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学影像学:指通过各种成像技术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目的的技术,属于活体器官的视诊范畴,是特殊的诊断方法。
2.体素:CT图像处理时将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立方体,称之为体素。
3.像素:CT数字矩阵中的每个体素数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构成CT图像,称之为像素。
4.窗位:把要显示的组织的CT值放在窗宽范围的中心位置,这就是窗位。
5.窗宽:借助计算机,把需要显示的组织的CT值范围取出,按从黑到白不同灰度在显示屏上显示,这样CT值较小的差别也可以在图像中看出。这个范围就是窗宽。
6.PACS: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是保存和传输图像的设备与软件系统。
7.造影检查:人为引入人体管腔内或组织间隙的低密度或高密度的各种造影剂,目的是形成对比,以更好地显示组织结构及病变。
8.脑萎缩:各种原因所致脑组织减少而继发的脑室和蛛网膜下隙扩大。
9.脑积水:脑脊液产生和吸收失衡或脑脊液循环通路障碍所致脑室系统异常扩大。
10.出血性脑梗死:脑梗死后缺血区血管再通,梗死区内血液溢出。
11.腔隙性脑梗死: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坏死。
12.硬膜外血肿:颅内出血积聚于颅骨与硬膜之间。
13.硬膜下血肿:颅内出血积聚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
14.肺血减少:肺动脉血流量异常减少。
15.骨质软化: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因而骨内钙盐含量减低,骨发生软化。
16.骨质增生硬化: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组织学上可见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这是成骨增多或破骨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所致。
17.骨质疏松: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减少,即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单位重量的骨质含钙量正常,即化学成分不变。
18.骨质破坏:局部骨组织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正常骨组织消失。
19.骨质坏死: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死骨。
20.关节脱位:组成关节的骨骼的脱离或错位。
21.肺门舞蹈:透视下见肺门和肺动脉干搏动增强,是肺动脉高压的表现。
22.肺充血:又称肺血管增多,即肺动脉血流异常增多。X线表现为肺门增大,肺纹理增多增粗,肺动脉段凸出,透视时可见肺动脉搏动增强,扩张的血管边缘清楚,肺野透亮度增加。主要见于左向右分流畸形,心脏排血量增多。
23.阻塞性肺不张:支气管突然阻塞后,肺泡内的气体多在18~24h被吸收,相应的肺组织萎陷。
24.肺空洞:是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形成的。
25.肺淤血:如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血液在肺内淤滞,简称肺淤血。
26.肺实变: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替代。
27.肺水肿:肺毛细血管内液体大量渗出入肺间质或(和)肺泡。
28.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大于30mmHg或平均压大于20mmHg。
29.肺静脉高压:肺静脉压力大于10mmHg。
30.充盈缺损:消化道内固定性病变如肿瘤突入管腔而使钡剂不能充填,常见于良恶性肿瘤与肉芽肿。为常见的消化道轮廓改变的影像学表现,表现为管腔内结节样、指压迹样阴影。
31.龛影:消化道壁的局限性溃烂形成的缺损凹陷在充填钡剂后,切线位时形成边缘向外突出的影像。
32.黏膜破坏:常为恶性肿瘤侵蚀所致,表现为黏膜皱襞的中断,局部黏膜皱襞消失、紊乱、僵直等。
33.憩室:表现为管壁向外呈囊袋状膨出,有黏膜通入,能收缩使进入的钡剂排出。
34.黏膜皱襞纠集:表现为黏膜皱襞从四周向病变处集中,呈放射状,见于溃疡瘢痕收缩或纤维收缩所致。
35.灯泡征:肝海绵状血管瘤重T2WI上其信号强度更高,超过胆囊信号,称为灯泡征。肾自截:全肾钙化,肾体积缩小或增大,肾功能受损,即为肾自截现象,可见于肾结核晚期。
36.“蜘蛛足”样改变:肿瘤或囊肿等的压迫使肾盏肾盂受压、伸直、拉长、狭窄、变形、闭塞、分离而导致的影像学改变。常见于多囊肾、肾癌。
37.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骨性愈合时间及其形态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月和年)来表示即骨龄。
38.骨膜增生:又称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形成骨膜新生骨,通常表示有病变存在。
39.Codman三角:如引起骨膜反应的病变进展,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被破坏,破坏区两侧的残留骨膜新生骨呈三角形,称为Codman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