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杨东中医男科论
48550400000037

第37章 科研成果(10)

3.CFS的纳入标准

(1)符合1994年修订的CFS诊断标准。

(2)根据1994年诊断标准与研究大纲,符合CFS诊断标准者应在半年内经历过体检。体检项目必须包括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的回顾;体征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尿、便常规检查、血脂、肝功、肾功、心电图、胸透、B超检查。女性要求作妇科常规检查。

4.CFS的排除标准

(1)处于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

(2)处于活动期的可以解释疲劳原因的内科疾病。例如:未经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睡眠呼吸暂停、医源性疾患(如药物的副作用)等。

(3)过去或现在诊断有重度抑郁疾患、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痴呆、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

(4)酒精或其他物质滥用者。

(5)极度肥胖者。根据体重指数计算公式:体重指数越体重(公斤)/2身高(米),体重指数逸45定为极度肥胖者。

5.对照组选择

选择病例组患者的亲友、同事、邻居中与病例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的健康无疲劳者90例作为对照组。

(二)一般资料

在9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例组中,男性39人占43.3%,女性51人占57.7%,平均年龄34.74依9.43岁。对照组共90人,其中男性40人占44.44%,女性50人占55.56%,平均年龄34.91依8.31岁。两组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

二、研究指标及方法

(一)研究指标

(1)证候发生频率。通过统计CFS证候发生频率,筛选CFS常见的证候。证候以内科脏腑辨证为基础,涉及从文献搜集、临床总结出的与疲劳相关的证候、内科常见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2)证候分值特点。在筛选出CFS常见证候的基础上,将证候积分量化以全面评估证候特征。每一证候的主症积2分,次症积1分,与患者相应的症状程度(轻伊1、中伊2、重伊3)乘积求和,得到患者的证候积分。由于各证候诊断标准的症状不同,故证候分值之间无法比较。因此将患者的证候积分与设立好的证候最低分(所有症状程度为轻)相比,得出该证候的符合率,可用于证候之间的比较,评价证候轻重程度。

(3)证候与疾病的关系:在本研究中运用了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把证候作为研究因子,设立对照的目的在于平衡研究因子以外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证候与CFS疾病不存在联系的话,证候的发生频率在病例与对照组中无明显差别;如果证候的发生频率在两组间有显着差别,那么所研究的证候与CFS疾病就有联系。

(4)CFS证候与疾病的联系强度:在探讨了证候与疾病有否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证候与疾病的联系强度,以了解证候在CFS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我们引入了比值比(OR值),比值比是一个联系强度指标,是一个点估计值,用来评估研究因子与疾病的联系强度。当OR值>;1时,表明研究因子与疾病存在正相关,比值越大联系强度越大。根据OR值,可以分析证候与疾病联系强度的大小。

(二)研究方法

应用了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所研究的证候加以对照分析。

三、统计方法

CFS的证候发生频率用频数分布的统计学描述方法,证候发生频率在病例与对照组间的比较用X2检验、证候与疾病的联系强度用OR值分析。各分析方法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完成。

四、统计结果

(一)慢性疲劳综合征证候发生频率

通过对CFS临床证候进行统计,发生频率在30%以上的证候有13个,在病例组中的发生人数、发生频率、证候符合率见表1。

发生频率最大的前5个证候是发生频率在50%以上的,分别为气虚、肝郁气滞、肝虚、心虚、肾虚。其次为在30%以上的8个证候,分别为肺虚、血淤、肝郁脾虚、痰湿阻滞、血虚、脾虚、胆郁痰扰、阳虚。

(二)CFS证候分值特点

按照频次计数分析,可以看出证候在CFS疾病中出现频率的高低,但在临床上有些证候出现频率高但表现的症状轻,证候表现不典型,有些证候出现频率低但症状重、证候表现典型。为了观察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将证候量化,用积分的方式全面评估证候的轻重程度。

频率相对较低,但证候符合率很高,说明这几个证候的表现程度重。

(三)CFS证候与疾病的关系

从证候的发生频率我们可以看出上述13个证候在CFS疾病中发生频率很高,但不能排除对照组上述证候的发生频率与病例组的差异,为了更好的研究CFS患者的证候特点,我们选择了健康无疲劳人群作对照,通过频次计数,得出对照组13个证候的发生率。

在对照组中,最常见的证候是肝郁气滞,其次是气虚、肝虚、肺虚、肾虚、血淤,再其次是痰湿阻滞、心虚、血虚、阳虚、肝郁脾虚、胆郁痰扰、脾虚。上述证候的发生频率都远远低于CFS的发生频率。为了检验病例组与对照组上述证候的发生频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从而分析这些证候是否与CFS疾病相关,我们应用X2检验,其具体数值。

经检验,上述证候P<;0.01,病例组与对照组13个证候的发生频率都有明显差异,提示这13个证候与CFS疾病有联系。

(四)证候与疾病的联系强度

通过检验,证实上述证候与疾病有联系,为了进一步探讨证候与疾病的联系强度,我引入OR值,由此可以得出证候与CFS联系强度大小的排序。

按照OR值排序,与CFS联系强度最大的三个证候是心虚、气虚、脾虚,OR值都大于40。其次为胆郁痰扰、肝虚、肝郁气滞,OR值都大于20,提示与CFS的发病密切相关。再其次为肾虚、血虚、痰湿阻滞、阳虚、血淤、肺虚、肝郁脾虚,OR值都大于10,与CFS非常相关。由此,通过频次计数,得出CFS临床常见的13个证候,再经过X2检验,证实都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然后利用OR值计算出与CFS联系强度的排序。

五、讨论

本研究主要从CFS患者的中医证候发生频率着手,归纳了CFS的发生频率在30%以上的主要有13个证候,依次是气虚、肝郁气滞、肝虚、心虚、肾虚、肺虚、血淤、肝郁脾虚、痰湿阻滞、血虚、脾虚、胆郁痰扰、阳虚。为了进一步评估CFS中医证候的特点,我们将证候积分量化,计算了证候符合率,从证候表现轻重程度的角度来观察证候,结果表明阳虚、肝郁脾虚、胆郁痰扰出现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出现频率的位置,提示这些证候虽然出现频率略低,但表现较为严重,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参考。

为检验证候发生频率与对照组的差异,分析证候是否与疾病有关系,我们应用了X2检验后显示13个证候发生频率都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提示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疾病有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联系强度指标OR值。通过OR值的计算,得出了与CFS联系强度最为密切的三个证候是心虚、气虚、脾虚。

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气虚证候的发生频率与CFS的联系强度很大。中医学认为,“劳则气耗”“劳则喘息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也”说明过劳首先导致气的消耗,而气虚之证无疑表现为气的推动、防御、气化功能减退又可以导致脏腑功能的低下衰退,使脏腑的功能失调。故刘氏等医家主张治疗CFS应运用人参、黄芪等补气类药物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其次,心虚证候与疾病的联系强度亦关系密切,诚所谓“曲运神机则劳心”,旨在说明脑力劳动过度会损伤心的功能,也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因素,曹氏等都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与心虚密切相关;再其次,脾虚证候与CFS疾病的联系强度也很大,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精微物质不能输布全身而导致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失养而发为CFS;除此之外,CFS与肾虚、肝虚、肺虚、血虚、阳虚等也有密切的关系;另外,本研究还发现一些实证的发生频率也较高,主要有肝郁气滞、血淤、痰湿阻滞、胆郁痰扰。肝郁气滞的出现频率和与疾病的联系强度都非常大,其临床意义更大。

综上所述,本研究从中医证候的角度观察了慢性疲劳综合征疾病的常见证候、证候符合率、分值的特点、证候与疾病的关系、证候与疾病的联系强度,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研究表明,CFS的中医证候以心虚、脾虚、肝虚、气虚、血虚、胆郁痰扰、肝郁气滞为主。且认为CFS的病因病机涉及气血阴阳及五脏功能的失调,为全面、深入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提供了依据。

(摘自《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药辨治方略

杨东贾孟辉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现代高效、快节奏生活方式下出现的一组以长期极度疲劳(包括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为主要突出表现的全身性症候群,基本特征为长时间极度疲劳,休息后不能缓解,理化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该病好发于20~50岁年龄组,且以文化程度高、上进好强的白领阶层为多见。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间的竞争、压力、矛盾日趋激烈和显性化,具有明显社会心理性质的悦云杂的发病亦随之增高。而现代医学对CFS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并缺乏相应的有效治疗手段。

传统中医学虽没有“慢性疲劳综合征”之名,但对“疲劳”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论述,复经历代医家的临证实践和经验总结。

虽如此,仍未形成公认的独具特色的悦云杂的中医药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使得中医临床辨治悦云杂无章可循,各执一端,是非难辨,无疑是中医药治疗悦云杂水平提升的羁绊,更是制约中医药研究悦云杂的桎梏。为使中医药辨治本病能够进一步规范化、并取得更佳的临床效果,我们依据近年在此领域的研究心得,提出几点基本的辨治思路,以就正于方家。

一、探幽索奥,溯源畅流,系统整理古今文献资料

祖国医学虽没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记载,但对“疲劳”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论述。根据悦云杂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本病属中医的“虚劳”“脏躁”“郁证”等范畴,历代医家对此论述颇丰,效验甚众。而要全面系统地反映中医药论治悦云杂的全貌,就必须对浩如烟海的古今文献探幽索奥,溯源畅流。进行系统地搜集、归类、整理和分析,才能清晰地勾勒出中医药有关悦云杂的历史渊源、发病因素、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治疗方法、方药集萃和医家论要等,为进一步构建中医药论治悦云杂的理论体系做基础性的文献研究工作。

如《金匮要略》所定义的百合病,即“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欲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以及《脾胃论》所云的“少气,不足以息,倦怠无力,默默不语,食不知味,动则烦扰”。究其所论病之实质,显然与悦云杂并无二致。即使CFS作为一个综合征候群,作为单一病种的百合病的主症似乎也能涵盖悦云杂之本旨。而比较李东垣所述的脾胃内伤病的证因机治,感觉就简直是悦云杂的中医药古典版:以发病学言,CFS往往是由长期工作紧张、饮食不节、身体素弱、免疫力低下、精神刺激以及感染某种病毒等引起,此恰与脾胃内伤病的致病因素不谋而合;以病理学言,CFS与脾胃内伤病均为机体营养不良、五脏内虚、各系统功能紊乱;以诊断学言,CFS与脾胃内伤病的临床症状均表现为机体多系统的慢性病变,二者具有极大的同一性;以治疗学言,李东垣习用人参、黄芪、当归、五味子、升麻、柴胡等组方以治脾胃内伤病,而据现代中药药理分析,这些药物均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心血管系统,使心肌收缩有力,舒张完全而显着,且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其药效几乎囊括了现代医学对CFS的所有治疗方案。类似的论述散于古今中医药文献中的更是数不胜数,亟须系统地挖掘和整理。以历史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去追溯中医文献中与CFS相关疾病的渊源沿革,从中启迪思路,提示研究的线索,得出解决现实问题的依据和方法。

二、条分缕析,去伪存真,构建中医特色辨治体系

尽管Holmes在1988年根据CFS的临床表现制订了现代医学的诊断标准,但随着人们对CFS研究的不断深入,Holmes的诊断标准本身也暴露出诸多的缺陷,如缺乏某些病毒抗体的检查、脑颞叶检查等等,尚需进一步完善。而更令人遗憾的却是中医,始终没能建立起自身独具特色的CFS诊断标准及辨证体系,这已成为当前中医临床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故亟待建构和规范CFS的中医诊断标准和辨证论治体系,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