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孩子的小偷小摸行为,要注重教育方式、方法,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是非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崔丽是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父亲自己开了一家小卖部,母亲是一家公司的管理人员,家里的经济条件属中上水平。
班主任老师反映,崔丽有小偷小摸的习惯。一年级时,她有几次把同学的笔、橡皮擦等带回了家。上二年级后,有几次拿走了同学文具盒里的钱。老师曾多次对她进行教育,但效果不明显。这次她又拿了同学文具盒里的20元钱,老师感到很不理解,就把问题向她的父母作了反映,希望她的父母同老师共同找到解决的办法。
偷东西的行为在孩子幼年时可以说并不鲜见。这里有许多不同的动机隐藏在背后:可能是看见自己喜爱的东西,父母不肯给买;也可能是为了品尝偷东西的刺激心理;而大多数却是因为不清楚这种行为的卑劣之处。
父母应随时随地教育孩子关于整个社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懂得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都应约束自己的行为,不给他人造成伤害。惟有如此,每个社会成员才可以享受平等、幸福的生活。
在对孩子进行此方面的教育时,同样要注意方式方法,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激发他们的对抗与报复心理,或使其产生对自身的厌恶,从而失去自信心。家长要针对事情,而非人的本身,明智的教育既能使孩子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又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加对别人的关切之情。
对于小孩子的偷窃行为,作为父母绝不能忽视。下面是比较恰当的教育方法:
(1)正面教育
先从分析其偷盗的动机入手,进而说理,帮助孩子从内心认识错误,进而激发出改正的愿望。
有些父母,发现孩子有偷盗行为,不进行有效教育,企图以物质上的满足使之改正,殊不知欲壑难填,偷盗岂能终结。专家们认为,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任何人都不可能得到希望的一切。
(2)切忌粗暴
不要打骂,更不要让孩子当众出丑,或给孩子戴上小偷帽子。否则,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3)防微杜渐
有些父母发现孩子有贪小便宜或小偷小摸行为不以为然,使孩子胆子越来越大。古人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是很有道理的。因此,对孩子这种不良行为,家长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