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中国学生的十万个为什么·人类文明2
48560700000001

第1章 灿烂的文化(1)

四书、五经、六义、六艺分别指什么?

1.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3.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4.六艺

(1)指六种本领,即:礼(礼节)、乐(音乐)、射(射击)、御(yù)(驾车)、书(写字)、数(算术);

(2)指六部经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中国人商朝时就横渡了太平洋吗?

美国有一位名叫约瑟夫·尼达姆的汉学家,他经过多年研究,论证出中国与美洲在3000多年前就有了文化交往。

他研究了从墨西哥出土的青铜像,认为青铜像塑造的蒙古利亚型的眼睛、中国式的长辫和华夏式的帽子,几乎与古代中国人毫无差异。他对比了中国和美洲出土的陶器三角鼎(dǐng),认为其造型出自同一个地方。他还发现,美洲天龙的形象特征与亚洲龙相似;在求雨仪式中,玛雅文化与中国文化在某些细节上几乎完全相同。

尼达姆的发现说明,中国的文化在3000多年前就传到了美洲。于是,又出现了“殷(yīn)人东渡”学说。有科学家认为:当时的船舶性能及驾船技术达到了一定水平,并有便利远涉重洋的自然条件,所以,商朝时的中国人是完全有可能横渡太平洋的。上面的推理是否符合事实,还难以定论。

科学家沈括有哪些贡献?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他博学多才,一生积极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他不仅精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药等多方面的知识,还会识天呢。

有一年久旱无雨,农作物普遍缺水,人人都盼雨心切。不久,出现了一连几天的阴天,大家都以为天会下雨了。可是滴雨未下,天又转晴了,阳光强烈地炙(zhì)烤着大地。这天沈括正好去面见宋神宗。宋神宗便问他:“什么时候下雨”沈括十分自信地回答:“明天就会下雨。”在场的文武官员都不相信他。

第二天,果然是个下雨天,大家都夸沈括是个“神仙”。沈括说:“我并不是什么神仙,而是根据气候的变化来推测的。大家想一下,这几天连日天阴多云,说明水蒸气已经很多,但因风较大,没有形成雨;后来突然云散天晴,阳光照射地面,使水蒸气有了充分蒸发成雨的条件,因此,便会下雨。”一席话说得文武官员心服口服。

后来,沈括担任司天监的工作,发现那里的人,不少是不学无术的人,不懂得用仪器观测天文。他到了司天监以后,添置了仪器,为了观察北极星的位置,他一连三个月,每天夜里用浑天仪观察,终于计算出北极星的正确位置。

沈括在他晚年着述的一部笔记体《梦溪笔谈》书里,记述了他在科学技术上的创见。他创制的“十二气历”,以立春为元旦,一年365天,大月31天,小月30天,大小月相间。这种历法,有利于安排农业生产。800多年以后,英国才有类似的历法。他还说指南针“能指南,然常微偏东。”这说明他已经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了5个世纪。《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

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吗?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提起造纸术,大家便会说,它的发明者是东汉的蔡伦。但是,根据考古新发现,推翻了蔡伦造纸说,把造纸术的发明时间提前了170多年。

位于甘肃安西县和敦煌市交界处的汉代敦煌郡悬泉置遗址,经过近两年的考古发掘,获得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在多达17650件的出土文物中,内容丰富的简牍达1500余件,麻质纸也有20多块。其中,与准确纪年简牍(dú)有共存关系的西汉宣帝——哀帝时期(公元前73年——公元前1年)有书写墨迹的麻质纸,它以确凿无疑的实物证据说明,造纸术早在西汉就已经有人发明。蔡伦大概对造纸术又作了改进罢了。

谁发明了风筝?

风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国外认为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之一,但风筝是由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却一直众说纷纭。

风筝又名纸鸢(yuān),纸鸢的前身是木鸢,其实是古人所制造的早期飞行器,可惜这种技艺早已失传,古籍上只有片断的记载。有人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鲁班发明了风筝。史书记载,公输般所造的木鸢,在天上能连飞三日。如果把木鸢作为中国最早的风筝来看的话,那么鲁班就是最早制作风筝的工艺者。但也有人根据史书记载,认为世界上第一只风筝是墨子制造的。

还有许多人指出,木鸢与风筝并不是一回事。木鸢是用木头制作的靠滑翔前进的鸟形飞行器,而风筝是用纸糊以牵引为动力的飞行器,风筝的真正发明者是韩信。因为史书上曾记载过,韩信率大军围楚军于垓下,日夜赶制了一纸风筝,派一个身轻的年轻人坐在上面,悄然飞到楚宫上空,唱起了凄婉的楚歌,来涣散楚军的斗志。虽然这个记载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已正式使用风筝的称谓了,说明那时纸糊的风筝已出现了。

也有人对韩信发明风筝的说法表示怀疑,因为古籍所记载韩信使用的纸鸢,并没有提到用绳子牵引这个关键问题。而五代时的李邺(yè)所做的糊纸引线的风筝,才是真正意义的风筝。但把风筝的发明推迟到五代也不太符合事实,因为远在南北朝时的箫梁时代,已有记载,说明风筝使用在军事方面了,这个时间是公元549年,比李邺早4个世纪。

看来,究竟是谁发明了风筝,一时还很难确定。

2000多年前中国的古锚为什么遗存在美洲大洋海底呢?

一般公认的是,中国与美国的人员往来交流,只是从近代才开始的,中国历史悠久,美国却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国家,更何况,两国的地理位置十分遥远。但是,1982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南海岸发出的5只古代海船遗留下来的古锚,却使人们的看法发生了变化。

经中美专家共同鉴定,这5只石制的古锚(máo),其质地与我国南部海岸及台湾省中、东部的岩石一样,因此,肯定是来自中国。通过对这些古锚表层的锰矿外衣推测,这些古锚在这里至今已有2000-3000年的历史了。

为什么如此久远的中国古锚,会遗存在遥远的美洲大洋海底呢从史料的记载中人们无法找到答案。

于是,有人推测,大约在3000多年前,也就是中国的商殷末年,爆发了一场由武王领导的讨伐纣王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殷军大败,败北的士兵纷纷逃到海上避难。在海上,他们历尽风浪的颠簸,但却不敢再回到中国的大陆。求生的欲望使他们向着太平洋的深处不断地前进,希望能够寻找到一块落脚之地。在经历了无数的死亡和艰难之后,只有一小部分人侥幸地漂泊到了美洲海岸,这些石锚就是他们遗留下来的。

这种推测是否正确,尚不得而知,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则这些来自中国古代的先行者,要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还要早2000年。那么这些来到美洲的中国先人们,在富饶的美洲大陆上是继续生存繁衍下去了,还是又奔往他乡了呢这也是一个十分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人们非常希望能在美洲大陆上找到更多的遗迹,从而使一些无法解开的猜想,得到证实。但无论如何,中国人在古代是否到达过美洲,已经引起了世界史学界和考古界的高度重视。

你读过中国最早的民歌吗?

中国古代最早的民歌是《击壤歌》。相传唐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词云:

吾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其大意是:我每天太阳一出就开始劳作,太阳落山才回家休息。自己动手凿井而得到水饮,自己动手耕作而得到饭吃。帝王对我又能怎么样呢这首民歌,文字简朴,明白晓畅,抒发了劳动者的自豪之情。

此书见于《群书治要》卷十一引《帝王世纪》。最早见于《论衡·艺增》,文字略有不同。

你知道中国最长的诗歌吗?

中国最长的诗歌,是藏族史诗《格萨尔》,又称《格萨尔王传》。

这首长诗大约产生于11世纪以后,是一部说唱体诗歌。至今已收集到150万行,1500多万字。其内容是叙述天帝之子格萨尔大王,下凡投生,反抗种种邪恶,在完成了救护百姓的大业后重返天国的丰功伟绩。格萨尔王极其高大的英雄形象,是藏蒙人民中勇敢、力量和智慧的化身。其语言韵散相间,生动形象,人物对话亦为唱词,富有诗意。

这部长篇叙事史诗,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但大部分仍流传于民间艺人的说唱,国家已把《格萨尔》的收集、整理工作,列为科研重点项目。

李白的名字是如何取的?

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就很机灵。七八岁上,他父亲为了给儿子起个好名,便和他一起对诗,试一下孩子的才华。李父起头说:“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他先来。”李母对了一句:“火烧杏林红霞落,”话音刚落,儿子便指着院中盛开的李花,朗声接道:“李花怒放一树白。”李父听了,拍手叫绝,连夸儿子有诗才,他觉得这句诗的头一个字正是自家的姓,而且李花洁白如雪,很有情味,于是给儿子取名叫“李白”。

中国人为什么将孔子称为孔圣人?

孔子生于公元前552或者公元前551年,于公元前479年逝世。他的名字叫丘,字仲尼。

通过向社会广泛求教,到30岁左右,孔子已成为当时鲁国知名的博学大师,并开始招收门徒,传授《诗》、《书》、《礼》、《乐》等古代文化典籍。

孔子为了推行其政治思想奔走各国,他每天总要积极参与当地的政治活动,希望能有赏识和信任自己的明君,干一番事业。可是他在周游卫、宋、陈、蔡等国的10多年中,却从未得到好的际遇,最好的君主也不过是以优厚的俸禄(lù)把他供养起来,装点门面,更多的时候他则备受冷遇。

但是,无论生活安乐或困苦,都不能使孔子放弃自己的政治抱负。公元前484年,在政治上不断碰壁的孔子已年近古稀,他知道理想已无法实现,决心返回鲁国,终老于教育。这时他的一些弟子已在鲁国的季氏手下任职,并取得了不少政绩。季康子便礼聘孔子返国,让他以政界元老、社会贤达的荣誉地位,从事讲学并整理文化典籍。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立于礼”,这是用仁这种伦理道德来充实作为社会准则的礼,使礼具有真情实感,而得到普遍的自觉遵守。他认为,仁是规范人们相互关系的原则。与人相处一要真诚,二要责己,还要克制私心,推己及人。

孔子在晚年还整理了几种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像《诗经》、《尚书》、《春秋》等。《春秋》是根据鲁国史料编成的一部历史书,它记载着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大事。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他死后,他的弟子继续传授他的学说,形成了一个儒家学派,孔子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他被公认为我国古代第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以及他提出的教育方法等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汉以后的历代统治者中都将儒家学说立为治国之本,所以他被后人尊称为“孔圣人”。

为什么孔子家族被称为“天下第一家”?

孔夫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夫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dǐ)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夫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yì)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