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亲的责任:文化名人谈青少年教育
48537600000004

第4章 成长与社会

36.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胡适)

[赏析]

胡适是中国近代历史中比较特殊的人物,他才高八斗,学贯中西,既继承了传统文化中道德伦理的熏陶,又深受了西方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在文化融合与社会动荡的上个世纪,不断地实践着改造中国的努力。他的才华,治学精神,社会责任心以及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希冀,倾注了一生的心血。他的“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的务实精神,在今天的中国日益显示了其生命力。

在中国近代史上,能与鲁迅比肩的人物,胡适能算一位。胡适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是治史、考证、文学还是社会改变,他都多有涉猎,成就斐然。如果说鲁迅是一位看透中国国民性的智者的话,胡适则是倾心于做点滴事情改良这个主会的耕者,这对20世纪最耀眼的“双子星”。即使在进入21世纪后的今天,依然在闪耀着夺目的光茫。

胡适对于教育,同样是倾注了其大量心血的,他对中学生的修养和择业问题,同样吻合了其“实用”的观点。

胡适在文中谈到,对于习惯的养成,这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终生成就的大小。一个人如果在中学时代习惯没有打好,则极有可能长大后一事无成,对于习惯的培养,文中多有精彩的论述。

胡适对于个人的择业标准,提出了一个关键之点。那便是依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而定,诚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干自己所喜爱的一行会更加充满乐趣,也更加容易结出硕果,而胡适本身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37.升学与就业(茅盾)

[赏析]

茅盾的《升学与就业》一文,使我们隐隐地看到了若干年前学子们面临升学与就业时的困惑,这种困惑在当时的时代似乎难以释怀,难以解开,简而言之,这是一种心态的问题。

抛开常人的思维定势,其实社会就是一所学校,而且是一所无所不包的学校,有心之人能在这所学校里学到他想要的一切,茅盾所举出的高尔基的例子,便是如此。

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成为高尔基式的人物,这需要机缘,需要社会环境,但关键还在于自己努力的程度。如果一个人拥有“铁棒磨成针”的意志和毅力,再加上一颗不错的脑袋,自然会有杰出的成就出来。

时代在改变,社会却依然有类似的问题出现,现代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似乎又与当年茅盾时代的难题一样,充满了困惑和变数,倘若我们学点高尔基式的精神,放下大学生自恃的高傲和架子,那么问题便会容易多了。

38.青年苦闷的分析(茅盾)

[赏析]

青年时代是朝气蓬勃的时代,亦是多愁善感的时代。青年时代脱离了少年时代的稚气,却还未老成到成人世界的地步。

青年时代是多事之秋,却也是思创能力和想像力最丰富的时期,青年的优点和缺点同时包容在青年的热血之中,青年的苦闷也因此而来。

茅盾对青年苦闷的分析,恰如一位历经风霜的智者对迷路青年的循循善诱,这种指点是一种心灵上的相通,更是对其出路的一种规劝。

对于处在人生十字路口中的苦闷青年来说,坚定其意志和信念,鼓起其勇气是走出人生低谷的关键所在。

39.青年的修养问题(冯友兰)

[赏析]

在国难当头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哲学大师冯友兰一席肺腑之言道出了对青年人的期望。毕竟,国家的未来掌握在青年人的身上,青年人强,则国强;青年人弱,则国弱,这句话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早有体现。

关于青年人的修养,冯老先生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这每个要求都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冯老的一番爱国之心可见一斑。

与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是,文中对于青年的修养更加注入新时代的东西,但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是不可分的,现代文明亦不是建立在半空中的空中楼阁。

对于青年的希望一直是大师们寄寓已久的心愿。这一代代的心愿汇成了建设祖国,改造社会,实现现代文明的历史洪流,经久不息。

40.怎样使我们生活丰富(宗白华)

[赏析]

若干年前,莫奈的《日出》在伦敦画展上展出,于是印象派在画坛开启了一个时代,这种对生活的另类感知,打破了传统画派的平衡和单一的创作手法。

生活是可以从多个层面解读的,一维空间和二维空间只会禁锢住人的头脑,当我们跳出眼前的景物从更大的角度俯视的时候,就有如白光通过三棱镜一样,折射出五颜六色的七彩光了。

如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生活话题,但当我们把它上升到一定的层次时,它却似乎并非那么简单,正如宗白华在文中所叙述的那样:“一个思想丰富的人,他见着这极平常普通的现象,便可发挥他的思想,触动他的情绪,很觉得意趣浓深,灵活机动,丝毫不觉得寂寞。”

生活的丰富,可以促成人格的进化,宗白华最后的一句,点出了生活于我们的真正涵义。

41.机会(邹韬奋)

[赏析]

机会的确是个好东西,但它却似乎不可捉摸,若想抓住它,应该具备三个条件:税利的眼光、聪明的头脑和勇敢的双手。

拥有锐利的眼光能帮助我们找到和发现机会,拥有聪明的头脑能够帮我们分析机会的大小和可能性,而勇敢的双手则是帮助我们抓住机会。

历史上但凡有伟大成就的人,无不符合以上几个条件,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果断地抓住了它,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邹韬奋在文中为我们列举了历史上有影响的伟大人物,无不是具备以上三原则的,在文中最后,他对机会的易逝作了一个形象的描述,似乎在为我们揭示机会的珍贵和飘忽。

42.考试分数不可靠(林语堂)

[赏析]

林语堂在文中对考分的质疑,是基于考分的看似标准化实现不人性化的实现,以及真正的才学体现在思想学问的增长而非已有知识的灌输。这种开近代思想之先河的质询,道出了对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否定和批判。

诚然,分数的高低能够判明学生在某些方面掌握知识的熟悉程度,倘若以此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的惟一依据,恐怕是本末倒置的想法了。林语堂在文中所举的英国的例子,便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比较中外的教育,西方的教育多是启发式的,而东方的教育则重在尊重已有知识而很少去开发挖掘新的知识,这种教育理念的不同,便成了造就东西文明的具大差别的原因之一了。

尼采在几个世纪以前宣称:“上帝已经死了”,这种对传统的质疑和否定体现了一种大无畏的精神。而林语堂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批判性,显然可以看出尼采的影子。

分数不是惟一的,这种颠覆传统的思想对于现代的父母来说,是否有更一层的启示呢?林语堂在上个世纪的呼声,透过历史的时空和纸张的传递,希望能引起现代父母的思考。

43.做人与做文(台静农)

[赏析]

古谚道:“文如其人”,可见从一个人的文笔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和操守。少年王勃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愈坚,不坠青云之志”正是道出了这位少年才俊的万丈豪情,因而便有了《腾王阁序》这样的千古名文流传于世。

做人与做文之间的关系,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台静农在文中便道出了此中的机妙:做人在先,先修品性后做文。当然,这是指的较高层次的文学创作,小学生的习作不在此列。

有好的品性才有好的文章传世,因为品性是文章的灵魂。诸葛亮的《出师表》被后人誉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难堪伯仲间”,而司马迁的《史记》也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人品和文品的关系便一目了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