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维护你的心灵:现代社会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导读
48535000000022

第22章 领导干部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防治(1)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各类人群心理问题的发生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心理障碍是影响领导干部正常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的一个巨大隐性危机,也是引发一些极端事件的心理原因。为了适应对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管理工作方式转变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自身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的疏导调适,领导干部需要学习掌握一些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和处理方法,以达到积极维护心理平衡,预防心理疾病发生,实现心理健康的目的。

一、心理障碍的概念

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和异常行为方式,表现为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改变,又称异常心理。心理障碍是一个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其行为的后果对本人和社会都是不适应的。

心理障碍既可能是功能性的,又可能包括器质性改变;既可以包括轻微的心理问题(例如:遭遇重大挫折或面临重大抉择时,表现出的情绪焦虑、沮丧、恐惧、抑郁、悲伤;因人际关系紧张引起的烦恼、抑郁、退缩、自暴自弃,甚至愤怒、冲动报复,或采取极端偏激轻生行为等),也包括比较严重的心理活动紊乱,例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等。

心理障碍人人都能遇到,一般在两周内可以通过自我调整以及寻求朋友、亲戚,心理医生的帮助等方式恢复。但是,当挫折与冲突超出的心理承受能力,或是长期持续的心理障碍得不到适当的调适时,就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产生。

二、如何辨别心理活动是否存在异常

如何判断心理异常呢?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无一明确的界限,正常人在某个时期也会有异常心理活动,精神病患者哪怕是最严重时也有正常心理活动。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心理学家为正确地区分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制定了不少测验工具和量表,并应用现代化的仪器去处理数据,使心理测试有了很大进步。但是,由于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简单的量表测得的结果只能起个参考作用,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异常及异常的程度,主要还靠认真观察。

(一)观察心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协调性

在正常情况下,个体的行为能适应环境,并参与改造环境;他的行为应符合社会准则,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他的言谈和举止行为,应该受到正常人的理解;他的行为总是与环境协调一致的。

如果个体出现了社会适应不良,则反映他的心理活动可能异常。比如说,一个干部在宴会或者娱乐场所唱一支歌曲,给周围人助兴,可引起大家的掌声,但如果在一个会议上突然引吭高歌,就会引起人们的惊讶。我们说前者为正常心理,后者为心理异常,因为和外界环境不协调。观察到的行为不同于以往,亦可以认为是异常。

(二)观察心理活动与情感和行为的一致性

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应与受它支配的情感和行为是一致的,人们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闷来肠愁瞌睡多;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都说明这种一致性。比如一个干部面带笑容地讲述他的不幸遭遇,我们说他对痛苦的事件缺乏相应的内心体验。知觉、情感、意向不协调,也是一种异常心理。如果观察到个体的心理活动有明显的质的改变,如出现幻觉、妄想、明显的语言紊乱或行为异常,则提示是心理异常。

(三)观察心理活动的相对稳定性

一个人受遗传素质、家庭教育、环境影响,使他们对现实有个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人的性格特点。它相对稳定,如果一个人几年来一直寡言少语,不明原因突然变得话多而爱交往,给人一种判若两人之感,这就说明心理异常了。

以上每一种标准都有其根据,对于判断心理正常或异常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又都不能单独用来判断所有心理问题,应当互相补充、互为参考。我们可以从一个人行为上的偏离程度来判断这个人的“障碍”程度,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偏离社会生活的规范程度越厉害,那么他的“障碍”程度也就越深。这种“障碍”主要原因是在后天生活经验当中,一些不良的适应形成习惯而造成的,由于先天遗传因素所造成的“心理障碍”较为少见。

总之,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异常,只有把他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放到当时的客观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虑,通过和社会认可的行为常模比较,并和其本人一贯的心理状态、人格特征加以比较,才能判断他有无心理异常。

三、心理障碍的自我防治

领导干部在心理上和常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当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的时候,就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挫折,引起大大小小的心理冲突;当挫折与冲突超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时,就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个体行为失调,甚至会诱发心理疾病。

心理障碍可分为轻度心理障碍和严重心理障碍两种。轻度的心理障碍,通常指神经症,包括神经衰弱、癔病、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抑郁症。严重的心理障碍,是指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等。这里重点介绍神经症的几种常见症状的自我防治和精神病早期表现判断方式。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常见的心理障碍,指一组有大脑功能轻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神经症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症状没有可被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与患者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患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对自己的病态有充分的自知力并能主动求医,而且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基本没有缺损。自知力完整,病程多迁延,大多数预后良好。

神经症是常见病,患病率相当高。WHO根据各国和调查资料推算:全世界有5%~8%的人有神经症或人格障碍,其中西方国家的患病率为10‰~20‰,我国为13‰~22‰。神经官能症的发病原理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个体神经系统功能减弱与不健全的性格特征有关,精神刺激与心理打击常常是诱因,与遗传因素也有关系。

(一)神经衰弱的自我防治

神经衰弱又称为神经衰弱性神经症,是指排除各种躯体疾病以及其他各种神经症和抑郁症以外的,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劳,常伴有情绪烦恼和一些心理生理症状的一种神经症。神经衰弱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神经症,发病率高,占全部神经症的58.7%。在神经症中程度最轻,愈后一般良好,适当治疗能够完全恢复。精神因素是诱发神经衰弱的重要原因。凡能引起神经活动过度紧张并伴有不良情绪的情况都可能是神经衰弱的致病因素。如亲人死亡、家庭不和睦、事业失败、人际关系紧张、生活节律颠倒及长期心理矛盾得不到解决时均可能诱发本症。常常表现为全身乏力、睡眠不良、头痛、注意力涣散、健忘、情绪低落、食欲减退等,工作或学习效率低下。神经衰弱的自我防治主要有以下方法。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一个乐观、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在面对社会竞争和个人得失的时候,要正确认识挫折,避免心理失衡。

规律作息。建立起一套健康、规律的生活制度,维持正常的睡眠和觉醒节律,在“习惯成自然”中收获良好睡眠。

创造睡眠条件。在入睡前应该注重创造一个有利于睡眠的环境和条件,如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喝牛奶等,并长期坚持,形成一定的“入睡条件反射”机制。

适度体育锻炼。白天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患者放松神经,并获得身体上的疲劳感,有利于晚上入睡。

注意睡眠卫生。应该注意保持卧室清洁、安静、幽暗等,还要避免在睡前饮用浓茶、咖啡、可乐等兴奋神经的饮料。

自我暗示。睡前放松,做家务、听音乐、散步等活动都有助于患者放松自己,加快入睡。

白天少睡。除了中午小睡一会(不超过半小时)外,白天的其他时间不要睡觉或打盹,以免影响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时间。

(二)焦虑症的自我防治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表现出焦虑、恐慌和紧张等情绪,总是感到最坏的事即将发生,常坐卧不安,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有恐惧情绪,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恐反应,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紊乱现象,如入睡困难、做噩梦、易惊醒、易出汗、四肢发麻、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感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尿频、月经不调、性欲缺乏等。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病程长短不一,部分患者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大多预后良好。焦虑症的自我防治主要有以下方法。

正确对待焦虑症。应充分认识到焦虑症不是器质性疾病,对人的生命没有直接威胁,患者不要对此产生任何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应当了解和掌握焦虑症产生的原因,树立起“自己所担心的事情是根本不存在的”的坚定信念,并且相信只要经过适当的治疗,焦虑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学习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习掌握一些调节情绪和自我控制的方式方法,如心理松弛、转移注意力、排除杂念等,培养其他的兴趣和爱好,使心情豁达开朗。通过情绪调节达到顺其自然、泰然处之的境界。

正确应对各种急难事件。应当坚持学习和掌握一些应对危机事件的处理方法,提高应对危机的处理能力,增强心理防御能力。

争取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在必要的情况下,积极争取家属、同事的关心和理解,争取组织上的支持和帮助,尽可能解决好引起焦虑情绪的具体问题、具体事件。必要时应当辅以药品治疗。如安定10毫克,每晚口服一次;多虑平25毫克,每日两次口服;或氯丙咪嗪25毫克,每日两次口服。

(三)强迫症的自我防治

强迫症又称为强迫性神经症,是指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主观上感觉到有某种不可抗拒、不能自行克制的观念、情绪、意向及行为的存在。虽然患者认识到这些毫无意义,但又难以控制和克服,从而导致严重的内心冲突并伴有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比如,反复洗手、强迫计数、总担心房门未锁好、总有些念头挥之不去等。强迫症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可持续多年或时轻时重。病前性格特征明显、发病年龄较早和病程较长者,预后不佳;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步减轻;病前有较明显精神因素、强迫性性格特征不显著、病程较短;无阳性家族史者的症状也有可能自发缓解。强迫症的自我防治主要有以下方法。

心理暗示。比如怀疑门没锁好,在第一次锁好门后,站在门前,心里反复告诫自己:“我已经锁好门了,现在转身离开,没事!”如此这样反复念叨几遍,并坚持这样做下去,不用多久就会改正过去的毛病。

纸条提醒。在办公桌醒目位置贴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已经做得很棒了!很好了!”提醒自己不要时时、处处、事事过于追求完美。

自我统计。做一个统计表格,查看自己一天下来,在哪些方面会重复强迫行为,记录重复的次数,并给自己设立目标,要求自己逐渐减少强迫次数。

(四)社交恐怖症的自我防治

恐怖症又称为恐怖性神经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症。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恐惧的对象可能是单一的或多种的,如动物、广场、闭室、登高或社交活动等。患者明知其反应不合理,却难以控制而反复出现。

恐怖症的病因未明,遗传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也有人指出尚无证据表明遗传在该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患者在病前性格偏向于幼稚、胆小、含羞、依赖性强和内向。青年期与老年期发病者居多,女性更多见。恐怖症一般预后较好。国外报道一般人口中的患病率为77‰,我国各地调查患病率的平均值为2‰左右。

社交恐怖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有些患者对参加聚会、打电话、到商店购物或询问权威人士都感到困难。社交恐怖症是恐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恐怖症人群比例的一半。因此,将重点介绍社交恐怖症自我防治的方法。

战胜自卑,增强自信。从心理上去掉自卑感。若带着消极的心理,常常会使自己不愿多说话。要增强自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自信就是自我接纳的程度。一个能完全接纳自己的人是非常自信的,反之则自卑。

克服害怕心理。社交恐怖症主要是由一种“怕”的心理引起,如怕见陌生人、怕难为情、怕表现自我等。这种病症是在多年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形成的,因而防治就需要在长期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逐步培养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有意识地多接触周围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