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乙肝须从娃娃抓起
乙肝并不可怕,只要预防到位,它就不可能肆虐。预防重点必须放在新生儿和儿童身上,这是因为:
(1)我国乙肝传播的最主要途径是垂直传播,现有乙肝病毒阳性者中的60%以上均来自于这种传播途径。乙肝母亲可以通过胎盘或分娩将乙肝病毒传递给新生儿;乙肝父亲可以通过携带病毒的精液间接传播病毒,同时乙肝父母会将乙肝病毒易感基因传递给下一代,新生儿极易感染病毒,并且形成慢性化发展。阻断这种传播的最好办法是及时对孕妇和新生儿进行免疫预防,乙肝母亲在怀孕的第7、8、9月分别注射一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出生时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这样90%以上的新生儿都会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如果所有新生儿都能按照计划免疫接种乙肝疫苗,我国乙肝病例将会锐减,摆脱乙肝大国的设想将会成为现实。
(2)小孩感染乙肝病毒的结果非常严重,感染乙肝病毒时的年龄和形成慢性肝炎的概率成正比关系,即感染乙肝病毒时的年龄越小,日后成为慢性乙肝的危险越大。新生儿一旦感染病毒,几乎都会成为慢性乙肝。1~2岁时感染乙肝病毒,约80%左右的小孩会形成慢性肝炎,3~6岁时感染病毒,约有50%左右的小孩会形成慢性肝炎,但是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形成慢性肝炎的概率只有2%~6%。可见接种乙肝疫苗的时间越早越好,根据我国计划免疫的要求,所有新生儿都应在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但是目前尚难以将乙肝疫苗接种普及到城乡的每一个角落,希望尽早注射乙肝疫苗能够成为每一个公民的共识的基本常识,每一个家长都有这样的意识。
(3)对小孩注射乙肝疫苗,强调群体免疫,必须使乙肝免疫疫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只有覆盖率大于95%以上,才能获得70.8%的预期防护率,如果免疫接种覆盖率在75%左右,则预期保护率只有57.3%。因此只对乙肝母亲和其子女进行免疫预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所有新生儿都进行乙肝疫苗普种,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
2.注射乙肝疫苗该注意哪些问题?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已被列入计划免疫项目,但是其接种普及率并不高,许多人对于接种乙肝疫苗的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都不清楚,非常有必要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
1.选用怎样的乙肝疫苗?
目前使用的多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昔日使用的血源性疫苗已基本淘汰(原因是有引起血源性疾病的嫌疑和浪费大量的血浆),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它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现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剂量为每支5微克。
2.乙肝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
①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尽快(一定要在24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内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要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一般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一般为2年以上,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
②对于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乙肝病毒e抗原为阴性,俗称为“小三阳”)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报道认为第1针可打2支(10微克/1毫升)效果更好。
③对于母亲一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俗称为“大三阳”)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具体方法是新生儿采用注射2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立即及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200国际单位)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生后2、3、5个月各注射1次);也有采取出生后立即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5微克,生后立即及1个月、6个月各注射1次),两个方案保护的成功率都在90%以上。
3.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该怎么办?
①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被称为应答迟缓。对此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②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③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④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
4.接种疫苗后,多长时间需要再次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1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①乙肝表面抗体滴度≤103国际单位/升者,应在半年内接种。②抗体滴度在103~104国际单位/升者,在1~2年内复种。③抗体滴度>104国际单位/升可在6年内复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为好。
5.乙肝疫苗能和其他疫苗同时使用吗?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卡介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接种程序按照计划免疫所要求的顺序进行。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乙肝疫苗有可能抑制麻疹疫苗的产生)。
6.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如何打乙肝疫苗?
①对未接种过疫苗的接触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4小时内),然后接种乙肝疫苗(打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1周)。②如果接触者已接种过疫苗,但未经全程免疫,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补上全程免疫。③接种过疫苗,并已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接触者,应根据其抗体水平而定。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足够可不必处理;水平不够应加强1针疫苗;如果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针。
7.接种乙肝疫苗会不会传染上其他传染病?
接种肝炎疫苗不会引起其他肝炎发生,也不会被传染上其他疾病。乙肝疫苗在生产过程中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中许多工序都能杀死血液中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内的病原微生物,经过临床观察是安全可靠的。值得提出的是,使用不合格产品,破损、变质或注射过程不按无菌要求操作,并用注射器或针头,可染上肝炎或其他传染病。还有一部分人原来是隐性传染者,病毒呈低水平复制状态,“两对半”检查正常,需要用核糖核酸增殖法检出病毒(HB-VDNA阳性),这种人注射疫苗后不会有表面抗体形成。
8.如果在边远地区,尚无法做到乙肝疫苗的普种,至少要对以下处于乙肝病毒高度危险状态的易感的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全部新生儿和幼儿园的孩子。危险职业的工作人员;传染病、口腔科、血液透析室、血站、保育员等等,使用血液制品者、新入伍的军人,器官移植前的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人、性接触者。
3.为什么接种乙肝疫苗前后要化验?
根据计划免疫要求,所有的新生儿都要在出生后尽快接种乙肝疫苗,新生儿注射疫苗前,不必抽血化验。除新生儿外,所有正常人群在接受乙肝疫苗之前,都应先查肝功和乙肝“两对半”。
(1)为什么注射疫苗之前要先化验检查:为了使乙肝疫苗的注射更具安全性、有效性、针对性,在进行接种前,必须进行以下化验:①化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如果阳性,体内已经存在乙肝病毒,为乙肝病毒现症感染者,注射乙肝疫苗已无任何预防意义。如果表面抗原为阴性,可以注射乙肝疫苗。②如果化验检查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为阳性,说明机体已经自动产生了保护性抗体。体内已有抵抗力,无须再打;如果阴性,则应该注射乙肝疫苗。③如果打疫苗之前,发现身体有问题,如发热、感染或有其他疾病,如肝硬化、肾炎、血液病等,也不宜打疫苗。
(2)为什么注射乙肝疫苗后也应检查:一般注射3次乙肝疫苗后,95%的人可产生表面抗体(抗-HBs)。在注射疫苗完成后1~2个月应到医院抽血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如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说明对机体已起保护性作用。正常成人免疫保护作用可持续7~9年。但仍有部分乙肝疫苗正规免疫后的儿童3至5年内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水平降到有效保护水平以下,甚至消失。
因此,最好在5年左右再复查1次抗体的水平,如果抗体水平下降或消失,则需要加强免疫注射。
4.什么是乙肝免疫中的主动免疫及被动免疫?
所谓主动免疫是指将具有抗原性的物质,减低了毒力的病原体或其代谢产物,接种于人体,刺激机体产生自动免疫力,这种物质称为疫苗。在乙肝免疫中的乙肝疫苗属于主动免疫。常用的疫苗包括血源性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两大类。血源性疫苗有10μg/支、20μg/支和30μg/支,基因疫苗有5μg/支、10μg/支几种。
被动免疫指将已经有免疫力的人或动物的血清(抗体)注射给易感者,使其迅速获得免疫力。抗体是机体接受抗原物质(包括细菌、毒素)刺激后,在体液中出现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是一种抗体,具有特异性,属于被动免疫。
5.乙肝疫苗的免疫作用能够持续多久?
未曾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员,尤其是儿童,正确地按照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几乎都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的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接种过乙肝疫苗后,检查乙肝病毒系列指标,一旦出现表面抗体,说明免疫获得成功,这种免疫作用能够持续多久呢?
(1)如果是正常孕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阴性者)所生的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他们完成全程免疫后(即按照0,1,6方案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初中之前可以不考虑加强,因血源性或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可维持10~15年。
(2)接种疫苗后,一旦产生表面抗体,不论抗体滴度高低,都会有免疫作用,即便是在血清中表面抗体(抗-HBs)降至保护水平以下时仍存在回忆反应。最近的研究证明,正常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在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乙肝病毒再感染概率仅为0.72%,而且多为一过性。
(3)关于加强免疫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未制定统一的加强免疫的方案。为了保险起见,对在出生时或学龄前已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时间已达5年以上者可以进行加强免疫。加强免疫的剂量为5μg/针,共2次,间隔1个月。
(4)乙肝母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所生的新生儿全程免疫后,要动态观察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的情况,每年查1次乙肝病毒5项指标,一旦发现表面抗体消失或滴度降低,应进行加强免疫。加强免疫剂量为5~10μg/针,共2次,间隔1个月。
6.乙肝患者有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有些人发现自己得了乙肝后,心中十分着急,不仅四处求医问药,而且给自己打上了乙肝疫苗。其实得了乙肝后,才想起要打乙肝疫苗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此时打疫苗,既无预防作用,也无治疗作用。
(1)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但注射者一般不会发生不良反应。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只是无用的浪费疫苗和经费而已。
(2)对由于以往感染乙肝病毒而现在已经自然获得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者(乙肝“两对半”检查表面抗体呈阳性),更没有必要再接种疫苗,不过接种后也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其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可能会有所增高。
(3)与乙肝病毒现症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及家庭成员,检查“两对半”后,如果所有5项指标均为阴性者,注射乙肝疫苗来预防乙肝是绝对必要的。
(4)如果是急性乙肝患者,经积极治疗的,完全治愈并康复,检查乙肝病毒“两对半”表面抗原已阴转,只剩下核心抗体为阳性,而保护性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又始终不能自己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促使表面抗体产生,使自己以后不再得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