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荡心灵的杂乱,站立在无遮无拦的枸杞树丛中,原本浮躁的心情突然有一种超脱的宁静,一份因敬畏而生出的平静,透过层层夹缝,我看到了远去巍峨的贺兰山与繁杂喧嚣、高楼遍布的城市相互掩映的远景,晚霞尽染的天空,排浪翻滚的游云,还有这一片承载着生生不息希望的枸杞树——这一片的枸杞树正做着一种跨越,积蓄力量跨越整整一个寒冬,跨越生命的极限。
壮哉,顽强的枸杞根!
人们常常赞赏树干的茁壮挺拔,枝叶的茂盛翠绿,百花争艳的婀娜妩媚,硕果盈枝的繁荣,却很少注意到一直向地下延伸的“根”。百年千年万年,它们与阳光无缘,只是默默无闻地扎根最为黑暗的深处,却始终有着一种极为强烈的欲望和呼之欲出的绿色梦想,支撑着它们忍受着孤独和寂寞,矢志不渝地为枝干、为树叶、为花朵、为果实提供生命的支撑和源源不断的滋养!
至今,初中时所学的由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创作的《白杨礼赞》中关于白杨的描述仍然记忆犹新——“白杨树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姿态!哪怕只有碗口粗,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从那个时候,我就一直在想,在贫瘠的西北大地,白杨树的根又是承受怎样恶劣的环境,究竟以何等坚韧的生命力和倔强的性格默默地支撑着白杨树日复一日迎风斗雪的呢?
来到祖国的大西北,我又听说了另一种树——胡杨,让我尤为感动的是“胡杨悲壮凄美的3000年”:生而不死1000年,死而不倒1000年,倒而不朽1000年。我做梦都想见到大片大片的胡杨林,在贫瘠的荒野之上,依然以繁茂的姿态坦荡地生长,形成蔚为壮观的景象,甚至哪怕在一望无际的广袤沙漠戈壁上偶尔能见到一株胡杨,或是它的一具枯木残骸。2009年的暑假,我得到了一次在报社实习的机会,得知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治沙林场内首次发现集中连片的胡杨林。我兴奋不已,在记者老师的带领下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赶了过去。当我看到那些虬曲苍劲的胡杨树,有的虽然肢断骨折,裸露荒野,它的根却依然匍匐在地,挣扎着、蜿蜒着、扭曲着,试图支撑起胡杨不屈的脊梁,我的心不由得深深悸动,忽然彻悟生命的壮丽与永恒其实是无声的——无声无息地成长,无声无息地壮大,无声无息地辉煌,然后无声无息地衰朽。
春华秋实,岁月更替,夏霖冬雪,树木在四季变换中轮回,在风雨里复苏,而树根却抱着“却笑轻尘半悟禅”的心境,任“天空云卷云舒”,从不埋怨,从不张扬,从不呐喊,只是沉静地生活着,默默地进取着,无私地奉献着!
对根更为深入的认识,还是在2012年初春去中宁的时候,在那一望无边、荒无人烟的盐碱地上,当看到一丛又一丛的枸杞树依然傲然挺立的姿态,我才发现,原来在祖国的大西北,种种的生命都以它们卓越的姿态展示着生命的精彩和辉煌,而这一切无不源自于“根”所赐予的源源不断的力量!
在和茨农聊天时,每次一提到枸杞,都仿佛有着聊不完的话题。他们告诉我,枸杞是一种多年生植物,而枸杞根的生命力更为顽强,不论沟坎田角,瓦堆石缝,沾土即活,见缝扎根;它们不怕干旱,不怕水浸,不怕刀砍火烧,冰冻霜欺,只要一根尚存,春风一吹,又能青枝绿叶地昂起头来。
任何生命要生存、要延续、要繁衍,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枸杞根遇到的威胁是残酷无情的。干旱的荒漠,含盐量极高的盐碱地带,就是它生长的地方,就是它的“家”。枸杞树根,虽深埋地下,蜿蜒盘转,没有靓丽的身材,也要忍受着无尽的寂寞和黑暗,用生命的伟力与坚强的地壳、冰冷的岩层顽强地抗争,向地层深处汲取营养,在酷寒中练就了坚强不屈的傲性,在风雨中长出了百炼成钢的身躯,度过了凛冽寒冬的煎熬。生长在荒漠沙滩,与世无争,陪伴自己的连一棵小草也没有,唯一的语言只是缄默,来表白它有力量倔强延伸的精神,唯一的动力就是最终在盛夏撑起了一片片的绿荫,把坚韧的枸杞树干树体托起,把红彤彤的枸杞果展示出来!荒原漫漫,朔风浩浩,戈壁瀚海满目萧瑟,一片一片饱经风霜匍匐遒劲的枸杞树根,凄凉中含有悲壮,孤寂中注满宏阔,显示了自己的粗犷与豪放,如同大西北汉子的性格,让每一个生命,都展示出不朽的传奇。难怪有人称赞枸杞根:“不贪雨露不贪阳,散在溪头小路旁,一撮春泥堪立足,几星冬雪已盈肠。火烧刀伐根难死,铁压钢捶气未丧。耻向人间争贵贱,呕心秋野血凝霜。”我想,这是对枸杞生生不息生命力的最为客观的称赞吧!
没有温和的阳光,也没有肥沃的土壤,更没有水分的滋润,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枸杞根,却实在称得上是“物尽其用”。春天,枸杞披一袭翡翠绿般的袍子,它的嫩叶营养丰富,可以作为菜肴;夏日,朵朵漏斗状的淡紫色小花尽情绽放,吸引着蝴蝶飞舞;秋天,珍珠般殷红通透的枸杞浆果挂满枝头,像极了镶嵌在绿袍上的一颗颗红玛瑙;冬天还可以把枸杞根当作药材使用,有滋阴补肾之效……而这一切都在于枸杞根无怨无悔,默默的支撑和付出。枸杞根虔诚而又倔强的姿态,也留下了许多名句佳话。在《刘松石保寿堂经验方》中,记载有“地仙丹”一方,说的是从前有个姓张的赤脚大仙,从一位老翁那里得到一张秘方,服用后寿达百余岁,走路健步如飞,白头发也变黑了,掉了的牙齿重新长出。该方的用药十分独特,用春天的枸杞叶200克,夏天的枸杞花50克,秋天的枸杞子250克,冬天的枸杞根皮500克,分别阴干后,用黄汤浸一夜,取出沥干,加工成细末,再加工成药丸,每次一丸,每日两次,能起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千百年来,枸杞根置身荒野,迎战干旱恶劣的自然环境,坚定地守护着脚下的土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默默奉献着,却从来没有索取。
面对枸杞根,我不由得想起了艰难的人生,真若那不息之长河,虽有东去大海之愿,却流程缓慢、路途多难,而江河水总有入海之时,人生之愿却时常难以实现;人的一生又如同在大海中航行的一艘帆船,无论在多平静的海域,总会有起起伏伏,总会遇到风浪的打击。而有些人却像那一棵棵“根”一样,倔强而坚韧,执著而顽强,从不肯向命运低下高昂的头颅。刚毅的张骞、骁勇的岳飞、刚正的林则徐、坚强的张海迪、乐观的史铁生以及那些“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仁人志士,还有无数正在祖国大西北同恶劣环境抗争的开拓和建设者们……他们不正是芸芸众生中敢于直面人生、蔑视困难,以大无畏的精神战胜艰难困苦,托起梦想与希望,无悔地走完人生历程的“枸杞根”吗?
是的,环境的恶劣不算什么,命定的一切也是可以抵抗的,只要像枸杞根一样,凭着最为强大的忍耐力、最为顽强的生命力、最为宽广博大的胸襟,谦卑地活着,就可以成就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惊世伟业。
茨农礼赞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每逢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的季节,这样一幅幅浪漫绚丽的画卷,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千百年来被人们吟唱的诗句,春天给予人们的也总是憧憬和希望。
塞北的早春,却总是徘徊在无边的清冷里,寒风飕飕,一片寂静的荒凉景象,仿佛趁人们不经意的时候,在明媚的阳光下,人们才会发现那一抹抹新绿,才会惊觉春天已经到来。
晨曦下,辽阔的西北大地竟显得如此幽静而美丽。“人勤春来早”,一畦畦的枸杞地上,到处都焕发着勃勃生机,茨农们三五成群趁着大好的时光正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对枸杞树进行修剪梳理、喷药施肥。新翻的土地散发出春天特有的清香,他们像园艺师,将一棵棵枸杞树修剪得恰如那些风景树,一排排、一列列,纵横有序,参差不一。通过修剪,好让每一根枸杞枝条都尽可能享受到阳光最长时间的抚爱。
茨农与枸杞树和谐融洽的场景,恰如一幅饱蘸着生命色彩的画卷。然而,让我感动的并不仅仅是这种忙碌的场面,更为震撼的是和茨农们倾心的交谈中他们那淳朴无华、仁慈宽厚的品性以及他们对枸杞树深沉的爱!
站在枸杞树旁,茨农们像抚摸着孩子一样,眉开眼笑地解释道,这一棵棵看似弱不禁风的枸杞树却有着极为顽强的生命力,既能在盐碱沙地里长得枝繁叶茂,也能在荒漠戈壁的石砾中落地生根。哦,是的,这些可爱的枸杞树,在每一个生命的轮回里,她们把身体中最强的活力绽放得落落大方、从从容容。绿就绿得春意盎然,红就红得热情似火,即使寒冬来临也退却得干脆利索、无牵无挂,并不因为红颜的失落而忧伤,也不因为身处苦寒逆境而自卑低头。即使在漫长的寒冷和寂寞中,形如枯槁的身躯依然紧裹生命的胚芽,积蓄力量默默地等待春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