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对思想工作所做的解释是不完全的。因为他们想尽办法把思想工作限制在某些方面。事实上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般人们并不了解心理咨询,只知道思想工作,可见当时的思想工作包括了部分的心理咨询在内。只有澄清了这个问题我们才有可能讨论有关思想工作和力的关系。比如说,一些现在心理咨询中的名词事实上都包括在当时的思想工作中。
不要说上个世纪50和60年代,就是70或80年代在干部和学生中间所用的思想工作方法依然包括了心理咨询的一些方法,不过他们并不了解那些名词。当然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比如心理咨询中的“积极关注”就是一项思想工作者所要掌握的方法。几乎大部分教师都懂得要积极关注学生,曾经提出一些口号,如:多表扬少批评,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倾听意见,和学生交朋友。其实不仅在学生当中,即使在对干部的思想教育当中,以上这些方法也是很重要的。而现在这些方法似乎都成了心理咨询的专利,和思想工作毫无关系。那么,思想工作仅仅是前面所说的那些吗?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即使现在的学校思想工作依然包含了那些方法。实际上有些人把心理咨询神秘话了,好像什么事都和心理有关,没有心理咨询就不行。我并不否认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治疗的必要性,但我反对把思想工作和心理咨询完全脱离开来。把两者完全脱离是不科学的。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我认为学校的教师和机关干部都应该完善思想工作,要把思想工作科学化和系统化。我们必须懂得思想工作是由中国共产党所创造和运用的,这是一门科学,而且是取得实际成果的科学。
在心理咨询中有一个例子,说:有一个小学生由于老师时常批评他而不表扬他,因此他的心绪不佳。于是家长带着孩子去找心理医生。其实,只要教师改变一下工作方法就可以了。根本用不着去心理医生那里发现答案。
这里我们并不想专门讨论两者的区别,但有必要提到其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讨论力在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思想工作既然和人的心理现象有关,也就会受到语言力的影响。思想工作的最主要的任务是转变人的思想,从落后的和消极的状态转变到进步的和积极的状态。这种转变需要一种力的作用。牛顿力学第一定律就告诉人们:通常人们把物体看成是相对静止的,而静止这个概念就是一种均速运动。每个物体都在持续地保持它的静止状态和均速直线状态,只有在外力作用时,才被迫改变原有状态。人虽然和一般物体不同,但人还是要受到语言力的支配。特别当一个人在情绪上出现波动时,如果有一种语言力的作用,就可以改变他或她的情绪。不妨用前面的那个案例。本来是一个正常的儿童,由于老师批评多了而产生对抗情绪。如果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就能够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工作方法,并且对这个孩子进行思想教育,用语言的力来影响其行为。实际上在普通的学校中运用语言力来改变学生的行为是司空见惯的。所谓思想教育就是运用语言的力把学生引向一条正道。教师批评学生,从某一个角度来看,正是语言力作用迫使当事人改变了原有状态;而教师又用语言力再把当事人恢复原来状态。
语言力对人的作用是对心灵的作用。人的内在变化可以从其行为上看出来。所以,发现某一个儿童在行为上有异常时,教师或班主任就要及时对该儿童进行观察,同时要设计出一套思想教育的方案来改变其异常的行为。这里并不意味着细微的行为变化都要去找心理医生。
学校的教师和机关的干部都要学会运用语言的力去做教育和思想工作。做好思想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件工作,这些工作如果做得恰到好处,语言力就可能发挥出最大功能。这些要注意的事项是:(1)做思想工作者的个人品德;(2)倾听的艺术;(3)尊重对方;(4)真诚热情;(5)正面引导。
要把语言力发挥到最大功能,思想工作者必须懂得自己的个人品德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班主任,如果他或她的品德不好,学生是不会相信他们的。我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孔子几千年前就说过,“己不正,焉能正人。”有一位教师平时不注意自己的个人行为,经常迟到,有时也会早退。这一天有个学生迟到,他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来,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学生就是不理他,一句话也不说。老师讲了许多大道理,也很动听。最后这位老师问学生:“你说你的表现如何?你要知道,迟到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这个学生望着老师的面孔,眼里发出怀恨的目光。
老师又问他:
“你听到我的话没有?你为什么不说话?”
这个学生愤愤不平地说:
“你说了半天都是对你自己说的。”
“你说什么?”
“你不是也经常迟到吗?你的这些大道理不都是对你自己讲的吗?”
这位老师听了学生的话后脸都红了,感到很惭愧。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做一个教师品德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能以身作则,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
教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首先要学会倾听的艺术。做思想工作的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主观,要仔细倾听对方。根据对方的倾诉,再和自己所掌握的材料进行对比,然后再作出结论。这样,对方会感到你是比较客观的,也就易于相信你,你的思想工作也容易做好。要学会倾听,因为倾听是一种艺术。不管如何难对付的人,你只要仔细地听他说,让他把他要说的话说完,总是利大于弊的。思想工作者做不好思想工作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懂得如何倾听对方的申诉。西方学者认为倾听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是一种技巧。思想工作者只有学会倾听技巧,才能够了解对方的情感反映,作出正确的判断。这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有的放矢。
第三点就是要尊重对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他或她都有自己的独立的人格,每个人也都有自尊心。而且尊重对方也就是尊重自己。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教师以及机关的领导对待学生或下级十分粗暴,其实粗暴的结果只能换来对自己的不尊重。
在做思想工作的时候,双方应该是平等的。你千万不要以上级自居。你自以为是上级,别人并不买你的账。这样做也注定会失败。
做思想工作的人必须了解这一点。作为教师或机关领导,其本身是具有权威性的。但是,当你粗暴的时候,你所失去的不仅是你的权威性,而且你再不会得到别人对你的尊敬。因为你的粗暴态度伤害了对方的情感。根据牛顿力学第三定律: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思想工作者对对方的态度粗暴所施加的力必然引起从对方身上发出反作用力。即使从他或她的表情上看不出来,实际上这个力隐藏在内心。在适当的时候这种反作用力会出现的。历史上已经出现过许许多多这类事例,是不能不引起人们思考的。
真诚热情是思想工作者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这和医生及病人一样,医生对病人的态度如果真诚而又热情,病人就会感到极大的安慰。思想工作者如果对待被做思想工作的人真诚而又热情,对方就会感到温暖,感到你是一位好老师或一位好领导。他会相信你,会听你的话。如果对对方的态度一点也不热情,相反是冷冰冰的,对方不仅不会感到安慰,而且会感到恐惧。他首先就有了戒备,感到你这个人不得不防。真诚热情会带来友好与和谐,而冷淡的态度会导致对立。
最后,思想工作者要注意的问题是正面引导。所谓正面引导是指采取正面的教育。你的目的是帮助对方,不是把他拖下水。
那么你就应当采取一些正面的方法。什么是正面的方法呢?比如说以表扬为主,用鼓励的方法激励他进步,仔细分析他的优势与劣势,并且指明他的正确道路。
其实这五点是一个整体。只有这五点构成一个整体才能发挥出应有的语言力。以上所说只能是一个纲要,要想了解语言力和思想工作进一步的关系,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