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可不察的家教奥秘:把孩子的缺点变为优点
48564100000066

第66章 剔除孩子心灵上的嫉妒肿瘤

嫉妒是一种消极、有害的心理。它会破坏人际关系,伤害同学间的友好感情,甚至会由于攻击性情绪的发泄而造成悲剧。父母应操起“手术刀”,剔除孩子心灵上的嫉妒“肿瘤”。

卢刚事件,可能大家并不陌生。卢刚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他于1986年赴美留学,据说他的博士资格考试成绩创下了爱荷华大学的纪录。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学生,他的行为却让人备感震惊。

那是1991年11月1日的下午,美国爱荷华大学的物理系大楼三层的一间教室内,几个教授和研究生正在进行有关天体物理的讨论。3点30分左右,一直参加讨论的中国留学生卢刚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手枪,首先对准自己的导师葛尔兹开了一枪,葛尔兹教授应声倒下。接着卢刚又不慌不忙地对准旁边的史密斯教授开了一枪,史密斯教授也倒在血泊里。卢刚又把枪对准了自己的同学山林华。当教室里的其他同学被吓得目瞪口呆、惊慌失措的时候,卢刚匆匆离开了教室,跑到系办公室,一枪击毙了系主任。然后又走进行政大楼,向副校长开了一枪。最后的一声枪响,是对准他自己的。

卢刚的这次行动,显然是精心策划的,然而他作案的动机,竟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他认为葛尔兹教授在毕业论文答辩时有意刁难他,致使他没有取得博士学位;另一个原因是,晚来一年的山林华不仅受教授的青睐,而且还比他早拿到博士学位。最让他嫉妒并难以容忍的是,山林华还得到了他渴望得到的竞争优秀论文荣誉奖的提名。过分膨胀的嫉妒心酿成了这起震惊中外的惨剧。

面对如此惨痛的事件,我们不能不深思。希腊的一位心理学家曾说:“嫉妒是一种十分自然的反应,每个孩子都会有嫉妒。孩子的嫉妒心从很小的时候就会有反应,引起孩子嫉妒的原因极多。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嫉妒会达到折磨人的程度。”当然,嫉妒的范围也是很广的,包括嫉妒人、嫉妒事、嫉妒物。手段也多种多样,有的挖空心思采用流言蜚语进行恶意中伤,有的付诸手段卑劣的行动。事实上,嫉妒心本身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会使人在处理问题时完全以自己为中心、情绪化反应强烈、自控力差、缺乏理性,很难对事情的利弊做出恰当的判断。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大约从一岁半到两岁起,孩子的嫉妒心理就开始有了明显而具体的表现。起初,孩子的嫉妒大多与母亲有关。如果自己的母亲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孩子身上时,他就会以攻击的形式对别的孩子发泄嫉妒情绪。

孩子的嫉妒具有外露性。孩子嫉妒与大人嫉妒的不同之处,主要是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大人在非常嫉妒时,心中虽然不高兴,还会尽量忍受,也不会形之于色;孩子却直接而坦率地表露情感,根本不考虑后果:自己很想要的玩具妈妈却不给买,因而深深痛恨持有那种玩具的孩子,有时他甚至会把人家的玩具弄坏。孩子的嫉妒有时还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比如,小朋友们正在跟老师学画飞机。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架飞机,让小朋友们照着画。画画结束后,老师把孩子们的图画收上来,对小静的画提出了表扬,夸奖小静画得好,并且把小静的画贴在墙上展览。但小静的画贴在墙上不久,小敏就趁大家不注意,用黑笔在小静的画上胡乱涂抹了好几道。老师发现后,问小敏:“为什么要这样做?”小敏说:“我不愿意小静画得比我好。”还有前面提到的那些例子,都说明孩子嫉妒时,会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它是对别人在品德、能力等方面胜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不满和怨恨,是一种被扭曲了的情感;它对个人、集体和社会起着损耗作用,是一种对团结、友谊非常不利的情感。这种缺点如果保留到长大以后,那么孩子就很难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很难在生活中心情舒畅。因为嫉妒心理强的人,别人的成功和他自己的失败,都会给他带来痛苦,平添不少烦恼。所以要从小就纠正孩子的这一不健康的心理反应。要纠正孩子的嫉妒心理,父母应该注意从以下几点着手:

(1)了解孩子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

只有了解了孩子产生嫉妒的原因,才能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一般认为,孩子产生嫉妒心理的主要原因有:

[1]环境影响。如果在家里,成人之间互相猜疑,互相看不起,或当着孩子议论、贬低别人,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心理。

[2]不适当的教育方式。有的家长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他在什么方面不如某个小朋友,使孩子以为家长喜欢别的小朋友而不爱自己,由不服气而产生嫉妒。

[3]孩子能力较强,但在某些方面不如别的小朋友。一般而言,在各方面都比较“弱”的孩子,他们都比较“安分”,他们习惯于做“弱者”,而对得不到表扬和没有表现的机会他们都无所谓;但能力较强的孩子,则因为能力较强(他自己也认为自己很有能力),而又没有受到“重视”和“关注”(如被老师表扬或被老师提问等),所以才会对别的有能力的小朋友产生嫉妒。

[4]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因为在某些方面能力较差,而做得不如别人好,也可能由羡慕而产生嫉妒。特别是一些在家里经常受到夸奖,家长比较溺爱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2)纠正孩子嫉妒的一些具体方法

孩子有了嫉妒心理,成人可在了解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方法:

[1]建立良好的环境。嫉妒心理和行为的产生,虽有多种原因,但从根本上讲,是孩子自身的消极因素和外部环境的消极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父母应当在家庭中为孩子建立一种团结友爱、互相尊重、谦逊礼让的环境气氛,这是预防和纠正孩子嫉妒心理的重要基础。

[2]要正确评价孩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所以作为父母,不但要正确地认识孩子,还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表扬得当,可以增加他的自信,促进他不断进步;如果表扬不当,就会使孩子骄傲,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甚至当有人说别人好,没说他好时,他就难以接受。比如人家取得了成绩,便误以为是对自己的否定,对自己是威胁,损害了自己的“面子”。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主观臆想,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更要靠别人的帮助,荣誉既是他的也是大家的,人们给予赞美、荣誉,并没有损害自己。而孩子之所以产生嫉妒心理,是因为他还不能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正确的评价,这就要求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

[3]培养孩子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教给孩子客观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不仅能使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对待别人,还能使孩子的理智得到较好的发展。平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设置环境,创造氛围,让孩子从日常的生活中,从家长的处世哲学中,体会到“强中更有强中手”,“人人不如己,处处占上风,事事要拔尖”的人是没有的。如果家长设法使自己的孩子养成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孩子的情感就会不断丰富,心理就会日趋成熟。这时,即使孩子对某人产生了嫉妒心理,也会很快被理智的思考所抑制。

[4]对孩子进行谦逊美德的教育。通常,嫉妒较多地产生在有一定能力的孩子的身上,孩子往往因为自己有能力,但没有受到注意和表扬,因而对那些受到注意和表扬的小朋友产生嫉妒。所以在纠正嫉妒心理的同时,还必须对孩子进行谦逊美德的教育,让孩子懂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让孩子明白即使别人没有称赞自己,自己的优点仍然存在,如果继续保持自己的长处,又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自己的才干就会更强,就会真正长久地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

[5]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有嫉妒心理的孩子一般都有争强好胜的性格。家长要引导和教育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和实际能力去同别人相比,竞争是为了找出差距,更快地进步和取长补短,不能用不正当、不光彩的手段去获取竞争的胜利,把孩子的好胜心引导到积极的方向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