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沿黄城市带发展的金融理论与实践
48548000000021

第21章 金融支持沿黄城市带发展的总体思路(1)

城市化以及城市带(群)发展的实践与理论表明,经济和金融是相互影响的,经济的增长可以有效带动金融需求,金融发展又可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沿黄城市带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

第一节 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

要科学把握区域经济,首先应确定区域的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内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至于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一种区域类型,是指人类经济活动与具体时空条件紧密结合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类型的相对完整的地理空间。在同一经济区域内自然条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大致类似,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阶段大致相同,经济发展方向基本一致,表现为经济意义上的连续性和同类性。

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指某一特定经济区域内部的社会经济活动和诸种经济要素相互关系的总和,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其问题,尤其是指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及不平衡性的特点。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

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金融则是指一国不同的经济区域,在不同的经济结构基础上形成的各不相同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经济区域之间的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和分布状态。金融系统作为一国国民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不仅直接反映经济的区域性特点,而且从金融运行和发展本身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金融的区域化运行得以实现。

虽然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外延并不完全重合,有的金融中心可覆盖若干经济区域,有的经济区域包含着若干金融中心。因此,区域金融有着不同于区域经济的独立构成因素,这决定了不同区域金融之间的差异和联系,这些正是区域金融分析的核心问题。区域金融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空间差异、金融结构与发展水平的差异、吸纳与辐射功能差异以及金融环境的差异。

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愈高,金融的作用也就愈强。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不仅要直接反映经济的区域性特点,而且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金融的区域化运行得以实现。区域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国金融发展的一种客观现象,也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由于金融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金融运行必然具有区域性的不平衡特点。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流引导实物流运行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资金的区域化更加突出,因而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的互动关系必然会更加复杂和日益重要。

二、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是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在中观领域的延伸。现阶段,大多数学者认为经济和金融是相互影响的,经济的增长可以有效带动金融的需求,而金融的发展又可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外关于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在1921年任私营皮达曼银行经理时指出,金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功能健全的银行可以对企业家进行筛选,为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刺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后来,托宾(J.Tobin,1965)将货币引入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在货币经济中,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货币的作用来实现的,而且通过这种政策调节可以实现高速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休·帕特里克(Hugh T.Patrick,l966)提出了“需求导向”和“供给导向”两个概念。前者是指经济主体随着经济的增长会对金融服务产生需求,继而推动金融不断发展;后者指金融供给先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因此存在“需求遵从”,即金融发展应附属于经济增长。希克斯(John R.Hicks,1969)的研究则证实了英国的金融体系对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工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戈德史密斯(Raymond W.Goldsmith,1969)则在对35个国家1860~1963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着名的“金融结构理论”,首次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比较,并阐释了金融相关比率这一重要指标。

罗纳德·麦金农(Ronald I.Mckinnon,1973)和爱德华·肖(Edward S.Shaw,1973)在吸收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哈罗德-多马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对不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压抑理论”,系统阐述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认为“金融自由化政策”可以促进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随后,也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逻辑严密、论证规范的金融抑制模型,这些研究结果证实了金融深化理论的正确性。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结果曾一度令人失望,许多经济学家开始对以往经济发展理论的结论和缺失进行反思和检讨。斯蒂格利茨(Stiglitz)在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金融市场中市场失败的原因,他认为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应采取间接控制机制,并依据一定的原则确立监管的范围和监管标准。在此基础上,赫尔曼、穆尔多克、斯蒂格利茨(Hellmann,Murdock and Stiglitz,1996)在《金融约束: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一文提出了金融约束的理论分析框架。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金融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国外经济学家对金融与经济的关系的实证分析已经较为成熟。古普塔(K.L.Gupta,1984)和荣(W.S.Jung,1986)使用了格兰杰因果检验法,验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帕加诺(Marco Pagano,1993)使用AK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推导出金融体系能够通过改变储蓄-投资比、居民储蓄率和资本边际生产率这几种途径来影响经济增长;拉詹和津加莱斯(Robert G.Rajan,Luigi Zingales,1998)通过对不同产业成长效应与金融发展水平的分析,证明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均衡的因果关系;世界银行的列维和泽尔沃斯(Ross Levine,Sara.Zervos,1998)对1976~1993年47个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银行发展水平、股票市场流动性与经济增长率、资本积累和生产率的提高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卢英特和奥萨德(Kul B.Luintel,Khan Osahid,1999)通过10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运用多变量VAR模型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而列维和贝克(Ross Levine,Thorsten Beck,2004)运用1976~1998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了股票市场以及银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股票市场和银行业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

(二)国内关于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国内对于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大多结合我国实际,进行了相关性度量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宋艳伟、李恒炜(2007)运用格兰杰检验分别对东部、中西部地区1985~2004年的数据验证表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不是金融发展的原因,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则没有因果关系。但马瑞永(2006)同样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别对东部、中部和西部1980~2000年的数据验证则表明,东部、中部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显着的互为因果关系,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显着地促进了金融发展,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作用不明显。周好文和钟永红(2004)运用多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基于我国1988~2002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数据,对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说明东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而在中西部,这种互动尚未出现。

冉光和等(2006)运用面板数据协整检验方法考察了我国东部和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因果关系,并构建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短期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东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因果关系成立,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短期内因果关系不成立,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短期因果关系则成立。王景武(2005)的研究也利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东部和西部1990~2002年的整体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为:东部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在其得到的短期误差修正模型中,表明东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西部金融发展则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抑制的关系。

马瑞永(2006)在线性回归的基础上,添加了虚拟变量概括一些外部因素的变化,对我国1980~2000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最大,东部次之,西部最弱。也有学者采用面板数据进行简单的线性回归实证。胥嘉国(2006)运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1978~200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了FIR作为衡量金融发展规模的指标,以及RFMR(金融市场化率/国有金融相关比率)衡量金融效率。得出结论:金融发展指标增加1%,人均GDP的自然对数会增加0.456%,金融效率增加1%,人均GDP的自然对数会增加1.648%。张丹华(2007)对我国较为发达的上海、一般发展地区安徽和现代产业起点较低、较落后的西藏进行回归分析,认为在经济缓慢增长期,前期的政策投入以及基础设施投入更重要,只有地区开放真正与外届融为一体,金融资源才能发挥效用;在经济较快增长期,需要金融带动经济的发展;而在经济发展趋稳的发达的地区,人力资本及技术因素对经济的作用更突出。

(三)国内外关于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国内外关于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表明,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存在差异。在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的地区,金融体制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不同区域货币化与信用化程度存在着巨大差异,使得不同区域的金融市场呈现不同的有效性,区域金融对域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呈现不同的效果。

国内外关于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还表明,从一般规律来看,往往是越发达的地区越能够利用其良好的经济条件,充分调动和吸引金融资源,从而其经济发展程度越快;越是不发达地区,其调动金融资源的能力越差,金融效率越低,经济发展就越难以取得有效进展,从而区域间的差距就越大,形成“马太效应”。

目前,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凭借良好的经济环境,充分调动金融资源,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广大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却很低,潜在的经济发展要素未得到利用,经济腾飞始终停留在计划和规划当中。而且,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了对中西部地区资源的吸收,使得中西部地区形成了较多的资金流动障碍,经济的封闭性加大了金融对区域经济的协调难度。沿黄城市带大部分省区正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发挥金融在欠发达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挤协调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二节 国内外金融支持城市群发展实践

一、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特点及金融支撑模式

基于历史、人文、地理等多方面禀赋形成各自的比较优势,每个城市群都有不同的特点,这是其能够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下生存的主要原因所在。发现城市群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与相似之处,寻找并借鉴其发展过程中金融支持的模式,对于沿黄城市带建设至关重要。

(一)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群的金融支持特点

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的历程表明,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群的金融支持特点各异,这主要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在该阶段的重点方向。罗斯托在1960年出版了《经济成长的阶段》,提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要经历的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这个阶段不存在现代科学技术,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农业居于首位。

第二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即从传统社会向“起飞”阶段过渡的时期,近代科学知识开始在工农业中发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