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院感染管理知识500题
48554400000008

第8章 医院感染监测

212.何谓医院感染监测?

答:是指长期地、系统地、连续地收集、分析、解释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13.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答:降低医院感染率,减少获得性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提供医院感染的本底率,建立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基线;(2)鉴别医院感染暴发;(3)利用调查资料说服医务人员遵守感染控制规范与指南;(4)评价控制措施;

(5)满足管理者的需要;(6)为医院在医院感染方面受到的指控辩护。

214.医院感染的监测类型有哪些?

答:(1)全院综合性监测(发病率调查、现患率调查);(2)目标性监测。

215.何谓全面综合性监测?

答:全面综合性是连续不断地对所有单位、所有病人和医务人员的所有感染部位及其有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性监测。通过监测可以看出各科室、病房的感染率,各部位的感染率,各种感染的易感因素,病原体及其耐药性,而且能早期鉴别潜在的医院感染的聚集性。

216.何谓目标性监测?

答: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217.目标性监测的监测方式有哪些?

答:(1)优先监测;(2)部门监测;(3)部位监测;(4)轮转监测;(5)其他暴发监测。

218.何谓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

答:指病人入院后即处在监测之中,不断了解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是否发生医院感染等。

219.何谓医院感染回顾性监测?

答:指病人出院之后通过查阅住院病历了解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是否已经发生医院感染。

220.何谓医院感染现患率?

答:医院感染现患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处于一定危险人群中实际感染(新、旧)病例的百分率

221.如何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答:现患率调查是利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一个特定时间内,即某一时点或时段内,有关实际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的资料,是医院感染全院综合性监测的一种方式,可用于描述医院感染的基本分布状况及特点。

222.医院感染病例前瞻性监测中,经管医生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职责各是什么?

答:(1)在怀疑主管的病人发生医院感染24小时内报告本院医院感染管理部门;(2)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24小时内到病房查看病历和病人,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确定诊断后填写相关资料调查表。

223.哪些医院应开展病原体耐药性的监测?

答:三级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重点监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PDR-AB)和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PDR-PA)、产超广谱酶的β-内酰胺酶(ESBLs)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等,三级医院开展真菌耐药的监测。

224.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意义是什么?

答: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会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同时也可能造成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蔓延,使得某些抗菌药物逐渐失去抗菌活性,严重威胁着临床的抗感染治疗。因此,了解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发展,避免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帮助临床医师合理用药,开展细菌耐药性调查与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225.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适应抗感染治疗的需要;(2)规范、正确运用CLSI;(3)药敏实验的质量控制;(4)提高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

22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资料,以评价其合理性,并通过分析、反馈和制定管理策略,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227.卫生监督机构一般多长时间对医院进行消毒效果采样监测一次?

答:卫生监督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可以不定期对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采样检测,一般一年1~2次。

228.需要常规进行环境微生物监测吗?

答:不建议常规进行环境微生物监测。环境微生物监测采样时间均为消毒处理后、使用前,监测结果只能反映消毒灭菌工作是否有效,并不能反映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目前国际上也没有消毒卫生标准的动态标准可以参考。国内外不少专家认为,医院感染工作应重视过程监测而不是结果监控。但如果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环境有关,则需要进行相应指标监测。

229.医院微生物监测包括哪些内容?

答:监测的对象包括工作人员和病人。环境监测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及内镜的监测。

230.医院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卫生标准是什么?

231.环境监测采样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1)应按无菌操作程序进行采样,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2)采样时,尽量用大小

一致的无菌棉签,并将棉签在采样管壁挤压去多余的采样液,使之处于湿润状态,而不是湿透饱和状态,按30°角度轻轻地有顺序地、用力均匀地来回涂抹采样物品。禁用于棉签采样;(3)对化学杀菌因子消毒的效果监测时,采样液应为含1%蛋白胨与适量经鉴定合格中和剂的PBS(pH值7.2~7.4);若对非化学杀菌因子消毒效果监测,则不必加中和剂。

232.消毒后的内镜、灭菌后内镜的监测时间及生物监测合格标准是什么?

答:(1)消毒的胃镜、肠镜、支气管镜每季度进行生物监测一次,其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得查出致病菌;(2)灭菌后腹腔镜、关节镜、宫腔镜等每月进行生物监测一次,其合格标准为无菌生长。

233.输血科的储血冰箱内壁应多长时间进行一次生物学监测?

答:每月对冰箱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菌和霉菌。

234.对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哪几种监测?

答: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

235.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化学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答:监测其有效浓度是否符合要求。

236.使用中的消毒剂和灭菌剂生物监测的合格标准是什么?

答:消毒剂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237.cfu中文意思什么?

答:菌落形成单位。

238.内窥镜的监测有哪些?

答:(1)监测方法①采样时间:在消毒灭菌后。②采样部位:有内腔的内窥镜采内腔面,无内腔的内窥镜采表面。③采样方法:有内腔的内窥镜,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及时送检,2h内检测。无内腔的内窥镜采样方法同物体表面。

(2)监没频率 消毒内镜每季度监测一次,灭菌内镜每月监测一次。

239.用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测试哪些消毒剂?

答:每日监测使用中的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的浓度。

240.空气细菌学监测采用自然沉降法时怎样放置培养皿?

答:(1)室内面积≤30m2时,在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中心和两端距墙壁1米处各1点;(2)室内面积≥30m2时,取中央及四角距墙壁1米处共5点;(3)放置高度为距地面垂直80-150cm。

241.医护人员手监测如何采样?

答: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

242.物体表面监测如何采样?

答:(1)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2)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

243.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超标了怎么办?

答: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不合格的现象是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如果细菌数据超标,首先要正视结果,不要盲目地重复采样。其次回忆采样过程是否存在污染,如果存在污染,到一线去查看设施和每个操作环节,询问相关人员的日常操作,检查操作记录,并判断操作是否存在问题。如有操作方面的问题,采取措施改进,如果无操作问题,则重复采样。如果回忆采样过程中无污染存在,可直接重复采样。

244.呼吸机相关医院感染暴发时,如何对环境微生物进行监测?

答:高度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呼吸机相关时应及时监测。建议采样部位:外表板、外管路、湿化罐、集水杯、流量传感器、吸气和呼气端细菌过滤器、呼吸机内部可拆卸的呼气管路等。必要时可对可疑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PFGE是一种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基因分型的方法,已广泛用于医院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245.呼吸机螺纹管如何进行微生物监测?

答:采样时间:在消毒后、使用前进行采样。采样方法:用沾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生理盐水的长柄棉拭子,在被检呼吸机螺纹管内面反复涂擦,并同时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判定标准:呼吸机螺纹管属于中度危险物品,消毒后的呼吸机螺纹管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且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