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医学专家解读:女性十大性困惑
48553600000006

第6章 妊娠期性生活会损伤胎儿吗(1)

妊娠期是女性一生中的特殊时期,特殊时期的性爱也应有特殊的要求与做法。孕妇从关爱、保护腹中胎儿健康和安全的角度出发,担心做爱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发生流产、早产等意外情况,这是母爱的具体体现,应该支持。

做丈夫的不仅要理解,而且要全力支持,必要时还要做出一些牺牲。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妊娠期间除了子宫为孕育胎儿会产生明显的、特殊的变化外,其他器官与系统的变化是渐进的缓慢的。尤其是阴道等性器官并无显着性变化,对承受性爱的能力仍然健全。所以,从理论上讲,妊娠期是完全可以性交的。

值得一提的是,妊娠期性生活要有节制,要在绝对保证胎儿及孕妇双方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过性生活,也只有在这种心情与氛围中男女双方才能获得性高潮与性满足。

一、保护好胎儿是准父母的责任

新生命的孕育是父精母卵结合后爱的结晶,新生命的诞生需要准父母精心呵护与培育。所以,保护好腹中胎儿惟有准父母同心协力才能实现。

1.“精哥哥”千里寻找“卵妹妹”

胎儿是父母遗传物质相互结合而成,具体而言,是父亲的精子携带的父本遗传基因与母亲的卵子携带的母本遗传基因相结合的产物。卵子是不会离开母体的(除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外),每个成熟卵子从卵巢排出后会在女性体内等待精子的到来,其生命期约为3天,前2天受精能力最佳。

精子产生于男性的睾丸,成熟于附睾中,经输精管、射精管、尿道而排入女性生殖道——阴道中。从此,离开了父亲的“精哥哥”——精子就开始了独自的、千辛万苦的寻找“卵妹妹”——卵子的旅程。

(1)精子的获能 在父亲体内的精子可以说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小“寄生虫”,有吃有喝,还有管道与动力将它们输送到女性体内——这时父亲的能力已经用尽了。下面的生命旅程全靠精子自己完成,因此,它们必须获能,从“寄生虫”变成自食其力的“精兵”,千里寻找心仪的“卵妹妹”,并且与卵子相会、穿透、结合、融合成一个受精卵——新生命的萌芽。

精子获能是一个多时相过程,第一时相是在子宫内进行的,最后时相在输卵管内完成。获能的本质在于暴露精子表面与卵子识别的装置,解除对精子顶体反应的抑制,从而使精子得以与卵子识别并穿透进入卵子内完成受精过程。各种动物精子获能所需时间不一致,一般动物约需6小时;人类需要24小时左右,直接来自附睾的精子其获能时间比射出的精子长2倍时间。

精子在阴道中不会获能,但若子宫颈口开放,有子宫液流入阴道,也可使精子获能。

(2)精子的千里之行 精子穿过子宫颈外口进入宫颈管上行至宫颈内口直达子宫腔中。子宫是精子获能的主要场所,输卵管的分泌液、卵泡液及卵丘细胞也参与精子获能过程。精子在子宫中获能约需6小时,在输卵管中需要10小时完成。科研证实,精子只有与子宫内膜接触才能获能——即精子要自食其力,努力走完从阴道进入子宫腔的路程。

精子获能以后,其活力与运动方式有明显的改变,精子的代谢活性明显增加。获能的精子以一种特殊的“鞭打样”运动方式前进,若不出现这种特异的“鞭打样”运动的精子则活力差,前进速度慢,精子不能寻找到卵子,更不会穿透卵子透明带与之受精。这就是为什么一次性交射入女性生殖道的精子数是数亿至数十亿个,而能到达女性输卵管内的仅几十个或百余个,有能力与卵子结合并受精成功的仅1个。这就决定于精子自身的质量——优胜劣汰,冠军总只有一个。

(3)获能精子的变化 获能后的精子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以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新的生活、执行新的任务——寻找“卵妹妹”。钙离子在激发精子的鞭毛活动与顶体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精子获能过程中精子膜蛋白的分子结构也有所改变,以适应受精需要,并具备如下功能:①去除精子表面的覆盖物,以暴露精子膜表面与卵子相识别的特殊装置;②改变膜的通透性,增加精子活力;③精子头部出现流动性各不相等的区域,为精子膜与顶体膜融合作好准备,精子顶体后区膜流动性大,以准备与卵子膜相互融合——受精。

(4)精子的顶体反应 精子获能是顶体反应的先决条件。顶体反应一开始,顶体外膜与其上覆盖的精子膜发生多点融合,形成许多小泡,顶体开始破裂,顶体酶释放,最后顶体内膜完全暴露并与精子膜相融合。

卵子细胞外面有一层糖蛋白构成的透明带,透明带外面则是富含黏多糖的卵丘细胞与放射冠,所以,精子需要同时消化黏多糖与蛋白质才能与卵子结合——真是要“过五关”才能受精。

(5)受精成功 精子的顶体具有特异化的溶酶体,此外,顶体酶系中还有一些特殊的酶,如透明质酸酶可以消化卵丘细胞;放射冠分散酶,可以使放射冠解体;顶体蛋白酶,使精子有能力穿透卵子透明带。穿透了卵子透明带后,精子顶体后区膜与卵膜发生融合。

顶体中还有唾液酸酶,这是几种酶中与顶体结合最紧的酶,在受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只要有一个精子穿透了卵子的透明带,则提示“精哥哥”与“卵妹妹”结合——受精成功,并自行封闭,不让其他精子再穿透进入。

其他精子也“望而却步”,自动停止活动而消亡了。

因此,学者们把极其复杂的受精过程,简化为:精子获能→完整的获能精子与卵子上透明带亲和并识别→发生顶体反应→精子穿过透明带→精子顶体后膜与卵子膜融合→受精卵。

2.“卵妹妹”迎接“精哥哥”

成熟的卵子从卵巢排出后,进入腹腔中,由于输卵管的伞部忠于职守,每时每刻都在寻找排出的卵子,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方法将卵子收集到输卵管中。当输卵管伞部收集到了卵子后,将卵子输送到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连接处等待精子的到来。成熟的卵子在输卵管壶腹部停留48~72小时,若有健康的正常精子顺利到达,则相互识别后完成相互结合的生理反应过程——受精。一般受精都发生在排卵后12小时内,整个受精过程需要24小时左右。若超过72小时仍无精子到达,卵子就会“老化”后死亡,即使尚未死亡的“老化卵子”也无受精能力了。

3.受精卵发育成胎儿

已经获能的精子顺利穿过次级卵母细胞透明带是受精的开始,精原核与卵原核融合是受精的完成,形成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

受精卵开始进行有丝分裂的同时,借助输卵管蠕动和纤毛推动作用,向子宫方向移动。受精卵在成功受精后第3日,分裂成由16个细胞组成的实心细胞团——桑椹胚,也称为早期囊胚。约在受精后第4日,早期囊胚进入子宫腔内,并继续分裂发育成晚期囊胚。约在受精后第6~7日,晚期囊胚透明带消失之后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是受精卵的着床,或称植入。着床的晚期囊胚若无意外因素影响或干扰,就顺利发育成为胚胎——胎儿。

4.胎儿是如何生长发育成的

受精卵着床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定位、粘着、穿透。着床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①透明带必须消失;②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必须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③囊胚和子宫内膜必须同步发育并相互配合;④孕妇体内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孕酮,子宫有一个极短的不敏感期允许受精卵着床。

此外,由于受精后24小时的受精卵能形成“早孕因子”,这种早孕因子能抑制母体淋巴细胞活性,防止囊胚被母体免疫系统排斥掉。因为受精卵中1/2遗传物质来自精子——父本遗传物质,对于母体来说是“异物”——异体蛋白会被排斥与清除出体外,影响囊胚的成长。早孕因子有保护受精卵不被排斥、对保护囊胚正常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早孕因子也是目前诊断早孕最敏感的指标。

受精卵着床后,子宫内膜迅速发生蜕膜变化,致密层蜕膜样细胞增大变成蜕膜细胞。按照蜕膜与囊胚的部位关系,将蜕膜分为3部分:①底蜕膜:是与囊胚及滋养层接触的子宫肌层之间的蜕膜,以后发育成胎盘的母体部分,由于这层蜕膜在囊胚的底部(下面)称为底蜕膜。②包蜕膜:覆盖在囊胚表面的蜕膜,随着胚胎发育而逐渐突向宫腔中,因它包裹着胚胎所以称为包蜕膜。③真蜕膜:底蜕膜及包蜕膜以外覆盖子宫腔的蜕膜层称为真蜕膜。早期妊娠子宫蜕膜、胚胎及绒毛关系密切,是胚胎营养来源。

由于包蜕膜受胚胎生长增大的影响,呈现高度伸展,缺乏营养而逐渐退化,约在妊娠12周因羊膜腔明显增大,使包蜕膜与真蜕膜逐渐融合,在分娩时这两层蜕膜融合一体无法分开。

5.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

胎儿的生长、发育、成熟主要依靠胎儿附属物,包括胎盘、胎膜、脐带、羊水等。这些附属物供给胎儿营养物质、氧气,并及时排出胎儿代谢产物,以保证胎儿的生命安全。孕期妇女性生活也要以不影响这些胎儿附属物的结构与功能为原则,才能确保胎儿安全。

(1)胎盘:是母体与胎儿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胚胎与母体组织的结合体,由羊膜、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

胎盘的功能包括:营养物质供应、气体交换、排出胎儿代谢产物、防御功能及合成激素等诸多重要功能,是胎儿的营养基地。

(2)胎膜:是由绒毛膜和羊膜组成的。胎膜外层为绒毛膜,在发育过程中缺乏营养供应而逐渐退化萎缩成为平滑绒毛膜;胎膜内层为羊膜,与覆盖胎盘、脐带的羊膜层相连。胎膜含有甾体激素合成代谢所需的多种酶活性物质,与甾体激素的代谢有密切关系。在分娩发动上也有一定作用。

(3)脐带:脐带是胎儿与胎盘联系的纽带与桥梁。脐带一端连于胎儿腹壁脐轮上,另一端附着于胎盘母体面上,使胎儿悬浮于羊水之中,并能自由活动。妊娠足月胎儿脐带长约30~70厘米,平均50厘米,直径1.0~2.5厘米,表面被羊膜覆盖呈灰白色。脐带横断面中央有一条管腔较大、管壁较薄的脐静脉——母体供给胎儿营养物质的通道,这是与人体不相同的特点——静脉供应营养!两侧有两条管腔较小、管壁较厚的脐动脉——胎儿排出代谢产物的通道,这也是与人体不相同的特点——动脉排出废物!

总之,脐带是母体及胎儿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出的重要通道。

(4)羊水:充满在整个羊膜腔内的液体称为羊水。妊娠不同时期的羊水来源、容量及组成成分均有明显的变化。

妊娠早期的羊水,主要是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形成。

妊娠中、晚期的羊水,胎儿尿液是羊水的重要来源。

羊水的功能有:①保护胎儿;胎儿在羊水中自由活动,不致受到挤压,尤其是父母性交时,羊水保护胎儿不受冲击与挤压,当然,性交时尽量不要压迫孕妇腹部。羊水可以防止胎儿畸形及胎肢粘连。羊水能保持羊膜腔内恒温,以利胎儿生长。适量羊水避免子宫肌壁或胎儿对脐带直接压迫所致的胎儿窘迫。羊水有利于胎儿体液平衡,若胎儿体内水分过多,可采取胎尿方式排至羊水中。分娩时,尤其在第一产程初期,羊水直接受宫缩压力均匀分布,避免胎儿局部受压不匀。在最前面的羊水称为“前羊水”,有扩张宫颈的作用,以利分娩进行。②保护母体:羊水能减少因胎动所致的母体不适感受;临产时,前羊水囊可以扩张子宫颈口及阴道为分娩开路,为胎儿娩出“打先锋”。破膜后,羊水可以冲洗阴道减少感染的机会。“破水”是临产的典型特征之一,提示医务工作者积极准备迎接新生命的诞生。也提醒孕妇,胎儿即将诞生了,一切都要顺其自然,减少站立运动,防止脐带脱垂。

介绍以上受孕的其本知识及胎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使准父母懂得新生命形成不容易,需要精心呵护和特别关爱。也希望那些尚未妊娠,而希望怀孕的夫妻了解上述基本知识后,科学的安排性生活,早日受孕,同时警惕早孕时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未雨绸缪,顺利怀上自己的宝宝是有益处的。

怀孕后精心呵护与关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