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学哲学
48553500000023

第23章 医学的本体(10)

第三,心理对躯体健康的致病与治病。人的精神、心理对躯体的反馈,具有致病与治病的双重作用。现实生活中,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意志,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保持宽阔的襟怀、豁达乐观的心态、积极愉快的情绪,有效地处理各种意外情境,在紧张场合很快恢复心理平衡,对保持、促进躯体健康是一剂良药和一道健康的心理防线,它能促使机体免疫机制活跃旺盛,减少生病机会,达到“精神免疫”。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年轻时体质较差患有神经衰弱,久经治疗效果不佳。

后来,他接受医生建议,努力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态、饱满的情绪,不仅使神经衰弱痊愈,而且健康地活到76岁。而心理精神状态失常、失衡,则会反馈引发各种躯体疾病。医学心理学认为,当机体处于痛苦、焦虑、不愉快、愤怒、压抑、烦恼、悲愤、沮丧、不满、敌对、挫折感等负性情绪时,会造成体内抗体、干扰素生成减少,吞噬细胞作用和免疫细胞识别功能削弱,抗病能力下降,肌肉收缩、痉挛而导致偏头痛、躯体肌肉酸痛等。最先卷入情绪“漩涡”的器官是心血管系统,不良情绪是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塞、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或诱因。气质类型不同者存在不同的疾病倾向,多血质者易患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抑郁质者易患神经衰弱、内脏下垂、哮喘、溃疡病、便秘、心动过速等疾病;胆汁质者易患骨关节病等。性格特点既是许多疾病的发病基础,又是疾病演变的动因。美国医学家认为,A型性格的人喜欢赶时间、没耐心、不安于现状、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攻击性等,其冠心病发病、复发、致死率均比正常人高出24倍;C型性格的人过分合作、顺从社会、回避冲突、压抑自我情绪等,其宫颈癌、胃癌、食道癌、肝癌和恶性黑色素瘤发生率比其他人高3倍左右。另外,某种人格特质可能导致激素的增加和唤醒水平的升高,如持续时间较长,同样招致躯体疾病的产生。

第三,心理对生理过程的干预受机体内外环境的影响。由于人的生理与心理、机体与环境是个统一体,所以心理对躯体生理过程的反馈离不开机体内外环境中各种应激源的影响。其内环境应激源包括:激素分泌失调、遗传因素、个性特征、易感性、耐受性等;而外环境应激源则涉及生物、机械、物理、化学、社会等多个方面,包括:温度、颜色、声音、电磁辐射、细菌、病毒、化学物质以及遭遇不幸、事业挫败、经济困难、语言伤害等等。

(三)生理与心理相互作用原理的实践意义

生理与心理相互作用原理,要求医护人员坚持系统的整体医学观,把人看成是在自然、社会环境影响下的生理与心理统一体。在医学科研中,坚持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观点,对揭示人的生命本质有着重要意义;在临床工作上,坚持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观点,关注心理与生理的联系及对躯体致病与治病的双向反馈,关注心理精神因素对人躯体健康的影响,重视心理治疗在医疗中的作用,避免医疗活动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有效地进行身心治疗与护理,使新的整体医学模式得到真正的贯彻和实施。

生理与心理相互作用原理,揭示了影响身心健康的环境因素,要求医护人员一方面从优化环境入手,正确发挥环境因素的心理治疗作用,避免对服务对象的医源性心理伤害;另一方面,从优化病人的心理素质入手,提高他们对不良环境的心理适应力。

二、结构与功能

(一)人体结构与功能的概念

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矛盾系统。人体结构是指人体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诸要素在一定环境影响下,按照特定有序的排列顺序相互作用的组合方式,是关于系统的内部描述。人体的功能则是指人体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的反应、适应能力及其作用、功效等,反映了人体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是关于系统的外部描述。

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即由机体内部诸要素构成的人体结构不是各部分机械相加的结果,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从而使其整体功能大于(结构有序合理)或小于(结构无序不合理)而不会等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有序性,即机体诸要素和部分并非杂乱无章的堆积,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规律的有机组合,这也是系统整体性的内在根据和功能优化的基础;层次性,即人体结构的层次具有纵横双向、由小到大的多层次性,并决定了各层次的相应功能:要素自身的独立功能、诸要素结合的复合功能和整体结构的整体功能等。

人体具有多层次性的结构及相应功能,在纵向上,分为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系统、有机整体等若干个层次;在横向上,每一个层次又有若干个不同的类型。例如,在器官水平上,有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等等;在功能系统水平上,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等;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要素之间,在有序排列组合中相互联系,形成了人生命有机体特定的精细、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二)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

生物的进化塑造了机体结构与功能的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内涵的相互区别和稳定性方面的差异。人体结构相对稳定,而功能则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具有活跃、易变性。结构与功能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性。一定的结构总对应着一定的功能,结构是功能的物质基础,功能是结构的运动表现;人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是动态的,二者总是处于不断的相互作用之中。

首先,结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结构决定功能,有什么结构就相应产生什么功能。例如,人体红细胞在结构上呈双凹圆盘形,表面积较大,其中的血红蛋白含有Fe2+,可与O2结合,这种结构决定其具有运送氧的功能;心脏形态结构的中空性、内有瓣膜,使其具有储血、收缩、舒张、控制血流方向的射血、灌血功能,加上自律性高的传导系统的存在,可保证机体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不间断地把血液供应全身;肺脏的肺泡表面有大量表面活性物质,肺泡间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网,以保证肺泡的膨胀,并能进行气体交换,从而使肺脏成为人体进行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如果机体结构变化了,其功能也必然发生变化。在疾病演变过程中,常常因机体结构发生病理改变,而导致了脏器功能的异常。例如,由风湿病畸形、结缔组织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对心脏器官侵蚀,造成的心脏瓣膜损伤、心肌肥大、坏死等病理结构的改变,必然影响心脏的射血和灌血机能,导致心脏功能异常。

用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剖析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出现的诸如远距离改变物体分子结构,拨云露月,透视人体等“人体特异功能”现象,我们可以认识到:尽管人类对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奥秘并未全部揭晓,但特异的功能以特异的形态结构为基础,则是不容置疑的,而目前有关人体特异结构的证据并未发现,故相应的特异功能只是一种缺乏科学根据的猜测而已。

其次,事物系统的功能不仅仅由其结构所决定,它在适应自身结构的基础上,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对结构产生能动的反作用。功能的相对独立性在于:它与结构不完全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常常存在着“多一对应”的“异构同功”和“一多对应”的“同构异功”现象,这与其相互联系作用的环境因素不同有关。例如,机体蛋白质在参与合成、分解代谢的过程时,有酶促作用;在参与器官构成时,有塑造功能;在参与机体抗病过程时,则有免疫能力。“适者生存”是生物生存的法则,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或机体某器官功能出现异常时,机体为满足生存需要,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作用,从而造成机体原有功能的增强或改变,而功能的变化可反馈于机体结构,最终引起结构的相应变化,这是人体功能对结构反作用的表现。如经常进行体育运动,造成机体组织机能增强,可使肌纤维增粗,肌肉发达;机体甲状腺机能低下时,可反射性地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素加以补偿,并相应造成甲状腺组织的增生、肿大等等。而功能对结构反作用的性质,可表现为促进结构的进化、完善、发达,如长期的形体锻炼使躯体更健美,反复的思维训练,促进大脑的进化等;也可推进结构的退化,如长期卧床的病人,因肢体缺乏活动,运动功能减弱,久而久之会造成肢体肌肉的萎缩等。

(三)结构与功能辩证关系的临床意义

结构与功能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医护人员在制定、实施医疗护理措施时,应从病人机体的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入手,帮助病人康复。

(1)从功能入手,将预防保健工作放在首位,通过健康保健知识的宣教和指导,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人群的生理机能和健康水平,以防止机体由生理向病理结构的转变。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病人机体整体和局部的功能,促使病人机体结构由病理状态向生理状态的转化,促进疾病的康复。

(2)从结构入手,对病人机体的病理改变,尤其是较严重的病理改变,运用有效的药物、手术等手段,通过改变机体结构来改善其功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目前临床中应用的方法主要有:第一,以优化结构获得最佳功能的结构优化改造法,如取病人自体血管在其冠状动脉狭窄处远端之间“架桥”,形成新的供血结构的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等;第二,用金属合金、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等人工替代材料制成人工骨、人工关节、人工心脏瓣膜等,对先天或后天引起的相应组织器官缺损进行替代修补、模拟功能的结构模拟再造法、功能模拟仿生法等。

三、同化与异化

(一)同化与异化是人类生命代谢中的基本矛盾

同化与异化是生命有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是生命产生、存在、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动力。同化,是指机体将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吸收合成糖元、脂肪、氨基酸等自身的结构成分,并储存能量物质的过程;异化,则指机体把自身内部的能量贮备物质和组织成分进行分解氧化,并释放能量供机体利用的过程。同化与异化矛盾的存在是生命存在的标志,一旦这对矛盾统一体破裂、分离,人就会因物质能量供应途径的丧失而导致死亡。

(二)同化与异化的辩证关系

同化与异化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反又相成,既对立又统一。其对立在于:二者在生命新陈代谢的过程中,方向相反、性质上相互区别。同化过程是机体合成自身物质,肯定自身的存在,属于合成代谢过程;而异化过程则是分解自身物质,并将其分解产物排出体外,否定自身的存在,属于分解代谢过程。

二者的统一则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同化与异化相互依存不可分。在物质代谢过程中,同化为异化提供物质来源,而异化又为同化提供能量来源,二者相互联系、互为存在的前提。例如,衰老的红细胞在脾脏被破坏后,其中血红蛋白分解出的铁又被用来合成新的血红蛋白,以便红细胞的更新。同化与异化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彼此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同化作为合成代谢,其中包含着许多异化的分解代谢反应;而异化作为分解代谢,其中也包含着许多同化的合成反应。例如,肌糖元酵解为乳酸是一种分解代谢,但渗透其中的二磷酸果糖、二磷酸甘油醛等磷酸脂的合成,是其酵解过程不可缺少的步骤;而机体将食物中的糖类如淀粉转化为肝糖原或肌糖原是一种同化合成反应,但由于小肠仅能对单糖吸收,而淀粉属于多糖,因此机体摄入的淀粉,必须在α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麦芽糖,又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上的麦芽糖酶的作用下,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才能被吸收、合成糖原。其中,淀粉的水解反应是其糖类合成代谢过程的必经环节。

同化与异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比如,机体在糖的异化过程中,产生的α酮戊二酸可以合成氨基酸,并进一步合成蛋白质,使异化转化为同化;而脂肪、蛋白质通过异生合成肝糖元,为机体提供能量的基础上,分解、释放能量,又使同化转化为异化。正是由于机体内部同化与异化的不断相互转化,才使得物质的新陈代谢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并由此引起人体生命活动的存在和发展。

同化与异化在人体生命运动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矛盾双方的地位、作用不尽相同。儿童期,机体同化作用居主导地位,以保证机体发育和功能的完善;在成人期,同化与异化处于相对平衡之中,以保持形态和功能的稳定;而到了老年期,机体的同化作用将逐渐减弱,异化作用渐渐增强,使人体呈现出衰老和器官功能减退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