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正常生活、完成工作、应对竞争、成就事业和获得幸福的重要保证。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人才力量之一。心理健康是领导干部人格健全、品行端正的重要体现,是领导干部充分履行职能的重要保证,也是领导干部不断提高其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国际形势,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领导干部要做好工作、打开局面、取得成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执政能力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大问题。现在,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中央和各级党组织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中央组织部2006年印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中,也把心理素质作为考核干部的一个重要指标。由此可见,关注干部心理健康,重视对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心理素质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引导各级各类干部始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已经成为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所在。干部的整体素质不仅包括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政治理论素质、业务能力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还应当包括心理素质。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心理素质对其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干部,除了组织保障、环境条件、社会影响力之外,自身素质和心理品质更加重要。从领导者的角度而言,事业发展犹如登山,越处在高层,所肩负的职责就越重,工作压力也就越大。因此,从事领导工作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否则,承担一定职务的领导干部就会在工作中感到力不从心、力不能及,甚至使自己承担的工作半途而废。领导干部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始终保持一种高效、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保持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的完整和协调,只有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新形势、适应复杂繁重的工作职责和艰巨的工作任务,进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面对高速发展的21世纪,人类将迎接来自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就人类自身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心理危机。正如某位心理学专家所断言的:“从现在到21世纪的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像心理冲突一样,带给人们持久而深刻的痛苦。”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了“心理的健康是健康的一半”,人们还将逐渐认识到人的一切财富、智慧、幸福、成就都来源于人的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做出良好的反映,具有生命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一种状态,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协调一致的过程,即认知、情感、行为和人格的完整协调。心理健康包含有生理、心理、社会行为和道德四个方面的意义。
从生理上看,心理健康的个人其身体状况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应当没有疾病,其功能在正常范围之内没有不健康的体质遗传。
从心理上看,心理健康的个人对自我必然持肯定的态度,能自我认知,明确认识自己的潜能、优点和缺点,并发展自我;其认知系统和环境适应系统能保持正常、有效地运作;在发展自我的同时,融洽的人际关系也得到发展;现实中的自我,既能顾及生理需求,也能顾及社会道德的要求,能面对现实问题,积极调适,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从社会行为上看,心理健康的个人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能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其行为符合生活环境中文化的常规而不离奇古怪,所扮演的角色符合社会要求,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并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从道德上看,健康的心理与人的思想品德的关系十分密切,而这种关系集中体现在健康人格与思想品德的相互联系之中。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健康的国际标准。
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为心理健康提出的定义是:“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上、智能上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为最佳的状态。”具体标志是: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良好;
有幸福感;
在生活、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效率感。
2.我国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具体解释。
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期望和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短、中、长期计划;同时,也会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但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
爱他人,善与他人相处。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接受自己,也接纳他人,悦纳他人,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既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换位思考,又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和接受;在集体中能与他人融为一体,与挚友同聚之时共享欢乐,独处沉思之时无孤独感;在与人交往的活动中积极的态度(如尊重、友善、信任、理解等)总是大于消极的态度(如敌视、嫉妒、畏惧、猜疑等);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
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心理健康的人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与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护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之中;在社会生活中能主动地去适应周围,进而获得改变现实的机会,而绝不会选择逃避。
协调情绪,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人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对于得不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在社会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需要;对自己现有的一切心怀感激;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占优势,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持续时间不会太长。
热爱生活,乐于生活。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在工作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能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
人格完整。和谐人格结构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动机、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心理健康的人在以上这些方面能够得到平衡的发展。人格作为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的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一致。
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智力正常是人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在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会有对应的心理反应,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与同龄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
3.正确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活动行为表现不能等同。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我们不能仅根据一人的一时、一事而简单地给自己或他人下心理不健康的结论。
心理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在常规条件下是可以通过自身与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当自身或内外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的时候,这种平衡就可能被打破,人的心理活动处于相对失衡状态,并对个体的生存发展起到负面影响,这时,人便处于“心理不健康”的状态。相应的,只要及时对失衡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心理平衡又可以重新恢复。也就是说,一个人产生了心理问题或有了心理疾病,可以通过自身的有效调适和专业化的辅导治疗恢复心理健康,心理疾病是可以治愈的。
要准确把握正常范围内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疾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个体都有可能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但一定要区分轻重。一般来讲,只要心理功能没有遭到破坏,没有出现“精神障碍”的症状,都应该属于正常范畴内的心理问题,只是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健康心理状态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因此,心理不健康也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即使是心理不健康,也不能判断为心理不正常,只是心理健康的水平低于一般人群。
(三)心理状态健康的三个等级
心理健康分为基本健康、比较健康和健康三个层次。
1.基本健康(最低层次):没有心理疾病。
基本健康即个体的心理活动表现没有达到医学上对有关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疾病症状。也就是说个体在心理活动方面没有明显的主观不适感,工作、学习、生活等基本的社会功能不受损。这是心理健康的最低要求。
2.比较健康(中间层次):心理功能健全,社会适应良好。
比较健康即个体的心理活动(包括知、情、意)功能正常,彼此协调,人格稳定健全。在社会环境中,能够与现实保持较好的同一性,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适应功能良好。
人有三种基本的主观心理活动,即知、情、意,分别反映了三种基本的客观存在,即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行为关系。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感知和了解各种事物的事实关系,其次要掌握这些事物对于人的价值关系,并且根据每个行为价值关系判断、选择、组织和实施一个最佳的行动方案。第一步由认知活动来完成,第二步由情感活动来完成,第三步由意志活动来完成。因此,从认知到情感,再从情感到意志行为活动,是一条基本的、不可分割的人类自控行为的流水线。知、情、意在根本上取决于事实关系、价值关系与行为关系的辩证关系。心理功能健全的人,其性格和气质、兴趣和爱好、需要和动机、智慧和才能、理想和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能和谐的发展。他们的内心协调一致,言行统一,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客观需求,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准则,能及时调整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3.健康(理想状态)。
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不仅仅包括心理没有疾病、社会适应良好,还包括在发展过程中,很好地调节自己身心与社会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理想状态,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当然,对于心理健康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适应的层面,它还包括个体的自我完善和积极的发展。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而是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心理健康的标准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要对社会有良好的适应性,还要有推进社会发展的创造性,这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志。在心理学范畴内,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核心是人格健全,即人格成熟。
二、领导干部要重视维护心理健康
(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1.心理健康是领导干部全面发展的需要。
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在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对社会发展负有特殊责任,承担着比普通人更重要的职责。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是领导干部素质健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关注并深入研究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领导干部增强对心理疾病的免疫力和心理困惑的调适能力,优化领导干部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素质,最大限度地开发心理潜能,是领导干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很多,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关键因素之一。领导干部要健康成长,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积极的进取心、开朗的心境、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意识等优良的心理素质是领导者应当具备的。可以说,领导干部成长的过程也是不断运用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解决各种矛盾与问题的过程。
2.心理健康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对执政规律的准确把握和认识,科学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面对环境的压力和外界的刺激,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较好的应对能力、是非判断能力、果断决策的能力、应急突变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以健康的心理状态为基础、为依托、为前提的。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顶得住各种压力,妥善处理好各项事务,承担起领导责任。没有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不可能有良好的执政状态和持续稳定的社会局面,不可能有政府机构这个庞大网络的快速、高效、健康地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