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眼保健知识荟萃
48548500000008

第8章 眼的视觉知识(7)

全色盲虽然极少,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全色盲者对所有颜色都不能辨认,而只感到明暗之分。患者高度畏光、瞬目频繁、视力显着减退。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全色盲者对暗适应作用,要比正常眼敏捷,正常人需要5~10分钟,而全色盲者则在1~2分钟内,即可达到适应的程度。全色盲的形成,可能与视网膜内的视锥细胞发育不全,无感色功能有关。

71.什么叫色弱

色弱在临床上还包括隐色盲。隐色盲病人能够像正常人那样辨别所有的颜色,但面对一系列的色觉检查,特别在差别较小的试标颜色面前就显得犹豫不决,只是经过反复考虑才作决定,也就是说对于各种颜色的敏感度显得比较迟钝,反应不够敏捷可靠,辨识颜色的过程由犹豫而逐渐正确。色觉疲劳时,情况则相反,病人开始时能迅速辨识各种颜色,毫无差错,但如继续检查下去,则逐渐表现犹豫,差错百出,情况与色盲一样。如让病人休息片刻,重复检查,则色觉又恢复正常。因此,在检查色盲时,必须在理论上对这两种情况先有充分的估计,以免被患者的表面现象所迷惑,造成错误的判断,甚至把犹豫而达到正确或经过休息而恢复正常的病态当作色盲的治疗效果。

72.什么叫形觉障碍

形觉障碍是指眼在分辨物体形态时不识庐山真面目,主要由于视网膜发生病变所致。

当你去商店买镜子时,一定仔细挑选,看各个方面照出来的影像正不正,是不是歪歪扭扭地变形,其实,它反映的问题是这个镜面是否平整。如果镜面向外凸,那么你的身体照出来会变得又矮又胖;反之,如果镜面向里凹,你就变成了一个瘦长的高个子了。

人眼也是这样,视网膜十分平整地衬在脉络膜里面,视网膜内有大量视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黄斑部分布的主要是视锥细胞,是视力最敏锐的地方。当人看东西的时候,投射在视网膜上的物像是非常平整的,它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的形态和大小。如果视网膜由于某些原因变得不平整,那么必然会影响视网膜的功能,反映出来的事物也就“走样”了。

73.视物为什么会变大或变小

黄斑部或其附近的脉络膜、视网膜由于渗出、粘连、瘢痕收缩的影响,使视网膜上的视细胞拥挤在一起,同样大小的一个物像兴奋视网膜上的视细胞数较正常者要多,所以反映出来的东西就变大了。见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黄斑部水肿。白内障摘除后如戴普通眼镜,因眼镜远离眼球,故看到物体较另一眼大25%~30%。

视物变小,多是由于视网膜明显水肿,视网膜上的视细胞比正常者分离、散开,因此同样大小的一个物像兴奋视网膜上的视细胞数一定较正常者少,所以反映出来的东西就变小了,这叫“小视症”。临床上中心视网膜炎时比较多见。黄斑部水肿,调节痉挛时或高度近视戴镜后,因屈光成像改变也可发生视物变小。

74.为什么会发生多视与复视

多视是指观看某一目标,却见到2个或2个以上的物像,见于初发期白内障,屈光不正,多瞳症等。复视有单眼复视与双眼复视之分。单眼复视,见于双瞳或多瞳症,初发白内障,晶体不完全脱位,虹膜根部离断,癔症。双眼复视,见于眼外肌麻痹,因牵引或压迫所致的眼球移位,屈光参差明显者。以眼肌麻痹为例,双眼任何一条眼外肌麻痹均产生复视。眼肌麻痹时,病人除了产生复视之外,还常感觉头晕甚至恶心。因为病人看什么东西都有双影,真假影像难于分辨,常常形成错觉。引起眼肌麻痹的原因很多。可因支配它的神经和眼肌本身的病变所致。这些支配眼肌的神经,从眼肌一直进入颅内,在它们行走的路径上,任何炎症、出血、肿瘤压迫、颅脑外伤等,均可使它们遭受损害而发生眼肌麻痹。因此,眼肌麻痹的治疗,首先要查明原因,可同时去神经科检查一下,以排除颅内病变。一般可作针刺和理疗,也可肌注维生素B(下标1)、维生素B(下标12),同时可以服用一些活血通络、祛风化痰的中药。

75.为什么有的人视近不清,视远清楚

视近不清,视远清楚,多见于轻度远视及调节麻痹(药物性、外伤性、颅内病变或食物中毒)。如为45岁以上的老年人,调节近点较远者多为老视眼。如老视眼发展过快,频频换眼镜或者晨起阅读困难,应考虑到青光眼。

76.为什么有的人视远不清,视近清楚

视远不清,视近清楚,多见于近视,近视散光,轻度屈光间质浑浊,调节痉挛或调节紧张(药物性或病理性)。突然性近视,有时见于糖尿病患者。远近视力均小于1.0时,多见于较高度的远散或远视散光,轻度近视加老花,屈光间质病变(如角膜炎症、瘢痕、变性、前房积血或积脓、晶状体混浊或脱位、玻璃体混浊等),眼底疾患(视神经或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青光眼、色素膜病、弱视、伪盲及精神神经因素(癔症、神经官能症)。

77.什么叫调节麻痹

调节麻痹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睫状肌麻痹,也即是睫状肌完全松弛,调节力完全丧失的调节作用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尤以视近时明显。如原来为正视眼,则远视力正常,近视力下降;如原来为远视眼,则远近视力均下降;如原来为近视眼,则远近视力均不受影响。

常见的调节麻痹的原因有:①点用睫状肌麻痹剂,如阿托品等药物散瞳。②动眼神经麻痹,如眼外伤、病毒感染等。③中毒性睫状肌麻痹,如阿托品中毒、有机磷中毒、食物中毒。④传染病,如白喉后的调节麻痹,无瞳孔运动障碍。⑤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梅毒、脊髓结核、多发性神经炎等。

78.什么叫视疲劳

视疲劳也称眼疲劳。其主要表现是近距离工作不能持久,容易疲劳,并可出现视物模糊,看书复视串行、眼沉目胀、头晕头痛,甚至恶心呕吐以及神经官能症。眼部因素是引起视疲劳的主要原因。多发生于调节异常,如远视眼、散光、假性近视,双眼屈光参差等,均因过度使用调节力而易发生视疲劳;而老花眼初期、早期青光眼、眼挫伤等,则因调节力不足也可发生。隐斜患者注视物体时,要通过矫正性融合反射,方能保证眼球的正位,其中以旋转性隐斜最易发生,垂直性者次之,水平性者较少。但因后者发病率较高,故由此而致的视疲劳,也不少见。瞳孔过大或过小,双眼瞳孔大小不等,均可引起视疲劳。

当身体衰弱或疲劳,或患某些全身性疾病时,可使眼的耐受力降低,再加上以上眼部因素的影响,更易发生视疲劳。全身方面的因素包括病灶感染、内分泌失调、体质虚弱、烟酒嗜好以及精神因素等。工作和学习方面不合乎眼的卫生,其中包括生产的产品或工具过于细小、照明度不合理,如光线太暗、明暗不定、分布不匀、使用有色光线等。注视物与背景对比不分明、工作物运动不定或长时间注视不动等,均可产生视疲劳症状。

对视疲劳的处理,首先要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出其致病原因,然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视疲劳者应进行详细的屈光状态和眼肌功能检查,并根据具体情况,佩戴矫正眼镜或进行眼肌训练。改善工作和学习环境,必要时可使用助视工具(如放大镜)进行操作。全面检查和治疗全身疾病,改善营养状况,并注意睡眠、克制烟酒嗜好等。坚持作眼保健操、工间操和适当的户外活动。

症状明显时可给予镇静剂、神经营养剂及行针刺疗法等。也可服中药以缓解症状。

79.什么叫斜视

斜视是指注视时一眼出现偏斜或双眼交替出现偏斜。根据不同的原因,可分为共转性斜视与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共转性斜视的特点是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偏斜,但双眼往各方向运动是灵活的,无论看哪个方向,眼球偏斜的角度不变,看东西不呈双影。

根据其表现形态又可分为内斜、外斜和上斜视三种。共转性内斜视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对眼”。外斜就是当一眼注视目标时,只一眼向外侧偏斜。共转性斜视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如视觉反射中枢融合功能不全、调节集合(辐辏)联合功能失调等。不论原因如何,一旦发现斜视均需尽早检查治疗。儿童发生斜视,首先要检查有无近视、远视或其他眼病。如有近视或远视,则需佩戴眼镜矫正,成人或儿童戴镜不能矫正者则需手术治疗。

麻痹性斜视与共转性斜视不同,它是由于眼外肌或支配它的神经受损所致。所以它的表现是看任何东西都呈双影,同时产生头晕,眼球不能往麻痹肌肉作用的方向转动,如右眼外直肌麻痹则右眼不能往右转动,而内直肌是正常的收缩,将眼球拉向内侧而成内斜视。麻痹性斜视的原因可由于眼局部和颅内病变所引起,如炎症、出血、外伤、肿瘤压迫等。所以首先应针对病因治疗,经过一年以后,如果斜视仍无改进,可考虑手术治疗。

80.什么叫弱视

有的人自幼视力很差,眼睛外表看来跟健康人一样,请眼科医生检查眼底,也没有明显病变,验光又提不高视力,这是弱视。要了解弱视的原因,还得从眼的生长发育讲起。婴儿出生时,他们的眼睛还没有发育好,随年龄的增长而继续生长发育。如果在视力发育阶段受到了各种影响,阻碍了视功能的发育,那么就可以引起弱视。根据不同的原因,虽可分为先天性、废用性、中毒性三类。

先天性弱视是由先天因素引起,如视网膜、视神经发育不全,废用性弱视大多有屈光因素,中毒性弱视由毒物所致。如烟、甲醇、奎宁、铅、二硫化碳等,使视神经受损。有些弱视的原因不易确定。

例如年幼时一眼有较大度数的远视,造成弱视,以后随着眼球的发育,远视度数可逐渐减退,但遗留的弱视却不能恢复。

81.为什么会发生昼盲

在白天或照明强的场所视力下降,称为昼盲,多见于中央部屈光间质混浊,如核性白内障,角膜中央混浊等。因强光下瞳孔缩小导致视力反而下降。黄斑部病变,轴性视神经炎或中毒性弱视,也可出现昼盲。视网膜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两种视觉细胞。其中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黄斑中心凹处,只能感受强光刺激,产生明视觉,并能分辨颜色,主要在白天看东西时起作用。我们讲的中心视力及色觉,就是靠视锥细胞来完成的。由于黄斑部的病变,视锥体细胞自然会受到损害,明视觉就会显着下降,从而出现昼盲。

82.为什么会发生夜盲

在晚上或暗照明的场所视力下降,患者每于夜晚不能行走,称为夜盲,多见于维生素A缺乏,视网膜色素变性、白点状视网膜炎、周边部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视神经萎缩、周边性白内障、高度近视、肝脏疾患后引起视网膜功能不全等。如果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为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致使人体内缺乏维生素A,视杆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必然会出现夜盲。这种夜盲是暂时的,给患者补充维生素A,例如口服鱼肝油、猪肝、胡萝卜等,很快就能治愈。

还有一些夜盲患者,属于先天性遗传疾病。以视网膜色素变性为例,由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原发性变性,视杆细胞失去了合成视紫红质的功能,所以夜盲多在10~20岁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最初视野出现环形暗点,以后随着病情的缓慢发展,视野呈向心性缩小,夜盲症状逐渐加剧,直至白天行路也感困难。后期视野成为管状,甚至陷于失明。

83.为什么有的人夜晚看灯光出现彩环

有的人看灯光时,在其周围有类似虹一样的彩环,医学上称此为虹视。青光眼前驱期眼压在35毫米汞柱左右,当角膜上皮产生水肿时,由于水肿上皮的棱镜折射作用,而见灯泡外围绕有彩色缤纷环圈,外圈为红色,内圈为绿色,也可红圈居于绿圈之内。这与屈光不正所致的灯光四周放射状光芒不同,应予以区别。有虹视者,应首先考虑青光眼,但出现虹视并不一定都是青光眼。眼分泌物覆盖在角膜上,常产生同样的虹视,但少见。由于晶状体放射状纤维具有绕射光栅的作用,即使正常眼,在黑暗中观看一个极小的光源,也可见生理性虹视。若有晶状体核硬化,则此种晶状体性虹视更为明显。晶状体性虹视既可是生理现象,也可为白内障的早期症状。所以,确定虹视究竟是否为晶体性,对于怀疑青光眼或否定青光眼是重要的根据。同时,要结合病人的症状、眼部检查及眼压检查,才能作出判断。

84.什么叫飞蚊幻视

眼前有小黑影飘动,随眼球同时移动,在背景明亮处表现更为明显,黑影如蛛网或蚊翅,而称为飞蚊症或称幻视症。检查视力不减退,除老年外,青年人也可发生,其原因为玻璃体内存在游离细胞,或有轻微组织变性,多属良性,无须处理。

85.眼前为什么会闪光

闪光是指眼前出现闪电样亮光,是因玻璃体牵拉视网膜使视细胞受到刺激之故。主要见于视网膜脱离、偏头痛、玻璃体后脱离、后部玻璃体视网膜牵引综合征等。以视网膜脱离为例,脱离发生之前,眼前常出现闪光,这是由于玻璃体索条牵拉视网膜刺激视细胞所致。

典型的偏头痛亦可出现闪光。可见于偏头痛发作之前,两眼视野中突然有暗点,视力模糊,见有金色或红绿色彩的亮光闪动,每有缺口,形似马蹄。逐渐向周围扩大,可达视野的一半或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