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一下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2004年12月推出的话题:《航班延误的是是非非》、《大片土地撂荒撤牌工业园区会不会死灰复燃?》、《改制几经变脸企业成"家天下"改制改出法律空白》、《阶下囚坐拥亿万财企业自卖自买国企暴露改制黑洞》、《棉花市场——如何走出大起大落的怪圈》、《一起医疗事故引发的争议:谁该为医院改革买单》、《低俗之风"拷问"媒体社会责任》、《煤炭不能承受生命之重》、《一个"三假干部"是如何走上局级岗位的?》,从中可以看出,好的问题新闻,总是将触觉伸向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现实问题。
善抓问题,就媒体和记者而言,从大的方面讲,要注意以下原则。
(1)要着眼于全局
着眼于全局就是要善于选择那些对全局有指导意义的问题进行报道,而不是局部的、个别的、一时性的问题。着眼于全局,才能全面把握问题,防止片面性;才能衡量出所抓的问题有无新闻价值,有无普遍意义。对全局有指导意义的"问题新闻",可以选择复杂而又重要的、需要帮助人们拨开迷雾辨明是非的问题,可以选择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具有迫切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可以选择处于萌芽状态的、带有倾向性、正在发展变化,广大读者需要对其作出评判、预测和展望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有些看似热点问题,其实只是范围很小的局部问题,没有普遍意义。还有的所谓热点,是人为"炒作"的。有的问题炒"热"了对平衡社会心理没好处。还有的热点,看上去很吸引人,报道出去也能引起轰动效应,但事关大局,处理不当,随意"炒作",就有可能给党和政府工作造成被动。有些问题,本来只在局部有一定影响,但新闻媒介一介入,就可能炒成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因此,媒体选择热点报道题材,要有很强的大局意识,要在大局下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在大局下选题材、做文章。要从帮助党和政府做好工作,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或思想问题出发,搞好热点引导,不要为单纯追求轰动效应而去炒热点。媒体予以充分关注和报道的,应该是事关大局、群众普遍关注的、通过工作可以解决的热点。
(2)要着眼于效果
问题报道是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对社会矛盾和问题形成一种警告。目的是使事物发生转化,促进问题的解决,使社会大环境保持稳定的态势,使那些不良倾向、不道德行为、不合理现象,通过媒体的介绍和反映,引起大众的关注,引发公众的参与,最终达到纠偏归正的目的。其成功的标准是,既为人民解难,又为党和政府分忧,达到群众领导双满意。因此,选择热点问题要以社会效果积极向上、不给政府工作添乱为目的。就是要注意考虑所评析的问题是否对领导者的决策或政策调研有参考价值;就是要注意考虑所评析的问题是不是迫切需要解决而又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注意所报道的问题是不是群众关心、领导也关心的问题;就是要考虑报道出来问题会不会产生负面的社会效果,负面效果与正面效果相比是次要的,还是主要的,如果能得到积极的、正面的、好的回答,说明报道选题选得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在事前对某一问题报道的结局有一个充分、准确的估计和预测。要认真评估所选题材对大局的影响,充分考虑社会和政府工作的承受能力。对于一些社会虽然关注但情况复杂、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应选为问题新闻报道的题材。关于新闻报道要看后果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同一篇讲话中曾多次谈到。他在谈到群众来信时就说:"可以登一些出来,试试看。政府和有关的业务部门有不同意见,报馆可以和他们研究商量一下,在报上加以解决,再看结果如何。一点不登恐怕不大好,那样业务部门会犯官僚主义,不去改进工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189页)。他还说:"文章的好坏,要看效果,自古以来都是看效果作结论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191页)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要坚持用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在我国,党的方针、新闻政策和新闻记者本身都要求在处理负面报道时尽可能避免负面效应。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曾获悉上海某公司将1993年过期的化妆品换成1995年的包装继续在市场销售,他们对此事进行了采访。然而当新闻制作完成之后,他们却自动放弃了这个节目,原因是担心负面效应——报道之后可能会打击名牌企业的积极性、堵死民族工业发展的道路。他们决定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问题。这种情况和西方新闻界一味强调轰动效应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操作上,中国记者在处理负面报道时面临更大的难度,一方面要吸引人,一方面要考虑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并顾及社会效果。《焦点访谈》编辑孙杰认为,舆论监督的标准是中央的方针政策和法令,……舆论监督的介入,不过是为了帮助各级政府及早发现问题并尽快加以解决,……各级政府的目标和舆论监督是一致的。孙杰认为,媒介实行舆论监督的结果必须是对政府工作有利的。他提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他们"曾大量报道了淮河水的污染情况,但却一直回避首都北京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因为,"北京的大气污染是短时间难以解决的,如果单纯批评北京的空气质量差,只能徒增恐慌,对政府工作毫无益处……"
(3)要用平民视角报道问题新闻
所谓问题新闻报道的平民视角,就是要求报道多从社会角度、群众角度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和情绪。这样才能平衡群众的心理,消除群众的怨气,增强生活的信心。李瑞环在新华社建社60周年纪念会上说:"要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满腔热情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呼声。"这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实践中多研究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多用百姓的眼光去看世界,在热点、焦点问题报道中要有百姓观念、平民风格。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焦点时刻》两个栏目自开播以来,一直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和称赞,1995年5月双双被首都10家新闻单位评选为名牌栏目,关键就在于其栏目定位定得好。提倡问题报道的平民视角,就是反对居高临下、耍官腔、以势压人。那样,群众是不会理会的。问题报道,讲的是群众的理,才能以理服人;动的是群众的情,才能以情动人。有了这样的情和理,问题新闻就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发挥好自身的积极功能。
作为新闻记者善抓问题还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抓切中时弊具有典型和普遍意义的问题
问题新闻报道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于抓问题,善于抓问题。新闻传播要面对现实、面对受众抓社会矛盾、不良现象和反面教员。列宁说过,社会主义报纸要"抓坏蛋"、"出黑榜"。毛泽东指出:"凡典型的官僚主义、并应注意和违法乱纪的实例,应在报纸上广为揭发。"事实证明,敢于抓问题,善于抓问题,这是新闻传播质量高的表现,是提高传媒影响力和公众信誉的重要途径。发现社会现实问题,新闻传媒责无旁贷,并担当先锋的角色,应比其他行业、其他人"先知先觉"。哪一家传媒哪一位记者捕捉到了真正的问题,真正地抓问题,就能增添生气与力度,会引起受众和社会的特别关注。群众以之为自己的代言人,政府以之为自己的消防队。与之相反,如果不抓问题,抓不住问题,总是四平八稳,就会显得"平平淡淡",可读性和必读性不强。这可以从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得到深刻的启示。"焦点访谈"的主体内容即"问题新闻",其收视率相当高,中央电视台的观众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只看"焦点访谈"。
新华社"新华视点"推出的问题新闻《一个大学讲师的生与死》,反映的就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现实问题,是一个典型的教育矛盾。
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普通教师晏才宏因为肺癌去世。他去世三天内,上海交大校园BBS上,竟发表了学生千余篇悼念文章,学生还自发筹资为他出版纪念文集。一位普通老师的死,竟如此强烈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这本身就是很有感染力,很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各大媒体对晏才宏的感人事迹进行了详细报道。
《一个大学讲师的生与死》在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报道晏才宏事迹的同时,没有回避这样一个事实:晏才宏终年57岁,教学水平和师风师德广受赞扬,却由于长期只顾教学而与科研脱离,把主要心思都用在了教学上,而没有论文,去世时还仅仅是个讲师。这位老师的死,很快引发了关于高校评价体系的争议。人们围绕"关于高校评价体系的争议"、《一个大学讲师的生与死》展开话题:
与很多高校一样,在上海交大,讲师评副教授的标准是要发表两篇期刊论文,或主编一本教材,或发表三篇教学研究论文。不然,书教得再好也评不上教授。在偏重科研的指挥棒下,为晋升职称,许多大学教师不得不将大量精力花在论文和课题上,无暇顾及课堂教学,其直接后果是教学质量下降。而他们职称越高,离讲台就越远。讲台上难觅名教授身影,这在大学里已不是个别现象。报道援引教育专家的话提出,相当一批教师对教书不感兴趣,导致教学水平下降,这已成为我国高校目前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重科研轻教学,对大学教师考核"一刀切"的现状必须改变。
《一个大学讲师的生与死》发表后,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各地报刊不惜版面予以采用,读者纷纷参与话题的讨论。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也就此发过系列后续报道。这篇报道之所以在受众中拥有如此高的关注度,首先是因为这篇报道里有一个既显人格魅力又不失悲剧色彩的激荡受众心灵的新闻人物及他的故事,而更重要的是由此引出的发人深省又亟待社会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即如何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评价体系。这些在受众心中交织成较为复杂的矛盾冲突,这样,矛盾也被充分"典型化"了。
正因为该报道推动化解的矛盾十分典型,是知识分子尤其是高校老师共同关心的,所以在社会上、尤其是知识界产生了层层涟漪。人们关心它,谈论它,全国大大小小的媒体都参与进来讨论它。
(2)力求释疑解惑
在进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少基层干部仍沿袭计划经济时期抓经济工作的方法,大部分群众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感到很不理解,缺乏应变能力。《商洛日报》的做法是:抓住群众在发展市场经济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以典型事例为话题,既讲述有关市场经济知识,又提出商品生产各个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既讲述人的思想观念问题,又介绍一些可借鉴操作的方法,帮群众释疑解惑,引导他们走上发展市场经济的正确轨道。如《商洛日报》刊发的"萝卜为何长个不涨价"、"四个轮子为何转不过三个轱轳"、"三足鼎立,汪家店人缺少什么"、"佛手瓜该卖给谁"、"生猪市场怎么了"、"农产品如何面对买方市场"等,都是属于这方面的话题。在论述中,有话则长,话少则短,有的发单篇即可,有的则连发三四篇、四五篇,以讲清问题为准。在稿件处理上,也尽量争取做到通俗易懂,标题制作也要有吸引力,让更多的读者喜欢阅读,并从中得到启示,引发思考。
(3)抓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的、停滞不前的,都是具有发展动向的问题。有的是新生事物的萌芽,有的则是一种倾向的先兆。这些问题,往往在本本上暂时还找不到依据,人们对此自然也有不同看法。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有的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代表社会前进方向、具有进步意义的,需要加以褒扬和提倡;有的则是负面的、消极的,需要加以批判和贬斥,引导人们去反思,进而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作出适时的调整,以减少在实践中造成的危害。在新闻实践中,抓住一些"苗头"或典型事例,从中引发出话题,加以分析、讨论,可以起到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4)抓主要矛盾和重大问题
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而主要矛盾又规定着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因此,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到事物的矛盾运动中去,才能发现和抓住主要矛盾与重大问题,发掘出重大新闻主题,写出能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对实际工作有影响的重大新闻。
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大幅增长。一时间处处喊粮多——产区说粮库爆满,纷纷调减种粮面积;销区不搞粮食储备,说有钱就可以买到粮,国内没有还可买国外的。到底应当如何看待我国的粮食生产,粮食问题是不是真正彻底解决了?这些都是事关经济发展的全局性的重要问题。2003年,新华社几位记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调查》系列报道,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对这组问题报道作了重要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