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问题新闻的媒介传播技巧
48536300000049

第49章 电视问题新闻的采访与报道(2)

2.内在倾向性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进而言之,"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1957年3月10日,毛泽东在接见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部分新闻出版工作者时谈到:"在阶级消灭之前,不管报纸、刊物、广播、通讯社都有阶级性,都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毛泽东还强调:"报上的宣传要看对人民有利无利,没有抽象的言论自由。在有阶级的时候,是阶级办报,如果把报纸当做没有阶级性的,将来是对的,现在不可。"

上述由革命导师所做的精辟论断,均表明了阶级性是任何阶级社会里新闻事业不可超脱的重要属性。由于电视拥有极高的普及率,对各阶层观众而言,它又具有"收视易受性",所以有些消息虽然可以在报纸上公布,却不适合在电视上传播。尤其是电视问题新闻,和大多数看似客观的报道相比,它的内在倾向性异常鲜明。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属性。遥想十五年前的第一次伊拉克战争,著名记者彼得·阿内特就因为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而违反了布什政府的战时宣传政策,结果被受制于政治压力的新闻界扫地出门。这就再一次印证了毛泽东在1957年5月的一段讲话:"资产阶级对有些新闻也是不报道的,也是封锁的,人民日报、新华社新闻他们就不登,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是以资产阶级利益为标准的,只有对他们有利,他们才登。"

类似的实例不胜枚举,比如对"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美国侦察机侵犯我国领空"、"法轮功"以及所谓我国"人权问题"等,美国主流电视网几乎都进行了种种歪曲事实的报道,充分暴露了其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和资产阶级卫道士的嘴脸。更有甚者,"人权问题"竟然成了美国新闻界在权衡各家电视台报道中国问题时的重要法码,可见其"阶级喉舌"意识丝毫不逊于无产阶级新闻媒体。

此外,透视美国历年的"禁发新闻",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电视问题新闻的内在阶级性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从1998年到1999年这两个年度的最大"禁发的新闻"之中,政治性的重要新闻占据了其中的多数,1998年就有从"秘密国际贸易协定损害国家主权"、"美国核计划破坏联合国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到"政治捐款损害美国司法制度"、"克林顿政府纵容儿童玩具中含有毒化学物";1999年从"克林顿政府大肆向全世界推销美国武器"、"全球监视系统揭密"到"美国通过鲜为人知的法令为建立身份证制度铺平道路"、"美国军方欲在俄勒冈州烧毁神经性毒气及毒素"。显然,所有这些"禁发的新闻",实际上都应该是美国人民需要知道的,但是由于主流媒体的拒绝传播,而使美国人民没有能够知道。

3.外化震撼性

"只见黑压压的沙尘暴遮住了半个天空,如同山洪暴发,如同群山奔走,其势迅猛异常,令人惊心动魄"。——这是获奖电视新闻《亲历沙尘暴》中的一段解说词。如果它仅以文字的形式印刷在报纸上,或者以声音的符码出现在广播中,恐怕绝大多数没见过沙尘暴的受众会由于"不知所云"而"不以为然"。但是,电视弥补了这一缺憾。该片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镜头,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的一场特大沙尘暴肆虐的过程。画面拍摄得堪称叹为观止,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动。由此,电视问题新闻的内在视听张力,通过生动形象的构图和同期声而外化为摄人心魄的震撼力。

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实证研究已经揭示了视觉材料和传播效果之间的复杂关系。学者们通过测验发现,那些富于震撼力的和给人强烈视觉刺激的电视画面(比如血腥和暴力镜头)能够对记忆起到强化作用。

其实,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社会性突发事件,都蕴涵较高的刺激性因素。它们要么呈现为强烈的冲突,要么展示出激化的矛盾,进而对受众乃至于社会形成较大的冲击力和震摄力。正因如此,电视问题新闻也就被赋予极高的传播价值,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兴趣及求知欲。

另一方面,电视问题新闻的震撼性还表现在:它往往与人类自身的生存状况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上。2006年11月中旬,中央电视台的多个新闻性栏目均报道了河北省个别养鸭场往饲料中添加"红药"(含有苏丹红四号),生产红心鸭蛋,并已流入北京市场的消息。随后,主流媒体相继披露了"广州于16日起在全市禁止向消费者出售鸭蛋"、"大连、南京等地区陆续检出涉苏丹红鸭蛋"等消息,顷刻间举国震惊,一场合力围剿"红心鸭蛋"的战役在全国范围内打响。此事再次证明:电视问题新闻在对食品安全进行舆论监督方面可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无独有偶,除了令广大消费者"谈红色变"的"苏丹红"以外,"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杜邦特富龙不粘锅事件"、""巨能钙"含双氧水事件"、"广东"瘦肉精"中毒事件"、"大豆色拉油抽检不合格"等问题的新闻报道无不让老百姓记忆犹新、心有余悸。正是对"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一重大主题的深刻提示,才使得电视问题新闻能够带给观众某种难以名状的震憾性体验。

第二节电视问题新闻传播的历史沿革与中西对比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诚如复旦大学杨鹏博士所言:"今天的现状,是昨天历史的结果,要解释今天、预测明天,就要追溯昨天。"但是,新闻史研究历来以报业史为其核心。只是随着新媒介的勃兴,学术界才或多或少地兼顾到广播电视新闻史。而理应在新闻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电视问题新闻传播史",自然更是少人问津了。鉴于此,本节将按照编年史的形式,大致梳理出电视问题新闻传播的历史脉络,若能抛砖引玉、略起"补白"之效,实乃幸甚至哉。

一、中国"电视问题新闻"传播的历史沿革

1958年

5月1日,位于首都的国家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第一个节目是配合时令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工人农民谈大跃进计划的座谈会。此外,算得上新闻节目的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反映干部下放劳动的纪录影片《到农村去》。

1959年

4月,北京电视台首次向外寄送节目——各类题材的自制新闻片,包括:《美国必须撤出南朝鲜》、《人民公社蔬菜增产》等。

10月1日,北京电视台首次转播天安门广场的国庆游行。

1960年

蒋介石续任"总统"。在就职仪式上,由政界要人何应钦、魏景蒙等人主持成立的"中日合作促进会"——电视研究小组,借助NEC(日本电器公司)等日本公司的技术和财力,与省内的"中国广播公司"合作,在公共场所设立50架电视机进行实况转播,轰动全岛。

1969年

11月19日,由于美国阿波罗12号宇宙飞船载人登月,设置于阳明山的台湾省第一座地面卫星接收站提前开放,免费供"台视"("台湾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TTV)和"中视"("中国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CTV)作彩色电视实况转播。这是台湾人民首次耳闻目睹来自月球的声音和近景。12月28日(电信节),该站建成并正式启用。

1976年

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的3条电视新闻片首次通过国际卫星发送出去。

10月,卫星转发了首都百万军民集会游行,庆祝粉碎"四人帮"的新闻。

1979年

9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停车场见闻》,旨在批评高级干部在用车方面享有特权的现象,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在此前后,批评性报道成为热门话题。

1980年

7月,中央电视台开办新闻评论性专栏——《观察与思考》。首播题目为《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继而播出了《包产到户之后》等一系列引人思考的内容。由于节目以思想性、政策性和时新性见长,并且率先使用了主持人,采用评论员形式与观众面对面交流,所以它几乎垄断了那一时期新闻评论节目的头奖。但在"政治问题能否讨论"的争议尚未真正解决之前,以及公众关心的许多热点问题尚处禁止之列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观察与思考》的选题往往只能局限于为政策作注解。

1983年

3月,广东电视台创办了旨在褒贬的两个社会新闻栏目——《文明之花》和《立此存照》。

1986年

1月2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头条位置播出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失事的消息。虽然这种突破陈规的编排方案获得普遍赞扬,却也引起了那些通常不看前面"枯燥"新闻的部分观众的强烈不满。

9月,中央电视台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企业破产法》过程的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反响。傅思等几位年轻记者求新图变,将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发言逐一录像,然后编成纪实性的新闻专题。他们还"强迫"式地即席采访了时任委员长的彭真同志。正是这期"张口有声"的节目,被理论界认为是电视新闻的一次突破。此后,新闻界开始强调"公开性"报道原则。

1993年

5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办晨间"版块节目"——《东方时空》,其中的《焦点时刻》是一档新闻评论性栏目。由于触及群众关心的热点时事性题材,节目引来如潮的好评。诸如具有强烈悬念感的《血浓于水——武警战士救护一名被拐卖儿童的故事》、《潍坊医疗事故报道》等均激起了观众的广泛共鸣。

1994年

受《焦点时刻》的启示,在原《观察与思考》栏目的基础上,4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创办了以"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为宣传语的《焦点访谈》。每期时长10余分钟,涉及一至两个问题,调查与解释兼收并蓄。节目对群众关心的许多热点问题,比如国库券的发行(《1994年国库券发行的第一天》)、教育界的清廉(《从教不仁——全国升学受贿第一案》)、土地保护及反对封建陋习(《北京郊区——耕地上建起一片坟茔》)等等,采取了述评结合的表现手法,反映了新闻工作者的宣传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1996年

5月17日,中央电视台在第一套节目晚间黄金时间推出长达45分钟的《新闻调查》,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调查报道进入成熟发展时期。

此后,随着《中国周刊》、《央视论坛》、《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以及《面对面》等名牌节目相继出笼,受众对电视问题新闻的关注亦与日俱增。此外,由于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电视媒体所处的社会制度有别于内地,故此,上述三地的电视问题新闻与西方共性较多。比如,自从2000年陈水扁上台以来,有关他及其周围人大搞特权的丑闻就不断被岛内媒体曝光。2005年,台湾TVBS电视台更是因揭露高雄"捷运弊案"而饱受台湾当局打压。与此同时,岛内媒体的"倒扁"呼声却日益高涨,其境况与当年"水门事件"的景象颇有几分相似。对此,笔者便不再赘述。

二、西方"电视问题新闻"传播的历史沿革

1938年

一个移动摄制组走上纽约街头,对一场火灾进行了首次现场直播报道。

1941年

12月7日,设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WCBW电视台播出日军突袭珍珠港的最新新闻,并插播了数千幅战区地图。

1951年

9月,杜鲁门总统在正式结束太平洋战争的"旧金山和会"上发表讲话,适逢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对西海岸的微波转播系统建成,共有94个台参与了播放。定期的电视网播出随之出现,第一批节目之一是爱德华·R·默罗的《现在请看》(See It Now)。

11月18日,《现在请看》首播,时长30分钟。默罗坐在两台监控器前,一台映出金门桥和旧金山高大建筑物的空中轮廓,另一台映出以纽约为背景的布鲁克林大桥。身在纽约的默罗和华盛顿的埃里克·塞瓦赖德谈论朝鲜战争,还穿插了录播的霍华德·K·史密斯(Howard K.Smith)从巴黎与默罗进行的电话交谈。

1952年

默罗在年底率领声势浩大的报道组与摄制组前往朝鲜,采制了第一个整60分钟的《现在请看》节目,即受到高度赞扬的《圣诞节在朝鲜》。作为第一个大型电视战地报道,该片使美国公众深刻地认识到战争已陷入僵局。

1953年

10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伟大评论员默罗对那些年头中争论最大的麦卡锡主义进行了客观报道。

11月,默罗和他的搭档弗兰德利进一步深入到当时造成人们情绪激动的问题中去。《印第安纳波利斯的一场争论》报道了当地的美国军团利用权势阻止美国民权联盟一个新成立的团体租用一所会堂。摄像机忠实记录了这两个团体同一个晚上在不同地点举行的会议,让观众自己去判断哪些发言人是遵守宪法的。

1954年

在引起轰动的"陆军-麦卡锡听证会"期间,公众再次有机会看到行动中的麦卡锡议员。本次听证会旨在调查美国陆军内部的所谓"亲共"活动,激烈的辩论和各式法律手腕的施展引来大量的观众。

1960年

美国三大电视网等新闻媒体披露U-2间谍飞机事件。由于美国政府百般抵赖的谎言被揭穿,从而触发了新闻记者们后来称之为白宫、新闻界和公众之间的"信用差距"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