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保安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
一、保安族的形成
保安族的族源和形成,根据传说及其语言特色、人种特征和生活习俗,一般认为保安族是元朝以来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色目人,在青海同仁地区戍边屯垦,同当地蒙古族、藏族等各民族长期交往,自然融合,逐步形成的一个民族。
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保安人民与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民族人民一起起义,反抗清王朝的统治,在河州太子寺南面的新路坡,打败了清军,但由于领导起义的马占鳌最后向左宗棠投降,使得这次起义以失败而告终。
保安族的族称来源于原居住地保安城。保安族原居住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边的保安城、下庄、尕沙日一带,这里原来居住的都是藏族。大约从元代开始,蒙古人进入西北藏族地区。
1227年,成吉思汗攻取西夏都城兴庆府,夺得积石州后,连河州也相继变成了蒙古军的重要据点。1247年,西藏首领萨班与蒙古太子阔端举行凉州会谈后,西藏正式归入元朝版图,蒙古军在西藏地区的往来日趋频繁,保安一带已成为兵家必争的交通要道。明万历年间曾在青海省同仁地区设置保安营,修建了保安城。明末清初以来,保安地区已形成了有藏族、汉族、蒙古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四寨子”——尕撒尔、年都乎、吴屯、保安。清咸丰、同治年间迁徙到甘肃省积石山。1952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由国家正式定名为保安族,并成立了以“保安三庄”区域为主的保安族自治乡。
二、保安族的人口与分布
保安族聚居区位于甘肃、青海交界的积石山下,北临黄河。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和青海省的循化县。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保安族人口约为20074人。
第二节保安族的服饰
保安族服饰有特殊的地方。男子喜戴号帽(白布圆小帽),穿白衫,套青布坎肩。在节日时戴小礼帽,穿翻领大襟藏式长袍,束腰带,系腰刀,足登长筒马靴。妇女多喜穿紫红、绿色等色彩鲜艳的灯芯绒衣裤。
保安族的男子,平时喜欢戴白色或黑色的“号帽”,里边穿白衬衫,外面套青布背心;在喜庆节日时,戴礼帽,身穿黑色翻领大襟长袍,束彩色腰带,系腰刀,足登高筒牛皮靴,显得威武潇洒、美观大方,富有民族特色。这种袍子很像“藏袍”,但又比“藏袍”稍短,饰有不同宽度和不同色彩的“加边”。腰带的长度从一丈二尺到一丈五尺,冬季穿翻领皮袄,多褐色。妇女平时穿紫红色或墨绿色的大襟上衣,外套“坎肩”,蓝色或黑色的土布裤子,有的穿过膝的长袍,衣袖和裤边也都有不同花色的“加边”。在喜庆节日里,保安族妇女上身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衣服,下身多穿水红的花色裤。妇女们还喜欢戴盖头,一般婚后妇女喜欢戴圆形白帽,黑色盖头,少女是戴绿色的盖头,老年妇女戴白色的盖头。保安族早期与蒙古族相邻居住,服饰也基本上与蒙古族相同。男女冬季多穿长皮袍,戴各式皮帽,夏秋则穿夹袄,戴白羊毛毡制的喇叭形高筒帽。男女均系各色鲜艳的丝绸腰带,并带有小装饰物。
元朝后期,因受藏族、土族的影响,保安族男女在春、夏、秋三季均穿长衫,戴礼帽。有的男子还穿高领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的坎肩;女子服饰色彩比较鲜艳,脚穿绣花鞋。这期间的服饰兼有藏族、土族服饰的特点。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保安族迁徙到今甘肃积石山大河家地区后,与周围的回族、东乡族、汉族密切往来,其服饰又有了明显变化。平时,男的喜戴白色或青色的号帽,穿白布衫,套青布坎肩;逢节庆时,一般头戴礼帽,身着黑条绒长袍,外扎彩色腰带,挂腰刀,足穿牛皮长筒靴。妇女平时穿紫红色或黑绿色灯芯绒大襟上衣,蓝色或黑色裤子,有的喜欢穿过膝的长袍,下身多穿水红的花色裤,衬托得格外典雅俊俏。
现在,保安族的服饰与当地的回族、东乡族大致相同。男子平时戴白色号帽,身穿白色衬衣、黑色坎肩、蓝或灰色裤子;走亲访友或外出时,多穿中山服或军便服。未婚女子多穿鲜艳的各色上衣,头戴细薄柔软透亮的绿绸盖头;已婚少妇以及中年妇女平时多戴白色卫生帽,外出时则戴黑色盖头;老年妇女多着深色服饰,戴白盖头。保安腰刀,造型优美,线条明快,装潢考究,工艺精湛。它不仅是生活用具,也是别致的装饰品和馈亲赠友的上乘礼品。因此,深受西北各族人民的欢迎,在阿拉伯国家也颇有名气。
保安刀是保安族的传统手工业,反映着保安族人民的性格特征。“保安刀”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保安刀的生产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制作技艺高超,锋利耐用,精致美观。著名的“双刀”和“双垒刀”刀把,多用黄铜或红铜、牛骨垒叠而成,图案清雅美丽,享有“十样景”的赞语,誉满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区。保安腰刀与新疆的英吉沙小刀、云南阿昌族的户撒刀齐名,号称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据说两百年前,保安族从青海黄南同仁保安堡迁到大河家,一边务农,一边做手工业,所打的刀具精美锋利。保安刀朴实大气,刀锋笔直豪迈,仅在贴近刀柄处嵌以数点星月,或一把手。刀锋刀柄相连处没有横梁相隔,直接过渡到锋刃。刀柄的华美也别具一格,不用玉石玛瑙之类,而是一层钢压一层牛角,连压十几层,刀柄头部留有小孔。刀鞘以铜皮砸成,包以木头、刀锋入木,塞得紧紧的。整体上简洁剽悍实用,与质朴的西北风土相吻合,所以,兰州以西各族群众都喜欢佩保安腰刀,一柄在手,一股豪气油然而生。保安刀虽然精美、锋利,可是腰刀属于国家管制刀具,不能随意携带。
第三节保安族的饮食
保安族的饮食多以小麦、青稞和玉米为主,一般做成馒头、面条、油香、馓子等,肉食以羊牛肉为主。
保安族的日常饮食有小麦、大麦、豆类、玉米、土豆、荞麦、胡麦、青稞、牛羊肉与奶、禽蛋和鱼类等,蔬菜甚少。嗜爱酸辣,每餐不离老醋(或浆水)及油泼辣子。保安人的主食偏重于面制品,如馒头、花卷、煎饼、包子、汤面条、臊子面、馓子、凉面、浆水面、炒肉面、捏面筋、搅团等。
保安族的肉食品以牛羊肉为主,忌食猪、马、驴、骡和其他凶猛禽兽之肉,忌食一切自死动物的肉和血。保安人偏爱于纯肉制品,如手抓羊肉、碗菜(熟牛羊肉切块,加胡萝卜、土豆、粉条,用牛羊肉汤烩成)、麦仁杂碎汤(麦粒和羊头蹄肉及内脏混煮)、大块清水鸡、爆炒鸡块、清煮全鸭等,尤以全羊席最为知名。全羊席选用出生两年左右的肥羊,洗净后整只煮熟,然后捞起,按肋条、脊背、前后腿、髋、脖子、尾巴分档切割,接着带骨剁成一指厚、手掌大的肉块,各装一盘按顺序上席,另配佐料调味蘸食。
保安族在待客时还有一些别具特色的饮食风俗。有客自远方来,都会受到热情款待。客人到家,首先请客人坐上座(即炕的左边落座),然后,先端茶,再上食物。用餐前,按照保安族的规矩,必须由一名年长的老人或家庭主人念诵一段《古兰经》,意思是感谢真主赐给了我们食物。之后,才能动手就餐。如果是馍、饼之类的主食,必须由主人先掰开,然后,客人才能取食。否则,被认为是不懂规矩。一般是上3道饭菜:第一道是大饼或馒头,第二道是手抓羊肉或鸡肉,最后一道才是正餐精制的细丝面条。若是贵宾,主人还要用鸡尖招待,以示尊敬。若来客是男的,中青年妇女是不能在男客面前随便露面的。
保安族最有特色的食品有四种。
一、炕锅馍馍
系在发酵面团中加干面、碱水、菜油、食盐或白糖,反复搓揉,捏出牡丹、月季等花式,在炕锅内烤熟。小者250克,大者5千克,薄者5厘米,厚者15厘米,别有风味。
二、青麦包子
系将刚灌浆的麦穗捆成小把儿,煮熟,碾碎,晒干,在羊肉汤中泡胀,拌以羊肉茸泥和调料作为馅心,制成包子。
三、河州包子
秋冬用红萝卜、羊肉、香葱作馅,春夏用韭菜、韭花、羊肉作馅,可蒸可烤,有冰心包子和两面黄的水浸包子两种花色,用辣椒、酱油、醋佐食。
四、鸽肉稀饭
野鸽宰后清洗干净剁成块,加入大米(或小米)、蕨麻籽温火炖烂,有补五脏、益心力的功效,常用作大病初愈者的滋补品。
第四节保安族的建筑
每个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不同,文化环境不同,生产方式不同,审美心理定势不同,形成了居住上的独特风俗,保安族民居也一样。
保安族一般是整村连房密集居住,一家一院,户与户的房屋屋顶相连,一家有事请其他村民帮忙,不出院门上屋顶就可以了。这种居住形式,是保安族生活在战乱环境中,为了保护自己,相互团结,共同御敌而形成的。关于这个特点,保安族学者、曾任甘肃省文化厅厅长的马少青先生在他的一篇名为《隆务河缅怀》的散文中描绘的非常生动:
“小时候我吃完饭要找小朋友玩,不用走街穿巷,只要上了自家的屋顶就可以任意走到任何一家的屋顶,站在屋顶朝院子一喊,小朋友蹬蹬爬上梯子上屋顶了。那时候屋顶是我们最好的去处。邻居之间有什么事情也是来往于屋顶。说实话,这屋顶像是用白色的毡连接起来的,好看,好玩,站在这里可以远眺四面景色,仰望星光灿烂,俯视家家户户发生的趣事,其中的乐趣难以言表。”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平房,有出檐和挑檐之分,出檐房比挑檐房多一道檩柱,比较宽敞,正房坐北向南,一门两窗。如今,这种居住形式有所改变,各家一般都独家独院打庄窠修建房子,多为瓦房。
保安族民居,一般北房为上房,俗称堂屋,三间组成,由家中老人居住,老人去世,如家中房屋宽余则不住人,专门接待客人或请阿訇过乜贴时用,堂屋中间置八仙桌子,两边出檐的地方建两个土炕。保安人喜睡热炕,炕上多铺毛毡,炕墙周围装板、挂炕围,炕上要放炕柜和板箱,装衣服杂物。备有炕桌,供吃饭、喝茶、待客用。房内多贴字画,以阿拉伯文对联和“克尔白”图最为讲究。堂屋两边为西房、东房,由子女居住。南房一般是圈牛羊或放柴草的地方。厨房设在上房与西房或东房相连的角落里,与住房分开。院内多种植果树、花木、蔬菜。保安人善于制作腰刀,大多家庭还有腰刀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