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动性和整体性辩证统一的预防思维
对付并发症,需要构筑防治一体的整体防线,这个防线有三道。第一道防线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即是指在原发症的诊治过程中,主动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使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不发生或降低发病机率。例如,在制定原发病治疗方案时要有预防观念、整体观念和防护意识,针对易导致并发症产生的各个环节进行预防。在对鼻腔或鼻窦恶性肿瘤予以放射治疗时,因放射线对眼球的直接损伤以及对泪腺损害,会引发眼部的种种并发症,甚至引发全眼球炎导致失明。根据美国肿瘤中心的经验,放疗中要尽可能妥善保护眼球和泪腺,保护得越好,眼部并发症发生得越低,甚至仅保护眼眶外上方的大泪腺也能减少局部并发症。第二道防线是迅速控制已发生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是关键。对于手术损伤并发症,如果在手术中能仔细观察及时发现损伤,当即修复,是治疗手术并发症的最好时期。因为这时损伤组织尚无水肿和粘连,手术修复简单易行,术后恢复良好。第三道防线是防止并发症的恶化。采取有效有力的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对机体的严重损伤,将并发症对原发症、对患者健康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三道防线是一个有机整体,层层递进,相互联系。
2.重点论和两点论辩证统一的临床思维
面对原发症和并发症同时存在,或并发症的不同制约因素同时存在的情况,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的思维方法对治疗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方法的要旨是:
在多个矛盾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应首先分清主次,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妥善处理次要矛盾,防止次要矛盾向主要矛盾转化。例如,相对于并发症而言,针对原发症的治疗是对因治疗。在一般情况下,重点治疗原发症是重要的,因为原发症制约着并发症的发展和转归。例如,当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的时候,针对糖尿病的治疗是关键。因为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其病情和预后主要与血糖水平有关。当然,对并发症——脑血管病亦应积极妥善对待,不可忽视。在并发症已经严重危及患者生命体征,成为治疗中主要矛盾的时候,必须当机立断,重点处理并发症。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的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又是内科急症,死亡率很高,必须抓住关键迅速抢救,尽快补液以恢复血容量,纠正脱水及高渗状态。总之,原发症和并发症之间,并发症的不同制约因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处理时要有重有轻,有急有缓,有主有次,有条有理,有章有法,既要抓住当时的主要矛盾,又不忽视其他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全盘考虑,才能取得制服并发症的主动权。
第五节 特殊病征和一般病征
一、特殊病征和一般病征的概念和关系
(一)特殊病征和一般病征的基本概念
临床医生收集到的各种临床资料,概括地说来有两类:即特殊病征和一般病征。例如,尿路结石的症状有疼痛、血尿、排尿异常(中断、闭尿)、排出尿石或尿沙、尿路感染、触痛等。X线、B超可见结石数目和大小。在以上症状中,排出尿石或尿沙、X线、B超所见尿石数目和大小等是尿路结石所特有的临床表现,我们可称之为特殊病征。所谓特殊病征是指某一种疾病所特有或多见的临床表现,反映该疾病性质的特殊性。以上症状中,疼痛、血尿、尿路感染等是某类疾病或几种疾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我们可称之为一般病征。一般病征是指某类疾病或几种疾病共有的临床表现,体现了疾病性质的普遍性。
(二)特殊病征和一般病征的关系
特殊病征和一般病征都是疾病的外部表现形式,都由疾病的本质所决定。两者在一定的参照系上相比较而存在。作为疾病的症征,从逻辑上判断,特殊病征的出现意味着该疾病的必然性。只要该症状出现,必然肯定该疾病的存在,而该疾病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该症状必然出现。即该症状的出现是该疾病存在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从病因上分析,在单一病因或特异性病因所致疾病此种特殊病征出现的可能性较大。从疾病的机制上,特殊病征多表现在单一机制上。特殊病征多表现在病变机体的局部,而非整体。相应地,一般病征,在逻辑上对于判断是否为某种疾病无特殊意义;在多病因因果网络模式中出现的机会多;在疾病的机制上,往往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机制共同作用,因而往往表现为多器官、多系统的、整体的或全身性的症状。病因、机制、部位往往相互交融、相互联系,并与病程有关,这也是一般病征的存在更为普遍的原因。
特殊病征和一般病征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第一,疾病的特殊病征和一般病征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一般病征中概括地体现了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舍弃了特殊病征中具体特性;特殊病征作为疾病特殊矛盾的反映而表现各异,千差万别。第二,疾病的一般病征和特殊病征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一般病征存在于特殊病征之中,通过特殊病征表现出来,而特殊病征也总是与一般病征相联系而存在的;另一方面,一般病征和特殊病征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般病征和特殊病征的联系和区别还体现在其诊断意义的差异上。一般说来,特殊病征由于比较直接地反映“这一个”病变的本质特点,从而可以直接构成诊断依据。一般病征反映的是共性的东西,故不能直接作为诊断依据。
二、特殊病征和一般病征的临床意义
(一)特殊病征诊断意义的绝对性
1.具体分析特殊病征,对于疾病的本质有揭示作用
特殊病征往往提供了判断病变性质的依据。例如,患者有明显的肌肉症状(疼痛、无力),究竟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还是重症肌无力,或是皮肌炎?这就要对特殊病征进行具体分析。若患者有皮疹、肌酸尿,休息后无缓解,而且不是从幼年开始,这些特点提示,不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也不是重症肌无力,而是皮肌炎。离开了对特殊病征的具体分析,将难以判定鉴别的本质。
2.具体分析特殊病征,对于把握疾病的病变部位有提示作用
有高血压病史的老年患者突然昏倒,血压很高,并出现左侧偏瘫体征,检查脑脊液呈血性且压力增高,说明患者为高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如果患者右侧瞳孔较大,头和两眼偏向右侧,这个特点提示病变在右侧内囊。若患者昏倒后四肢瘫痪,两眼瞳孔高度缩小,且不久就发烧,这个特点说明病变是桥脑出血。如果患者瞳孔无特殊变化,偏瘫不明显,昏迷后有剧烈头痛,这个特点反映病变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3.具体分析不同的特殊病征,对临床表现相似的不同疾病有鉴别作用在错综复杂的疾病现象中鉴别症状表现相似的疾病,尤其要具体分析不同的特殊病征。例如,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典型的一般病征,在以下十种呼吸系统疾病中几乎都可见到这些一般病征:哮喘、肺炎、肺脓肿、肺不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炎、支气管扩张、肺栓塞、肺癌、肺结核。要想准确地作出鉴别诊断,只有仔细寻找特殊病征,如是否有哮鸣音、气道高反应性,是否咯铁锈色痰,X线所见是否有液气平面空腔等等。
(二)特殊病征诊断意义的相对性
1.特殊病征有时要在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具有滞后性
许多疾病当特殊病征出现时,往往是疾病的晚期,预后效果不好。例如勾端螺旋体病早期同一般传染病一样,只有感染的一般症象,待到黄疸出血型、肺出血型、脑膜炎出血型或肾功能衰竭型等的特殊病征出现时,则已接近晚期,治疗已很被动。
2.由于某种原因未见特殊病征,具有缺损性
如发热、白细胞总数增加与中性分类比例升高,核左移同时出现,是一般感染的特殊病征。然而可因年老体衰的原因缺乏这些特殊病征的表现。麦氏点压痛、反跳痛通常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但某些个体感觉迟钝、反应性低,此体征可不明显。
3.由于某种原因特殊病征发生变化,具有变异性
预防用药、免疫注射、抗生素的使用等原因,使许多人的疾病过程发生了变化。
如伤寒由典型变为不典型,主症轻化,并发症突出且多样化等。合并症的存在,可使疾病的特殊病征产生变异。如间日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同时感染时,其临床周期发作的体温曲线就不典型了。
4.由于某种原因特殊病征被误认,具有易混淆性
由于某种原因,临床医生会将本来不是特殊病征误认为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特殊病征。例如对脑膜炎的特殊病征脑膜刺激症状——颈项拮抗,如不仔细检查和全面分析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某医院接诊医生在无流行病学根据的情况下为一感冒发热伴落枕的患者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就是一例。
因此,对特殊病征的诊断意义不能绝对化。如果在诊断中拘泥于特殊病征,往往贻误病情,甚至得不到正确诊断,为了把握病变的本质,需要做全面的综合分析,这就必须在重视疾病表现中的特殊病征的同时,也重视一般病征。
(三)一般病征的诊断意义的辩证分析
1.一般病征作为诊断依据的条件性
一般病征在进行单独评价时,通常不作为诊断的依据,但当一个或几个一般病征(A)同特殊病征(B)结合出现的时候(A1+……An+B),或多个一般病征结合出现的时候(A1+A2+A3……+An),则可具有诊断意义。
2.一般病征在诊断过程中的作用
一般病征具有前提作用,有利于明确诊断方向。以一般病征为前提,才能对疾病诊断作出初步归类,才能可靠地根据特殊病征作出诊断。在某种意义上,一般病征甚至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方向。如果一患者的脑膜刺激症状明显,尤其以剧烈头痛为特殊病征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那么,首先要检查一般病征,明确患者的疾病是在脑血管方面。离开了一般病征的前提条件,仅以特殊病征为诊断依据,有时难免以偏概全,造成漏诊或误诊。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为急性心肌梗塞的特殊病征,若仅以此特点做出诊断,就往往会同陈旧性心肌梗塞、某些严重的心绞痛相混淆。因此,临床上要求将一般病征同特殊病征结合起来思考,以避免片面性。
一般病征具有综合作用,有利于对疾病资料的总体把握。临床上有许多疾病缺乏特殊病征,诊断只能依靠对一般病征的综合。例如散发性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常无明显的流行病学资料,而黄疸、肝大、发热、消化道症状、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等主要表现都不是此病特有的,可以说都是一般病征。对这种缺乏特殊病征的疾病,必须注意它的一般病征及其相互联系,从总体上来把握。不少疾病的诊断,正是依据对一般病征的综合,来排除其他疾病,认识其特殊本质的。尤其是不典型病例的鉴别诊断,对特异性不强的一般病征的综合分析,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例如,ST段上升,T波倒置和Q波异常,是急性心肌梗塞的特征性心电图的表现。但临床上约有15%的心肌梗塞病例,由于梗塞发生在心内膜下或心外膜下或室壁内,即非穿壁性梗塞,心电图仅出现T波的改变。而T波的变化可见于多种病变。在这种不确定的具体情况下,综合临床所见的一般病征,即心前区持续疼痛、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以及冠心病史,那么,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可以成立。所以忽略一般病征,将使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失去诊断线索。
一般病征具有提示作用,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一般病征的综合分析,是疾病的早期诊断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出现特殊病征时,疾病往往已不是早期。为了做到早期诊断,常常需要注意对一般病征的综合分析。对胰头癌的诊断依据,是根据无痛性进行性加重的阻塞性黄疸作判断的。这当然是胰头癌的特殊病征。但作为一般病征的胆道内压增高和因代偿性加强排空而逐渐扩张,要比黄疸的出现早322个月。实际上胆道内压系统扩张的一般病征如肝脏和胆囊肿大、腹胀和腹痛,在能排除其他原因存在时,就已提示胰头癌的可能性了。再结合逆行胆道造影等必要的检查,是可以早期做出诊断的。可见一般病征能够为进一步认识病变的性质、部位和原因,提供深入思考的基础和方向。若不注意具体分析一般病征的临床意义,拘泥于某一两个特殊病征,有时会使我们失去早期诊断的时机,造成治疗上的困难。
总之,在诊断认识中要对特殊病征和一般病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忌绝对化和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