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新技术·如何办好蛇养殖场
48544600000043

第43章 如何防治口腔炎

口腔炎是一种传播性极强的口腔疾病,由化脓性细菌所引起,多发生于毒蛇的采毒期间。此病很容易在毒蛇养殖场传播,病情严重时口腔炎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死亡率达30%~50%左右。在饲养毒蛇时,如果长期人工填喂食物,则口腔炎的发病率更高。一旦发现此病,应将病蛇及时隔离治疗,严重的应杀掉深埋或焚烧,切忌随便丢弃。

(1)病因。一是机械损伤,如在采蛇毒、灌药或填食时用力过猛或捕捉时刮掉了毒牙,蛇在捕食大的活食时不慎被骨头或其他硬物刺伤了口腔;二是蛇误食了有刺激性的物质,如误饮石灰水、福尔马林溶液等损伤了口腔黏膜;三是季节性的,如幼蛇在冬眠期间不吃食,口腔中唾液少,杀灭细菌的能力低;特别是此季如果蛇窝潮湿,病菌会大量在此繁殖,一旦入侵幼蛇口腔则趁机繁殖,因而冬眠刚过的幼蛇易发生口腔炎。

(2)病状。初期会发生急性炎症,如局部肿胀、牙根红肿、两颌肿胀、口不能开闭自如、疼痛不安、常将头昂起;继而在毒素作用的侵害下病状加重,局部产生化脓溃烂,口腔黏膜大量脱落,致使脓液外流。此时可见病蛇精神不佳、不愿爬动、往往张开大口喘气,张口后不能闭合、舌头伸不出、食物难以下咽,如果治疗不及时,3~5天后死亡。一旦毒素入血,常会引起全身败血症而加快死亡。剖检死蛇可见蛇体消瘦、头部肿大、口腔内充满发臭的脓液及口腔溃烂。

(3)治疗。原则是杀菌消炎,以局部治疗为主,结合全身治疗。局部治疗时,先用3%硼酸水、2%明矾溶液或淡盐水清洗口腔,再涂敷外用药,如将冰硼散或锡类散涂敷在患处进行消炎;或撒上土霉素粉抗菌消炎。发现化脓溃烂后,先用棉签蘸淡盐水抹净脓液和脱落的黏膜,再用0.1%雷佛奴尔溶液冲洗干净,最后涂上紫药水或撒上冰硼散。同时,肌注青霉素,每千克体重5万~10万单位,每天2次,连续3天;并口服清心火、败胃火的中草药。

中草药治疗的方剂如下:①穿心莲粉2克,猪蹄甲酚5克,混合均匀撒在患处。②黄连2克,金银花5克,用水煎煮取汁浸泡头部3~5分钟,每天2次,连泡3天。③地胆头5克,穿心莲2.5克,崩大碗3克,用水煎煮后浸泡,每天2次,连泡3天。④甘草、知母各5克,麦冬、党参、杞子各3克,用水煎煮后浸泡,每天2次,连泡3天。⑤蛇舌草5克,水煎服,每天2次,连服3天。⑥金银花10克,车前子20克,龙胆草10克,煎水后洗口腔,每天2~3次,有显著效果。上述中草药为每千克体重蛇的日用量干品。

(4)预防。此病“防重于治”,应消除引起疾病的因素。蛇窝内若湿度过大,应将蛇窝的盖打开通风散潮,还可用石灰粉、木屑等,装入用纱布缝制的袋内,放入蛇窝吸潮。如一次效果不好,可重复多次,直到干燥为止。蛇窝内也可用漂白粉溶液消毒。对毒蛇实施人工采毒时,手的动作一定要轻柔,切不可用力鲁莽。为了保证蛇的健康,在投喂食物前,应先将投喂的食物放入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浸泡5~10分钟后再喂蛇(带羽的食物除外),这样便有效杜绝了不洁食物对蛇的侵害,避免了病从口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