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情商决定人生
48524400000027

第27章 管理好人际关系,促进成功(2)

结果分析:

A:你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不过除非是和你很熟的人,才能了解你真正的性格,因为你平时总是看起来冷冷的,说话又很直接,有时不小心伤了别人的心自己都不知道;有时明明是热心助人,嘴里却不肯承认。

B:你是一个有爱心但又有原则的人。你对于表现爱心的分寸拿捏得很好,当有人真的需要你帮忙时,你会义不容辞地付出,但若是助纣为虐地帮忙,你就会抵死不从。

C:你的情感丰富,属于“心太软”类型。听到一段感人的故事你就会落下泪来,看到小动物受伤就会难过,你是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人,只要别人有难,你一定尽全力帮忙,你可以去当好人好事代表了。

D:你是一个个性十分坚强的人。“爱心”对你来说,可能有些欠缺,你非常受不了别人动不动哭哭啼啼的模样,你觉得无论是发生什么天大的事情,最后都会有解决的办法,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同情的。

学会欣赏和赞美他人

世界上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社会生活中,欣赏是人际交往的粘合剂,想要人际和谐,就应该学会欣赏他人。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但欣赏决不只是表面上的简单赞美,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思想与看法,每一个好的品质都值得学习和借鉴,每一种事物也都有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美国著名的文学作家爱默生曾说过:“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了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同样,欣赏者把欣赏和赞美给了他人的同时,也把激励和力量给了自己。欣赏是让人振作的兴奋剂。

有这样一个故事。

某一年的秋天,屠格涅夫在一片树林中打猎时,无意中捡到一本破旧的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并不知名,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非常喜爱。于是,他便四处打听作者的地址,最后得知,作者两岁丧母,七岁丧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几经周折,屠格涅夫终于找到了他的姑母,表达了自己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对你的前途非常看好。”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无意当作家的。然而,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让他发现了自身的价值,于是他更加充满激情地写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学会欣赏和赞美他人,会给他人增加自信,也能提升自己的情操。当你发现他人身上的美感,就要从内心里真诚地赞美,用上自己最真挚的情感来赞美,你也会同样得到别人的尊重。你在欣赏他人的那一瞬间,就已经鼓舞了人家,给了人家勇气和信心,人家一定会心存感,你也能够为自己带来快乐。

在赞赏与被赞赏这两个对象中,有这样的不等式:赞赏别人所付出的远远小于被赞赏者所得到的。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乐于赞赏他人,善于夸奖他人的长处,那么,人际间的愉快度将会大大增加。

另外,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心理医生在银行排队取款时,看到前面有一位老先生满面愁苦,这位心理医生暗想,我要让他开朗起来。于是一边排队一边寻找老先生的优点,终于他看到,老先生虽然年近70,驼背哈腰,却长着一头漂亮的金发,当这位老先生办完事情走到心理医生面前时,心理医生衷心地赞美道:“老先生,您的头发真漂亮啊!”老先生一向以一头漂亮的头发而自豪,听到心理医生的赞美非常高兴,顿时面容开朗起来,挺了挺腰,道声谢后一路愉快地走开了。由此可见,一句简单的赞美给别人带来了多大的好处。

那么,如何欣赏跟赞美他人呢?有人总结了以下几条:

1.在赞扬别人时,措辞要干脆利索

不要使用模棱两可的表述,像“嗯……有点意思”、“挺好”和“没那么糟”。含糊的赞扬往往比侮辱性的言辞还要糟糕,侮辱至少不会带有怜悯的味道。如果恰巧当事人又有些小气心理,那样做只会引起当事人的反感。

2.赞美他人真诚

英国专门研究社会关系的卡斯利博士曾说过:大多数人选择朋友都是以对方是否出于真诚而决定的。如果你与人交往不是真心诚意,那么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不可能的。赞美他人也是如此,如果你的赞美不是出于真心,对方就不会接受这种赞美,甚至怀疑你的意图。因为人性中有一个优点,就是“无功不受禄”。如果你毫无根据地赞美一个人,他不仅感到费解,还会莫名其妙,觉得你油嘴滑舌,有诡诈,想利用他,进而引起他对你的防范。

3.赞美不易太频繁

在特定时间内,一个人赞美他人的次数,尤其是赞美同一个人的次数越多,其作用力也就越低。如果你太频繁地赞美别人,别人对你的赞美就觉得无所谓了,甚至还会认为你是一个喜欢献媚的人。

宽容能为你赢得好人缘

曾有一位著名的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的确,人的心胸是无比的宽阔,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如此大的肚量,只有学会宽容,懂得宽容的人,才会拥有这样的心胸。

宽容是一种风度,可以将矛盾冲淡为和平,把急躁之火冷却;宽容是一种理智,使人走向成熟;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可以消除人之间的摩擦;宽容是一种镇静剂,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人的一生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是在无数个得到与失去、欢乐与痛苦、成功与失败的不断循环中走过。所以学会了宽容,也就学会了走好自己的人生,它不但能释怀别人,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够赢得多少人。

有这样一个关于宽容的故事。

在某一年的奥运会,男子单杠决赛正在激烈进行中。有一位运动员,以连续腾空抓杠的高难度动作征服了全场观众,但在落地的时候,他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失误——向前移动了一步,裁判因此只给他打了9.725分。

然而,如此的低分引起了全场观众的满,他们不停地喊着那位运动员的名字,并且全部站了起来,挥舞着手臂,用持久而响亮的嘘声,表达自己对裁判的愤怒,比赛被迫中断了。面对这样的情景,已退场的他从座位上站起来,向所有的观众深深地鞠躬,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喜爱和支持。随后,迫于压力,裁判重新给他打了9.762分。可是,这个分数不仅未能平息观众的不满,反而使嘘声再次响成一片。

这时,他显示出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宽广胸襟。他重新回到赛场,他伸出右手食指做出噤声的手势,然后将双手下压,请求和劝慰观众保持冷静。正是这位运动员的宽容,让中断了的比赛得以继续进行。在那次比赛中,那位运动员虽然没有拿到金牌,但他用自己的宽容征服了所有观众的心。

宽容,就是从心理上理解别人,接受别人的处世方法,尊重别人的处世原则。我们在接受别人的长处之时,也要接受别人的短处、缺点与错误,这样,才能真正地和平相处。宽容也似情感润滑剂,能够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位力大无穷的英雄叫海格力斯。一天,他在山路上行走时,发现路中间有个袋子似的东西挡着道了,便踢了它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踢开,反而越胀越大了。海格力斯生气了,便狠狠踩了一脚,哪知那东西不但没踩破反而又胀大了许多。海格力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狠砸起来,那东西竟然加倍地膨胀,最后大到把路堵死了。这时,一位圣人路过,对海格力斯说:“朋友,快别动它,放过它,离开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的心里老记着它,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前进的路,与你敌对到底的。”

实际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就是,人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原谅了别人,宽恕了别人也就是放过了自己。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谁都不能保证“我永远都不会犯错”。在面对他人的错误时,多一些宽容,少一点苛责,是一个人善良的表现。

学会宽容和谅解,才能使人的心境变得豁达平和,才能在原谅他人的同时,更好地完善自我,才更加能够体味生命的真实与快乐。

情商小测试

测试一下你的宽容度

请对下列问题作出“是”或“否”的选择。

1.有的人笨头笨脑,反应迟钝,真让人窝火。

2.我不能忍受上课时老师为迁就差生而把讲课的速度放慢。

3.有不少人明明方法不对,还非要别人按着他的意见行事。

4.和事事争强好胜的人呆在一起使我感到紧张。

5.有很多人总是故意跟我过不去。

6.有不少人总喜欢对别人的工作百般挑剔,而不顾及别人的情绪。

7.当我辛辛苦苦做完一件工作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时,我会大发雷霆。

8.有些蛮横无理的人常常事事畅通无阻,这真令我看不惯。

9.碰到熟人,当我向他打招呼而他视若无睹时,最令我难堪。

10.我讨厌和整天沉默寡言的人一起生活、工作。

11.有的人哗众取宠,说些浅薄无聊的笑话,居然能博得很多人的喝彩。

12.生活中充满庸俗趣味的人比比皆是。

13.和目中无人的人一起共事真是一种痛苦。

14.有很多人自己不怎么样却总是喜欢嘲讽他人。

15.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自以为是的人总能得到领导的重用。

16.我不喜欢独断专行的领导。

17.有的人成天牢骚满腹,而我觉得这种处境全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18.和怨天尤人的人打交道使自己的生活也变得灰暗。

计分标准:答“是”记2分,答“否”记0分。

结果分析:

0-12分:你是一个很宽容并且心态平和的人,外界的纷繁复杂,很难左右你平和的心境。

13-24分:你具有普通人的心态,尽管时时会碰到难相处的人,有时也会被他们的态度所激怒,但总的来说你还能容忍。

25-36分:你是一个有些小肚鸡肠的人,需要在生活中加强自己的灵活性,培养宽容精神。

与人为善会带来意外收获

在当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了。有人说,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行动上做出来的,而是从心底里“流”出来的,这句话很有哲理。它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以诚待人,事事以自己的心灵为准则,用“心”和他人交往。只有我们先去善待别人,善意地帮助别人,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

唐朝时,有一位大夫叫柳秕,他为人正直,朝野闻名。在他赴任泸州的途中,经过渝州时,有一个官员的儿子慕名前来拜见。这个年轻人随身带来了自己的习作,毕恭毕敬地请柳大人指教。柳大人认真读过以后,连声叫好,并希望该青年再接再厉,随时把作品拿来共勉,该青年高高兴兴地回去了。柳大夫的儿子恰好也在旁边,他悄悄问父亲:“那孩子写的东西简直是狗屁不通,你怎么还表扬他呢?”柳大夫说:“这几年巴蜀一带多变故,士豪崛起,官不像官,民不像民。这个青年出身贵族,却专心写作,有心向善,实在不容易。只要循循诱之,让他坚持下去,这个世界上就会多一个正经人,少一个草贼。”

这是柳大夫为人处事的方法。万一这个青年碰上一个正气凛然,自以为是的家伙,还真没准就会自暴自弃,从而改变了人生之路。与人为善,有时不仅仅是给予别人好处,实际上更多时候,是让自己收获更多的善果。

下面是两个很有哲理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师兄弟两个人,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这师兄弟两人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又换左手。忽然,师兄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

第二个故事。一场战斗正在进行中,忽然,班长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照常理,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可班长并没有立刻卧倒,因为他发现,在离他四五米远处,还有一个小战士站在那儿。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班长拍拍身上的尘土,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已经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与人为善,还能有助于身体健康。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曾对70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凡是长期与人为善的人,死亡率明显降低。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过:一颗灵魂要吸收另一颗灵魂的感情来充实自己,然后以更丰富的感情回送给人家。人与人之间要没有这点美妙的关系,心就没有生机,它缺乏空气,它会难受枯萎。

与人为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包括相当广泛的内容。如:尊重他人,不去探究他人的隐私;不在背后议论、批评他人;关心他人,当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伸出友谊之手;善于和别人沟通、交流;善于和那些与自己兴趣、性格不同的人交往;承认对方的价值和努力……总的说来,与人为善就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对方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