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宁夏长城
48515700000001

第1章 秦长城

宁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贺兰山下、黄河之滨的水洞沟文化,六盘山地区的炎黄文化,延续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在黄帝、炎帝两个集团内迁中原的时候,集团内部仍有少数部落成员留在北方、西方,保持着逐水草而居的原始游牧生活方式,后来的史书称这部分人为北狄、西戎。

“华夏”民族进入夏商周三代,与北狄、西戎之间的军事冲突不断。民间流传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和“一笑失天下”的故事,讲的就是西周遭到戎人的进攻被迫退出历史舞台,同时宣告春秋战国时代的开始。

春秋时代,周宣王东迁,削弱了周王在西北的势力,西北诸戎各部迅速发展起来,今宁夏从南到北,分别属以固原为中心的义渠戎、乌氏戎和以盐池为中心的朐衍戎为主体的戎族部落或方国居牧范围。在这个多事之秋的时代,随着周宣王东迁后,原来负责给周王室养马的秦人便逐渐代替周在北方的地位,同时也成了诸戎新的攻击对象,秦戎矛盾上升为西北部的主要矛盾。等到历史进入战国时期的公元前272年,秦国大军才最后击溃了义渠戎,设北地郡,宁夏南部才正式纳入秦版图,也标志着宁夏南部固原地区正式进入“王化”的历史时期。

先秦政权消灭义渠戎后,继而征服了乌氏戎和朐衍戎,基本解决了西北的后顾之忧,控制范围有所扩大,综合国力有所增强,为后世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

先秦灭西北诸戎,势力扩张,使原来在北方的强大的匈奴民族与秦国为邻,对秦国继续向西北发展以巩固边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刚刚强盛起来的秦国,面对北方强敌和六国对手,为避免多线作战,就着手在北方地区修筑长城,以防御匈奴的攻掠,从而集中兵力对付六国,以完成兼并天下的统一大业。

这道长城始修于秦昭襄王后期,总体横跨今固原地区,大体由今甘肃省静宁县进入宁夏西吉县西南界,沿葫芦河东岸北行,经西吉将台,向东北过马莲、红庄后,绕过固原市原州区城北10里的长城梁,经明庄、郭庄,到达清水河西岸。至此,长城分道:一道由海堡开始,绕乔洼,达清水河,沿河南下,至陈家沙窝;另一道亦从海堡开始,向东行,达陈家沙窝与前道长城合并。两墙合并后,进入固原东山,往东南下转向东北,经河川、城阳、孟塬等地,折头向北,出宁夏境,进入甘肃省镇原县马渠乡城墙湾村。

这道长城在宁夏境内长达200千米。在西吉将台、固原明庄以及彭阳孟塬等地的墙段至今仍保存较好,也是宁夏南部山区整个战国秦长城保存最为完整的部分。墙体残高2~15米,基宽约8米,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层紧密,厚约0.1米。筑长城时,就外侧取土,外壁陡立,且形成土壕沟,利于御敌。长城上每隔200米就有一座墩台,残高5~20米,台面外凸,守城兵士可以从突出的垛口进行侧翼射击,这是“两台相应,左右相救”的兵法在长城军事工程上的运用。如今,蜿蜒曲折的墙基仍然清晰可辨,连接长城的高大敌台仍然屹立如初。

长城所经要道、隘口建有边城、障塞和烽台,分别用于屯戍、瞭望和报警,从而形成以长城为主体的严密防御体系。一般相距2里左右就有一座见方60米许的障城,地势平坦处较为密集。西吉兴隆以北至将台的一段,沿葫芦河东岸高地,可见许多土墩,这就是烽火台,多设于重要沟口和山巅,也多设于长城内侧,当地人称它为“长城蛋蛋”。据说,还有许多“小长城蛋蛋”,但遗憾的是已为平田整地所毁,早已不见踪迹。

据史学家考证,这道长城经过的交通要道和险要山口,曾经建有较大的城址。自将台到固原清水河岸上的长城内侧附近,如今还有4处较大的古城遗址:一处在将台乡明荣村,是一个东西宽60米,南北长近1000米的城址;一处在滴滴沟口的孙家庄南侧,依山而筑,背靠关山,居高临下,非常险要;一处在固原西南约10里处长城村的严家庄东侧,城址已辟为耕地,但城墙遗迹依稀可寻;一处在原州区北的十里铺附近的清水河岸上,城垣已难辨认。虽然很难判断这些城址就是先秦时留下的遗址,但可以断定这些分布在长城沿线上的城池至少在秦汉时期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城池遗址的地表散布着不少秦汉时期的绳纹瓦片。

此外,在长城周围的深山峡谷中还可见到稀疏残败、规模较小的驻军障城和烽火台。而在地势较平坦的地方,小障城比较稠密,从关庄到乔洼相距不到30里,就有8处小障城,贯穿于高平川的一道小土梁上。相临两处的障城,显示着当年戍边的兵士可以彼此相望、互通情报的情景。

战国秦长城沿线烽火台遗迹随处可见,这是秦长城的附属建筑,也是古代军事信息的基础设施。

固原地区的战国秦长城,是宁夏境内最古老的长城。沿线有烽火台提供着快捷的军情信息,长城脚下有驻防障城军士的高度警戒,使长城护卫的城池处于相对安全的社会环境中。这种以长城为中心的军事防御体系显示着特殊的威力,直接影响着后世对长城的修建和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完善。正因为如此,秦朝统一全国后,对这段长城加以修缮,使其成为万里长城西部的重要组成部分。