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畜类养殖·如何科学饲养藏獒
48542200000037

第37章 藏獒的选配方法有哪些?

选配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确定公母藏獒的交配,人为地组合后代的遗传基础,创造符合人类意愿的理想型藏獒个体的技术过程。通常认为选配是选种的基础,选种又可以促进选配,二者互相促进,不可偏废。通常选配原则是:选择有共同优点的公母藏獒进行交配,有相同缺点的公母藏獒不能交配;最理想的是壮龄配壮龄,壮龄配老龄;禁止近亲交配。

藏獒的选配有三种技术方法:

(1)按性状组合进行选配。这种交配方式适合于犬群组建时间不久,规模较小,犬只来源较复杂、类型较多的犬场。

根据与配公母獒的品质对比而决定与配犬,选取在性状表现,性能特征,体质类型以及与适应性有关的性状上相同或不相同的个体进行交配。前者称为同质选配,后者称为异质选配。这两种选配方法有时单用,有时同用。具体地说,就是根据公母獒在体形外貌、体质、体尺(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头型、嘴型、耳型,以及骨量和毛色等方面的表现,分别选取品质相同或不同的个体交配。有时可能先同质,后异质;也可能某几个性状上是同质,另外的性状上是异质。进行品质选配应有计划,计划应尽可能详细。如果是异质选配,公獒应在体尺、头型、嘴型、耳型和骨量上有优势,表现出类拔萃;母獒在体长、体高、繁殖力等方面有良好表现。

这样的公母獒交配,后代一般会秉承父母双方的优点,形成优良的性状性能。

(2)按血统选配。按血统选配的方法适用于具有系统选育的历史、对藏獒的选育有明确的目的与计划,犬只类型已逐渐分明,血统记录清晰的犬场。

按血统选配的含义是指以血统或家系为单元,在家系内或家系间开展有目的的选配,其意义在于保持并巩固场内各血统或家系的品质特征,保持不同的犬只类型,巩固其遗传性。可以有效地将不同血统公母獒所具有的性状与特征集合在一起,创造出理想的藏獒个体,也可以把各血统犬只所具备的优良性能和特征稳定下来,保持下去。按血统选配方法与按家系留种的方法应科学结合使用,一方面按家系留种,规定在世代更替中,必须为每只优良的种公獒留有一个儿子,以继承其血统。也规定为每只母獒留一个女儿,以保持其遗传性。这样可使各家系的特征得以保存。另一方面,并不排除各血统间或血统内公母獒间的交配。

按血统选配能最有效地促使优良基因的纯合,固定优良性状并保存某些优良个体的血统,使某一理想藏獒的品质性能尽快变成群体所共有,实现创造和培育优良藏獒的目标。

(3)按等级选配。即按《藏獒综合评定等级标准》对与配公母藏獒进行等级评定,确定公母藏獒的等级后,再确定公母藏獒的配对或交配。通常公藏獒的评定等级应高于母藏獒,每世代主配公藏獒应达到特级,不低于一级。而基础母藏獒或与配母藏獒应达到一级,个别具备独特性能或特征的母藏獒容许二级。公藏獒的等级按特级或一级要求,原因在于公獒影响面大,选择品种性能或特征优良的公藏獒配种,利于提高獒群的整体水平,并使藏獒群性状整齐,表现一致。

坚持等级选配,是全面推进藏獒系统选育,全面提高藏獒品质性能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