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强健骨骼拒绝骨质疏松
48521700000019

第19章 骨质疏松的治疗(2)

5.骨质疏松伴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和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系统退行性疾病,降钙素和活性维生D不仅能治疗骨质疏松,同时对软骨损伤修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二膦酸盐既可治疗骨质疏松又能抑制过度的骨质增生,故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3和二膦酸盐是骨质疏松伴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选择。

6.以提高骨量为目的的骨质疏松治疗严重的骨质疏松需迅速提高骨量时,可选用氟化物或二膦酸盐,但对卧床患者慎用二膦酸盐。

7.以缓解骨痛为目的的骨质疏松治疗骨痛是骨质疏松主要的临床表现,但并非骨质疏松就一定有骨痛。以缓解骨痛为目的的骨质疏松治疗应选择降钙素,有降钙素过敏的患者可考虑二膦酸盐治疗,需指出的是,无论降钙素还是二膦酸盐都不是止痛剂,缓解疼痛的作用要逐渐产生,所以治疗早期可有目的地短期联合应用非类固醇类药物,以确保止痛疗效,提高患者顺应性。

8.以提高肌力为目的的骨质疏松治疗肌力下降是骨质疏松另一个重要的临床表现,也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增强肌力、提高神经肌肉协调性是活性维生素D3治疗骨质疏松的优势和特点,激素补充疗法也能部分改善肌力。

9.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骨质疏松防治的最终目的是避免骨折,循证医学研究表明,新型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具有减少骨质疏松性脊柱和髋部骨折的显著疗效,而降钙素和活性维生素D3能改善骨质量,提高其生物力学性能,对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也有明显作用。

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2周后可应用二膦酸盐、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或活性维生素D3。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必须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强调同时进行药物治疗。

降钙素是骨钙守护神吗

20年前国外医学家已开始尝试用人工合成的降钙素替代人体自身的降钙素,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降钙素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是钙代谢调节激素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抵抗甲状旁腺素、抑制骨吸收、降低血钙、减少骨钙丢失。现代研究表明:使用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不仅能提高骨的密度,还能改善骨的质量。

目前国产降钙素已问世。老年人通过补充降钙素,可以防止“钙搬家”,预防骨质疏松,治疗因骨质疏松引起的腰背酸痛、身高变矮、驼背等。降钙素喷鼻剂,经国外多年的临床应用,证明可有效地增加骨密度,而且使用方便、安全,同时还可用于高钙血症,恶性肿瘤性骨溶解,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和变形性骨炎的治疗。

(五)中医及食疗药膳治疗骨质疏松

中医药能防治骨质疏松吗

中医认为导致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是肾精亏虚。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虚精血不足则髓之生化乏源,不能滋养骨骼,骨之失养会导致骨骼脆弱无力。其次,脾失健运是骨质疏松的重要病机,脾虚运化失司会影响胃肠对钙、磷微量元素、蛋白质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而气滞血瘀则是其促发因素,血瘀痹阻脉络,气血津液不能濡养筋骨,筋骨一旦失于濡养便易疏松脆弱。

中医防治骨质疏松有3条基本原则:补肾为先、健脾益气、活血通络。并由此衍生出4种辨证治疗方法。当患者证型为肾阳虚衰时,用温补肾阳之法,以右归饮为主化裁;当患者证型为肝肾阴虚时,用滋补肝肾之法,以六味地黄丸为主化裁;当患者证型为气滞血瘀时,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法,以身痛逐瘀汤为主化裁;当患者证型为气血亏虚时,用健脾益气养血之法,以归脾丸为主方治之。

近年来临床报道的对防治骨质疏松有较好疗效的方剂较多,其中补阳药以补肾阳药为主,补血药以补血养脾为主,补气药以健脾益气为主。由此推出目前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的用药规律:一是以补肾健脾益气方药为基本药物组成。常用的中药有熟地黄、当归、黄芪、枸杞子、淫羊藿、鹿角胶、龟甲、党参、白芍、菟丝子、山药、杜仲、女贞子等。二是以活血祛瘀药为主配伍药物。活血祛瘀药是除补虚药以外用的最多的一类中药。常用的药物有牛膝、丹参、川芎、延胡索、桃仁、穿山甲(代)、鸡血藤、自然铜等。总而言之,补肾、健脾、活血是中医药防治该病的主要大法。

中医药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为肾虚及脾虚,故针对病机而采用补肾壮骨、益气健脾的治疗法则。

1.补肾壮骨法根据“肾主骨”的中医学理论,肾虚是骨质疏松的发病关键,故治疗宜补肾壮骨,若肾精充足,则筋骨坚硬有力。有人选择退化期骨质疏松患者11例,按临床表现分成肾阴虚和肾阳虚型,分别用左归丸及右归丸加减治疗,连服2个月,结果9例腰背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用X线显示骨密度明显增高者6例。有人用补肾益骨膏(熟地黄、淫羊藿、紫河车、泽泻、龙骨等)治疗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服药3个月后,患者桡、尺骨骨矿含量均较治疗前增加;有人以续断、桑寄生、山萸肉、骨碎补、熟地黄等治疗58例,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密度平均值略有回升,其中尺、桡骨骨矿物质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对照组呈进行性减少。

由以上临床案例表明从肾论治骨质疏松不但使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矿含量、骨密度等指标的捡测亦可得到改善,证实了补肾中药对治疗骨质疏松效果优良。

2.益气健脾,活血调肝脾虚则肾精亏虚,骨骼失养,骨骼脆弱无力,以致发生骨质疏松。故治疗宜补气活血、健脾调肝。日本金井成行用加味归脾汤治疗骨质疏松,显示对骨盐量增加明显,可使贫血及更年期指数改善。有人发现丹参能使骨折过程中胶原纤维丝形成增多,钙盐沉积丰富,证明了丹参可以从邻近骨折骨组织中调动钙,以满足新骨形成对钙的需要,这说明丹参具有直接调节钙代谢的作用。

以上资料表明,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方面具有潜力和优势。

治疗骨质疏松有哪些药膳

中医认为“肾主骨”。所以本病与肾脏的虚亏相关。因此,饮食营养中医强调以补肾养肝、强筋;壮骨、健脾益肾为主。具体可用以下药膳。

1.肾阳亏虚型表现为腰膝酸软,尤其两膝冷痛,畏寒肢冷,眩晕耳鸣,夜间尿多,易发生骨折,舌淡苔薄,脉沉细。宜选用温肾壮阳强筋骨的药膳。

三仙糖醋排骨:猪肋骨250克,淫羊藿(仙灵脾)10克,仙茅6克,仙鹤草12克,淀粉,糖、醋、盐、酱油适量。

将猪排洗净切块,再将淫羊藿、仙茅、仙鹤草放入纱布袋中,与排骨共放入锅中,加水煮至排骨熟烂,排骨汤只剩200毫升时,弃去药袋,排骨捞出,入铁锅中煽炒,排骨汤中加入淀粉、糖、醋、酱油、盐,搅成糊状,加入排骨中收汁勾荧出锅。淫羊藿又称仙灵脾,性味辛温,既补肾壮阳、强筋骨,又能祛风除湿止痹痛。仙茅也是辛热壮阳之品,有温肾壮阳、祛寒除湿作用。仙鹤草,民间称其为脱力草。有补虚强壮、恢复疲劳的作用。中药“三仙”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良好作用,可提高骨密度,促进骨质形成。猪排骨含有较多的钙及丰富的蛋白质,性味甘平,有长肌肉、强筋骨功用;加上糖醋烹调,既美味也有利钙的吸收,是肾阳虚型骨质疏松者的一道美味佳肴。

2.肝肾阴虚型全身多关节酸痛肿胀,爪甲枯脆,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尿黄便干,舌红少苔,脉沉细。因此宜食滋补肝肾的药膳。

甲鱼补肾汤:甲鱼1只(约500克),枸杞子30克,熟地黄15克,姜、葱、盐适量。将甲鱼洗净去肠杂、头甲,切块,同洗净的枸杞子、熟地黄放入锅中,加葱姜及水适量,文火炖熟即成,食肉喝汤。甲鱼性味甘平,入肝经,可滋肝肾之阴,清虚劳之热。枸杞子、熟地黄有协同作用,故本品有滋补肝肾、滋阴凉血之功,从而达到壮骨强筋的目的。

3.脾肾阳虚型表现为腰酸腿痛,常有自发性骨折、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形寒肢冷,舌胖苔白,脉沉细。故可用温肾补脾的药膳。

加味板栗炖牛肉:板栗100克,牛肉500克,大枣枚,补骨脂15克。将补骨脂水煎2次,得煎液500毫升。

牛肉切块,在铁锅中加葱、姜、酱油,略煸后,放入沙锅中,加补骨脂煎液、去壳板栗、大枣,文火炖至熟烂,调味,即可。板栗甘温入脾胃肾经,古称“肾之果”,能补肾气,善治腰腿不遂。大枣性味甘温,有“脾之果”之称,可补脾和胃。牛肉性味甘平,可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对骨质疏松患者颇为适用。

除了吃药膳之外,还应配合户外体育活动及适当日照,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治疗骨质疏松有哪些食疗方

1.芝麻核桃仁粉黑芝麻250克,核桃仁250克,白砂糖50克。将黑芝麻拣去杂质,晒干,炒熟,与核桃仁同研为细末,加入白糖,拌匀后瓶装备用。每日2次,每次克,温开水调服。其滋补肾阴,抗骨质疏松。

黑芝麻滋补肝肾,为延年益寿佳品。芝麻含有多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所以有良好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核桃仁补肾强腰,从营养学角度分析,核桃仁中所含的钙、磷、镁、铁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均可增加骨密度,延缓骨质衰老,对抗骨质疏松。

2.黄芪虾皮汤黄芪20克,虾皮50克。先将黄芪切片,入锅,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兑入洗净的虾皮,加水及葱、姜、精盐等调味品,煨炖20分钟,即成。佐餐当汤服食。其补益脾肾,补充钙质,抗骨质疏松。

黄芪擅长益气补脾,近代实验研究证实黄芪有雌激素样作用,可有效地防止和减少绝经后妇女因缺乏雌激素而引起的骨丢失。

3.桃酥豆泥扁豆150克,黑芝麻25克,核桃仁5克,白糖适量。将扁豆入沸水煮30分钟后去外皮,再将豆仁蒸烂熟,捣成泥。炒香芝麻,研末待用。油热后将扁豆泥翻炒至水分将尽,放入白糖炒匀,再放入芝麻、白糖、核桃仁溶化炒匀即可。能健脾益肾,抗骨质疏松。

4.茄虾饼茄子250克,虾皮50克,面粉500克,鸡蛋2个,黄酒、生姜、酱油、麻油、精盐、白糖、味精各适量。

将茄子切丝用盐渍15分钟后挤去水分,加入酒浸泡的虾皮,并加姜丝、酱油、白糖,麻油和味精,拌和成馅。面粉加蛋液、水调成面浆。植物油六成热舀入一勺面浆,转锅摊成饼,中间放馅,再盖上半勺面浆,两面煎黄。经常食用,能补钙,抗骨质疏松。

5.萝卜海带排骨汤排骨250克,白萝卜250克,水发海带50克,黄酒、姜、精盐、味精各适量。将排骨加水煮沸去掉浮沫,加上姜片、黄酒,小火炖熟。熟后加入萝卜丝,再煮5~10分钟,调味后放入海带丝、味精,煮沸即起。能补钙,抗骨质疏松。

6.红糖芝麻糊红糖、黑芝麻各25克,藕粉100克。

先将黑白芝麻炒熟后,再加藕粉,用沸水冲后再放入红糖搅匀即可食用,每日1次冲饮。能补钙,适用于中老年缺钙者。

7.木瓜汤羊肉100克,苹果5克,豌豆300克,木瓜1000克,粳米500克,白糖适量,盐、味精、胡椒粉适量。①将羊肉洗净,切成六分见方的块。粳米、苹果、豌豆淘洗干净。木瓜取汁待用。②羊肉、苹果、豌豆、粳米、木瓜汁,清水适量放入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豌豆熟烂,肉熟,放入白糖、盐、味精、胡椒粉即成。经常食用,补中益气。

8.排骨豆腐虾皮汤猪排骨250克,北豆腐400克,鸡蛋1个,洋葱50克,蒜头1瓣,虾皮25克,黄酒、姜、葱、胡椒粉、精盐、味精各适量。①排骨加水煮沸后去掉浮沫,加上姜和葱段,黄酒小火煮烂。②熟后加豆腐块,虾皮煮熟,再加入洋葱和蒜头,煮几分钟熟后调味,煮沸即可。经常食用,强筋壮骨,润滑肌肤,滋养五脏,清热解毒。

9.羊肉木瓜汤羊肉100克,苹果5克,豌豆300克,木瓜1000克,粳米500克,白糖、精盐、味精、胡椒粉适量。再将羊肉洗净,切成小块;粳米、苹果、豌豆淘洗干净;木瓜榨汁待用;羊肉、苹果、豌豆、粳米、木瓜汁、清水适量放入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豌豆熟烂,肉熟,放入白糖、盐、味精、胡椒粉调味即成。

10.怀杞甲鱼汤怀山药15克,枸杞子10克,约克甲鱼1只,生姜、精盐、黄酒各适量。将甲鱼放入热水中宰杀;剖开洗净,去肠脏;与各种料同炖熟;加入生姜、精盐、黄酒调味即可。滋阴补肾,益气健脾。适用于阴虚偏胜的骨质疏松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