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前列腺病患者99个不宜
48520600000017

第17章 前列腺增生患者之不宜(2)

(4)经尿道前列腺镍钛合金支架置入术

镍钛合金具有热胀冷缩功能,国内外用该材料做成网状、螺旋状支架,经尿道置入后尿道前列腺位置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螺旋支架仅作为临时支架。目前临床已经很少应用。国产网状支架有足够的直径和支撑力,易嵌入尿道而被黏膜覆盖成为永久性支架,而且价格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国外Angiomed网架的光洁度和柔韧性较好,表面覆有一层高分子有机膜,减少了镍离子在体液中溶出,减轻了组织反应性,易被上皮覆盖。而国产网架则无这层有机膜,易引起肉芽组织过度增生,不易被上皮覆盖,而再度阻塞尿道。前列腺镍钛合金支架主要用于治疗高危前列腺梗阻患者,这类患者有严重的并发症,不能耐受其他手术,也不愿意接受永久性膀胱造瘘。有一组报道,置入Angiomed网状支架2年的有效率达100%,3年的有效率达91.6%,4年的有效率为88.8%,平均有效时间为41.4个月。置入支架并不困难,置入后患者有异物感、出血、感染和合金变形等并发症,如出现肉芽组织阻塞或其他原因需取出合金支架时有一定难度。作者曾遇到3例因取出困难致大出血而被迫行开放式前列腺摘除术。

(5)前列腺绿激光切除术(PVP)

前列腺绿激光切除术具有痛苦小,风险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的特点。这项技术我国在2004年开展,类似YAG激光前列腺切除术。

前列腺绿激光(PVP)术前、术后的效果及定期随诊,有95%的患者对前列腺绿激光切除术手术非常满意,在术后第3年进行的生活质量调查中,患者的平均得分为0.29(0为非常满意,6为非常不满意)。

适应证:如果前列腺过大或伴有膀胱结石,首选开放的前列腺切除术。但是这类患者比较少,目前大多数患者还是选择经尿道的前列腺手术方式,这一比例在国外约为90%。经尿道前列腺手术有电切、电气化和激光等几种。目前我们认为最安全、痛苦相对最小的手术方式是前列腺绿激光切除术。

绿激光时代:前列腺绿激光治疗系统(PVP)是经尿道前列腺手术发展的里程碑,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地应用。它使用532纳米波长,经过倍频的Nd:YAG激光,功率为80瓦,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

①穿透深度800微米,使极高的能量集中在非常表浅的组织层面上,使组织内单位体积能量密度非常高,因而组织能非常有效地气化;②其能量被氧合血红蛋白大量吸收,而水则吸收得很少,成为独一无二的能在液体环境中以非接触方式对软组织进行气化的理想工具;③术中基本不出血,减少了输血风险,减少了机体内环境的扰动;④手术并发症最少,发生率低;⑤效果与作为“金标准”的经尿道电切术(TURP)相同。

(6)等离子体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等离子体切割系统是泌尿外科腔内治疗前列腺增生第3代的最新设备及技术。它不同于传统单极TURP和单极TUVP。1998年英国Gyrus公司将一种全新的等离子体技术(Plasmakenitic技术)用于前列腺切除,由于它由一工作电极和一回路电极组成,故称之为双极气化,或TUBVP(transurethral bipolar vaporigation of prosta)等离子体气化PKVP(plasmakeniic vaporige of prosae)。其基本原理是高频电流通过2个电极时激发递质(生理盐水)形成动态等离子体,作用于组织产生电气化及电凝效果。等离子体是由离子、电子和不带电的粒子组成的电中性、高度离子化的气体,是固体、液体和正常气体相区别的一种物质状态。工作电极激发生理盐水形成的等离子体具有足够的能量,可将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分子)中的化学键、氢键、离子键等打碎,使生物大分子崩解而产生小分子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氢气、甲烷、氮气等,从而产生气化效果。其特点是:①低温切割,切割时表面温度40~70℃;②可穿透较浅的组织,使高频电流只在局部形成回路,并不通过人体。所以热穿透不深,能有效地防止闭孔神经反射,大大地减少损伤前列腺包膜外的勃起神经,减少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③用生理盐水冲洗,可防止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的发生;④不需使用负极板,提高了安全性。

经尿道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方法还有冷冻、注射药物、照射、高能聚焦、超声、微波、射频、针刺消融术和前列腺扩张术等方法。无论哪种方法都不能代替开放手术。实际上包括开放手术也只是行前列腺增生部分切除术,并非前列腺切除术,这样我们不必再从解剖等方面向医学生讲解为什么术后仍遗留“真正的前列腺组织”,也可以使患者及家属明白为什么前列腺切除术后仍有再发前列腺疾病,甚至前列腺癌的可能。另外前列腺增生术后症状无改善的原因有一半是膀胱功能的问题。所以,治疗前应行尿流动力学检测,以排除不稳定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低顺应性膀胱和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等病变。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有必要定期进行有关的随访检查。

开展一项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新技术时注意选择合适的病例。患者也应咨询就诊医院所能开展的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且不可都选择一种非开放手术方法治疗所有前列腺增生患者。

74.不宜随便行开放手术治疗

前列腺增生在老年男性中发病率高,许多患者需要进行临床治疗,随着科学的发展,治疗方法越来越多。在国外,有90%左右的病例都采用腔内手术治疗,进行开放手术的病例在逐渐减少。开放手术主要适用于:①前列腺体积较大。前列腺明显凸入膀胱内者,或主要为前列腺中叶增生者;②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内疾病的患者如肿瘤、结石、异物等。目前开放手术方式多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等。但开放手术损伤大、出血多。不同的手术入路易引起的并发症不同,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尿失禁、尿道狭窄、阳萎、感染等。轻、中度的前列腺增生可考虑选择腔内手术治疗,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容易接受。

而重度前列腺增生多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与其他开放术式相比,阳萎发生率较低,且易操作,可将膀胱内的病变同时予以处理。

75.不宜忽视术后膀胱冲洗的作用

无论用哪种方法行前列腺增生手术,手术都有一定的创面,有创面就有潜在出血、渗血的可能性。因此,术后膀胱冲洗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防止坏死组织碎块和血块阻塞引流尿管。当尿管阻塞后,尿液引流不畅,引起尿液潴留膀胱过度充盈,压力异常增高,将使伤口愈合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引起继发出血。出血后的血块不能及时被冲洗出来,使梗阻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将产生严重的结果,有时需第2次打开膀胱。因此,术后一定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根据患者情况,应适时调整膀胱冲洗液的速度和冲洗频率,确保引流管不被坏死组织碎块和血块阻塞。

这对于减少手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膀胱冲洗液一般为1∶5000呋喃西林液或生理盐水,冲洗液视引流出的液体颜色判断其出血情况,如颜色偏红应加快冲洗速度,宁快勿慢。如果因冲洗速度慢而尿管阻塞后,应用一种负压球与尿管或膀胱尿道镜相接,将膀胱出血块吸出,如仍不能奏效,应果断地进行第2次手术,打开膀胱冲洗后,应检查出血点,加以止血后,留置气囊尿管再重复冲洗。

76.不宜术后过早拔除尿管

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无论是进行开放手术,还是进行腔内手术,一般都需留置尿管,留置尿管时间需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来决定。一般腔内手术保留尿管时间为1周左右,开放手术保留尿管时间为1~2周。由于手术均对前列腺部尿道有损伤,其恢复和重建尿道的连续性都需要一定时间,过早拔除尿管,尿液对创面有侵蚀和损害,不利于创面的愈合,易并发感染而出现出血、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医生可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视尿液冲洗的颜色,判断前列腺窝内伤口出血情况及时将气囊内水逐渐减少至5~10毫升后将尿管留置,这样可减少术后患者膀胱刺激症状。患者应用的尿管应为质量高的三腔或二腔气囊尿管。

77.不宜在术后过晚下床活动

前列腺手术后,由于前列腺及尿道部位血液丰富,容易引起术后出血,尤其是开放手术后,加上保留尿管或还留置膀胱造瘘管,使患者担心活动后易引起出血和全身所保留管子太多不便于活动,而经常在术后数天仍卧床休息,甚至在床上翻身都不敢。其实,这对患者很不利。由于行前列腺增生手术的患者都年龄较大,经常会合并有其他疾病,并且前列腺术中和术后都应用较多止血药物,如长时间卧床,将影响血液循环,使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而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前列腺手术后,应适当活动。在手术后1~3天内由于处于易出血期,可不下床活动,但可在床上活动肢体或由他人行被动按摩肢体,定时翻翻身,并按摩背部、臀部等受压部位。待病情稳定后,可根据情况分别采用坐卧、床边活动和肢体锻炼等多种方式,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临床上偶可遇到术后患者不活动肢体,待患者下床时突然发生血栓栓塞,如引起肺梗死,重者致患者猝死。术后如患者床上加强锻炼,可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陪床家属及患者都应引起重视,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指导帮助患者早期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患者能尽早下床锻炼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78.不宜忽视术后并发症

前列腺增生手术由于目前方法较多,且手术方法非常成熟,所积累的经验也越来越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越来越少。

但仍需高度重视,必须完善术前各种检查准备工作,积极改善术前患者一般情况,术中精细操作,严格止血,术后认真观察,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每一个环节都是与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相关联的。如行前列腺开放手术,术后易出现出血、急性附睾炎,尿路感染、切口感染、排尿困难和尿失禁等,严重的会出现膀胱刺激痉挛性疼痛,术后出血量与术中各种止血操作和处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如术前已有尿路感染,必须进行积极治疗,否则术后易并发急性附睾炎。有人在开放性手术时,为了预防附睾炎的发生,而同时行双侧输精管结扎术;术前糖尿病的控制、术中保护好切口,减少感染带菌尿液与切口创面接触,保持引流的通畅和膀胱切口缝合严密等,都可减少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发生,选择导尿管口径应粗细适宜,及时拔除导尿管都有助于防止尿道狭窄的发生。术中保护好神经,减少对前列腺及后尿道的牵拉,有助于减少术后阳萎和尿失禁的发生。

79.不宜腹压过高

前列腺增生术后,由于前列腺部尿道创面较大,且局部血液丰富,新生组织较脆弱,术后应注意避免过高腹压情况的发生,如腹胀、便秘或气管炎咳嗽使腹压过高,容易使创面裂开而引起出血。由于出血后会形成血凝块阻塞尿管而使膀胱内尿液急剧充盈,可使创面出血不止,引起大出血。同时,由于腹压增高,可诱发疝及血压升高,有增加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如心脑血管并发症等。

80.不宜忽视前列腺增生发病因素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率在逐年提高。1993年顾方六等报道321例尸检前列腺标本,有前列腺增生者:11~20岁3.2%,21~30岁6.3%,31~41岁4.8%,41~50岁13.2%,51~60岁20%,60~70岁50%,71~80岁57.1%,81~90岁83.3%,其发病率和欧美国家基本相同。

1997年Homma等报道亚洲9组(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巴基斯坦、印度及澳大利亚)共有40岁以上男性7588人,其中尿流率(IPSS)≥8者亚洲40~49岁占18%,50~59岁29%,60~69岁40%,70~79岁56%。我国1997年统计,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占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的16.1%。1989年在61个国家统计前列腺增生死亡率仅有一个国家>10/10万人。前列腺增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尿毒症、脓毒血症和手术并发症。关于病因,比较公认的是老龄和有功能的睾丸存在,二个因素是前列腺增生发病的基础。另外,有报道:吸烟与前列腺增生发病的关系尚无定论。但所有吸烟者很少有最大尿流率<15毫升/秒,前列腺体积>40毫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