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宁夏中兽医志
48515900000021

第21章 理论·方剂·中药·针灸(6)

(三)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

1953年,宁夏芦花台园艺试验总场成立,隶属宁夏省农业厅,场址在南梁农场。

1954年8月,宁夏芦花台园艺试验总场裁撤,建立国营芦花台园艺场。

1955年6月,芦花台园艺场改为芦花台农场,隶属甘肃省国营机械化农场。

1958年12月17日,宁夏芦花台园林试验场成立,受宁夏农业厅和宁夏农业科学研究所双重领导。

1960年10月,银川牧场新建部分并入。

1960年4月,开始引进枸杞栽培。

1961年11月16日,南梁畜牧试验场析出,隶属宁夏农业科学研究所。

1965年秋,宁夏农业科学研究所及下属7个单位先后迁入办公。

1970年,改为宁夏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

1980年3月12日,恢复芦花台园林试验场。

1983年,成立枸杞试验站。

1985年9月,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所枸杞研究室并入成立枸杞研究所。

1997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宁夏优质名牌枸杞商品生产基地。”

1999年7月15日,被自治区旅游局定为“宁夏观光枸杞园”生态旅游景点。

2003年改制为科技型企业。该所是国内唯一从事枸杞研究、示范、推广的专业研究机构。

1978~2000年,共取得科研成果14项,其中获奖成果11项,登记成果3项。钟鉎元、刘刚主持完成的“枸杞叶面喷施肥防止落花落果及增产效益的研究”分获1985年农牧渔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和1986年宁夏区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钟鉎元主持完成的“枸杞新品种宁杞1号、宁杞2号的选育”获1992年宁夏区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枸杞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成果”获2000年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优秀科技成果奖。另外,钟鉎元编著出版了《枸杞栽培与育种》、李润淮编著出版了《枸杞高产栽培技术》等专著。

(四)宁夏农垦局南梁农场

1960年开始种植枸杞。1962年建场。被宁夏确立为“枸杞种植加工科技示范园区。”截止2008年枸杞种植面积666.67公顷,年产干果1500吨。该场生产的“南梁”牌枸杞以粒大、肉厚、籽少、味甜而享有盛誉。自主开发的枸杞系列产品有“碧宝”牌SOD 富硒枸杞、“沙湖”牌枸杞咖啡、枸杞速溶精粉、枸杞冷冻全粉、枸杞奶茶、枸杞鲜汁、枸杞精华素等。

(五)宁夏灵原药材有限公司

前身是平罗原野药材有限公司。1991年试种甘草。1998年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宁夏石嘴山市明水湖农场。公司药材生产基地包括甘草育苗基地、甘草移栽种植基地和甘草加工厂。截止2008年共开垦荒地666.67公顷,其中甘草苗和甘草药材区400公顷。为水肥条件较好的黄土地甘草育苗和沙漠化土地移栽干草探索出了成功经验。

(六)永宁县甘草种植场(春雨公司)

1992年成立并租用玉泉营农场荒地400公顷。先后种植的中药材有甘草、板蓝根、黄芩、黄芪、丹参、知母、肉苁蓉等。1998年开始人工种植肉苁蓉,截止2008年肉苁蓉寄主植物梭梭种植面积达到200公顷,接种肉苁蓉133.33公顷、每公顷产肉苁蓉干品750千克。

(七)盐池绿业科技开发公司沙边子药材生产基地1993年开始试种中药材。先后引种黄芪、黄芩、板蓝根、北沙参和野生变家种甘草、麻黄、银柴胡、苦豆子等中药材100多种。截止2000年建立中药材引种圃3.33公顷,引种57种;建立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33.33公顷,年提供麻黄苗250万株、甘草苗500万株、黄芪苗1600万株、板蓝根种子4000千克。

(八)广夏麻黄生产基地

位于宁夏永宁县胜利乡。1996~1999年9月,宁夏水利科学研究所与广夏麻黄生产基地合作开展沙漠种植麻黄1333.33公顷,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制定了《麻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和《麻黄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

(九)宁夏绿苑工贸有限公司

1998年成立。拥有土地466.67公顷。建立了红寺堡、灵武大泉、灵武白芨滩三个中药材种植基地。截止2008年种植甘草、麻黄、防风、射干、知母、桔梗、黄芩、板蓝根、山药、山桃、山杏、沙冬青等沙生中药材312.67公顷。年产麻黄草600吨。建成中药材加工厂,甘草切片、粉、颗粒加工能力1200吨。

(十)宁夏元亨草业集团公司

1999年成立,隶属宁夏元亨集团公司。位于宁夏中宁县长山头。截止2008年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746.67公顷、荒漠化甘草围栏抚育草场2200公顷。建成甘草种植基地480公顷(其中种子繁育基地346.67公顷)、围栏草场补播甘草946.67公顷。年可提供甘草120吨、甘草种子30吨。

(十一)吴忠市耀宁实业开发有限公司

1999年成立。位于吴忠牡丹山庄。拥有土地266.67公顷。截止2008年开发土地100公顷,种植麻黄、黄芪、黄芩、银柴胡、桔梗、防风、芍药等中药材68.4公顷,建立麻黄、甘草、黄芪、黄芩等中药材育苗基地27.07公顷。

(十二)宁夏合木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1999年成立。截止2008年在贺兰县金山乡建立金银花良种繁育和生产基地40公顷,在宁夏灌区和六盘山区推广种植金银花200公顷。

(十三)六盘山中药材种子种苗园

20世纪90年代中期建立。位于隆德县沙塘镇。占地21.33公顷。采种冬花、贯众、升麻、淫羊藿、铁棒锤、茜草、芍药、红三七等六盘山野生药材12种;引种独活、金莲花、白芷、伊贝母、知母、防风、远志、白术、水飞大蓟、穿地龙尧丹参、木香、柴胡等23种;试种摩洛哥、埃及、以色列、印度、利比亚、中东葫芦巴7种。

六、中药加工

(一)裕宁甘草公司

1926年(中华民国15年),芬兰商人维利俄斯到宁夏考察,鉴于甘草资源丰富,无人采制,经商得政府同意,从上海购办大批机器和锅炉,熬炼甘草药膏,行销国外,每年产量在50万千克以上,获利甚丰。后因运输困难,税捐过重,而停业离去。1933年(中华民国22年),由宁夏建设厅长魏鸿发等接办,将旧有机器和锅炉重新修理,并加添磨面和榨油机器,定名为裕宁甘草公司,在贺兰县洪广营设制造厂,工人数量4~50名。方法是将粗甘草大切修整齐,装扎成捆,输出宁夏,细小枝节入机熬炼药膏。营业尚好,后因故停办。

(二)利宁甘草膏制造厂

1940年(中华民国29年)4月,在宁夏省城垣八里桥创立,商营性质。方法是将甘草精制为纯膏,装入木匣,销往兰州、西安等地药房和制造厂,同时供中央换取外汇。该厂有职员15人,其中经理、监理、副经理各1人,主任、股员各2人,文牍兼会计1人,庶务员2人,营业员3人,技师2人。工役56人,其中成年工人35人、幼年学徒17人、夫役4人。每日产量400余磅,全年达6.35万千克。

(三)阿拉善左旗兽医工作站

1977年10月,阿拉善左旗兽医工作站组织家属将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一些防治骆驼疾病的配方自己采集加工中成药,以解决骆驼生理机能和疾病与其他牲畜不同,用药量大,外来兽用中成药不对症,成本高,疗效低等问题。

(四)宁夏生物药品厂

1975年,经自治区农林局批准,宁夏生物药品厂试产、试销“为牧牌”加味七补散、消黄散、清胃散、保和散、清热止咳散、健脾散、加味茵陈散、清肺散、白术散、鸡宁散、温胃消谷散、理肺散、理肺止咳散等兽用中成药。1980年1月停产,将所生产的中成药和剩余的中药材分配给全区经济困难的公社畜牧兽医站。

第四节针灸

一、针灸处方

1991年,周生俊针对兽医临证针灸中存在的问题,在中兽医界首次提出针灸处方。认为兽医针灸和中药历来是祖国传统兽医学防治畜禽疾病的两大主要手段。临证上常用的既有药物、针刺、灸术单项防治技术;又有针灸、针药、药灸结合及针、药、灸同时进行的复合技术。广义上讲,针灸囊括了中兽医学除药物以外的一切防治技术。但从基层兽医医疗单位针灸实践看,兽医人员普遍忽视了针灸处方的记载工作,真正象开药方那样注名穴位名称、剂量、用法、注意事项等详细内容者几乎没有。有的在处方上仅写“针灸”二字,分不清是针是灸,施那种针灸,用何种器具,给多大刺激量。相当一部分甚至只针灸不处方,这样不仅不利于防治经验的积累总结和科学针灸,也给医疗事故的处理带来很多困难。

兽医外灸处方的内容和结构大致包括登记、处方、签名三个部分。登记部分是兽医针灸处方的第一部分,应包括处方日期、编号、畜主姓名、详细住址、畜别、性别、年(月、日)龄、特征、体况、初诊病证名称等。如果前面已有药物处方,可以做为附方,省略这部分内容。处方部分是整个兽医针灸处方的核心部分,必须明确方法、明确器具、明确穴位、明确刺激量及针灸后的护理要点、注意事项。签名部分是针灸处方的最后一部分。在开完针灸处方之后,兽医人员经过详细检查后签名以示负责,针灸处方也应同药物处方一样保存一段时间备查。

二、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中兽医工作者发明的一种新疗法。

(一)电针定向倒畜

1985年10月,李鹤龄在全区畜牧业新技术交流会上介绍了电针定向倒畜技术。电针倒畜是我国专家和学者在应用针麻基础上通过适量的电压和电流频率,使家畜的某些肌肉和神经强直或紧张,畜体发生共济失调,形成定向迅速倒卧,作为家畜的一种新的电针保定技术。

1.电麻机。天津人民无线电厂产SB71—2型麻醉治疗兽用综合电疗机;广东南海电子医疗器械厂产73—10型兽用电疗针麻机。2.针具。10~15厘米长新针2~4枚。

3.穴位及针法。各种家畜的穴组均为背中、背后穴组。倒卧方向左右均可。输出电压(格)和电流(周/秒)分别为:马6~9、100~400;骡6~9、100~600;驴6~9、100~300;牛6~9、100~300;羊3~6、50~100;驼8~12、200~600;猪3~6、50~100。

(二)电针麻醉

1.电针颞窝颧弓穴麻醉。1972~1987年,王钧昌、孙国斌在张福祥火针颞窝正中(脑脊穴)镇静止痛的启示下,发现了电麻新穴位——颞窝颧弓穴,用此穴电麻施术134例(圆锯术7例、食道切开术9例、阴茎截断术7例、小肠部分切除术22例、肋骨切除术7例、趾深屈肌腱截断术9例、气管切开术11例、开胸术5例、瘤胃切开术27例、真胃切开术15例、卵巢摘除术10例、瘤胃瘘管术3例、小结肠侧壁切开术2例),其中优115例,占85.8%;良15例,占11.2%;尚可4例,占3%。总有效率100%。

取穴方法:马属动物位于眶上突后缘的颞窝内、颞骨颧突(颧弓背侧)与眶上突交接处的背侧前约0.5厘米处,紧贴眶上突后缘,左右各一穴;反刍动物位于眼眶后缘、颧骨的颧突和颞突交界处的背侧,沿颧弓背侧向后(牛3~3.5厘米、羊1.7~2.1厘米)处,下颌骨冠状突后方,左右各一穴;猪位于颧弓背侧(颞骨颧突)后上方顶端前0.5~1.5厘米处,下颌骨冠状突后方,左右各一穴。

进针方法:穴位周围皮肤剪毛消毒。用6厘米或8厘米长不锈钢圆利针,右手持针柄,左手拇指按摸确定穴位。马属动物按摸眶上突与颞骨颧突交界处背侧,在距此处约0.5厘米处紧贴眶上突后缘垂直捻转刺透颞窝皮肤,然后针尖稍向上向前直刺入颞窝,经下颌骨冠状突前方直达颅骨,进针3.5~4.5厘米;反刍动物按摸眼眶后缘、颧骨的颧突和颞骨交界处背侧,沿颧弓背侧缘向后(牛3~3.5厘米、羊1.7~2.4厘米),在此处紧贴颧弓上缘垂直刺入颞窝,经冠状突后方直达颅骨,进针深度为牛3.6~4.6厘米、羊1.7~2.4厘米;猪按摸颧弓后上方(颞骨颧突)顶端,在其前方0.3~1.5厘米处紧贴颧弓上缘进针(方法同反刍动物),深度为1.6~2.4厘米。

脉冲电流刺激:用SB71—2型兽用针麻机或73—10型兽用针麻机,先将各旋钮分别调到“0”位,再将输出导线分别与两侧穴位的针柄或针体相连,接通电源,将波型旋钮旋至麻醉处,逐渐加大频率到最大(11)时,再旋转电压旋钮(一般为3.5~6.5格),加大输出电压到病畜最大耐受量为止。诱导10~35分钟,针刺皮肤无疼痛反应时施术。

2.电针臂肱、百会组穴麻醉。1974~1977年,杨蔚桢、刘宗歧、刘正语开展了电针臂肱、百会组穴麻醉试验。用电针臂肱、百会组穴麻醉施术164例,其中马20例,优良17例,占85%;骡14例,优良10例,占71%;驴19例,优良18例,占94%;牛30例,优良29例,占96%;羊76例,优良72例,占94%;猪5例,优良5例,占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