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养生贵在养心:常给情绪排排毒
48551000000002

第2章 情绪-疾病,对对碰(1)

古语有云“愁一愁,白了头”,这绝不是空穴来风。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情绪会使人失去心理平衡。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就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紊乱、身体无力、面色苍白、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等症状,从而引起各种身心疾病。

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人的各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产生过程中所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情、气质、性格和性情有关。

心理学认为,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手舞足蹈、怒会咬牙切齿、忧会茶饭不思、悲会痛心疾首等,这些都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强烈反应。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

情绪不同于情感,但二者在一定意义上是有交叉体现的。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但实际上,这一结论一方面将大家公认的幸福、美感、仇恨、喜爱等感受排斥在情感之外,而另一方面又显然忽视了情绪感受上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和社会性情感感受上的爱情、友谊、爱国主义情感在行为过程中具有的交叉现象。一个人在追求爱情这一社会性的情感过程中,会随着行为过程的变化同样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而爱情感受的稳定性和情绪感受的不稳定性,又显然表明了爱情和相关情绪的区别。因此,情绪是不同于情感的,将情感和情绪以基本需要、社会需求相区别或者将两者混为一谈,显然都是不合适的。

一般说来,情绪有以下特性。

1.情绪是由刺激引发的

情绪不会无缘无故地就产生,一定有引发它产生的刺激源。

2.情绪是主观的经验

情绪的发生经常是个人认知判断的结果,因此,情绪的内在或外在反应是因人而异的,有着非常的个别性与主观性。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和尊重每个人不同的情绪感受。

3.情绪具有可变性

情绪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身心的成长与发展、对情境的知觉能力以及个人的经验和应变行为而改变的。

情感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认知和评价感受,情绪是这些感受的外部表现,随着客观世界的复杂化以及多元性,人的感受也会继续深化繁衍。因此,情绪的分类法也会随着时代不同而互有区别,中国早期的医书《黄帝内经》将情绪分为五情,之后又演变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近代西方学者认为人的基本情绪分四类,其他情绪是由这四类基本情绪交叉迭合而衍生的。

近代西方学者认为,人的基本情绪分四类:喜、怒、哀、惧。

喜:当人们情绪高涨时表现出欢愉的行为,而情绪高涨因年龄、环境、知识、智能不同而表现出程度不一的欢愉行为。

怒:当人们情绪受到强烈的刺激时所表现出的暴躁行为,而情绪因刺激的强弱程度,反映在情感上也有所不同。

哀:当人们情绪受到沉重打击时所表现出来的悲伤行为,而情绪因打击的因素及程度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惧:当人们情绪受到剧烈的恐吓时所表现出来的惊恐行为,而情绪因受恐吓的轻重而反映出不同的行为。

情绪与情绪行为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没有情绪的人,一切活动将是不可思议的。引起情绪的刺激可能来自于外部环境,如:阳光、气候、色彩、声音、人、事物以及各种意念;也可能因为现实世界中任何具体的情景刺激成为情绪产生的触发因素。情绪还具有主观色彩,人们与各种事物所处的关系不一样,所抱的态度也就不一样。

情绪有良性情绪与劣性情绪之分,良性情绪可以促进健康,劣性情绪则可以导致疾病。

1.良性情绪与健康

良性情绪对于健康而言,无疑是个积极的反应,有益于健康。如果我们能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人的免疫机制便能够活跃旺盛,而且会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达到“精神免疫”。因此,积极的情绪有增进健康、延缓衰老的作用。

2.劣性情绪与疾病

劣性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非常大,它会使人的免疫机能低下,容易罹病,使人早衰、短寿。所以,有害的劣性情绪是我们的大敌。

情绪表现的三种状态

我们为高兴而开怀,为悲伤而伤心,这就是情绪。情绪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产生着奇妙的效果。球迷们会为一场扣人心弦的比赛而狂热、兴奋和紧张,我们在痛失亲人和朋友时会痛苦、悲伤和难过,在获得荣誉和完成一件任务时会得意、骄傲、轻松愉快。当我们受到挫折和经历打击、遭遇委屈时有什么样的情绪呢?悲观、失望、沮丧。面临危险时,我们也会害怕和恐惧;面对不友好的挑衅和威胁时,也会愤怒。工作不顺心的时候,我们也会不满;当期望变成失望的时候也会觉得有失落感;前途渺茫时会忧郁,而紧迫的工作和众多的压力更会使我们焦虑不安。这些促使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的正是人们常说的情绪。这些情绪的变化和活动也是人人都具有的。

总而言之,情绪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情绪的具体定义也是复杂多样的。古代把人的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基本形式。现代心理学把这些情绪分成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四种基本形式。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情绪发生的强弱程度、持续程度和紧张程度,将人的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应激三种情绪表现状态,以便更加透彻地理解情绪。

1.心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和弥散的情绪状态,即平时所说的心情。它具有弥漫性的特点,往往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状态,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使周围的事物都染上同样的情绪色彩。例如,喜悦的心情往往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万事如意,办任何事情都顺利。而悲伤的心情则会使人感到凡事都枯燥乏味,悲凉忧伤。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就是指人的心境。

一般来说,心境持续时间较长,从几小时到几周、几个月或者更长时间,主要是取决于心境的各种刺激特点与每个人的个性差异。例如亲人去世,往往会让人处于较长时间的郁闷心境。个性差异对这种心境也会带来不同的影响。抑郁质的人会助长这种郁闷心境,而胆汁质的人可能会缩短或减缓这种心境。

引起心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工作的失败、人际关系变化、生活起伏、个人健康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过去生活的回忆等。心境对人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健康都有很大影响。积极良好的心境会让人振奋、提高效率、有益于健康。而消极不良的心境会让人颓丧、降低活动效率、有损健康。

2.激情

激情是一种猛烈、迅即和短暂的情绪状态,类似于平时说的激动,如狂喜、绝望、暴怒等。在激情通过激烈的言语爆发出来,常常也会伴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面红耳赤、咬牙切齿、顿足捶胸、拍案叫骂等,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痉挛性的动作或者语言混乱。激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引起的。此外,过度的抑制和兴奋,或者相互对立的意向或愿望冲突也很容易引起激情状态。激情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激情合成为激发人正确行动的巨大动力;而消极的激情常常对机体活动具有抑制性作用,或者引起过分的冲动,做出不适当的行为。

激情一般是由某个事件或原因引起的当场发作,情绪表现猛烈,但持续的时间不长,并且牵涉的面不广。激情可以说是一种心理能量的宣泄,从一个较长的时段来看,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平衡有益,但过激的情绪也会使当时的失衡产生可能的危险。特别是当激情表现为惊恐、狂怒而又爆发不出来的时候,就会出现全身发抖、手脚冰凉、小便失禁、浑身瘫软等症状,这时就得赶快送往医院进行求助了。

3.应激

应激是指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引起的强而有力的情绪状态。例如,我们在遇到突然发生的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时候,刹那间,身心都会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此时的情绪体验便是应激状态。

在应激状态中,要求我们迅速判断情况,瞬间做出选择,因此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的明显的生理变化,比如心跳、血压、呼吸、腺体活动以及紧张度等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适当的应激状态使人处于警觉状态,并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管理,使内脏器官、肌肉、骨骼系统的生理、生化过程加强,并促使机体能量释放,提高活动效能。而过度或者长期地处于应激状态之中,会过多地消耗掉身体中的能量,以致引起疾病和导致死亡。

人在应激状态时,一般会出现两种不同表现:一种是情急生智,沉着镇定;另一种是手足无措,呆若木鸡。有些人甚至会发生临时性休克等症状。在应激状态下,人们会出现何种行为反应是与每个人的个性特征、知识经验以及意志品质等特性密切相关的。

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而产生的一切主观体验,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变化和面部表情,有时短暂,有时很持久,能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情绪的产生是因为个体受到某种刺激以后产生的身心激动状态。这种刺激可能来自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人、事,如故友重逢,仇人相见;考试试卷,缴费账单;嘈杂闹市,鲜花广场等。外界的任何事件都会引发我们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体验。情绪的产生还和某些心理活动,如:回忆、想象、联想,或者一些生理性刺激有关系。所以,情绪是个体的深刻体验,我们能感受到它,但却常常不能自如地控制它。

刺激是情绪产生的客观原因;个人需求能否获得满足决定情绪的性质和内容;主观认知是影响情绪的内在原因,了解自己的情绪产生就能帮助进一步辨认自己的情绪。人在发生情绪变化时,相应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比如:发怒时,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增多;哭泣时,眼部肌肉会发生收缩;悲哀时,眼和嘴角下垂;困窘或羞愧时,面红耳赤。

在正常的情绪下,情绪反应符合下列几个条件:第一,它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该原因并为当事者本人所觉知。第二,情绪反应的强度,应和引起它的情境相称。第三,当引起情绪的因素消失之后,反应会视情况而逐渐平复。符合以上三种情绪反应的就属于正常的情绪反应,它不论是积极的或者说愉快的,还是消极的或者说不愉快的,都是有助于个体行为适应,并会对身体产生有利影响的。

另外,按照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将情绪划分为外在情绪和内在情绪,每个人在同一时间都会具备这两种情绪。外在情绪是任何人都看得出来的,内在情绪,除非能洞悉自己的内心世界,要不然是很难看出来的,这种情绪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情感。外在情绪可以说是一种假象情绪,是可以随着外在环境受人控制的情绪;而内在情绪则是隐藏于人内心深处,常常不被外人发现而长期笼罩在人体内心世界的一种基础情绪。相比外在情绪来说,基础情绪如果把握不好,更容易引起身体疾病,因为它们总是持续不断、长期潜伏的。

1.积极情绪对身体有积极影响

愉快而平稳的情绪,能使人的大脑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保证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使得食欲旺盛,睡眠安稳,精力充沛,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潜能,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

愉快的情绪,还能使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和体内化学物质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据说英国着名化学家法拉第,在年轻时由于工作紧张,神经失调,身体虚弱,久治无效。后来,一位名医给他做了详细检查,只留下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法拉第仔细琢磨,觉得有道理,从此以后,他经常抽空去看滑稽戏、马戏和喜剧等,并在紧张的研究工作之后,到野外和海边度假,调剂生活情趣,以保持经常的心境愉快,结果活了76岁,并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达观快乐的积极情绪,还能使别人更喜欢接近自己,从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美国心理学家杰·列文甚至认为:“会不会笑,是衡量一个人能否对周围环境适应的尺度。”此种说法虽不免有些夸张,但真诚的笑,确能感染别人,消除隔阂。来了陌生的客人,相视一笑,即可握手言欢;打扰伤害了别人,歉然一笑,便能得到谅解;遇到异国朋友,投之一笑,彼此的心就通了。一个面孔阴郁,从来不笑的人,很难说心理是健康的。无怪乎莎士比亚说:“如果你一天之中没有笑一笑,那你这一天就算是白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