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学哲学
48553500000001

第1章 前言

21世纪,是医学哲学传承历史,走向未来的世纪。

医学哲学走向未来,从基础研究的角度讲,需要建立一个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黑格尔说过:“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可能成为科学”。医学哲学的理论体系,要在原有方法论、认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横向拓展,形成医学本体论、医学认识论、医学价值论、医学方法论、医学发展观并列齐集的理论系统;医学哲学的学术研究,要在原有理论水平的基础上纵向加深,如医学哲学思想史、医学哲学范畴体系、医学价值、医学语言等问题均具有深入研究的空间;医学哲学的学术品格,要在原有层次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汲取人类文化中一切有利于我的精神元素,增厚医学哲学的哲学底蕴,提高医学哲学的人文品位,铸造医学哲学矢志不移、独立不改、治学严谨、止于至善的学术精神;医学哲学的学术影响,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容放大,为医学哲学分支学科和人文医学的发展提出元问题,提供元理论、元方法和元精神,为医学迈向人文境界提供形而上的思考和精神动力。

医学哲学走向未来,从应用研究的角度讲,需要突出医学哲学反思批判的学术特征,积极发挥应用哲学的功能。医学哲学要关注社会焦点,焕发医学哲学的学术活力,揭示掩映在医学现象之中的本质内涵,反思医学的感性经验和思维方式,批评偏离医学人文思想的话语和行为;医学哲学要走进科研和临床,增强医学哲学和医学的亲和力,以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角度进行医学思维方法的研究、医学形而上的普遍问题的研究,使医学哲学在医学中萌生、在医学中发展;医学哲学要扎根医学教育,通过促进医学教育模式和观念的转化,为医学的明天贡献医学哲学的睿智和赤诚,使未来的医学工作者成为科学思维方法、医学人文关怀能力、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专业知识协调发展的新型人才。

以上种种既是我对医学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学术意见,也是本书的理论构想。本书的构想来自和孙慕义教授的一次谈话。2OO2年元旦,我向孙慕义教授拜年。手捧着香浓的咖啡,我向孙老师倾诉了在构思新的医学哲学体系中的苦恼:医学哲学搞了近1O年,似乎有点无法突破的困惑。孙老师说,一门学科研究的水平怎样,和其基础理论研究的水平有关。医学哲学的研究难以深入的原因,是基础理论研究得不深入。理论体系上缺乏创新,哲学的意蕴不浓厚。孙老师启发我,哲学界对价值问题讨论得这么热烈,医学哲学是不是应该研究医学价值问题?医学哲学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医学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都有哪些内容?医学是否应关注时间、宗教和语言问题?后哲学理论和后现代文化对医学、对医学哲学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感到很振奋,答应孙老师,尽快拿出一个提纲。2O天后,《医学哲学编写提纲》送给了孙老师。这之后,一遍遍地讨论、修改,“医学本体论——医学认识论——医学价值论——医学方法论——医学发展观”的框架结构及其具体内容逐渐清晰起来。

张慰丰教授对《医学哲学编写提纲》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性意见。当听说写作“希波克拉底医学哲学思想”缺乏资料,张慰丰教授亲自将资料送到我家里。

这情景令我难以忘怀。贺达仁教授为《医学哲学编写提纲》写了多条中肯的意见,用电子邮件发送给我。在2OO4年6月的全国医学哲学北京会议期间,许多专家又对我的写作思路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还应该一提的是,自萌生编写本书始,多次和张宗明老师切磋,书中融入了张老师的智慧和心血。如果说,我们这本书有可读之处的话,首先应感谢以上诸位。

2OO3年那个难忘的春天,“非典”肆虐。在不能随便进出校门的情况下,我们召开了《医学哲学》编写工作会议。以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单位为主的编写者开始正式写作。2OO3年9月,在全国第二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教育战略研讨会上,我们又非常高兴地邀请了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同仁加盟。2OO4年年初,初稿完成。编委会审阅后,提出了重要的修改意见,并责成主编修订。我们这个写作集体是个精诚合作、相互配合的集体。在此,我也要感谢写作组的全体同仁,谢谢大家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及对我的支持和谅解。

本书由刘虹编制大纲,负责全书的修改稿和定稿。张宗明修改了部分书稿。

林辉负责组织校对工作。孙慕义教授多次审阅全书,并提出详细修改意见。具体写作分工如下: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刘虹,南京医科大学),第四节(刘学礼,复旦大学);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刘虹),第三节(张慰丰,南京医科大学);第三章(刘虹);第四章(张宗明,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刘虹),第三节(林辉,东南大学),第四节之一(刘学礼;王泽兵,四川师范大学),之二(刘虹),之三(孙慕义,东南大学),第五节(王雯,北京大学),第六节(刘虹、王雯);第六章(黄功勤,南通大学医学院);第七章(林辉);第八章(刘虹);第九章(王雯、刘虹);第十章(耿拔群,江苏职工医科大学);第十一章(李勇,南京大学;刘虹);第十二章(李勇、刘虹);第十三章(李勇、刘虹);第十四章(黄功勤);第十五章(张宗明);第十六章第一节之一(张艳萍,南京中医药大学),之二(刘虹),第二节(刘虹),第三节、第四节(张艳萍);第十七章第一节之一(张艳萍),之二(刘虹),第二节(刘虹);第十八章(张宗明);第十九章(林辉);第二十章(贺新华,北京大学);第二十一章(张宗明);第二十二章(王雯);第二十三章(贺新华)。

本书的写作始终得到东南大学出版社领导的关心,尤其是刘庆楚、张慧两位编辑,更是付出了许多辛劳;还得到江苏职工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大学等单位领导各种方式的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由于我们的能力有限,本书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甚至是遗漏和错误。

欢迎同行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刘虹

2004年10月于清凉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