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学哲学
48553500000039

第39章 医学认识客体的一般问题(6)

诱因和病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两者的区别有三点需要明确:(1)病因是致病的根本因素,是疾病发生的必要条件;(2)诱因是病因和疾病发生之间的桥梁,即使有了病因这个发病的前提,一部分疾病没有诱因同样不会发生;(3)在同一关系中,病因和诱因的区别是确定的。其次,两者的联系有两点需要明确:(1)诱因作为疾病的中介,本身具有亦此亦彼的特点,两者可以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连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诱因可以是病因链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阶段;诱因的作用可以是病因链作用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化学致癌物按其作用的阶段或机理可分为启动剂、促进剂、演变剂三种。相当一部分化学致癌物同时具有三种作用。其中,促进剂的作用是能促使肿瘤加速增长,但促进剂单独作用无效,它要在启动剂发挥作用即不可逆地将正常细胞转变为肿瘤细胞之后,才能发挥作用。这里,启动剂发挥的主要是病因作用,而促进剂发挥的则是诱因作用,两者相互连接,共存于同一病因链之中。(2)疾病诱因的相对性是病因和诱因联系复杂性的一种表现。同一种情况,在此时此刻此人此病可以是诱因,在彼时彼刻彼人彼病也可以成为病因。例如,精神因素是许多躯体疾病的诱因,但对于某些精神病来说可以是病因。

(二)疾病中介环节的类型分析

从其本身特性分析,疾病诱因可分为特异性诱因和非特异性诱因、直接诱因和间接诱因、内部诱因和外部诱因、单一诱因和复合诱因等等。

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系统论的观点分析,疾病诱因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网络,其中包括生物诱因、心理诱因和社会诱因三个层面,每个层面又包含着不同的诱因因子。

第一层面是生物诱因。生物诱因常见的诱因因子有:医源性诱因,如医疗器械的使用可成为尿路感染的诱因;生理性诱因,某些生理现象如妊娠是尿路感染的诱因;病理性诱因,一种疾病可以成为另一种疾病的诱因,如鼻脑型毛霉病最危险的诱因是糖尿病,有报道,107例中有70例为糖尿病所诱发;理化性诱因,如人体在受到电离辐射(如γ射线)后,可能引起细胞克隆的畸变而诱发白血病;遗传性诱因,如癌基因可使细胞生长分化失控,增加了细胞恶性转化的可能性,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需要诱因,包括染色体重排、基因易位、染色体缺失、基因突变、基因扩增和过度表达等等;传媒性诱因,主要作用是诱发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如空气飞沫、节肢动物、土壤等;气候性诱因,气候变化常成为许多疾病的诱因,如冬季寒冷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动脉炎、多发性皮肌炎等的重要诱发因素;其他还有植物性诱因等等。

第二层面是心理诱因。心理诱因常见的诱因因子有:心理应激诱因,据研究,心理应激是临床各科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性格类型诱因,许多疾病病人有一定的性格缺陷,C型性格是癌症的重要诱因;情绪障碍诱因,负性情绪是癌症的重要诱因,某些病人的情绪改变是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

第三层面是社会诱因。社会诱因常见的诱因因子有:行为方式诱因,如饮食卫生习惯差,致使病从口入,是南方水网地带伤寒流行爆发的主要诱因;公共卫生管理诱因,公共设施消毒、传染源管理不完善,如托幼机构、饮食服务行业、血液制品检测和注射用具消毒不严等等均可成为传染病的诱发因素;环境污染诱因,如大气污染,是冠心病人心绞痛的诱因。

以上不同特性、不同层面的各种诱因因子往往相互影响,使诱因及其作用的发生呈现出复杂性。

(三)疾病诱因发生作用的一般机制和一般对策分析

1.诱因诱发疾病的具体机制纷繁复杂

媒介传递机制——连接病因和机体而诱发疾病,这是疾病诱因发挥作用相对外在的方式,主要是指以空气、水、飞沫、昆虫等媒体为疾病传播途径而诱发疾病的发生。以媒介传递为机制的诱因各有其特点,如空气飞沫作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诱因,媒介机制作用大,切断传播途径的效果小,且易与易感人群、季节、居住条件等其他诱因相互作用。水源性诱因,可出现突然爆发和流行,但在对该诱因采取净化措施后,爆发或流行可平息。

协同加剧机制——诱因与病因相互作用诱发疾病发生并使疾病加剧,这是诱因发挥作用较为普遍的方式。如活动过度和心理应激等诱因可诱发原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心律失常,有时会导致病情加剧甚至死亡。

介导诱变机制——诱因使机体发生某种变化而诱发疾病。这是疾病诱因发挥作用较为复杂的方式,它不仅包括机体外部不同类型的诱因,还包括机体内部不同层次的诱因——从组织器官水平到分子水平。如肝硬化、胆汁淤积、回肠病变、糖尿病、各种溶血,均可使胆汁代谢发生变化而诱发胆结石。

2.疾病诱因的一般对策:预防、诊断、治疗三个方面

疾病诱因的预防对策。查明并尽可能地阻隔、去除诱因,是一级预防的重要任务。如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倡导卫生的生活方式,提高机体素质,加强劳动保护,控制诱发因素,对食品、玩具、化妆品等日常生活用品和环境中的污染源如水、空气、土壤等实行有效监控等等。

疾病诱因的诊断对策。诱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等各环节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因而成为诊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1)诊断中应注意诱因的有无、类型和隶属层面,注意不同诱因的性质和数量对疾病的意义。

(2)诊断中应注意诱因加重疾病程度的情况。如急性感染、败血症、大出血等诱因,均可致使慢性肾衰急性加重。

(3)诊断中特别要注意诱因有时还会成为致死的主要因素。如感染是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最常见的诱因,也是引起病人后期死亡的主要因素。

(4)诊断中诱因对在疾病的转归中的影响要有预见,如肝性脑病(HE)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外源性HE约50%有诱发因素。消除诱因后,可使病情逆转,预后较好。

疾病诱因的治疗对策。在治疗过程中,寻找诱因,或去除之,或对症处理之,是相当重要的。如对某些无法对因治疗的疾病可针对诱因治疗,来控制病情取得疗效。糖尿病的病因虽尚未明了,但努力寻找具体诱因并及时消除之,是该病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又如对常规治疗无效的病人,一旦找到诱因,就能更有效地治疗。

如对每1例新发生或新近加重的心衰病人,进行系统检查寻找诱因是十分必要的,去除诱因的病人预后要好得多。对有的心衰病人来说,辨认出诱因并积极处理就能挽救生命。

四、疾病过程的动力因素

(一)疾病过程的源泉在于疾病矛盾

在致病因子和中介环节具备的条件下,疾病过程为什么或者由量变到质变,从局部到整体,或者向不同的方向转化?这是由疾病过程中存在着的各种矛盾的相互作用所致。疾病过程的源泉在于疾病矛盾的普遍性。疾病矛盾无处不在,疾病过程就无处不在;疾病矛盾无时不有,疾病过程就无时不有。因此,没有疾病矛盾,就没有疾病过程。疾病过程的实质内容在于疾病矛盾的不断发生和解决。疾病的各种不同矛盾可以归结为损害与抗损害的矛盾。损害与抗损害的矛盾,是推动疾病过程发展变化的基本动力。

(二)损害与抗损害的矛盾是疾病过程的基本动力

1.损害与抗损害的矛盾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

所谓损害因素,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和机体内部本身能够破坏机体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正常的动态平衡失调并发生疾病的一切因素。疾病过程中的损害因素可以由致病因子直接作用于一定的组织或器官引起它们的损伤;致病因子通过体液因素的作用,导致失水、失血等;致病因子通过神经反射引起损伤反应等。

这三种损害因素的作用密切相关,在同一疾病中往往是以一种以上的作用方式相继发生或同时发生。

所谓抗损害因素,是指人体的抗病能力和自愈能力,它包括人体的防御功能和代偿功能两个方面。代偿能力,指在疾病过程中器官的结构遭到破坏,功能代谢发生障碍,机体通过调整原器官或其他有关器官的功能、结构及代谢予以代替补偿,使各器官之间又重新趋于协调,建立新的平衡关系,这种过程称之为代偿,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抗损害因素。代偿能力包括:形态代偿、功能代偿、代谢代偿、修复。

机体的代偿能力不是无限的,如果器官损害的范围及功能障碍的程度超过了机体的代偿能力,就要发生代偿失调。防御能力,指人体的防御能力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人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肝脏的解毒作用,肾脏的排泄作用和淋巴系统的免疫功能等等,它们都是人体中该组织器官自身的功能。机体的这种功能在防御外来损害和疾病感染上起着重要作用。这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渐完善的。愈是高等动物,这种功能愈为复杂,也愈臻完善。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由于损害力量和抗损害力量对比的变化,疾病出现不同的阶段性,在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普遍存在损害与抗损害的斗争。同时,损害与抗损害的矛盾还普遍存在于疾病过程的各个方面:在形态结构方面,表现为组织结构的损伤和再生、修复的斗争;在机能方面,表现为破坏与代偿的斗争;在代谢方面,表现为代谢障碍和代谢代偿的斗争。矛盾存在于疾病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在疾病过程中,时时处处都有损害、抗损害的矛盾斗争,这是疾病发展的普遍根据,也是我们观察疾病的普遍原则和方法。

(三)疾病过程的发展方向和结局

1.损害与抗损害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是关键

损害与抗损害这对矛盾处于不断的斗争过程之中。双方力量的对比变化,决定着疾病的发展方向和结局。当抗损害因素占优势,完全战胜了损害因素,疾病就会向痊愈的方向发展,使机体迅速恢复健康;当抗损害因素不能完全战胜损害因素,而损害因素又继续存在于机体内部的时候,机体就处于不完全康复状态,只好通过代偿作用维持生命活动;当损害因素占优势,抗损害因素不能有效地抵御损害,疾病向坏的方向发展,甚至导致死亡。

2.损害与抗损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抗损害因素转化为损害因素。机体的抗损害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损害因素而引起疾病。如代偿虽然对机体有利,但在一定条件下,又有不利的一方面。

如高血压病的心肌肥大,虽能增加心肌的收缩力,但肥大的心肌又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供应。而心肌的血液并不能相应增加,肥大的心肌纤维与毛细血管之间的弥散距离又有所增大,因此肥大性的心肌是相对缺血的,容易因各种刺激而发生心功能不全。这里代偿这一抗损害因素就转化为损害因素。

损害因素向抗损害因素转化。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许多由致病因子直接引起的损害反应,反过来向抗损害因素转化,调动了机体的防御免疫反应,从而有利于机体控制并消灭疾病。如许多突发性疾病在感染时伴有由于细菌的内毒素及病毒而引起的发热反应,发热如果超过一定程度就会严重影响机体代谢过程,引起各器官功能的紊乱,当体温达到41℃以上时,内脏器官实质细胞发生变性,脑细胞改变尤重,常发生昏迷、惊厥。但一定程度的体温升高可增强网状内皮质系统的功能,促进吞噬作用,增强肝脏解毒机能等。故临床上用发热疗法来治疗某些疾病,这里发热这一损害因素就转化为抗损害因素。

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应分清损害与抗损害这两种既对立、又统一因素的地位和作用,创造有利条件,采取相应措施,自觉地促使和利用损害因素向抗损害因素转化,预防和避免抗损害因素向损害因素转化,从而取得治疗的主动权,收到更好的疗效。

五、疾病过程原理的临床意义

(一)在疾病的动态过程中认识疾病的特殊矛盾

疾病的发展,有如下特点:第一,有些疾病的特殊病症,只是在发展过程中的一定阶段内才表现出来,具有滞后性;第二,有些疾病的相互区别点,只有在病情的发展变化之中才能显现出来,具有相似性-酷似性;第三,有些疾病的诊断往往需要反复地诊查,才能对病情有全面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第四,对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假象的识别,也常常要有一个前后对照的动态观察过程,具有复杂性。这些特点要求我们要在疾病过程中去认识疾病的特殊矛盾。

(二)通过疾病的联系把握疾病的动态发展

在疾病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去分析疾病的本质,要着眼于疾病的联系和对疾病的动态观察。动态观察是把疾病表现的历史与现状、时间和空间、变化与条件等因素联系起来,综合地进行观察的方法。一般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联系:第一,现病史与过去史的联系。过去史与现病史往往有着直接的联系,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第二,主要症状出现的先后次序,及其在时间、空间上变化的相互联系。

主要症状的联系,常常反映疾病的性质。第三,临床表现的变化与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一定条件下出现一定变化,是我们区别疾病不同性质的重要方法。第四,治疗效应与诊断的联系。治疗的效应,往往可以印证诊断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