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宜多食豆腐
缺碘者 大豆含有皂苷,它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但又能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用豆腐容易引起碘缺乏病。因而吃豆腐时,应搭配些含碘丰富的海带、裙带菜等。
体弱者 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一次食用过多,不仅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痛、胀气等不适症状。另外,豆腐性寒,易腹泻、腹胀的脾胃虚寒者,以及常有遗精早泄、手足发凉等肾阳不足表现者不宜多食。
肾功能不全者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所摄入的植物蛋白经过代谢,分转化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老人肾脏排泄能力下降,若大量食用豆腐,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痛风者 豆腐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均应慎食。
豆腐渣的食疗保健功能
豆腐渣营养丰富,据测定,含蛋白质29.3%、脂肪12.4%、食物纤维51.8%、灰分3.54%,这些营养物质均高于一般谷物类食品。豆腐渣有如下保健作用:
降血脂 豆腐渣所含的食物纤维、异黄酮与钙,均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血脂的作用。如食物纤维不仅能阻止胆固醇的吸收,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血中胆固醇,从而对预防血黏度增高、高血压等疾病有益。
降血糖 豆腐渣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所吃食物中的糖分会吸附在纤维素上,使糖分吸收变慢,从而有效地抑制血糖急剧上升。同时纤维素还具有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作用,所以,经常吃些豆腐渣能降血糖、防治糖尿病。
减肥 豆腐渣是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食品,由于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具有解除饥饿、产生饱腹感的特点。正因为含热量低,食后不会转变成脂肪,而所含的丰富纤维素又能够阻止对脂肪的吸收,故经常吃些豆腐渣可起到预防肥胖和减肥的效果。
防治动脉硬化 豆腐渣由于富含纤维素,所以能吸收胆汁和十二指肠中的胆固醇,然后随大便排出体外,这就相应地减少了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从而起到了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脑卒中的作用。
防治便秘 豆腐渣富含食物纤维,若经常吃些豆腐渣,不仅可增加粪便体积,使粪便松软,而且能够促进肠蠕动,从而有利于排便,能够防治便秘、肛裂和痔疮。
常吃豆豉预防脑血栓
研究证明,豆豉不仅营养价值极高,而且常吃还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及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
据测定,每100克豆豉含蛋白质31.2克,脂肪19.9克,糖类22.8克,粗纤维4.5克,钙331毫克,铁13.7毫克,磷503毫克,维生素B20.61毫克,还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等。
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吃豆豉有帮助消化、增强免疫力、提高肝脏解毒能力等效果,经常食用还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起到清除血中毒素、净化血液的作用,可减少血中胆固醇、降低血压。
吃豆制品要多吃海带
豆制品中含有多种皂角苷,皂角苷既能阻止引起动脉硬化和衰老的过氧脂质的产生,又能抑制脂肪的吸收,促进脂肪分解。但是皂角苷的不足之处是会把体内的碘排出去。碘是甲状腺的成分之一,如果缺乏碘,甲状腺激素的生成就会减少,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因此,如果经常吃豆制品,就应该多吃一些海带,避免缺碘。
常吃葱蒜可使大脑更健康
常食葱和蒜能降血脂、降血糖及降血压。在饮食中适量增食葱、蒜,不仅大脑健康不衰,还能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科学家发现,蒜和少许的维生素B1在一起,可以增强人的大脑活动所需能量。大蒜在酒精的化学作用下,能产生具有抗血小板凝结的功效,具有杀菌防癌和降血脂、血糖、血压的作用,可以预防因脑血管和心血管病变而引起的各种意外疾病,对治疗因脑血栓引起的身体瘫痪也有一定疗效。
四类人不宜食大蒜
大蒜虽好,并非人人皆宜,尤其是以下四类人群更应谨慎食用。
眼病患者 青光眼、白内障、结膜炎、麦粒肿、干眼症等患者平时最好少吃大蒜。中医认为,长期大量食用大蒜会“伤肝损眼”,因此,眼病患者应尽量不吃大蒜,特别是身体差、气血虚弱的病人更应忌食,否则时间长了会出现视力下降、耳鸣、头重脚轻、记忆力减退等现象。
肝病患者 很多人通过吃大蒜来预防肝炎,甚至有人在患肝炎后仍然每天吃大蒜。这种做法对肝炎病人极为不利,因为大蒜对肝炎病毒并没有杀灭作用,相反,大蒜的某些成分对胃、肠还有刺激作用,会抑制肠道消化液的分泌,而加重肝炎病人的恶心等诸多症状。另外,大蒜的挥发性成分还会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并有可能引起贫血,不利于肝炎的治疗。
部分腹泻患者 发生非细菌性的肠炎、腹泻时,不宜生吃大蒜。辛辣味的大蒜素会刺激肠道,使肠黏膜充血、水肿加重,促进渗出,使病情恶化。如果已经发生腹泻,更应禁食大蒜。
其他疾病的重症患者 食用大蒜对得重病、正在服药的病人会引发明显的副作用,不但会影响药效,还有可能与药物产生连锁反应,使病情加重。
生姜能防胆结石
生姜中所含的大量姜酚,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过多,减少胆汁中黏蛋白含量,不至于因黏蛋白过多而与胆汁中钙离子和胆红素结合,从而可以预防胆结石的形成。此外,生姜中含有较多的油树脂,有较强的利胆作用。因此,胆囊炎患者常吃些生姜大有益处。
如何科学吃肉
肉食,既给人以良好的口感与丰富的养分,又存在着含脂肪量高的弊端,如何趋利避害呢?
多禽少畜 肉食有猪、牛、羊等畜肉,也有鹅、鸭、鸡等禽肉,两类肉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大有区别。鹅、鸡、鸭脂肪的化学结构更接近于橄榄油,不仅无害于心脏,反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多骨少肉 就畜类食品而言,肝、胃、肠、骨等更是美味佳肴。以猪骨为例,其蛋白质、钙、铁和能量毫不逊色于猪肉,且其养分容易被人体吸收,很适合胃口与消化功能皆有不同程度减退的老年人食用。
多炖少炒 ①炖肉鲜嫩柔软,适合老年人咀嚼。②炖食可以消除猪肉的某些弊端。实验表明,长时间炖煮,脂肪减少30%~50%,不饱和脂肪酸增加,胆固醇含量下降。
肥胖人群应吃这些肉
兔肉 含蛋白质较多,含脂肪较少,营养价值较高,因此是肥胖者比较理想的肉食。
牛肉 营养价值仅次于兔肉,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较多,含脂肪和胆固醇较低,因此,特别适合肥胖者和高血压、血管硬化、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食用。
鱼肉 一般畜肉的脂肪多为饱和脂肪酸,而鱼的脂肪却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好的降胆固醇作用。所以肥胖者吃鱼肉较好,既能避免肥胖,又能防止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鸡肉 鸡肉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所以适当吃些鸡肉,不但有益于身体健康,也不会引起肥胖。
适量肥肉可健脑
从某种意义上讲,其高效率的思维活动需要高质量的脂肪保证,而高质量的脂肪来源无疑是动物的肉,最好是肥瘦兼有的肉。而且,动物脂肪中含微量的直接健脑的物质——脑磷脂。
老人吃肉不宜太少
许多人认为,老人应该尽量少吃肉,饮食越清淡越好。其实,老人长期不吃肉,同样会给身体带来危害。
老人吃得过分清淡,体内的血红素含量就会降低,容易引发缺锌性贫血。另外,缺肉还会降低老人的身体免疫力,使体质下降,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尤其是很多老人都喜欢锻炼而消耗能量,如果长期不吃肉,更没有足够的体力锻炼身体了。
肉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老人吃点肉可以从中摄取蛋白质和脂肪,满足身体代谢的需要。老人想要身体健康,应该注意吃多种多样的食物,这样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才能齐全。适当吃点肉,可以给身体补充足够的能量。在吃肉的同时吃点蔬菜和水果,可起到清理肠胃的作用,帮助脂肪代谢。
吃牛肉更聪明
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多吃牛肉能使人更加聪明。牛肉中含有丰富的肌氨酸,可以提高人的智力。悉尼大学45名吃素食的学生做过一项服用肌氨酸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服用肌氨酸的学生,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均强于没有服用肌氨酸的学生。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其他食物都高,这使它对增长肌肉、增强力量特别有效。
羊肉要配凉性蔬菜吃
羊肉可促进消化,保护胃壁,修补胃黏膜,是冬季滋补的佳品,但肉性温热,常吃容易上火。因此,吃羊肉时,可以搭配一些凉性蔬菜,如冬瓜、丝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针菇、莲藕、茭白、竹笋、菜心等,能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既能利用羊肉的补益功效,又能消除羊肉的燥热之性。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放点莲子心,以清心泻火。
海带炖肉平衡人体酸碱度
肉类含有相当高的酸性度,如果每天吃肉,会使血液呈酸性。人体内酸碱如果不平衡就会引起疾病,严重时会因血液转变成酸性而导致酸中毒。
人体本身为防止血液成酸性,身体各个部分血清、肌肉、心脏、骨等都要调节出碱成分来中和这部分摄食到的酸。这实质上增加了体内其他部分的负担。
奥地利营养专家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调整饮食结构:在吃了酸性度食品的同时,吃点正碱度的食品,保持原来血液的微碱性。若用海带炖肉就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常吃猪蹄远离神经衰弱
中医认为,猪蹄性平,味甘咸,具有补虚弱、填肾精、健膝等功能。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猪蹄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质,对老年人神经衰弱、失眠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常食用猪蹄有利于减轻中枢神经过度兴奋,对焦虑状态及神经衰弱、失眠等也有改善作用。另外,猪蹄中的甘氨酸能够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的兴奋性,食用猪蹄对调整正常的神经元的功能活动有积极作用。
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
吃肉时应适量吃一点蒜,否则,肉的营养不能最多地进入人体。
在动物肉食品中,尤其是瘦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然而其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很短,会随小便大量排出,如果在吃肉时再吃点大蒜,肉中的维生素B1能和大蒜中的大蒜素结合,这样可使维生素的含量提高4~6倍,而且能使维生素B1溶于水的性质变为溶于脂的性质,从而延长维生素B1在人体内的停留时间。
医学专家在研究中还发现:吃肉又吃蒜,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维生素B1在胃肠道的吸收率和体内的利用率,对尽快消除身体各部器官的疲劳,增强体质、预防大肠癌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常食“红肉”增加患肠癌危险
科学家研究表明:常食红肉增加罹患肠癌危险。欧洲科学家对将近50万成人开展研究后发现,每天吃牛肉、羊肉、猪肉或者火腿和咸肉等红肉制品者,罹患肠癌概率增加1/3。
科学家对包括英国在内10个欧洲国家的47.8万成年男女展开调查,并对他们作了5年跟踪调查。科学家发现,与一周只吃1份红肉的人相比,每天吃2份红肉的人罹患肠癌概率增加35%。高危险人群是每天食用红肉超过160克的人。调查期间,科学家总共诊断出1329例结肠癌或直肠癌病例。除红肉外,科学家还考虑了吸烟、肥胖、酗酒等因素。
科学家说,对大量从蔬菜、水果和谷物中摄取粗纤维的人比吃红肉带来的危险会减少。“欧洲癌症和营养前景调查”显示,定期食用红肉及其肉制品,但很少从蔬菜和谷物中摄取纤维的人罹患肠癌概率增加。
食肉安全九忌
生肉忌急火快炒 有的猪、牛、羊、鸡、鸭生肉中含有酪酸状芽孢杆菌,它产生的外毒素能耐80℃的高温,急火快炒的肉很难把它杀死,人吃后会中毒,所以炒肉应炒熟、炒透。
肉类罐头忌不加温食用 因罐头内可能有肉毒素,所以食用时要经煮熟烧透,温度要控制在100~120℃,时间要超过10分钟。
畜禽内脏忌生炒 据科学研究证明,猪、牛、羊、马、鸡、兔等都可能感染和携带乙型肝炎病毒,要在煮沸达100℃且10分钟以后才能灭死。而畜、禽的内脏和血液中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最多,因此,畜、禽内脏一般不宜生炒,一定要煮熟烧透后才能食用。
身体虚弱多病者和老年人应忌食老龄的老鸡 鸡喜欢吞食蜈蚣,老鸡体内积聚的毒素很重,因此,身体虚弱多病和老年人为防止中毒或加重病情最好不食。
鸡鸭淋巴组织、鸡屁股、鸭肛门以及鸡鸭有肿瘤的部分都不可食用 杀鸡、鸭时应把这些部位剔除掉。
肉类食物忌过咸 因为食用过咸的肉类会使人体内潴留和心脏排血量增加,容易引起肾脏疾病和高血压。烹调肉类食物时应忌放过多的食盐,并忌食咸肉。
慎食肥肉和猪肉罐头 关节炎、胰腺炎、胆囊炎、癌症、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急性肝炎病人、肝硬化腹水病人、肥胖症等病人应忌食肥和猪肉罐头。
晚餐忌食太肥腻的肉类食物 一个人如果长期晚餐食用过多肥肉,会造成血脂升高,加上睡眠时人的血流速度明显减低,大量血脂便易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
其他 烹调肥肉和其他肉类食物时,油温不宜超过150℃,以防止肉类食物在高温下产生杂环胺等致癌物质。
喝鸡汤不如吃鸡肉
营养专家认为,虽然经过了长时间的煲汤过程,但是鸡汤里却只含有从鸡油、鸡皮、肉与骨中溶解出来的水溶性小分子物质,除此之外就是油和热量,嘌呤的含量也很大,营养价值并不高。
多喝鸡汤其实就是摄取更多的动物性脂肪的过程,对一些心血管病人和痛风病人来说,饮用大量的鸡汤对身体很不利,恰恰鸡汤里的鸡肉才是营养丰富的宝贝。此时的鸡肉已经被炖得很烂,容易消化吸收。
专家建议,想要更好的营养,还是应该吃汤里的鸡肉,适当喝一些汤当作调味,这才是科学有效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