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6位文学家
48564000000016

第16章 列夫·托尔斯泰

姓名:列夫·托尔斯泰

出生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

生卒年:1828-1910年

历史评价

托尔斯泰是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列宁对他的评语:“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列夫·托尔斯泰,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进行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品是自传体小说《童年》和《少年》。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列夫·托尔斯泰的庄园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他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卢塞恩》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相关链接

赫尔岑

赫尔岑,俄国哲学家、作家、革命家。1812年4月6日生于莫斯科一个富裕的官僚贵族家庭,1870年1月21日卒于巴黎。

赫尔岑21岁时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并获硕士学位。但由于他14岁就决心继承十二月党人的革命传统,坚决反对封建专制和农奴制度,所以,1835年被沙皇以“对社会极为危险”为由逮捕,先后流放许多地方,后期主要流亡西欧等国。1842年回到莫斯科,立即重新投入战斗。努力研究哲学、历史和自然科学,写了《科学上的一知半解》和《自然科学研究通信》等哲学著作。

赫尔岑是19世纪俄国进步思想界的领袖人物之一,他的许多著作被列宁称为“竟完全达到最伟大的思想家的水平”。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之中。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经炉火纯青。

——传世佳言——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80年代创作了剧本《黑暗的势力》、《教育的果实》,中篇小说《魔鬼》、《伊凡·伊里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哈泽·穆拉特》,短篇小说《舞会之后》。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这部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悲惨遭遇和聂赫留朵夫为她上诉请愿的过程,对沙皇专制制度的反人民本质进行了有力而全面的揭露。可以说《复活》是托尔斯泰整个文学生涯的总结性作品,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