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头痛眩晕对证自疗
48533700000001

第1章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作和日常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慢性病和其他一些健康问题在生活中越来越普遍,高血压、糖尿病、失眠、脾胃病等困扰着数以千万计的人们。在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面前,中医日益显示出它的优势,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获得了极好效果,在另一些情况下与西医结合,成为重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诊疗部分。相应地,大量有关慢性病的中医治疗与保健书陆续面世。这种情况无疑为广大患者和有关医务人员提供了便利条件,拓宽了患者和医师的治疗选择,也促进了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发展。但是,总的来看,目前市面常见的此类书,还存在比较明显的缺憾。主要是中西医对比与结合的阐述不够,简单罗列中医验方而不作解析,虽有大量医案却无原则性的用药指导等。这些问题,往往导致读者对内容理解似是而非,有些问题甚至越看越糊涂,或者盲目地就此偏废中医或偏废西医。鉴于此,我们经过深入研究,组织编著了这套“对证自疗”丛书。

以往出版的慢性病图书,大多是单纯的西医诊疗技术或中医验方罗列,而本丛书则加强了中西医对比与结合的内容。细致地讲解了西医怎样看待疾病以及怎样通过药物或其他疗法进行治疗;中医如何看待同一个疾病以及怎样治疗,二者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如何结合运用。

以往常见的慢性病图书中,虽然罗列很多验方验案,但是医家为什么这样用药,对于此种疾病可以将哪种方药作为基础进行加减运用,应当注意哪些事项,大多没有详细阐述。本丛书就以上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编著,试图加以解决。还特别增加了专门论述西医常见诊疗方法、如何选择中医西医、具体病证的中医指导性方药、名医临证心得(具体病证与具体方药的使用心得)、分型验案等内容。

在中医论治方面,编著者紧扣“辨证”,以此为核心,充分体现了中医精髓。中医治病注重“病”的异同,同时更加重视的是“证”的异同。实践中一种病的证型可分为多种,而一种证型往往变化多端。譬如“糖尿病”,中医学根据患者的不同表现,辨证为阴虚、气阴两虚、虚热、上中下三消等证型分治,以期合理、精确地控制病情和症状,改善患者生存状态。常见的对糖尿病验方简单罗列,而不分型阐述的做法,无疑是不足取的,甚至会迷惑误导患者,以致适得其反。鉴于此,本丛书在编著过程中对分型辨治尽可能细致深入地作出阐述。

综上所述,为了便于医师及患者了解某种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全貌,本丛书以某种常见病为一册,详细介绍了中西医治疗的异同,并收集了近年来中医名家的辨治理论和临床分证辨治医案。全书论理周详、医案分型全面,相信能对您的治疗和学术有所帮助。

患者朋友如运用本书中的治疗方法,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编者

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