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学哲学
48553500000012

第12章 哲学与中医学(2)

第三节 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纲领方法论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一起并称为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方法论。如果说元气论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本体论基石,那么,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纲领方法论,为中医认识人体、治疗疾病、构建理论框架提供了方法论原则。正如《内经》所言,“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举,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均表明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方法论性质。

一、阴阳学说与中医学“死生之本”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它源于象形文字,指的是日光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阴阳和阴阳学说发源于西周末年。公元前8世纪的伯阳父就曾用阴阳来解释地震,指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把地震的原因归结为大地内部阴阳两种对立的物质势力运动的不谐调。《管子》一书也用阴阳说明某些自然现象:“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认为四季和昼夜的变化是阴阳作用的结果。《周易》则对阴阳从哲学高度进行了概括,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把阴阳的存在及其相互间的运动变化规律视为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学说日趋成熟,它的运用十分广泛,涉及天象、气候、自然灾害、战争胜负、国家盛衰、人事兴替。此时不仅道、儒、法等显学使用阴阳概念,而且农、兵、医、天文、气象等具体科学也把它当作说理工具,并出现了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学派。

在具体科技领域中将阴阳学说运用得最为系统和完整的当属中医了。

《内经》继承和发扬了先秦诸子及《周易》的阴阳学说,不仅把天地万物及人看作阴阳二气的生成物,而且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内经·素问》)

在中医学看来,人体就是一个充满阴阳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用阴阳学说可以对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进行划分。“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总之,人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都可以分出阴阳,都包含阴阳的对立统一。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提出了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以及维系健康的方法原则,为中医治病养生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则。《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指出了人体健康的标准就是“阴平阳秘”,即是指阴阳双方在运动中既不偏盛,也不偏衰,二者保持和谐、协调、融洽的关系和状态。与之相对应,疾病乃人体阴阳失衡的状态。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而导致阴阳失调,出现了阴阳偏盛或偏衰而发生疾病。“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如果出现“阴不胜其阳”或“阳不胜其阴”,即阴阳两方平衡破坏后,将导致疾病,如果阴阳偏盛和偏衰不及时纠正,进一步发展到有阳无阴或有阴无阳的地步,就会影响生命,出现“阴阳离决,精气乃决”的危象,甚至死亡。

既然阴阳失衡是导致疾病的原因,那么,调整人体阴阳,使之恢复平衡,就成为中医学治疗疾病的纲领方法。因此,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是中医学治疗的基本原则。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据此而确定治疗原则。“以平为期”,这是防治疾病的总体目标,即经过调和,使阴阳两平,未有偏盛,也就是“阴平阳秘”的“中和”状态。至于如何调和,不外乎“正者正治,反者反治”这两种方法。正治之法适用的对象是“正病”,其本质与现象一致,即热(阳)病见热症,寒(阴)病见寒症。故可以热(药)治寒(病),以寒(药)治热(病),使寒热中和,阴阳趋平。反治之法适用的对象是“反病”,即其本质和现象并不直接一致,而是似乎相反,即实质是热(阳)病反见寒(阴)症,寒(阴)病反见热(阳)症,故必须以寒(药)治寒(假寒真热),以热(药)治热(假热真寒)。无论“正治”,还是“反治”,都是阴阳调节法,使偏盛或偏衰的阴与阳,达到两相平衡。

二、五行学说与中医学人体系统的构筑

“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古老的范畴之一。五行,滥觞于殷商时代的五方观念,之后又出现了五材说。五材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材料,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它试图把一切有形物体最终归纳为五大类,并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尚书·洪范》是先秦论述五行的重要着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五行学说的形成。

它写道:“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的五行已不仅属于金、木、水、火、土五种材料,同时为咸、苦、酸、辛、甘五味所具有。说明五行的意义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它不再代表五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而代表五种功能属性。《洪范》把这种功能属性抽象出来,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认为除五材、五味之外,其他一些事物的内部也可以按照这种组合形式,分成五个方面。

随着五行含义的进一步发展,五行的物质材料意义逐渐淡化,它的方法论作用日益突出,以至于演变成为一种既定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理论框架和思维方式,五行说一般不再细究各种对象的物质实体是什么,而是通过取象比类的方法从整体上考察事物之间及其内在要素之间的联系。

中医学从一开始起,就受到五行学说的影响。成书于《内经》之前的马王堆古墓出土的医学文献中便有着五行学说的痕迹。《内经》则明确地把五行规律视为宇宙的普遍规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阳而已也。”《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更把阴阳和五行(五运)并列,认为:“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按照阴阳五行的法则运动变化的。到《内经》时代,五行学说已经相当流行和纯熟,并且成为一种普适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模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理论工具。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古代医家已经积累了大量有关人体的解剖、生理和病理方面的知识,但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的限制,中医学对人体许多方面的认识是零碎的、粗糙的和不系统的。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自然就成了解释人体各种生理病理现象,构建人体框架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