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以后,老家打来电话说姥爷生病了,大家又回去了。其实姥爷生病是因为老屋要被拆除了,要在这里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姥爷舍不得,渐渐地积出了病。表哥劝姥爷说:“爷爷,其实老屋拆了也没什么不好,您还可以分到一套更好的房子,不会比这个差,再说老屋已经几十年了,住上又不保险,拆了就拆了吧。”“你懂什么?!这是祖宗留下来的,不能拆!虽说又老又破,但我们张家的根在这里,怎能说拆就拆!”姥爷生气地说。“姥爷真是顽固不化,再好的东西都不会总留在身边,更何况一套破旧的房子。”我心里这样想。我不想再看到他们为拆房争吵的样子,一个人溜出来玩了。走进院子,看到那棵高大的柿子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在这里和弟弟妹妹玩耍的情景。有一次为了抓知了爬上树,差点掉下来。
幸亏姥爷来了,姥爷说这棵树是他的父亲栽下的。已世隔三代,这树已长得很粗。大概是因为太老了,上面的叶子已经枯萎,树干也被虫子蛀了洞,大部分已经死去了。也许是它知道老屋要拆,所以,慢慢地枯萎了吧。连它都不愿离开老屋,何况是姥爷,我有些明白了。
独自一人坐在树下,希望家人会说服姥爷。第二天,我陪姥爷出去散步,看到村中大部分人家已经搬走,姥爷默默不语。突然姥爷问我:“香,在你们年轻人眼中是不是姥爷太落伍了,总是比别人慢,老顽固是不是?”“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知道老屋终究是要拆的,我明白你舍不得,毕竟国家不会因为我们而停止修建公路。姥爷别担心,说不定以后会更好。”姥爷没有说话,慢慢地走回家,看着姥爷弯曲的背影,我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想明白。
最后,老屋还是被拆了,姥爷也有一段时间很沉默。如今再回去时,看到的是一条平坦、宽阔的公路,一辆辆汽车在上面奔驰,老屋已不存在,可我们全家都还记得它。
【简评】由圆明园的“保留”与“重建”类比出老屋的“保留”与“重建”,算是作者迈出的很有创意的一步。行文中,作者把老屋安放在时代变迁的层面上写,读来不止是一座陈旧的建筑物的“保留”与“重建”,还有更多无形的东西。这又使文章的内容有了深度。
纪念
98级高一(4)班何欢
口指导教师史慧春
蕴藏已久的暴风骤雨今天终于袭来。它的突如其来使我始料不及,把我的心打得粉碎。
今天,大雨滂沱,窗棂被雨打得劈啪作响。屋里,一片寂静。
只有我和那张被打碎的结婚照留在家中。刚刚,爸爸和妈妈大闹了一场,经历了二十年风雨洗礼的结婚照被打碎了,玻璃的裂缝,迸射出刺眼的锋芒,足够让人泪如雨下、心胆俱裂,它被无情地撕裂了。那模糊的面庞,让人体味万箭穿心之感响彻心扉的哀嚎。
爸爸和妈妈气冲冲地跑去办离婚了,我抱着那张伤痕累累的照片在心灵的大雨中度过了一夜。
第二天,妈妈没精打采地回来了,只说了一句:“你爸走了,今后你和我住。”就关上了她的房门。我没说一句话,因为我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我背上沉重的书包上学去了。
一个月过去了,没有爸爸的生活很无聊、很单调。妈妈为了维持这个残缺的家的生计,下班后还要去一家饭馆打工,每天很晚才回来。我从不在十二点前睡觉,可在我睡前的眼际中从来也找不到妈妈身负重荷的身影。
一个星期日,我正在家里学习,门铃响了,爸爸带着一束红玫瑰,那是妈妈最喜欢的。我跟他说妈妈不在,他把花送了进来,让我对妈妈说:“生日快乐!”又感慨地说:“我不在,你要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妈妈,好好地听妈妈的话。”从他说话的神态和表情我分明看到他和妈妈分开后的后悔。话说完他低下头走了。那天很晚了,我等妈妈回来跟她说了爸爸的话,她似乎有点生气又很不可理解地笑了。
又过了一个月,这天是爸爸的生日。妈妈破例没去上班,打扮得很美,那是一种只有经历过沧桑才能散发出的美丽,就像暴雨之后绚丽的彩虹,舒服、怡人。她拿了一束娇艳欲滴的红玫瑰出去了。我不知道那之后发生了什么事,但回来时爸爸也回来了。一进门,他就激动地对我说:“我们韵家其实很温暖,我们再也不会分离了!”我哭了,爸爸妈妈都哭了。我默默地拿出那张撕碎的结婚照,爸爸妈妈不约而同地说:“留着它,作为一个永恒的纪念。”我开心地点点头,扑入了他们的怀里。我们又都笑了,好像是心有灵犀地笑了。从此之后,我的家再也没有暴风骤雨了,就连小雨的影子也找不到了,我很快乐地享受着家里的分分秒秒。
那张撕碎的照片现在就挂在我家一进门正对着的墙上。每个人来我家看到后,都会奇怪地问:“为什么不换一张呢?”我每次都陶醉地说:“留着它,作为一个纪念,永恒的纪念。”
【简评】这篇作文写得很有人情味,一家三口,每个人的心都有,家”。他们的“家”在暴风雨中,有过震颤,有过飘摇,他们感到了危机,甚至每个人的灵魂都找不到可以平静和栖息的地方。
而当他们互相离开之后,才发现他们原本只有一个“家”,应该用“磐石”和“韧丝”搭建起来的“家”,让“家”里的“小鸟”和“花朵”天天唱着“鸟语花香”的歌。作为材料作文,这篇文章是比较成功的。
变
98级高三(1)班陈彦萍
口指导教师史慧春
无聊地翻着报纸,忽然注意到很大的一块版面被用来记述有关研讨会的情况。一目十行地浏览了一下,原来是一些“闲”人为重建还是保留圆明园遗址的问题进行着唇枪舌剑。
“就为了这么一个无关痛痒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何必呢?无聊!”合上报纸,我俯身趴在写字台上,看着窗外的流云一点一点缓慢地移动。
无关痛痒,这确实是一个无关痛痒的问题。无论最后到底是重建还是保留,于我都没有什么变化。至多是使我又多了一个和好友拌嘴的话题。对于拌嘴,那也是一种幸福,也是要讲究资格的,如果我可以站着走出7月,那么在9月的大学校园里对朋友吐沫横飞地乱喧一通,或是和对方争个天昏地暗、你死我活都是一种惬意。可如果我被高考打败了,要躺着出来见人呢?唉……
对了,高考!这不就是“闲”人们保留下来的东西?这个继承了祖先传统又被说是一种绝不同于“科举”的制度,这个美其名日“为祖国四化选拔人才”的仪式。当我们坐在教室里随着老师一起学习鲁大先生抨击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时,当老师说此文必作为考点时,我们又在干什么呢?是在为了“科举”而学习反科举文章吧。每当我们迷惑地发出此类疑问,老师总是很无可奈何地说这是一个与历史根源有关的问题,在思考时还要结合当时国情。现在不是正在改革吗?不久即将要实行了吗?
对呀,我怎么忘了正在改革嘛!咦,这不就是重建吗?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建。可这样的重建既然是建立在原有的根基上,那么不就会或多或少地沿袭了以前的风格?但又不可能全部继承,应该是……哎,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噢,对了!是批判地接受。
对!是批判地!也就是说要掺杂进一些现代的气息,要适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哕。嗯,蛮复杂的!可这样不就四不像了?如果圆明园没被烧毁,或许我们游园的时候还会惊叹,会设想在没有起重机,没有钢筋水泥的年代,工匠们是如何建起这么惊世的园林的,真不愧是“万园之园”!可圆明园已成废墟,至少这样还能让我们在看到它的时候对八国联军的恶行义愤填膺,从而发誓要发奋学习,绝不让历史重演。但如果重建,那么在若干年后的某一天,我带着我的孙女游园,我要如何向她介绍这段历史,说:“你看中国的祖先多伟大呀,不用起重机就可以建造这样的园子。如果小孙女问我:“奶奶,这个大石头是背上去的吗?”我是不是该回答:“不是,是吊车吊上去的。因为它是重建的。但原来那个确实没用吊车。”我这样说,会不会说服力就大打折扣了?再说说那个“3+X”,它再怎么改照样还是选拔性的考试,不过就是考察的内容更综合了,题目更难了,落选的人更多了而已。
“你干什么呢?怎么还不看书,发什么愣呀?发愣能考上大学吗?”妈妈的女高音又传来了,无奈呀!我还是继续为“科举”,噢,不对,是为高考而奋斗吧!
【简评】把祖先的旧物拿出来修补一番,继续装点门面,在有些人那里似乎成了一种习惯,不管这旧物是因其残破而有着独特的意义或是已不堪使用,不幸的是,这种修补的工作仍在大行其道。对此,文章已然指明:修补之后,虽有变化,却与创新相去甚远。
擦亮历史的镜子
98级高三(1)班李鹏
口指导教师史慧春
20世纪初,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对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大加赞赏。在信中,雨果认为它是东方神话,是世界有史以来最瑰丽的梦境。然而也在这封信中,雨果痛斥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暴行,他为他的法国做出此等劣行而感到羞耻。
今天,雨果的信已经布满灰尘,躺在博物馆中。圆明园历经百年战火,只有残垣断壁还在无声地屹立,用沉默讲述那一段血雨腥风的往事。
历史的书翻过了一页又一页,渐渐地,圆明园被人们淡忘。附近建起了旅游景点,搭起了游乐设施。于是,在这片充满悲凉的地方又响起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家长们背对着废墟,欢喜地注视着孩子。圆明园,它也在笑吗?
终于有一天,一些人要求在遗址上重建圆明园,目的是重现“万园之园”的昔日风采。
听起来似乎很好,如果重建计划得以批准、实施,人们便有机会再度领略它的昔日风采。
但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圆明园绝不仅仅是一堆废墟,它是历史的见证,是耻辱的印迹。如果重建圆明园,单靠历史书中那段文字,我们还能让后代记住先辈们所蒙受的奇耻大辱吗?
在法国南部有一个村庄,1944年德国纳粹杀害了全体村民后将全村付之一炬。现在,那座村庄的废墟已成为法国的一座历史博物馆。法国总统希拉克说:“我们永远不会推平废墟另起房舍,我们要让后代记住历史,永生不忘。”
在日本的广岛与长崎,至今还保留着原子弹爆炸后留下的遗迹。在他们的教科书中,有关广岛、长崎的内容长达十余页。
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都是为了不让历史的镜子蒙上灰尘,不让后人遗忘了苦难。
中国百余年的近代史充满了辛酸、悲凉。我们的先辈,一次次对天长叹:“空有长剑在手,何日能斩恶龙。”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尝试、拼搏与奋斗,我们终于把中国这位巨人从沟里拉了上来,重新书写东方神话。但巨人身上那层层密布的伤疤表明: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曾经失败过,很耻辱的失败过。记住伤疤,记住你曾被打倒过。在你重新站起来的时候,将耻辱铭记在心,永生不忘。
不要用衣服遮掩伤痕,更不要用药水去抚平它。正如一个没有见过星空的人从未有过征服天空的梦想一样,一个抚平自己伤痕的民族将不会再有洗刷耻辱,重振雄风的信仰。
【简评】作者没有将圆明园的“保留与重建”作类比,而是扣紧“话题”,就圆明园而论之。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思路比较开阔,从雨果谈到法国现任总统希拉克,谈到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谈到中国人曾经“很耻辱地失败过”,使得材料翔实、生动。作者认为保留圆明园遗址,就是给中国人保留一面擦得很亮的镜子,照人,也照史;认为重建,就该重建民族的尊严。
材料(四)
北京市语文模拟作文题
仔细揣摩下面描写的情境。
集体拍照时,没有一个人不关心自己的形象。可是在摄影师大喊:“……二……三……”的时候,总有几个人睁大眼睛坚持了好一会儿,在“三”字上坚持不住了,上眼皮找下眼皮,又是闭目状,留下的是遗憾。这几位大喊:“再来一张!”“再来一张”就一定解决问题吗?
从队伍中走出一位,他接过照相机:“大家都闭上眼睛,等我喊到‘三’,再一起睁眼睛。”……
冲出胶卷一看,第二张照片中,果然一个闭眼睛的都没有,全都神采奕奕。
‘同样喊“一、二、三”,结果却这样不同。
1.可从任意一个角度,分析这一生活现象,从中归纳出自己个性化的见解,联系生活实际或见闻,写一篇议论文章;2.以这个情境为出发点,联系生活实际或见闻,写一篇记叙或文学文体的文章,生动、形象、含蓄地表达自己对这一类现象的理解。
注意:只选1、2中的一个,作一篇作文,自拟一个新颖、醒目的标题;全文不少于800字。
神采奕奕的鸽
98级高三(1)班陈晓梅
7口指导教师史慧春
12月10日星期日晴
又进入了期末备战阶段,面对一叠叠的试卷和呈现“堆积状”的作业,心中满是紧张。不过聊以自慰的便是考试过了关,可以痛痛快快地玩几天。可是,我那“可怜”的小表妹,此时不知又是怎么想的。
在教育子女方面,我的爸爸、妈妈和姨姨、姨父他们是不同的。
所以可想而知,如果我是泰然自若的,那么表妹就恐怕是“如坐针毡”了。
我拨通了表妹的电话。她先是唠唠叨叨地讲作业多、功课繁,接着话题一转,神秘兮兮地告诉我,如果她这次考进了前10名,姨父答应会带她出去旅游。我说那很好呀,可是她却又沮丧起来。
我其实心里也有几分明白:如果进不了前10名,不但旅游的梦想会成为泡影,连假期的那段日子怕也“不好过”暾。
姨姨、姨父也真是的,从来只给表妹两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