕节各30克,茜草根10克,以凉血止血;口干咽燥者加玄参12克,麦冬10克,以清热生津;大便干结者加大黄(后下)6克,以泻热通便。平素亦可选知柏地黄丸配服龙胆泻肝丸,正常量服。

(3)肝经郁热: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或紫或红,或有血块。胸胁、乳房、少腹胀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面红目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宜清肝解郁调经。首选方药为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牡丹皮、栀子、柴胡、白术、茯苓各10克,白芍、当归各12克,薄荷3克,生姜3片。兼有肝火上逆,口苦咽干,面红目赤者加龙胆草10克,以泻肝火;经量偏少夹有血块者加益母草20克,泽兰12克,以养血活血;情绪不稳者加合欢皮15克,以畅情解郁;胸胁、两乳胀痛较重者加橘核、荔枝核各15克,以调和气机。亦可选用丹栀逍遥丸正常量服并配以龙胆泻肝丸,每日1次,每次1包。

(4)阴虚内热:经来先期,经量偏少或正常(亦有经量偏多者),色红质稠。两颧潮红,午后发热,骨蒸盗汗,五心烦热。舌红而干,少苔,脉细数无力。治宜养阴清热调经。首选方药为两地汤(《傅青主女科》)。生地黄、玄参各30克,麦冬、白芍各15克,地骨皮、阿胶(烊化)各10克。方中可加入龙骨、牡蛎各30克,以敛阳固阴。五心烦热重者加鳖甲、青蒿、白薇各10克,以退虚热。中成药平常可选服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正常量服。

37.如何运用饮食调治月经先期?

月经先期的患者病情不重的情况下可在家庭中治疗,使用饮食疗法较为适宜,以下方法可供患者参考。

(1)芹菜连根150克,粳米100克,鲜小蓟100克,煮粥食用。适用于血热型患者。

(2)鲜生地黄、枸杞子各30克,百合5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煮粥食用。适用于阴虚火旺者。

(3)泽兰、绿茶各10克,佛手丝30克,栀子10克,代茶饮。适用于肝郁化热者。

(4)每日早晚用沸水冲2个鸡蛋(鸡蛋搅碎加少许白糖)服用,连服1个多月。适用于阴虚火旺者。

(5)绿茶、红糖各适量,先煮浓茶1碗,去渣放入红糖调化后饮服。月经前,每日2次,可连用数天。适用于血热经量偏多者。

(6)乌骨鸡1只(去毛及内脏洗净),党参20克,黄芪30克,炙甘草10克,当归、熟地黄、枸杞子、白芍各10克。装入鸡腹内,入瓷钵文火蒸煮1.5小时,待鸡烂即可,吃肉喝汤。月经前根据食量,每日1~2次,可连服3~5剂。适用于气血俱虚者。

(7)乌骨鸡1只,黄芪、当归、茯苓各9克。乌骨鸡活杀去毛及内脏洗净,药放入鸡腹内缝合,入沙锅内旺火煮烂熟,去药渣后调味,食鸡肉喝汤。月经前,每天1剂,分2次服完,连服3~5剂。适用于气虚型月经先期。

(8)红参10克,黑豆、红糖各30克。3味一起加水煎汤,至豆烂饮服。月经前每日1剂,可连服5~7剂。适用于气血两虚者。

38.何谓月经后期?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月经周期延迟7天以上,甚或四五十日一至,连续出现3个月经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后期”。亦称“月经后错”、“经行后期”等,如果月经周期仅延迟3~5天,或偶尔一次周期较长,又无其他不适者,不属本病范围。此外,在青春期月经初潮或数月内,或更年期月经终止前,经期时有延后,如无其他证候者,亦不视为月经后期。

月经后期主要由阴血不足,血海不盈,或气血运行不畅而造成。常见的病因病机有以下几点:

(1)寒凝冲任:经期产后,调摄失宜,或过食生冷,或淋雨涉水,感受寒冷,寒邪乘虚客于冲任,血被寒凝,血运不畅,冲任受阻,因而月经延后。

(2)阳虚内寒:禀赋素弱,阳气不足,或房劳过度,耗伤肾阳,虚寒内生,脏腑失于温煦,因而功能衰减,影响血的生化与运行,以致冲任不充,血海不能如期盈溢。

(3)血虚不盈:体质素弱,或久病耗损,营血不足,或长期缓慢失血,产育过多;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致营血亏虚,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而满盈,以致经行后期。

(4)气滞血瘀:素多喜忧,情志抑郁,肝气不舒,气机不畅,血行不利,阻滞冲任,经血不能如期而至,因而月经延后。

39.如何辨证治疗月经后期?

月经后期辨证,应从经色、经量、经质及全身证候,辨其虚实。一般以后期、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拒按为血寒。量少,色淡黯,质清稀,小腹冷痛,喜暖喜按为虚寒。量少,色淡,质稀薄属血虚。后期,量少或正常,色黯红或有小块,小腹胀满而痛者,属气滞。

本病治疗原则在于温经养血,活血行滞。属虚属寒者,宜温经养血;属瘀属滞者,宜活血行滞;虚实相兼者,则分别其主次而兼治之。并根据在肝、在肾选用适当方药。

(1)寒凝冲任: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调经。首选方药为温经汤(《校注妇人良方》)。党参(人参6克)、当归、川芎、白芍、肉桂、莪术各10克,牡丹皮、甘草各6克,牛膝10克。如经量多,则去莪术、牛膝活血祛瘀之品,酌加炮姜、焦艾叶温经止血,如腹痛拒按,时下血块者,加蒲黄、五灵脂以化瘀止痛。

(2)阳虚内寒:经期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无血块,小腹隐痛,喜热喜按,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方选艾附暖宫丸(《沈氏尊生书》)。艾叶10克,香附30克,当归、续断、吴茱萸、川芎、白芍各10克,黄芪30克、生地黄、肉桂各10克。若有溲清、便溏者,加补骨脂10克、白术15克。平素亦可服桂附地黄丸或附子理中丸,常规量服,或经常饮食服用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3)血虚失盈:经期延后,量少,色淡红,无块,或少腹酸痛;或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红,脉细弱。治宜补血调经。方药首选大补元煎(《景岳全书》)。人参(党参)10克,山药30克,杜仲20克,当归10克,山茱萸15克,枸杞子20克,炙甘草10克。若脾虚不运,食少便溏,去当归,加白术15克、扁豆30克、砂仁10克,以增强健脾和胃之力。心悸少寐,加远志15克、五味子10克,以交通心肾,宁心安神。如血虚阴亏,兼有潮热、盗汗、心烦,加女贞子10克、墨旱莲15克、何首乌15克、地骨皮30克,以养阴清虚热。平常也可服中成药复方阿胶浆口服液,常规量,配服天王补心丹;或肝精补血素配服六味地黄丸,正常量服用。

(4)气滞血瘀: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或有血块,小腹作胀或疼痛,或胸腹、两胁、乳房胀痛,舌苔正常,质瘀暗,脉弦或细涩。治宜理气活血调经,方选芍药汤(《兰室秘藏》)合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乌药10克,香附30克,桃仁10克,红参10克,川芎、当归、木香、熟地黄、甘草各10克。胁痛甚者,加柴胡10克、郁金10克,以疏肝解郁。小腹痛甚者,加玄胡15克以行气活血止痛。亦可服中成药七制香附丸、血府逐瘀口服液、木香顺气丸或沉香化滞丸等,均按正常量服。

40.何谓月经先后无定期?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月经不按正常周期来潮,时或提前、时或延后在7天以上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本病的主要病机在于气血失调,冲任功能紊乱,导致血海蓄溢失常,其病因则有肾气亏虚、肝气失调、脾气虚弱等。

(1)肾气亏虚:肾主蛰,封藏之本,若肾气不足,或房劳损伤,产育过多,久病失养等,以致肾气封芷失职,冲任功能紊乱,血海蓄溢失常,遂致经行前后不定。

(2)肝气失调:肝主疏泄而司血海。情志损伤,肝失疏泄,气血运行失调,血海蓄溢失常而成本病。

(3)脾气虚弱: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月经以血为本。若脾气受损,化源不足,血海过期不满则可致月经延后;若统摄失职,血溢妄行,血海不及期而满,则可致月经提前。时而生化不足,时而统摄失常,则出现月经先后无定期。

41.如何运用简便方药调治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先后无定期患者一般自觉症状都比较轻微,没有过大的痛苦,很少能主动去检查治疗。如果掌握了可供自己选择使用的简便治疗方法后,患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择方用药。

(1)中成药

①越鞠丸:正常量服用。或逍遥丸,正常量服用。适用于肝郁气滞者。

②补中益气丸:正常量服用。适用于气虚明显者。

③人参归脾丸:每服9克,每日2次。适用于心脾两虚者。

④桂附地黄丸:每服8粒,每日3次。适用于肾阳虚者。

⑤红药片:每服2片,每日2次。适用于气滞血瘀者。

⑥乌鸡白凤丸:每服1丸,每日2次。适用于气虚血亏者。

(2)简便验方

①香附30克,丹参、佛手各15克,水煎服。适用于肝郁气滞者。

②益母草30克,桃仁、红花各10克,水煎服。适用于血瘀者。

③枸杞子15克,墨旱莲10克,山茱萸肉15克,巴戟天15克,水煎服。适用于肾虚者。

(3)饮食疗法

①香附50克,黄酒500毫升。煮数沸后过滤去渣,每服30毫升,每日3次。或月季花50克,蒲黄(包)10克。水与黄酒各半煎取,一次服下,每日1剂。适用于肝郁型患者。

②当归10克,枸杞子20克,羊肉100克,生姜30克。炖煮后少佐调味品,食肉喝汤。适用于肾阳虚者。

③龙眼肉10克,橘子皮30克,红糖60克。水与黄酒各半煎取一次服下。适用于肝郁肾虚患者。

④韭菜100克,羊肝150克。炒菜食用。适用于肝郁血虚型患者。

⑤山药、粳米各60克,煮粥食用。适用于脾肾两虚者。

⑥党参、黄芪、当归各15克,母鸡1只,煮熟后食用。适用于心脾两虚者。

⑦香附30克,益母草30克,黑豆30克,红糖、黄酒各适量。同煮后服用。适用于气滞血瘀型患者。

42.何谓月经过多?现代医学认为引起月经过多的原因有哪些?

月经周期不变,月经量超过正常标准,在100毫升以上,称为“月经过多”。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月经过多的主要原因有:

(1)肿瘤。生殖系统肿瘤,如子宫颈癌、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均可影响正常月经,而子宫颈瘤、子宫黏膜下肌瘤在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均有可能引起接触性出血,但子宫浆膜下肌瘤常无明显月经改变,多在妇检时偶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