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问题新闻的媒介传播技巧
48536300000062

第62章 电视问题新闻报道分论(3)

再如,2005年9月30日,"丹麦最大的日报《日尔兰邮报》刊登了12幅将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描述为恐怖主义分子的讽刺漫画,受到伊斯兰世界的强烈谴责,一些国家纷纷向丹麦政府和《日尔兰邮报》提出抗议。但《日尔兰邮报》和丹麦官方在事件伊始则以"维护社会言论自由"为由,拒绝就此事进行道歉。后在事态不断发展并逐渐恶化的情势下,随着利比亚、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拉克、叙利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伊斯兰国家相继采取召见丹麦驻本国大使、召回驻丹麦大使、爆发反丹麦游行示威、抵制丹麦和挪威商品等一系列惩罚性、报复性行为,局势濒于失控,《日尔兰邮报》主编尤斯特才于2006年1月底被迫通过该报网站发表公开信,承认该报刊登的漫画"无可争辩地伤害了众多穆斯林",并就此表示道歉。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当事者发表道歉声明后,法国、德国、西班牙、瑞士、意大利、捷克、荷兰、匈牙利等近10个欧洲国家的主要报纸,于2006年2月1日又共同刊登了这组备受争议的漫画,并相继发表评论称继续"捍卫新闻言论自由"。这些报纸的编辑甚至表示,他们选择刊登漫画的原因并不在于漫画本身涉及的内容,而是想通过此举来证实他们的报纸是否具有刊登这些漫画的权利。此举再度激怒了穆斯林世界,2月2日,巴勒斯坦激进派别"巴勒斯坦人民抵抗委员会"和"阿克萨烈士旅"再次包围了欧盟驻加沙办事处,并分别发表声明,宣称将在其控制区内绑架和攻击来自欧洲的所有外国人,包括外交使团工作人员。3日,300多名来自印尼伊斯兰武装组织"伊斯兰捍卫者阵线"的成员闯入丹麦驻雅加达大使馆打砸馆内设施,并公开呼吁穆斯林国家与丹麦断交。4日,上千名叙利亚示威者在首都大马士革市中心先后纵火焚烧了丹、挪两国驻叙大使馆。同一天,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下令商业部撤销与一些欧洲国家的经济合作合同,以示对这些国家的媒体亵渎先知穆罕默德的抗议。

此次"漫画事件"引发的政治危机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发表声明,对"漫画事件"予以谴责。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强调,新闻自由不应成为亵渎宗教的借口,新闻界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时必须时刻注意尊重各种宗教信仰和原则。至此,这些刊登或转载涉嫌亵渎伊斯兰教讽刺漫画的新闻媒体及其国家才真正意识到,它们正在为自己失去节制的"新闻自由"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对于这起"漫画风波",安徽师范大学新闻系副主任沈正赋认为,虽然它并未波及到我国,但新闻媒体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即在处理新闻报道与宗教信仰两者关系上要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尊重民俗及信仰,切忌冲撞"底线"

当今世界,无论国际法还是国家法,都对宗教信仰自由予以保护,禁止剥夺公民信教的自由权利。1966年,联合国通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9、20条分别规定:"尊重他人的权利或名誉","任何鼓吹民族、种族或宗教仇恨的主张,构成煽动歧视、敌视或强暴者,应以法律加以禁止。"

我国对涉及民族、宗教方面的新闻报道更是有着十分明确的规定,要求新闻媒体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绝不允许发表丑化、侮辱、歧视少数民族形象,歪曲宗教教义的报道和议论","在宣传中,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要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猎奇和主观臆断,以偏概全,更不能加以丑化、侮辱、胡编乱造。涉及敏感问题要特别注意,避免伤害少数民族感情及被敌对势力利用。"

实际上,这些规定就是涉及民族和宗教信仰报道的"底线"、"红线",新闻媒体在报道时必须严格遵守,绝对不能触犯,否则,由此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2.把握分寸和尺度,学会适当"规避"

我国广电部曾明文规定:"对涉及民族宗教的重大问题特别是突发事件在宣传上要特别慎重,严格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宣传口径进行,切忌自作主张、擅自行事。""宣传宗教信仰自由还要注意区域性和做到内外有别。正常的宗教活动可以对海外进行报道,但不宜炒热,不要光把着眼点放在宗教上,而要放在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上。对于纯粹的宗教活动,如大法会等原则上不报道,更不宜对内宣传。""对带有宗教色彩的节日活动的宣传报道要适度、慎重"。由此可知,媒体必须持谨慎态度,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报道,该送审的报道一定要切实履行相关程序,不允许报道的新闻千万不能擅自或盲目的抢发和大肆炒作,以防止造成不良的社会反响和严重的社会后果。比如,2006年1月10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就专门发布了关于《天葬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规定指出,天葬是藏族人民的丧葬习俗,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禁止对天葬活动现场进行围观、拍照、摄影、录像;禁止在报刊、杂志、广播、影视、网络上刊登、播放与天葬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报道等。对于这些在报道中必须予以规避的内容,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冒犯和涉足这些"高危"领域和报道"禁区"。

3.要采取谨慎态度,力求冷静理智

面对一些敏感而又复杂的社会问题,媒体需要冷静观察、韬光养晦,切不可感情用事、一曝了之。比如,虽然欧洲是"漫画风波"的策源地和重灾区,但与其仅一洋之隔,而且在价值观上历来十分相投的美国主流媒体,却表现得出奇的冷静。无论是美联社还是CNN,都没有采取惯常的手段进行大肆炒作。对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在其新闻节目中未使用任何一张漫画的举措,公司发言人表示:"我们认为只报道新闻事件就可以说明问题了,不需要再展示这些图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向美国本土和全球播送这一新闻中,电视技术人员则在画面上对穆罕默德的脸部作了模糊处理,此举多少体现出对伊斯兰教先知应有的尊重。也正因为美国多数媒体对此次事件保持着低调或非常谨慎的态度,所以让自己逃过一劫、免受株连,也让美国在此次政治风波中幸免于难。当然,我国新闻媒体也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性,没有随波逐流。

第三节电视新闻工作研究性问题报道

通常而言,工作性报道涉及领导活动、会议以及中心工作。然而,本节所指的电视新闻"工作研究性问题报道"则不局限于此。对于某一行业、某一领域、某一部门、某一地区在实践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发人深省的现象等,笔者均将其兼收并蓄。另外,由于在新闻改革中,对此类报道如何创新这一问题的讨论层出不穷,因此,本节将着重于围绕相关方面予以说明。

一、基层题材,提升寓意

就取材于生活一线的工作研究性问题而言,由于其具有与生俱来的生动性、鲜活性等"平民化"特征,所以在充分发挥其"喜闻乐见"的表现力之时,电视报道需致力于提升寓意的工作,切忌平平而蹈于窠臼。

比如黑龙江电视台的获奖作品《黄牛"美"了,农民"毁"了》,"报道中揭露:黑龙江林甸县花园乡中心村一位农民饲养的20头"奶牛"都是一些改良黄牛被人精心"美容"后装扮成的假奶牛。牛身上的黑色是用锔油、染发水染上的。奶牛特有的大乳腺,竟然是打"丰乳针"隆起来的,任凭怎么使劲挤,就是挤不出奶来。"而"这个村的273头化了妆的"奶牛",是在林甸县全面启动"10万奶牛富民工程",县政府和128个村签订了"军令状"的情况下,农民被迫买回的。"

"这件事看似荒诞却是事实。荒诞的新闻事件承载着沉重的主题。"美容"、"丰乳"等技艺竟然用到了牛身上,确实令人啼笑皆非。记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新闻事件本身,而是通过深入采访揭示出"荒诞"新闻事件产生的原因——形式主义在作怪,而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在于我们某些领导干部在农村产业化进程中用不切实际的长官意志代替客观实际,急功近利,将本应为民办的好事变成了坏事。"

此外,"这条新闻在采访写作上颇有特色,富有冲击力的画面,精彩的同期采访,东北特有的个性化幽默语言,等等,为此片增色不少。

再如,吉林电视台的《真违章,假值勤》也是批评形式主义不正之风的。报道讲的是长春市交警部门规定:司机在违章之后,除按相关规定处罚外,还要站岗值勤两天,以示教育。但记者发现,在被罚站岗值勤的违章司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假的,有的是老人代站,有的花钱雇人代站。而实行这一规定以来的一个月里,违章行为达到3000件,比平时增加500多件。这条新闻事实,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形式主义之风,却是普遍存在的。作品语言精炼,采访精彩到位,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重大题材,手法创新

"由于重大题材、政论题材的报道难度太大,电视工作者一般都对其敬而远之。湖南台的记者却知难而进,勇于迎接挑战,将党中央、中宣部大力倡导宣传的重中之重——"三个代表"的理论及其实践,用鲜活的声画语言,高远的节目立意,进行形象生动又可感可触的报道,制作出《问卷三湘》。它为主旋律的报道树立了好典范,提供了新思路。

《问卷三湘》一片通过长达42集的篇幅,由京湘两地专家、社会学系大学生和记者组成3支调查队,采取问卷、寻访、暗访、座谈、追踪个案等多种手段,同时运用新闻学、统计学、社会学相结合的思路,高屋建瓴、全面客观地对湖南实践"三个代表"的效果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该片"以真实赢得观众,以理性引发思考,从某种程度上说,实现了电视理论宣传的创新和突破。这与记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新闻素质密不可分。记者周密策划、精心组织、步调一致、不辞劳苦,也是该片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基本保证。"

包括《问卷三湘》在内,《丰碑》、《红色京杭线》等主题性报道"包装精美,制作考究,三维动画和非线性电脑编辑等手段的加盟,大大增强了视觉形象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可以说,"恰如其分地运用片头、图表、字幕、特技、动画、航拍、资料等多种电视表现手法,既能丰富声画内涵,又能提升和深化主题思想。"

三、突发题材,理性思辨

2001年8月27日,位于松嫩平原腹地的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火灾。这片占地21万公顷的保护区,是我国目前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最大的一块湿地,"被誉为"丹顶鹤的故乡",在我国素有"南有卧龙、北有扎龙"之说,它对黑龙江省的地域气候和丹顶鹤等珍稀禽类的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人为开发造成的扎龙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愈演愈烈,终于导致湿地大火。不用说,发生重大火灾具有很强的新闻性,而且是湿地与大火联系在一起,当然吸引眼球。"而黑龙江电视台的"记者并没有拘泥于此,凭借高度的责任感,结合多年来对扎龙湿地命运的关注,揭示出扎龙大火的必然性,从而引发人们对生存环境的深刻思考。"

在黑龙江电视台的获奖作品《火烧湿地》中,"自然也少不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奋力扑火的镜头,但这种镜头的出现不是为了说明英雄模范人物的大量涌现,而是借此引出了一个新闻背景:大火所以难以扑灭是因为风力达到了6级,风助火势,越烧越旺。而在10多年前,扎龙地区的秋风远没有这么猛。自从与扎龙相邻的西部地区大片森林被砍伐,大片草原被垦荒,土地沙化日益加重以后,西部地区形成了一个著名的"西风口",大风就从这个风口长驱直入,使扎龙的大火此消彼长。不仅如此,这些年来在扎龙地区开工建设的21项工程,又隔离了湿地的自然形态,使缺水形势进一步加剧。《火烧湿地》的深刻和深度在于:这种电视专题的宏伟背景是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们的生存空间如空气、土地、河流等等都在经受空前的污染。这个作品的创新之处在于:打破了电视专题片的传统模式,报道沿着火势进展和记者的现场思考这两条线同时展开。记者的报道视点始终没有离开火场,但这种现场报道,又融入了大量的背景信息。我们特别注意到了记者对扎龙生态环境的关注是从1996年就开始了,所以,《火烧湿地》的确称得上是厚积薄发之作。"

此外,该片的理性思辩色彩还体现在移情功能的巧妙运用上,从而引发观众对主题的进一步思考。如简洁却精彩的导语——"扎龙真的着火了",以及有余音绕梁之效的片尾旁白——"人们在忧虑,4万公顷过火的苇塘何时能够恢复,我却在想,如果不从现在起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火后余生的另外4万公顷芦苇还能生存下去吗?今天,当我离开扎龙的时候,扎龙刮起了龙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