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平沙造田和农民挖茨烧柴,使锁阳寄主大面积遭到毁坏,锁阳资源越来越少。据统计,全区年产量仅有7000~8000千克,蕴藏量约为15万千克。为保护地道药材资源,必须积极地保护其寄主,使锁阳资源得到保护和恢复。
(六)地产药材的混乱品种
宁夏地产药材发生名称混乱的种类有35种,其中进入商品流通领域的22种,占地产药材的18.3%。这些混乱品种大致有三种情况。
1.误采误用。小卫矛的根皮,误作地骨皮;翼蓼的块根,误作何首乌;油瓶子的果实,误作金樱子;商陆的根,误作人参;旱麦瓶草的根,误作柴胡等。均应予以纠正。
2.有长期使用历史,但名实不符,应更改名称后继续使用。荇菜的叶被称作浮萍或大浮萍,应改称荇菜供药用;固原地区将小檗属多种植物的茎皮或根皮称黄柏,应改称小檗皮或三棵针供药用;六盘山区所产湖北黄精的根茎,俗称老虎姜,亦称作白药子,应改称老虎姜供药用。
3.地方习惯用药。来源与正品相近,本区有长期使用历史,可视为地方习惯用药,按原名继续使用。如甘肃黄芩的根作黄芩,李的种子作郁李仁,毛细辛的全草作细辛等。但应有计划地进行实验研究,证明其确切的临床药效。
四、中药区划
1995年,《中国中药区划》将宁夏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分别区划在两个区的两个亚区,其中宁夏中南部区划在“华北暖温带家生、野生中药区”的“黄土高原党参、连翘、大黄、沙棘、龙骨区”,宁夏北部区划在“西北中温带、暖温带野生中药区”的“塔里木、柴达木盆地及阿拉善、西鄂尔多斯高原甘草、麻黄、枸杞子、肉苁蓉、锁阳、紫草区”。
宁夏中药资源的区域性特征显著,为了准确地反映中药资源自然分布的地区差异,1987年,《宁夏中药资源》将全区中药区划为五个一级区和十个二级区。
(一)六盘山半阴湿药材区
1.范围与概况。六盘山半阴湿药材区位于宁夏南部,包括泾源县、隆德县东部、固原县南部、西吉县和海原县的部分地区。土地面积为宁夏总面积的7.2%。
该区地势较高,以山地丘陵为主,六盘山纵贯南北(最高峰海拔2954米),西北部有月亮山(最高峰2633米)、南华山(最高峰2955米),东南部有小关山。
六盘山南段森林资源丰富,是自治区三大开发林区之一;北段的月亮山、南华山及其间的低谷丘陵是一片绿郁的森林草原。
六盘山属高寒阴湿区,雨水多,气温低,日照少。年降水量500~750毫米,是全自治区雨量最多的地区,清水河、泾河、葫芦河发源于六盘山和月亮山,水资源丰富。
六盘山土壤主要为山地土壤。土壤呈垂直地带性分布,自上而下依次为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山地灰褐土。月亮山、南华山为山地灰褐土。垦殖耕作土壤主要为山地侵蚀灰褐土、阴黑土和黑垆土等。
2.中药资源状况与适宜发展的种类。六盘山区降雨多,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于多种动、植物生长和繁衍。药用动、植物资源丰富,而且中药种植业也较发达,是宁夏中药材的主要产区。据调查,有药用动、植物600余种,1983年收购利用中药材104种,占全区收购品种120种的86.8%。其中年产30万千克以上的有党参、杏仁、黄芩等;年产量10万千克以上的有黄芪、当归、柴胡等;此外桃仁、羌活、藁木、赤芍、白芍、升麻、白鲜皮、淫羊藿、半夏、天南星、秦艽、铁棒锤、款冬花、细辛、贯众、猪苓、麝香、牛黄等也都是该区的重要药材。
该区群众把采挖野生药材作为一项重要的副业收入,并习惯于房前屋后空闲地种植药材。中药种植业已初具规模,1983年,种植有黄芪(136亩)、党参(900亩)、大黄(400亩)、当归(168亩)及半夏、贝母、银柴胡等近20种。
3.二级区简述。六盘山区呈南北向亚铃状,根据南北之间的差异,划分为两个二级区。
六盘山南段大黄、党参、半夏药材区。指西兰公路以南地区,包括泾源全县、隆德县东南部、固原县南部。该区是宁夏最阴湿地区,年降水量达550~750毫米,植物覆盖度高,森林覆盖度约为10%,是全区森林最多的地区,而且多为乔木林,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药用植物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大黄、羌活、铃兰、桃儿七、窝儿七、五味子、竹节参、毛细辛、鹿衔草、天南星、半夏、宁夏贝母、木贼、猪苓、林麝等分布在该区域。
六盘山北段黄芪、柴胡药材区。指西兰公路以北,包括固原县、隆德县、海原县、西吉县的部分地区。该区的雨量较南段少,年降水量450~500毫米。未垦区主要是森林草原植被,森林面积约20万亩,比南段少,而且灌木林居多。固原的大湾、西吉的火石寨、海原的灵光寺等地有乔木林分布,药材资源比较丰富。总体来说,北段中药的种类和产量均不如南段。该区较为优势的种类有柴胡、秦艽、铁棒锤、杏仁、马勃、牛蒡子等,栽培药材主要有党参、黄芪等。这些药材在六盘山区南段也有分布。根据中药栽培的状况分析,黄芪、党参可以重点发展,铁棒锤、贝母、秦艽、连翘等可以试种。
4.问题和措施。充分开发和利用野生药材资源。对于野生药材资源还未能充分利用。如紫菀、萹薷、关防风等药材,在六盘山地区有大量资源,却远道从外地调进,且品种不对路或质量较差;一些民间草药和新的资源,如红三七、祖师麻等,也未能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因此,充分开发该区的野生药材资源值得重视。
合理采挖野生药材,认真保护药材资源。六盘山区的一些药材利用不够,但有些药材采挖过度,使资源明显遭到破坏。例如秦艽、半夏、柴胡、铁棒锤、麝香等资源都有程度不等的破坏。1985年以来,对于沙棘资源的破坏已经出现明显的苗头。摘取沙棘的果实较困难,农民采取伐树、砍枝再取的办法,引起资源破坏。对于供应紧张的药材,常常用提高价格的办法刺激农民采挖药材的积极性,是药材资源和植被遭到破坏的人为因素。
充分利用六盘山区的自然条件,努力发展药材生产。六盘山区有发展中药材生产的良好条件,农民有种植中药材的习惯和强烈愿望。近年来种植的种类和面积迅速扩大,枸杞、连翘、生地、白芷、独活、黄柏等都是新发展起来的品种。正在试种的有半夏、贝母、秦艽、金银花、铁棒锤等。党参、大黄、黄芪等广泛栽培的品种,已经给山区人民带来了经济效益,在政策对头和加强指导的情况下,六盘山区的药材生产必将有较大发展。
(二)西海固半干旱黄土丘陵药材区
1.范围与概况。西海固半干旱黄土丘陵药材区位于宁夏南部,包括彭阳县、固原县的中北部、西吉县和隆德县的西部、海原县的中南部、盐池县和同心县的部分地区,这里土地辽阔,占宁夏总面积的27.6%。农村经济落后,群众生活十分贫困。
该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的西北边缘,地貌类型以黄土覆盖的丘陵为主,间有川、塬、盆、埫,除局部山地外,海拔一般在1500~2000米。各山之间受河流的切割和冲积形成了相间分布的川盆及梁峁小地貌。主要有清水河中游冲积平原,葫芦河流域的兴隆川以及沙塘川和红茹河川等,河流两旁多为梁峁、丘陵或台地。
植被为典型的干旱草原,由于人为耕作和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严重,草原产草量很低。区内天然次生林破坏殆尽,残留甚少,人工林约20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0.9%。南部因接近六盘山半阴湿区,有少量天然林,植被较好。
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6益~7益,无霜期130~150天,降水量300~500毫米,水和热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沿六盘山到南华山一线东西两侧,降水量逐渐减少,气温逐渐升高。
土壤主要为缃黄土,其次为黑垆土、灰钙土和少量水盐条件下的湖土、盐土、草甸土等。土层深厚,质地较好,但因水土流失严重,有机质被侵蚀冲刷,自然肥力低,植物生长不好。
2.中药资源状况与适宜发展的种类。该区因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肥力低,以及开荒、铲草皮等因素,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药材资源较贫乏,大宗药材不多,种类也较少,相对来说,接近六盘山区的地段植被较好,药材资源丰富。主要中药资源有黄芪、柴胡、地骨皮、杏仁、关防风、桃仁、透骨草(地构叶)、酸枣仁、知母、秦艽、白头翁、甘草、麻黄、蕤仁、甘遂等。
主要栽培药材有黄芪、党参、枸杞子、板蓝根、银柴胡等。粮油作物交叉的有小茴香、黄芥子等。
3.二级区简述。该区地域广阔,跨度较大,根据区间的差异性,划分为三个二级区。
葫芦河、沙塘川党参、黄芪药材区。该区位于六盘山区西侧,包括葫芦河川和沙塘川两个川地,河川地面积较大,土层深厚,质地良好,光热资源丰富,三水(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较多,山塘水库棋布,便于灌溉和水产业发展。中药种植业发达,普遍栽培黄芪、党参等药材。川地以东至六盘山有广阔的丘陵山地,海拔2000~2300米,植被较好,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适宜中药种植业的发展。
红茹河川塬地山楂、紫菀药材区。该区包括彭阳县南部的红河、茹河流域,是西海固半干旱区中气候条件最好的一个二级区,年平均降水量500~600毫米,无霜期130~150天,是各种动、植物生长的适宜区。药材资源也较丰富,药用动、植物种类接近六盘山区,但地域较小,储量不大。该区塬地较多,沿河缓坡地适宜药用植物生长,可利用当地的水热条件和地理自然条件发展中药栽培。
北部干旱黄土丘陵知母、地骨皮药材区。前两区是西海固黄土丘陵区的两个较小、湿度较高的地区,也是中药资源接近六盘山半阴湿区的较特殊的地区。而西海固半干旱黄土丘陵药材区的概况,主要是指本区的情况。
4.问题和措施。西海固黄土丘陵区土地辽阔,土层深厚,选择适宜栽培的药用植物将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践证明,板蓝根在海原县、固原县已种植成功,枸杞在固原县三营、七营及彭阳县大量栽培,黄芪、党参在隆德县沙塘川和西吉县葫芦河流域已广泛种植。因此,根据产销情况,在这个地区扶持发展上述品种的生产完全可行。尤其是隆德县的沙塘川,可给予重点扶持,使其形成黄芪生产基地。
开发利用该区的药源要注意保护植被和资源。这个地区的植物覆盖度较低,较重要的一些药材又多分布于干旱地区。如地骨皮、蕤仁、知母、透骨草(地构叶)、枣仁、麻黄等。如果一哄而起,采挖过度,必将破坏植被和资源,甚至造成短期或永远不能恢复的后果。因此对于多年生药用植物尽量不伤其根,如地构叶、麻黄等。药用部分为根或根茎者,一定要根据资源情况控制好采挖量,计划采挖。既充分利用野生资源,又要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结合植树造林,发展木本药材生产。这个地区宜林荒山约有400万亩,占土地面积的23%,河堤堰旁有较好的植树条件,若与林业结合逐年营造药用植物林,如山杏、山桃、山楂、胡桃、桑、槐、臭椿、白蜡、黄柏等,既种树又种药,若干年后必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盐同干旱低缓丘陵药材区
1.范围与概况。盐同干旱低缓丘陵药材区位于宁夏中部,包括盐池、同心县的大部,中卫县香山地区,海原县的北部山区,灵武、吴忠、青铜峡、中卫的山区,陶乐县的南部,土地面积占自治区总面积的38.06%。该地区历史上为牧区,畜牧业较发达。目前农业比重上升,已过渡到半农半牧区。
该区地形地貌主要有三个类型。南部清水河两侧为梁峁状黄土丘陵;北部苦水河以西为同心、兴仁、香山等山间盆地,各山之间有兴仁、喊叫水、同心、红寺堡、韦州、下马关等川盆地;苦水河以东为鄂尔多斯西南边缘缓坡丘陵,主要为半荒漠草原,沙漠面积较大。
气候为荒漠草原气候,年降水量200~350毫米,由西北向东南递增,一年四季分布很不平均,65%集中在7~9月。无霜期140~150天,但很不稳定。由于降水严重不足,气候干旱,大风和沙暴较多,风蚀和风沙危害严重,水资源严重不足,不少地方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
土壤以灰钙土为主,南部少有黄土,局部地区有零星分布的盐土、草甸土和山地土壤。一般有机质层很薄,结构松散,沙性大,土壤肥力很低。
2.中药资源状况与适宜发展的种类。半荒漠草原中中药资源也很丰富,宁夏地道药材主要产在这个地区。如甘草、银柴胡、麻黄、苦豆子、锁阳等。此外还有地骨皮、酸枣仁、蒺藜、柴胡、茵陈、远志、芒硝、石膏等。
该区以草原生态为主体,属于干旱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的半荒漠类型,因此植物种属较少,群落结构简单,但抗旱能力强。植物覆盖度较低,却有大面积的单一群落,或伴生植物很少的密集群落,如甘草、麻黄、苦豆子、老瓜头等,资源非常集中,相对来说这些种类的资源非常丰富。
甘草的产量大,质量好,长期畅销国内外。宁夏出口甘草全部取自盐池、灵武等县市,每年为国家换取大量外汇,是本区弛名国内外的地道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