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强健骨骼拒绝骨质疏松
48521700000010

第10章 正确认识和防治骨质疏松(3)

男人吸烟喝酒易患骨质疏松吗

香港的一项研究显示,男性骨质疏松引起骨折的死亡率比女性高出5%,康复速度也比女性慢,酗酒、吸烟、钙质不足及缺乏运动都是男性患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

男性患者骨质疏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睾丸功能衰退。

研究发现,一半骨质疏松患者,其睾丸功能衰退。

男性应早防骨质疏松吗

很多人误认为骨质疏松是老年妇女的专利,其实不然,在老年男性中该病的发病率也相当高。因为认知上的错误,耽误很多人早期治疗的时机,因此普及骨质疏松常识是非常必要的。

与女性相比,男性骨质疏松发生较早,往往自中年期(岁左右)就开始出现骨量减少,如果在这之后的十年内未能给予重视和防治,那么自50岁后骨量丢失就更为明显,速度加快,易引起老年骨质疏松发生。男性的骨架较女性大,横截面积也比女性大25%~30%,因此男性因骨质疏松发生骨折的概率要低于女性。但不容忽视的是骨质疏松所致的疼痛、乏力却比女性明显,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因此,男性骨质疏松应早期预防。

预防首先应从儿童期开始,这样方能获得更大峰值骨量。要做到这点应多做户外活动,通过阳光的紫外线促进体内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建立较高的峰值骨量。青春期是骨量增加最为显著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维持钙平衡所需钙量较小,每日仅需400~600毫克,因而此期无须过多补钙。

促进青春期骨量增加,重在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因此,青年人应注意工作之余开展各项有益的体育运动,以此来增大骨量,为中年后减缓骨量丢失速度打下良好基础。

中老年人应重视钙的摄入。我国人群由于饮食结构中奶制品少,食物中钙含量相对较低,而中老年人需钙量又较青年人为高,因此约有半数以上中老年人不同程度缺钙。进食富含钙质的食物或服些补钙剂都是很有必要的。

(三)正确防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可防也可治吗

步入中老年,需要时时关注自己的骨骼,不要等到发生骨折时才重视骨质疏松的问题。如何保持健康的骨骼?应从各个方面给予注意。

坚持适合自己身体状况和年龄的体育锻炼,多到户外活动,适量运动有利于维持健康骨骼的质和量。合理营养是基础,吃含蛋白质、钙、磷和维生素D比较丰富的食品,如低脂牛奶、瘦肉、虾皮、鱼、蔬菜等。必要时可服用钙片和维生素D。

防止骨质疏松还要注意以下一些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①65岁以上的老年人;②有髋部、腕部骨折病史的中老年人;③母亲髋部骨折史;④身材瘦小者;⑤骨密度低或X线显示骨质疏松;⑥某些生活习惯如平时活动少、吸烟、厌食、低钙饮食等;⑦经常使用皮质激素药物;⑧驼背、身材变矮;⑨经常腰痛;⑩雌激素缺乏,45岁绝经者,长期继发闭经;⑾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⑿某些疾病或状态:如吸收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类风湿关节炎、酒精中毒和长期制动或卧床等。以上情况有两项或更多者,应更加重视骨质疏松的预防和警惕骨折的发生。

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怎么办?目前有许多有效的药物可改善骨质,如早期应用的药物有钙剂、维生素D、雌激素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新型雌激素、二膦酸盐、氟制剂等。但并非补钙越多越好,对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单纯补钙是不够的,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抗骨质疏松的用药治疗。

骨质疏松关键在干预防吗

防治骨质疏松的方法一般包括:①补充雌激素。②补充钙剂。③适度运动。④提高骨峰值。⑤中医药防治。以上五种预防方法中,补充雌激素具有副作用,容易引起子宫出血、增加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导致血栓栓塞、加重胆囊疾病、损伤肝肾功能等不良反应;中医药防治又太麻烦;提高骨峰值也依靠补充钙剂。这样一来补充钙剂成了预防骨质疏松的最好办法。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从食物和饮料中摄取钙质,但研究表明仅仅依靠食物和饮料补钙还远远不够,尤其对女性朋友,因为女人一生中因月经、怀孕、生产、更年期都会造成体内钙质的大量流失。一旦骨头里的“钙质银行”严重虚空,极易发生骨质疏松,甚至最后“资不抵债,发生骨折。

因此,营养专家建议在合理搭配饮食的同时,适量补充钙产品,在钙产品中吸收率最好的是碳酸钙。

骨质疏松预防重于治疗吗

骨质疏松预防重于治疗,坚持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是简单易行十分有效的措施,妇女可根据自己爱好、兴趣及客观条件选择一项体育活动,持之以恒。多食含钙较高的食物如豆制品、海带、乳制品、茶叶、虾皮等。雌激素有保护骨的作用,对骨质疏松有一定疗效,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钙和维生素D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基本用药。一般来说,骨质疏松的基础预防性治疗是每天补充1200毫克钙和800单位的维生素D。对于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的患者,仅仅给予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是不够的,应当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的不同,选择个体化的药物联合治疗方案。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两大类。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包括雌激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二膦酸盐、降钙素等。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有氟化物、甲状旁腺激素、生长激素、锶盐等。

对成年人来说,加强运动可减少骨量丢失保存骨量,而且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强度和动作的协调性,对防止老年人跌倒和骨折是很重要的。

早期预防骨质疏松是关键吗

1.发病有因,思想不可麻痹目前,我国老年人中有90%的女性和60.72%的男性患有此病。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由于雌激素活性的降低,患病率随之迅速增加,骨折发生率也急剧上升。所以医学专家告诫中老年人,切不可在思想上忽视骨质疏松的发生。

2.科学检测,预防是关键骨质疏松的检测最好的办法是测量骨密度,这是一种无损伤、无痛苦的检测方法,医生根据所测的数值,可以诊断出是骨量减少,还是骨质疏松。

在一些无条件做骨密度测定的地方,可根据其危险因素(如绝经后、胃肠疾病、缺少活动、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来判断可能是否患有骨质疏松。因此,预防该病发生是延缓骨质疏松发展的最好方法,措施包括在青少年时期应获取最高骨峰值,戒除烟酒,治疗相关疾病,建立起良好而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更年期是骨量丢失期的高峰,发现有病也不可惊慌,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延缓或停止骨量继续丢失,降低骨折的危险度。

3.合理治疗恢复体能的最佳途径首先,应保持足够的体力活动,至少坚持每天30分钟,每周3~5次的体育锻炼。

还要尽量从食品中补充钙质,扩展食物种类,多食含钙食物,如菠菜、韭菜、蘑菇、动物肝脑、鱼类、骨汤、牛奶等。其次,是补充维生素D,多晒太阳促进钙质吸收;使用药物降钙素或二磷酸盐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对绝经后的妇女,还可采用激素替代疗法,补充雌激素,防止骨量丢失。

年轻时多“存”钙可远离骨质疏松吗

骨质疏松是一种自然的现象,趁年轻时开始做好预防措施,增加骨量储备,阻止钙质继续流失,将来年纪大时,骨质疏松的程度可大大减轻。因为钙和骨骼形成密切相关,所以提出了“钙贮存”的概念。健康人在20~30岁时,身体达到骨量贮存的峰值,是成骨的高峰时期,也就是说体内的骨钙存量最大;但从30岁起至50岁,人体内的钙存量就会平稳下降,而在50岁之后下降速度则陡然加快。专家提醒,在30岁之前,人们可以通过多摄入钙质,让体内积累较多的钙。30岁以后,人体中钙的流失速度越来越快,骨密度逐年下降。

总之,在不同的年龄段,人们都需要补钙,只是需要的量有多有少的问题。人们在30岁更应积极补充钙元素,尽量增加骨密度的高峰值,从而预防和推迟骨质疏松的发生,减少潜在骨质疏松的威胁。

重视骨质疏松要从孩子抓起

1.早期多“储蓄”,晚期剩余多如果把骨骼比作银行的话,骨形成就好比存钱,骨吸收就好比花钱。30岁以前骨骼的储备明显大于支出,而且谁的银行储备多,以后发生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就小。30~40岁时,骨形成和骨吸收处于平衡状态,银行的支出和储蓄大致相当。大约40岁后,骨骼的吸收大于形成,银行开始支出大于储蓄。

妇女大约在35岁时丢失骨松质,约40岁时开始丢失骨密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所有骨骼部位均可发生骨丢失。

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妇女可能丢失其骨密质的30%,还可能丢失骨松质的50%。而女性更年期的到来,更是其骨量加速流失的过程。伴随着雌激素的缺乏,这种加速的骨丢失可持续5年以上。骨丢失加快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进而导致骨折风险增高。

2.不要放过剩余的10%了解骨质疏松的知识后,爸爸妈妈们就会教育孩子好好吃饭,好好锻炼,从小就让骨头长得结实。骨量的积累大部分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我国的男孩和女孩19岁以前,骨量长了接近90%,还有10%以上没长,这点很重要。必须教育孩子很好地加强营养,并且要锻炼。

3.青壮年也别忘了“长骨头”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无论男女,如果骨骼健康生长,骨骼最强健的年龄段是25~40岁,也就是说该年龄段骨骼达到了最高的骨量和最好的质量。骨骼是否能达到最好状态,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等有关。

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要及早开始,在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峰值骨量,从而享用一生。

中年人怎样避免“软骨头”

中年人应对骨质疏松引起足够重视,早下手预防,从饮食和健康生活习惯等方面加以注意,以避免中年时期成为“软骨头”。

对于中年人来说,骨质疏松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骨头生长在人的一生中可分为三个阶段:自出生到30多岁是骨量上升期,女性35~50岁、男性35~70岁是骨代谢平衡期,剩余的时间是骨量减少期。针对不同阶段的预防原则应有所侧重:第一阶段以补充钙质、营养和体育锻炼为主的综合措施,以获得最佳峰值骨量;第二阶段以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为主,同时防止各种引起骨量大量丢失的疾病和因素;第三阶段在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同时,需要配合一些药物治疗,以防止骨量的进一步丢失。

对于中年男性来讲,尤其需要提醒的是,过量饮酒能够损害成骨细胞,并且影响肝脏内维生素D的代谢和雄性激素的形成,这些都是造成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年人控制饮酒对保证骨骼健康尤为重要。

如何减缓骨质流失

在女性35岁以前、男性40岁以前,提高峰值骨量的具体办法是营养、运动和光照,三点缺一不可。进入老年期的男性和女性,最保守的评估是均已进入骨量减少期,这时需要药物治疗、联合用药治疗或综合治疗。

已经诊断为骨质疏松或严重骨质疏松者,单纯补钙绝对不行,一定要联合用药治疗。

不同年龄段的个体可能有多种不同治疗方案,要因人而异,但主要还是由医生决定为好。

方案1:钙+活性维生素D;

方案2:钙+活性维生素D+雌激素;

方案3:钙+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

方案4:钙+活性维生素D+二膦酸盐;

方案5:钙+活性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二膦酸盐;

方案6:钙+活性维生素D+雌激素受体;

方案7:钙+维生素K2+雌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