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西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探索
48538500000027

第27章 人才培养探索(4)

艺术设计作为艺术和人文以及技术集成的实用性学科,既与艺术有密切的联系,又与人文和技术关系密切,而且随着人文和技术不断地发展,在艺术设计领域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相互交叉发展的趋势。无论从世界设计艺术的发展历史来看,还是就当今国际设计艺术的潮流,我们都可以发现优秀的艺术设计不但要具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达的社会生产条件,同时还要有鲜明的文化理念和艺术思想。因为设计的灵魂是创意,而创意是经过反复精心的思考与策划,恰当运用特有的艺术手段,创造出一个新颖独特的构想、意念和意境的全部过程。美国宾州大学设计系兰尼·索曼斯Lanny Somme教授在其著名的《设计教育哲学》一文中曾经这样说:“我一向坚持认为:只有那些知识全面、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最优秀的设计师,他们在心灵和手法上都受过系统、正规和全面的质量训练。一个合格的设计师不仅应该掌握字体设计、版面编辑、媒介运用、设计方法和交流传达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他还应当具有视觉艺术、音乐、创意文案写作、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市场学、新闻报道和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丰富知识,所有这些都是一个真正的合格设计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可见,成功的创意是一种综合知识的体现,宽厚的知识面和善于将各门类知识融会贯通的创造性思维是创意的关键。

可见,要成为真正的设计师,除了具备专业技能外,宽厚的知识面和创造性思维是必备条件,而这都是通才教育的价值目标所在。尤其是21世纪以来,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已经形成职业高中、大专、本科层次的教育体系,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就应该与以专业技能性训练为主的专门职业教育相区别开来,应该提倡以创造性思维培养为主的通才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设计师”。

三、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通才教育的基本思路

在目前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实行通才教育一方面要克服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要加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从而既培养出高素质的设计师,同时也培养出真正的“中国设计师”。

首先,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通才教育要侧重于人文素质的培养。我国目前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往往过多地强调技能性专才教育,尤其是计算机技术进入艺术设计领域后,给艺术设计领域带来强烈的冲击。我们必须认识到计算机的辅助设计给艺术设计领域确实带来了好处,其强大的设计软件往往能给人们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可以制作出复杂的渐变色彩、线条;奇异夸张的图形图案,虚拟真实,光怪陆离的画面也可以用高超的技术实现。但由此引发的弊端也应该予以纠正,那种认为掌握了计算机技术比什么都重要,学会了设计软件,就可以设计出作品的认识是极端的技术崇拜论,由此而导致艺术设计学生只想学设计软件,而忽视基础课程的学习,最终走向社会的这些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处于作为工具及操作员或设计劳工使用的现象。因而,我们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从重视专才教育到重视通才教育的转变,首要的一点是加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目前,我国高等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进校之初就存在着文化方面营养不良的状况,人文素质教育是他们急需弥补的一课。正如在上面所说的艺术设计不是简单的技能,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同样需要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旦过于功利化即过分工具化,把艺术设计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和工具,仅仅当成一种赖以活命的职业,艺术设计就会因缺少人的精神参与而失去生命,因缺少激情而丧失灵魂,就不成其为艺术,而会堕落成仅仅是一门技术。经济学家也说过,“产品的一半是文化”,“文化也是商品”。生产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它卖出去,在买方市场的今天,产品的文化内涵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前景。产品文化内涵的加入则首先要求我们培养具有人文内涵的高等艺术设计人才,主要靠加强人文科学的素养培养,要深入生活,而且要用恰当的方式去对我们所面临的生活进行调查研究。要不要深入生活,怎么深入生活,说到底就是要用比较科学的手法,去了解老百姓与企业以及商品的脉搏,了解商品流通,商业领域的事情,特别要了解人们面对入世后的感悟。这些其实与具不具备人文科学的素养很有关系。比如社会学、民俗学、流行文化与流行的视觉语言、经典的东西等。对于经济和管理问题除了科学,恐怕最重要的还是人文,由此艺术设计离开人文是不行的。一幅成功的设计作品应当是以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创意来扣人心弦的,而不是懂得了几个设计软件,将收集到的资料罗列拼接,玩弄各种制作技巧。现在许多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埋怨学校课程开多了,与之相关的专业课太少。但是要明白,艺术设计是一个学科,必然需要一系列的各方面知识包括思维科学以及研究创造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果整天只知道练操作手段,就只能成为“匠人”的角色。艺术设计教育要担负起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与确立未来社会人类生活方式与文化理想的高度,必须要在教育体系中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由此,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才能成为超越于技术教育之上的教育,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

其次,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通才教育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艺术设计是以艺术文化和科学技术相结合为产物的一种存在形式,因而那些能够把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及科学技术最优化结合的人才能称得上大师。有学者曾指出:“设计艺术学科同理工科相比,它除了会受到社会经济、技术等可量化因素的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民族、历史、文化等不可量化因素的深刻影响。我们在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设计中看到的往往不是差距,而是差异,这种差异经常成为艺术设计作品生命力的决定性因素。”就设计领域的大师而言,他们也都是能够把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人物。例如被世界公认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巴黎卢浮宫前的金字塔,是一个现代材料加现代技术的玻璃金属结构,但骨子里折射出的却是埃及大漠上巍然耸立的古典艺术精神。他在中国的代表作——香山饭店,玻璃金属太空底下延伸着传统文化颇具特色的江南水乡所特有的灰瓦白墙的园艺景观。其他如靳埭强、陈汉民、韩美林等,在他们身上也可以找出强烈的传统文化烙印。然而,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在“重技术、轻艺术”的专才教育教育模式中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造成了设计领域的设计师们文化底蕴的缺失,设计思维的枯竭,自然很难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作品。因而,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通才教育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作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传统经史子集、诗歌辞赋、辉煌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化,这些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中有诸多可以继承和发扬的内容。在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艺术设计学生的文化素养,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从传统文化精华如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中汲取养分,为将来的艺术创作进行积淀;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对学生获得综合性的艺术设计创造能力有很大帮助,更容易开发心智,激发创造性和探索精神。当然,把传统文化教育引入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可以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多种形式的尝试,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文学沙龙、观摩活动、读书会等形式配合传统课堂教学。另外,还可以通过增加选修课的分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地选择课程,学习相关的学科,融合多学科的知识,激发设计创作的灵感。

此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也必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传统艺术的学习。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写意中国画以“不似之似”、“脱形写神”为艺术追求的胜境。这些师法自然,来源于生活但又经过千锤百炼,概括而又多变的“程式”是一种经过高度提炼的美的精华,由于强调对事物神态抒发,不讲究外形轮廓的相似,很多形象显然不是生活的简单模仿,而是由复杂到单纯的概括。现代艺术设计在对形象的设计上亦强调高度提炼,对于一些难以直接表达或者表达效果不够完美的形象,要求设计师对形象采取概括、抽象处理等方式,以保证设计思想能够非常容易的被消费者理解接受。可见,写意中国画强调对事物的神态抒发,不讲究外形轮廓的相似,重在传神,与设计中从物到图案的追求具有一致性。其次,在构图和笔墨技法中,中国画讲究黑白、聚散、疏密、虚实、浓淡、粗细、曲直、刚柔等要求和艺术设计中所追求的形式美法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审美特征是相通的。由此,21世纪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加强对传统艺术即美术史论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他如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对现代艺术设计也有启发价值。在《考工记》《天工开物》等总结我国传统设计成就和设计理论的著作中,我们发现中国传统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与中国劳动人民特有的认识论基础紧密相连,道、儒、墨各家思想的渗透使中国传统设计具有丰富的哲学、文化内涵。无疑,在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强调对传统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古代设计思想与中国文化整体背景的深入解读,才能为中国当代设计体现传统智慧与民族化发展提供丰富而有深度的参考。

四、结语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时代,“以技为本”、“以能力为本”的高等艺术设计专才教育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和“市场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挑战,因而必须走通才教育的培养模式。通才教育所要求的是综合的能力,基础方法,广博的知识和自我选择的能力,这与艺术设计所要求的知识面宽以及创造性思维方式具有一致性。因而,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实行通才教育要在关注技能传授的基础上,把艺术设计当做一个开发智慧的复杂系统工程看待,尤其要加强其中的人文素质和传统文化教育。由此,我们培养出的设计师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开阔视野,掌握新方法、新知识、新观念,使设计真正成为新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才能够使我们的设计师在世界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从世界设计中突围出来,带动中国艺术设计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王进展.设计艺术人才的知识结构中应该着重加强的三个方面[J].装饰,2004(11).

重视艺术教育办出学校特色

谢鸣

摘要: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追求心灵美的高尚情操,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一所民族高校,我们应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从艺术教育的角度彰显学校的特色。

关键词:艺术教育,办学特色,人文素质

一、艺术教育的人文素质培养功能

众所周知,人类文明程度是通过艺术形式再现的,艺术作为一种有形文化,它的发生和发展标志着文明与进步。开展艺术教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认识并理解文明的深刻内涵,成为新一代文明社会的公民。[谢鸣,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教师。]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与途径,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渐突显出来,这是由它的功能和作用决定的。

首先,艺术教育能够培养追求心灵美的高尚情操。具体讲就是培养人的情感态度,我们说艺术是精神的物化,人们在审美时能达到一种最高境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曾讲过一个故事。小学生奥列霞是很喜欢蝴蝶的,每天清晨都要到花园去看蝴蝶。然而,当课堂上老师说蝴蝶是害虫后,她对蝴蝶的那份感情受到了伤害。从这个故事可说明,美与真、善是不同的,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上看蝴蝶,它属于真,与感情无关,无所谓爱与恨。从功利的角度看蝴蝶,它属于善,与感情有关系,蝴蝶是害虫。从审美的角度看蝴蝶,无论形式与色彩它都是很美的。从这我们得出结论:美是高于真,高于善的,它具有包容性,即通常所说的以美导善,以美致真。如果我们友好地对待环境,生物链的存在不也需要这些“害虫”吗?美让人们心胸开阔、宽容、厚道,美能使人与客观世界实现真正的、全面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