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院急诊医学科建设管理规范(第2版)
48554500000001

第1章 急诊医学科的性质与任务

急诊医学的发展赋予急诊医学科新的性质与任务。为规范江苏省医疗机构急诊医学科的设置,加强管理,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在《医院急诊科建设管理规范》(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体现了该专科的最新进展,对二、三级医院急诊医学科的建设、管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应急处置提供参考。

一、性质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形成和发展与医学科学的进步密不可分。1970年,国际医学界正式承认急诊医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独立学科。1987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正式成立,它是我国急诊医学形成与发展的奠基石。

急诊医学科的出现早于急诊医学,早期通常作为门诊的附属机构,大多只是一二间诊室而已。1984年,卫生部发布了《医院急诊医学科(室)建设的通知》,全国县级以上的急诊室都纷纷改建为急诊医学科,开始有了固定编制的医师和护士。现已明确,急诊医学科是承担医院急诊医疗任务的一级临床科室。在卫生部医发(1994)第27号文,关于下发《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的通知中,明确为“急诊医学科”,代码“20”,是独立的一级临床学科。随着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建立,医院急诊医学科与院前急救、重症监护病房成为EMSS相互联系的3个部分。急诊医学科是该体系的中心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急诊医学科与院前急救密切联系,是院前急救的后盾。

二、任务

作为医院一级临床科室,急诊医学科同其他临床科室一样,承担着医、教、研三大任务。

(一)医疗

急诊医学科的首要任务是医疗,其疾病的诊治范围一般包括:

急性发热性疾病(体温一般在38℃以上者),若有明显症状或痛苦,体温不到38℃者也应诊疗;严重喘息,呼吸困难;各种心脏疾患;严重高血压或血压波动剧烈;各种急性脑血管病;各种急性出血;各种急性炎症;昏迷;急性泌尿系统疾患(尿闭、血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急腹症;休克;癫痫发作;急性外伤(尤其是多发伤)、烧伤;急性中毒;意外事故(电击、淹溺、自缢等);临产、流产等。

目前,国内急诊医学科还要接诊大量的平诊患者,由于门诊时间的限制,许多患者利用中午、晚上及周末的休息时间就诊,不仅医疗质量难以保证,大量的平诊患者有时还会影响和耽误真正急诊患者的抢救,这是目前困扰急诊医学科的一个难题。许多国家先由院前急救机构将急诊患者分为轻、中、重和专科患者,一般先将患者送基层医院,然后再将基层医院无力收治的患者逐级转到上级医院,综合医院仅接收急危重患者,这种方式值得借鉴。作为EMSS中的一环,急诊医学科还要和院前急救及重症医学科相互配合、紧密协作。

(二)教学

急诊医学科要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在常规医疗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专科医师、轮转医师、进修医师、实习生及各级各类护士的培训。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开设急诊医学课程,并有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1987年全国第一个急诊医学专业硕士点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设立,以后国内不少医学院校也相继成立了急诊医学硕士点和博士点。培养专业的急诊医学人才是急诊医学科建设的关键。

(三)科研

急诊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科研方面历史的积累较弱,同时繁重的临床医疗及教学工作,使科研工作显得相对薄弱,甚至明显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急诊医学科的发展。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值得研究的课题很多,例如:如何建立适合我国的急诊医学模式、常见急危重症的急诊流程探讨、心肺脑复苏、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急性中毒、创伤救治等。这需要急诊医学工作者发奋努力,迎头赶上。

总之,急诊医学科的工作具有时间性强、随机性大、涉及面广、纠纷多、责任大、底子薄等特点,同时还承担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援任务。各级医院领导应高度重视急诊医学科的建设,增加投入,并切实加强急诊医学科的管理,改善急诊医学科医务人员的待遇,创造良好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环境,稳定和壮大急诊专业队伍,使我国的急诊医学事业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